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韶关于去年7月启动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经资格复审、专家评审、公示及市政府批准等环节,最终,15位德艺双馨的传承人光荣入选。 这15位“新科”传承人分别是:龙舞(香火龙)传承人傅为京、茶花灯传承人卢贤祥、翁城猫头狮传承人曾永柱、陈璘故事传承人陈耀全、瑶族刺绣传承人邓玉玲、隆盛酱油酿造技艺传承人张兵、仁化土法造纸技艺传承人刘世祥、丹霞红豆饰品制作传承人王均慧、南雄酿豆腐制作技艺传承人肖兴仪、扎稻草龙制作技艺传承人曾庆洪、双朝节传承人邓良银、瑶族盘王节传承人邓敬万、圣祖宗祭传承人许卢梭、猫公狮传承人张周彩、装故事传承人李世龙。15人中最年长者74岁,年纪最小者37岁。 近年来,韶关市文广新局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本次公布的15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舞蹈类3人、民间艺术类1人、传统美术类1人、传统技艺类5人、民俗类5人,他们在各自领域里有深厚造诣,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至此,韶关已有2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74位市级非遗传承人。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1月16日,资中县铁佛镇太平村“弘扬客家文化精神”模范人物表扬及2019年春节慰问演出
享受过年热闹与欢乐:老深圳说年俗 过年叫廖虹雷被称为了解“老深圳”的活字典,出版过多部民俗文化专著,包括《深圳民俗寻踪》
广西博白:巧用荒坡地打造客家特色传统文化元月十八日,在美丽的博白亚山江畔边,总投资达8个亿的广西博白客家文化生态产业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