百科LOGO
搜索

河源和平华表墩头村:有着文艺和远方的明代古村

民居 | 2017-2-25 09:07| 查看: 10448| 评论: 0| 原作者: 河源日报
摘要: 和平县彭寨镇华表墩头村,仍保留着明初以来传统的村庄格局、古建筑与民俗风情。墩头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第五批),也是和平县新八景之一,拥有一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纺织技艺 ...

  文昌宝塔,捷步蟾宫   辈出贤才的风水祈望

  村里有一座古塔非常显眼,叫华表塔,旧称黄猄社塔,其选址经过了风水学上的考量,才安放在河边。河边有翠竹林,枝繁叶茂的古榕,还有一条南通彭寨街镇、北通高山片的乡道,旧时是热闹的街市,商铺、食肆、茶楼一应俱全,逢农历一、四、七为墟日,每逢墟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到这里来赶集,甭提多喧闹了。时至今日,华表街成了一条相对安静的街巷。


华表塔,旧称黄猄社塔,始建于明朝嘉靖初年。

  这座华表塔,始建于明朝嘉靖初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朝重修多次,民国二十六年进行了全面装修粉饰,1983年被列入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华表塔坐东南向西北,高21米,底层周长21.3米,平面呈六角柱形,五层仿楼阁式结构,塔内空心,塔门向北。塔的各层均设假平座,塔刹为宝珠和宝盖。不知哪一年,有颗树种子随风吹落在塔顶的塔缝之中,慢慢地长成了枝繁叶茂的榕树。

  华表塔的第一层为祖师殿,传说在“文革”之前,供奉有72行业的祖师爷,雕刻得很精致。除了“耕读传家”,墩头人非常务实,大力发展各行手艺,织染技术便是其中最出彩的一项。华表塔第二层为文武帝阁,第三层叫奎星阁。第四层上书写的“仰之弥高”四字,原是颜渊形容他老师孔子的话。第五层上书有“参天”二字,是希望本村读书人能“云梯捷步到蟾宫”。塔内一至三层都有木楼梯,可通顶层。

  华表塔塔旁有桥,为黄猄社桥,又称华表桥,横跨墩头河,是连接华表街与敦厚围的要道,始建于明朝,后经多次修缮,现在桥面用水泥铺成。

  桥下的墩头河,曾经是墩头村重要的水运航道,墩头村的土布,就是从这条河向外输出的。近年因为种种原因,墩头河水位已很浅,不能行船。

  敦厚家风,创新传承   在村里留下诗和远方

  近些年,每逢春节,仍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研读的曾春雷,都会接待各地来的朋友和慕名而来的访者,向他们介绍墩头村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

  10多年来,曾春雷出钱出力,带领本村“同道”,盘活村里的数百年非遗资源,创造新民俗,成立了村青年志愿者协会,投身到对墩头村特别是梅园书屋的文献史料搜集研究、古建实物修复、文物古建筑保护、记录老人口述历史、发动古村保护宣传工作中。他还利用自己的关系,邀请北京、深圳等各界艺术家前来采风、创作,举办各类展览,让墩头村民濡染时代艺术。


梅园书屋,以清雍正年间曾克常的别号行于世。

  墩头村外出求学或从政从商的乡贤,有很多是从事文艺行业的。“90后”曾桂芬当选为2014年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总冠军,曾凡溪等商人事业有成不忘桑梓,多次捐资支持家乡文化事业建设。

  在青年们的影响下,村民们一同整治村容村貌,给游客营造干净舒适的环境。村民们连续17年自发组织办“春晚”,村里众多有文艺特长的老中青少小,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引发阵阵喝彩。这台“春晚”,已经成了墩头村的新民俗。

  遇有来采风的艺术家,年老的婆婆们都会眉开眼笑地应邀张开缺牙的嘴,唱起那数百年流传下来的山歌调儿。她们会使出织染绝技,到织布机上演示织布技艺,喜得艺术家们狂拍。

  如今的墩头村,民风纯朴,极少有斗殴打架行为。“三省家风”和梅园书屋内梅园公遗训楹联 “何问士农,一寸光阴须惜;不分商贾,半毫机巧莫为”,是墩头曾氏族人立身处事的族训,村民谨守祖训,弘扬耕读文化。

  2014年8月,和平县文艺骨干共60多人在梅园书屋举办了文化雅集活动,表演琴、棋、书、花(插花)、茶(煮茶品茶)并吟诗作词。2017年,曾春雷等牵头,举办“梅园听雪”香港著名国画家游于艺先生扇面精品以及系列迎新春文化艺术惠民活动,有10多项,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纺织技艺展演、梅园书屋系列历史文化遗产图片展、墩头蓝纺织之乡山歌民谣唱腔调式音乐展演、墩头美食展、客家民俗舞蹈展演、客家百年布衣文化遗产展、国乐经典·民族音乐展演、首届图书阅读会、游园活动等,受到省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近年来,墩头村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平县将墩头村列入《和平县2009—2020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将墩头村作为构建“大和平旅游圈”中的重要一环。

12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