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梅州平远儒商之道

客商 | 2017-8-25 16:20| 查看: 5522|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日报 李程
摘要: 客家人,一个坚守中原文化的汉族民系,有自己的审美与独特的民风。千年迁徙,筚路蓝缕,以“和”融合了土著民族,以“礼”教化百姓知书达礼。

商业巨子、慈善家姚德胜

程旼铜像

上世纪30年代繁忙的下坝码头

近年来,“平远铸造”成为一张工业名片。
  提要:平商荟萃,联赢致远!平远民营企业家终于有了一个全省的联盟组织——广东省平远商会。8月22日,广东平远商会成立大会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吸引了全省各行各业160名会员加入商会。大会致力推介乡情、凝聚乡友、汇聚力量,打造一个“线上互动、线下活动”的会员平台。来自四面八方的家乡商人,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平远商道究竟有哪些内容?这应该从客家的历史、平远的过去说起……
  起源于盐米古道
  2500年前,一个叫子贡的儒商,师从孔子,以“民无信不立”的“信”的思想来指导经商,从而成为先秦儒商的主要代表人物,成为儒商的鼻祖。
  1500年前,程旼率族南迁平远,传播中原文化,以德化人、信义著于乡里,被后世尊为客家先贤。
  200多年前,一位叫张贯宗的平远商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入四川,后发展支系30余支,其族谱明确记载“贸易获金”“贸易发家”“贸易立宅起家”者达15支。
  100年前,姚雨平、姚海珊、林菊秋、姚德胜等客家骄子,从平远走出围龙,投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推翻清朝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78年前,平远将军黄梅兴、姚中英、姚子青等,血洒淞沪、死守南京,抗击日寇,体现了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
  这就是粤闽赣边客家人聚集地——平远,一个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以民族大义为重的人文蔚起的热土,一个塑造平远商道的家园!平远商人,在这盐米古道上肩负起繁荣文明的道义。
  崇文是平远商道的内核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之前,我国还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平远地处边远山区,经济更为落后,加上常遭野兽、战乱、盗贼之害,人口增长缓慢,从建县初期的六千人口,直至清朝嘉庆年间的250多年中,人口还不逾一万。平远人必须拿出祖先中原南迁的勇气,走出围龙、走出大山,在盐米商道上开辟一个新世界,在韩江水道引来南洋文明,把耕读传家的风气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如平远县大柘镇姚德胜(1859-1915),19岁出南洋打拼,白手起家,后来在马来西亚既开锡矿又兼经商,生意蒸蒸日上,数年成为当地的富商。从此,诞生了平远土生土长的“姚百万”,一个名扬南洋、功在华夏的大慈善家。
  而在平远本地,创业者更多的是靠勤奋、靠日积月累的经营。也许,祖祖辈辈守着一个铺子,一脉相传一个传统手艺。没有暴富,因为没有广博的市场;没有投机,因为都是乡里乡亲。商业,只作为农耕文明的一个附属品。
  平远人“识大体、讲道理、有人情”,平远商人走到哪里,都背负着长辈的嘱托,以诚广交朋友,以信立身处世,经商只是谋生手段,生意做好了,叮嘱子孙还要回到“读书报国、光宗耀祖”的轨道。
  客家人,一个坚守中原文化的汉族民系,有自己的审美与独特的民风。千年迁徙,筚路蓝缕,以“和”融合了土著民族,以“礼”教化百姓知书达礼。客家商帮崇尚的“儒”文化,成为延续耕读传家的内核。千百年来,平远能从山重水复、盗贼出没的“不毛之地”,逐步发展成为风水宝地,有赖于这里世世代代的客家人,有赖于重文化、崇尚儒家思想的爱国爱家的平远商帮!平远商帮融入客家商帮之中,共同形成了开拓性、儒商性、包容性、务实性和诚信性的文化风格,与广府商帮、潮汕商帮一起,树立起“广商”旗帜,推动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如果说,广府商帮注重实业、潮汕商帮注重商道的话,那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客家商帮则更加注重人文。
  儒雅的平远商人,走得远、收获丰,靠的是“忠厚传家”的祖训。平远商人,秉承客家人的文化情怀。虽然做生意赚钱,但骨子里崇尚的是人文情怀,讲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价值观。
  情系乡梓 兴学育人
  “读书钱,代代钱;生意钱,日日钱”,许多平远商人成功后,大多从政,或投资文化产业,以圆其从文致仕之梦,一展儒家的济世情怀。
  曾获清廷赐“乐善好施”牌匾的姚德胜,就是爱国的客家商人,多次捐资帮助国内救灾,兴办实业和创建学校等公益事业。当我们惦记“姚百万”们功德、为他们的爱国爱乡伟大情怀而感动的时候,很难想象平远商人创业初期的艰辛。而今,平远县与福建武平的下坝紧紧相连“盐米古道”上,至今还屹立着200年历史的松溪桥、志成桥,见证了这份艰辛。这两座造型美观的石拱桥,曾经是每天千人挑担蚁行的古商道,多次客家人为养育儿女,长年累月地行走于粤赣闽三省边区。可以这么说,平远的商业史,也是平远人的一部苦难史和发展史。
  自古以来,平远有十分丰富的资源需要出山,生铁、苎麻为古时两大优质资源,均通过镇平(蕉岭)至韩江水道出口。这条黄金水道,即为粤东联结闽西、赣南的“盐米水道”,繁忙的商务,催生了客家商帮。从明清至民国年间,平远一直为潮汕平原与赣南地区交易的中转地。
  这条客家人的“盐米之路”,肩挑、马驮,盐上米下,接驳江西赣州会昌县筠门岭与下坝的水运码头。松溪河处在“下坝”与平远县城(仁居)的节点上,1832年的《松溪河碑记》中记载道:“全肩挑蚁聚蜂屯,日以千计,道必经差干乡之松溪。”
  盐米古道滋养了粤闽赣边的客家人,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圈与人文景观,万山丛中的“弹丸小城”平远,通过商道紧紧与潮汕、南洋联系在一起,中原文明、南洋文明交织在一起,一点一滴地渗透到百姓生活之中。在漫长历史长河里,平远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清光绪末年,平远乡贤顺应“废科举兴新学”潮流,纷纷兴办新式小学堂。1907年以后,又陆续创办中学堂。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共兴办新式小学堂60余所;至民国30年,全县共有各类小学175所。在当时而言,平远的教育是相当发达的,如省督学马衍般在《视察平远学务报告书》(1929年)记述:“虽贫寒子弟,都有受前期小学教育机会,未受教育之人,不过百分之一二。”
  爱乡心切 回报家乡
  平远商人爱乡心切,热心引进先进技术,在家乡投资办厂,发展一方经济。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间,平远的工业还非常落后。平远以姚德胜为代表的成功商人,以实业振兴家乡,回报家乡培养之恩。
  姚德胜在海外经商有成后,还积极在家乡兴办实业。他在故乡羊子甸建造了宽敞华丽的住宅3所,西式店铺数十间,开设万和饷当和印刷厂、织布厂等,并计划依照怡保市建设新的平远县城。他在家乡居住时,指示在南洋的代理人,每月必须汇款10万元,作为实现建设计划的费用。
  1930年,仁居人丘义和以毕生的积蓄从印尼购得一辆36座的“雪佛兰”牌客车、一辆货车和12辆自行车,成立“平远公路胜和汽车公司”经营客运,成为平远客运的鼻祖,开创了平远汽车客运的历史。
  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功的民国将军严应鱼,坚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主张,解甲从商,在仁居镇木溪村的妙备炉炼铁,不断改进技术,成为平远钢铁厂的前身;并开设染织厂,大胆尝试实业兴县。
  经商无论远近,积累无论多少,平远商人自古至今遵循着“和为贵”、“与人为善”、“童叟无欺”的儒道,把商业的“俗”与书香的“雅”紧紧糅合在一起,让商道承载着厚重的中原文化,推动着客家文明向前发展。
  细数的历史总是短暂,也许只是观音菩萨拈花回眸的一瞬间。尽管如此,今天我们拂去尘埃,仍可清楚窥见平远商道的几块基石:艰苦创业、诚信立身、开拓进取和感恩回报。
  沃土培壮根,壮根开奇葩。当时光列车驶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平远民营企业家终于有了一个全省的联盟组织——广东省平远商会。商会的成立意味着平远商圈完全融入“广东商帮”,由此平台可以通达未达的高度和未知的广度。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前程美好,激起继续前行的热情;抱团取暖,无畏路途艰辛、风起浪高。在平远广东商会的旗帜下,家乡商人将像“平远慈橙”一样,怀慈悲之心关注世界,动慈爱的真情团结共赢,以慈德的客家文化作为商会发展内在动力。
  志有多大,天便有多高;心有多大,路就有多远。世界贸易一体化,我们再不能囿于围龙小圈子,必须走出农耕时代的封闭,跳出手工业时代的局面,像姚德胜前辈一样,勇于融入世界接轨的行列。
  感恩前行,莫负春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PENGLIJIE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