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桥乡”连城

文学 | 2017-9-15 17:10| 查看: 5408|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文学 杨永松
摘要: 这里有不少古桥,像文川桥、永隆桥、云龙桥、万隆桥、玉沙桥等,它们的古老,它们的精致,让多少专家、学者都叹为观止。
  江南多雨,江南多水。地处江南的连城,小河、小圳可是数不胜数。
  这里是闽江、九龙江、汀江的源头,号称“三江源”。有诗句形容“万壑丛中玳瑁梁,一泉飞涌泄三江。清流辐向东南去,四海群仙玉液香”,就是它的真实写照。由于雨水充足,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小溪穿过,姑田溪口、北团上江、朋口竹溪、新泉联溪、庙前芷溪……仅从地名就看得出。
  连城人是客家人,他们的老祖宗在几次南迁时跋山涉水到这陌生的地方来安家过日子。为了生活,这些老祖宗或在水流清澈的河边、或在适合开垦的山地,开基建房,繁衍后代,形成目前的格局。现在,连城有三十三万人口,分布在四百多个自然村。
  要生产,要生活。面临星罗棋布的小河小圳,他们因地制宜,跨度小的河面就在山上砍下两棵树木,架在两端,一座简易的“桥”就形成了;遇到跨度较大的,则要在中间垒石,或用木料搭起“八”字型,以此为桥墩,架起一座桥。
  当然还有石拱桥,像赵州桥那样的,但连城的都是具体而微。
  由于连城是“三江源”,水系发达,河边地势相对平坦,土地比较肥沃,多数村庄依河而建。为了方便,他们在每隔几公里的河面上建起桥梁。原来大多数是木桥,现在已经改成钢筋水泥桥。
  如果说简单的木桥、石拱桥是快餐,那连城还展现了“满汉全席”。这里有不少古桥,像文川桥、永隆桥、云龙桥、万隆桥、玉沙桥等,它们的古老,它们的精致,让多少专家、学者都叹为观止。

文川桥
  文川桥位于连城城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年历史,当然,后来又重修了几次。文川桥为石墩七层杉木纵横迭涩承托伸臂式风雨桥。南北走向,全长56.4米,宽5.9米,高5米,两墩三孔等跨。桥墩用花岗条石砌成,成倒梯形,纵横叠成燕子窝,窝上是4丈多长杉木连结的桥基面,坚固无比。桥面人行道用花岗岩方石铺成,两侧鹅卵石堆砌。桥上覆盖瓦屋面,16对木柱支撑硬山式屋顶,桥屋两侧各有15开间,桥身建有重檐桥阁,桥中间建正殿祀观音大士,殿顶上为二层式葫芦顶,便于通风。北面桥头斗拱牌楼,飞檐翘角,雄伟壮观,结构别具一格,继承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永隆桥
  永隆桥在莒溪璧洲村的璧水河上,据福建通志记载,最早于明洪武年间所建,距今600多年历史。南北走向,四孔等跨,桥墩用花岗岩条石砌成,桥身用圆枕木呈倒梯形,分七层纵横迭铺。桥面用鹅卵石砌铺平坦,桥上覆盖瓦屋面,25对木柱支撑硬山式屋顶,桥屋两侧各有20开间和双层薄木板挡风雨披。桥首建一重檐歇山式顶阁楼名曰“仙宫”。桥中、桥尾各突起一歇山式矮阁。桥长100米,宽6米,高7.5米。为保护桥墩不被洪水冲损,在桥下约30米处还筑砌坚固的石坡拦河坝。永隆桥虽然经几百年风雨侵蚀,至今仍保存完好,特别是桥下枕木,几百年来从未换过。据称,此桥长度为全省木屋桥之最,是连城县境内保存下来最古老的一座桥梁。

云龙桥
  云龙桥位于罗坊乡下罗村口,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距今近400年,属平梁木廊桥、石墩木构廊屋桥,东西走向。桥长81米,宽5米,高9.4米。 5墩6孔。桥墩呈舟形,用花岗岩条石叠砌,上部用圆杉木分7层纵横叠铺,顶端3层为梁,形成下窄上宽格局。桥面铺鹅卵石,上覆桥屋,桥屋为穿斗式木结构。桥廊为抬梁式木构架,穿榫连接。杉木立柱每排4根,计108根,成26开间,撑起卷棚屋顶。桥面中间为车马道,两边为走廊。两侧设木栅栏、坐凳,上下两层木雨篷,既能延伸桥屋面,又不影响桥上采光。斗拱雕饰莲花状花卉,廊顶椽板密铺,青瓦覆盖。在廊桥的首尾两端各竖一座牌楼式桥门,斗拱高叠,歇山脊顶。在桥廊中间突起一座飞檐翘角的六角攒尖顶阁楼,称“魁星阁”。魁星阁的旁边突起一座歇山顶楼亭。

万隆桥
  万隆桥坐落于在赖源乡的上村村口,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桥身如楼似塔,全木结构。桥顶呈六角塔状,外侧彩墨工笔画鲜艳如初,人物栩栩如生。桥长30米,宽4米,高10米,桥用石砌,葫芦顶。廊屋两侧单重雨篷。桥亭中建阁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

玉沙桥
  玉沙桥坐落在四堡马屋村尾水口林边,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当年因花溪河底沙石晶莹闪烁如玉石,故名玉沙桥。桥全长30米,宽5米,高10米,桥面砌以大小如一的鹅卵石,两旁建有木栏杆和木椅,四周张有雨篷,上为瓦屋式建筑,廊分九楹,首尾中间均有小阁,高低错落,结构优美。桥墩以大理石条砌成鳌头模样,用圆枕木纵横铺七层成桥基。整体建设为廊式瓦屋风雨桥。
  客家人总是乐善好施的。
  在衣冠南渡时,中原许多相识和不相识的百姓成群结队往南方涌来,不似今天的旅游,有宾馆豪车,沿途是兵荒马乱,缺医少药,普遍都是饥寒交迫。这样的情况如若没有团队精神,互相照应共同克服困难,没有一路上当地居民的协助,根本就无法到达后来所谓的闽西、赣南、粤北这一客家地区。到达目的地后,这些客家人又以十分的热心,把中原的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送给当地居民和先到的客家人,赢得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才能在这些地方站稳脚跟。
  成人达己,乐善好施。客家人不会忘记也不敢忘记他们所得到的帮助,于是这样的好习惯一代一代往下传。
  客家人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每每有僧人化缘修庙建观,他们总是表现得特别积极,以表达虔诚;遇到陌生人求助,他们也是义不容辞鼎力相助。特别是当生产生活需要修桥铺路时,他们更是意识到这件事与切身利益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何况还能方便别人,获得好名声。慷慨解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还美其名曰“修阴功”。
  “修阴功”的说法,客家人常常挂在嘴上。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阴功原是道教的说法,“阴功”即“阴德”。常言“修阴功”即为来世做好事也!道教劝人“行时时之方便,积处处之阴功”,还列举了十种善行: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支持修桥铺路属“修阴功”,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修桥铺路是大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一般情况下要有几个热心人组成理事会,当地人不叫“理事”而称“福寿”。这些人除了捐款较多,还得出力指挥、管理,要有“公心”,不能谋取个人利益。因此必须德高望重和家底较殷实者担任,其他人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据史料记载,文川桥就是如此修建而成。这座桥经过了几次修复。明朝嘉靖年间,因兵迫城,拆掉桥头牌及三间屋。次年汀州府节推、前任县令刘宗寅为首捐俸50两,城中殷实之家共襄义举,进行彻底修葺。万历年间又被洪水冲塌一半,许多人捐资修复。清顺治四年又毁于战乱,顺治六年至八年,予以修复。总之,每一座古桥都不是一蹴而就,总是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修复和建设。所花资金当然不菲。
  连城的古木桥所用木料都是在附近山上就地取材的,木料又粗又大,水面以下所用石头每块重量也有几百斤,石料木料做工精致,分毫不差,没有用一点儿金属固定。当时使用的工具只是简单的斧子、锯子、刨子、铁钳、锤子等,建造难度可想而知。文川桥建了六年,我们可以想像建桥时几十上百号木匠、泥水匠师傅长达数年集中在一个工地上施工的情形。建造费用肯定大得惊人——而这些,全部要靠民间集资。
  我们还是来听听“文川望族”的故事吧。清朝顺治年间,由于战火毁坏,文川桥需要重修,莒溪太平寮的罗德贵恰好来到县衙办事,看到门口正在举办筹款活动,便挤了前去,询问修桥情况、捐款事宜,当听说因改朝换代筹款难度很大时,他说:“我也出点力!”说完便举起食指,“福寿”问,捐一两银子吗?罗德贵摇了摇头。捐十两?他又摇了摇头。捐一百两?他还是摇头。看着他“布衣”一个,“福寿”便发话了,老人家,这么多人都要了解情况,您回去想好来,明天再告诉我们打算捐多少,好吗?罗德贵这时说话了,今年风调雨顺,竹山、造纸都赚了不少,我也应该修点阴功,希望明年更好,我先捐一千两,如果到时不够,再打个招呼。大家听了他的话,都惊讶不已。连城知事赵良生、典史孟时可事后知道此事,特地制作了“文川望族”牌匾。可罗德贵坚辞不受,不得已,这块牌匾就送到了罗氏祖祠。
  好传统代代相传。最近文川桥又准备重修,一位罗姓先生听到此事,二话没说,马上表态,第一期捐款一百万元。
  罗屏是位著名的美术家。前些年,我作为东道主在县城接待他们夫妇。“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他回忆起童年往事,对“大桥下”的扁食记忆犹新,执意要求故地重游,再一次品尝童年的味道。
  “大桥下”就是文川桥,当地人全都这么叫。名字好听,但由于尚未修缮,显得破旧不堪。拗不过老先生,只得把他们带到“大桥下”。
  环境太差了,我们一边解释,一边准备打包,带回宾馆。可罗老先生仿佛回到了童年,找到位置坐了下来:“这就是文化。”
  诚然,这些古桥除了见证几百年的历史,除了古桥本身反映出来的建筑文化和作为媒体记载的文化。罗先生说的何尝不是文化?
  每年元宵节,在罗坊云龙桥上,在河的两岸,那是人山人海。罗坊的“走古事”就是在这里下水的,当地人把这叫“山村狂欢节”。
  据传在明朝,罗坊镇常闹旱涝两灾,当地百姓把流传北方的“走古事”移植罗坊,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走古事”,出七棚(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第一棚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名,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约四百余斤,须用二十人抬。领先的一棚古事是天官、武将,后面依次排列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杨六朗、杨宗保、高贞、梅文仲、刘备、孔明、周瑜、甘宁等。

罗坊走古事
  元宵节这天,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鼓乐队先互相泼水透湿,然后三响神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而走。后棚超前棚,则视为吉利。于是抬夫拼力而为,争先恐后,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异常高昂,至下午三时许,一年一度的走古事才在高潮中落下帷幕。
  云龙桥是静的,走古事是动的。这一静一动之间,更让桥显得优雅和淡然。
  文川桥、云龙桥、永隆桥、万隆桥、玉沙桥,连城的这些古桥,桥的中间都有一个菩萨,是镇武祖师。祖师虽然只相隔几十公里,却神态各异,有的拿剑像武士,有的像书生……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一只脚踩着龟,一只脚踩着蛇。
  镇武祖师是当地的称呼,其实应该称真武祖师。真武祖师原来叫玄武祖师。龟蛇雅称玄武。古代解释得很清楚,“玄武,龟也”;“玄武,水神之名”;“ 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玄武帝是道教供奉的,宋代时为避讳改玄为真,真武帝沿用至今。
  真武帝的两旁一般有龟、蛇,抑或是客家人的想像丰富,抑或是为了图方便,我们看到的镇武祖师两旁的龟蛇就被踩在脚下了。            
  客家人的宗教信仰普遍是佛道合一的,真武庙一般也是单独建立的。而桥的业主可能是为了便利供奉,同时连城人不称真武帝而叫镇武祖师,显然已经是人性化了的。因此便将镇武祖师安在了桥上,以求保佑,求平安。若从宗教角度,真武就是玄武,是龟,是水神,确实能保护大桥。
  璧洲人现在仍在口口相传永隆桥的故事。有一年发大水,上游河边的又粗又大的木料齐齐往桥上撞来,眼看大水就要漫过桥面,冲垮大桥。村里一个老人不顾一切,到了镇武祖师前面,烧了一炷香,嘴里念念有词:“祖师啊,您还在打瞌睡,再不显灵,您的房子就要冲没了,我们可是无能为力呀!”只是一炷香的工夫,洪水就慢慢退去,保住了大桥。
  客家人有耕读传家的好习惯,许多村庄都有文庙,供奉着“圣人”。他们的潜意识里就是识字、读书、出人头地。于是在建桥时就想方设法要为“圣人”留个位置。
  永隆桥的文昌阁建在桥的旁边,造型优美端庄,甍顶参差,飞檐翘角,显得古雅挺拔,外貌五层,一、二层为四方形,以杉木和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面积总计两亩余,二层四周有走马楼相通。三层以上采用悬臂结构成八角形,是宝塔式与宫殿式相结合,犹如北京天坛式建筑体。内有圆木大柱顶立,塔尖嵌一大葫芦顶,每层阁塔朱漆红门,流光溢彩。在阁的底层大厅,门额上有“大观在上”牌匾,正厅有乾隆六年县令秦士望书赠“奎璧联辉”横匾一块,神台右侧设“十友公”神主牌,神台中设文昌帝君雕塑大型座像。三楼正中是魁星大士木雕神像。其四向窗顶,东有“迎旭”,西有“睇霞”,南有“延青”,北有“拱晨”,各挂横匾点缀。
  据族谱记载:文昌阁创立者为先祖林上萃、林上薰、林其河、林其沛、林之璆、林之坤、林之玠、林子俊、吴勋一、黄林宴等10人。后人称他们为“十友公”。他们都是秀才或童生,在科举场中失意,但期望心切,成立了“文昌社”,奉敬传说中主宰功名的“文昌帝君”,希望以后人才辈出,于是以“文昌社”为核心,每人各捐银元100两,经过了十年的认真筹划和准备,于康熙三十一年动工兴建,到清朝雍正初年完成。
  云龙桥则在镇武祖师旁边建了一个小阁楼,叫“魁星楼”,仅能一个人上下楼梯前往供奉。据村里的老人说,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很多家长来到这里祭拜,保佑自己孩儿聪明伶俐,学业有成。而在大年初一,更是有学生自己早早就到桥上烧香保佑。
  堪舆学,是我国风水学文化的一个分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对此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已形成丰富的内涵和风格独具的风水学术文化体系。
  中国历代的都邑、宫廷、村落、寺院、学府与陵墓等建设的选址、定位、设计、建筑以及桥梁、道路的规划等,俨然已成为风水学术文化中一门朴素、完整“天人合一”的自然、设计、规划、建筑、环境、景观学的综合科学。连城人在迁徙各个村庄聚集地时,也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传说他们为了找到有“风水”的村庄,常常不辞辛苦,长途奔波。于是有了蜂窝状的、锅底形的,有单线吊葫芦、百部圈栏等等的风水。
  他们把风水称为“地理”,还得请地理先生不断修正,素有“不请地理,后悔不已”、“罗盘一端,心中告安”的说法。还总结了诸如“向阳花木早逢春”、“昏暗潮湿盲残多”、“坐北朝南,冬暖夏凉”、“逢山而居,遇水而安”等十分科学的、简单易懂的谚语。
  在客家的农村,选择宅居地,他们要请“先生”确定是否可建、大门朝向等等,而后还要请人物色合适的日子,才能开工建造,乔迁、做灶头、厨房点火煮饭等等也都是有“日子”的;嫁娶、开市、买房、祭祀都要看日子的。一句话,客家人日常生活离不开风水、地理——几乎每个人家里都有“黄历”,也就是“通书”。
  按照风水的看法,连城的几座古桥都有十分相似的地方。除了文川桥在城关,由于城区的扩大,我们已经看不出它在“地理”上的作用,云龙桥在罗坊村的村口,永隆桥在璧洲村的村口、万隆桥在上村的村口、玉沙桥马屋村的村口。
  万隆桥在赖源乡的上村,陪同我们的吴姓老伯介绍说,原来河水是经过村庄,直直往外村流的。一位先生来为村民建房选址,无意中说河水直流不积财。应该改变河道,让它从左水倒右,并且建造一座风水桥。如果能够实现,那么这个村将富裕起来,读书人也会一代比一代多,上村就会变成“上等村”。村里人听进去了,很快组织起理事会,筹款的、出工的,备木料的、备石材的,大家都在为村里能够发展、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卯足了劲。
  风水到底有没有,我们不清楚。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风调雨顺,不少村民的房子前面还竖着旗杆——当地人称桅杆,也有的叫“石笔”。吴姓老伯说也许与村口的风水建设不无关系。
  这桅杆是旧时功名的象征,它是一个地方曾有人中过科举或当过官的象征,后人为他们歌功颂德而树碑立传,用它来激励后人发扬光大。
  在封建社会,客家地区有人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不管出在哪家都被视为全村、本宗族人的荣耀。中了科举的人可在庙前或屋前或陵墓前竖一对旗杆,也有用花岗岩或大理石石条构筑成像“叠”字形的牌坊。
  封建社会的文人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和四品以上官职者,便在石旗杆上雕凿上姓名、生平和主要事迹,并雕有龙凤呈祥或狮虎相争等吉祥的装饰品。因等级不同,秀才底座为四角,举人为六角,进士和四品官以上为八角形状。木旗杆则把主人的生平事迹和官阶、学位等雕刻在底座的两块石柱上。
  客家人竖旗杆,目的是为了光宗耀祖,激励子孙后代成才立业,流芳千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PENGLIJIE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