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定南花帽:一个正在延续的客家传奇

风俗 | 2018-7-21 09:24| 查看: 8262|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风骨 皖心
摘要: 有人说,客家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由客家女子支撑起来的,走进凌晓芳那间摆满客家花帽的小楼里的客家女子,用自己的执着和信念续写着属于客家文化的传奇。 ... ...

  从世客会走来,她和她的客家花帽成了令人瞩目的焦点。
  有人说,客家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由客家女子支撑起来的,走进凌晓芳那间摆满客家花帽的小楼,这个历时21载,收藏花帽两千多件的客家女子,用自己的执着和信念续写着属于客家文化的传奇。
  收藏源于一种敬仰
  岁月是白纸上的铅笔字,擦得再干净,也会留下痕迹。
  地处东江源头九曲河畔的定南,位于江西的最南端,是古时的交通要道,自唐宋以来,经历着朝代的更迭、战乱和离散。在长期的生产和御敌过程中,南迁的客家人形成了一种精神崇拜,一些动物或植物就成了客家人心目中的吉祥物,激发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客家花帽就在这种情况里应运而生。
  客家人把这种崇拜的观念用童帽的形式转移到孩子身上,那些绣在帽子上的猪、狗、鸡等图案喻示着对孩子们的最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茁壮成长、功成名就、与天同福。在漫长的客家历史长河里,这是客家文化发展中保留的最为生动,最为温暖的一部分。
  而定南客家人的意识里,无不浸透着道教的精神。除了崇拜,民间常有些地方迷信认为,儿童处在阴阳交界处,“阳气”不足,阎王常派小鬼来收取他们的灵魂,为了使孩子不受夭折,父辈常为孩子取个很贱的的小名,或动物名或植物名,起避邪之用。客家花帽正是凝聚了这些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和自己的祖祖辈辈一样,在定南长大的凌晓芳也戴过花帽,走过顽童的岁月。她说:“在我们这里,母亲是最让人敬佩的,在过去的定南民风民俗中,女儿结婚怀孕后,便要着手制作婴儿戴的简单狗头帽和孩子满月戴的平顶帽。等母亲做了外婆后,那就更加辛苦,白天去田间耕作,晚上要挑灯绣花帽。按照客家的规矩,外婆还必须制作一顶最复杂、最昂贵的铃帽作为礼物送给外甥,做外婆的往往为了这顶铃帽而负债累累”。
   “我外婆为了打铃帽,卖了3笼鸡才凑齐银饰钱........”她说这些的时候,表情里有一些惊讶,一种怜惜,那是对外婆也是对客家女人们的一种崇敬,定南花帽的那些密密码码的针角里,体现的不只是母亲的勤劳和智慧,更是儿女对母亲的孝道、爱戴和敬仰。她说,她最喜欢看她母亲在冬至日那天晒花帽,那叮铃铃的清脆声温暖了她整个童年。
  当家乡越来越美时,那响亮的银铃声在她的记忆里却是越来越远,大学毕业那年,她开始了收藏生涯,从此便和“花帽”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和她的“客家传奇”
  这间叫“ 客家传奇 ”的屋子,装满了她的执着和快乐。
  秋日的阳光,远远地透过玻璃缱绻在茶案和旧什物上,闪烁着一种迷离的光芒 ,时间在过去和现代之间交错着,有些恍惚。那口旧木箱里放着她收藏的各式各样的客家花帽,墙上挂着她自己画的画,一台老式的缝纫机仿佛刚刚停止了转动,案上的那台旧石磨,让人想起儿时乡村里的家,若是再放一捧黄豆, 那想家的味道就一定会被磨出来。 
  摆满旧什物的屋子充满着欢快、活泼的气氛。那些红绿相配以黑色为底的花帽,给人一种喜气而不零乱的感觉,黑和红两种颜色不仅是客家人的最爱,还传达着一种远古而又神秘的气息,表达了客家人 “宁弃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依恋远古怀念祖先的情怀。 
  终于又听到了那串响亮的银铃声。那顶 “八仙银铃帽” 与其说是她的秘密,还不如说是她最心爱的宝贝, 在她所有收藏的2000多件客家花帽中,无论是狗头帽、兔子帽和水杓帽,亦或者是比较复杂的平顶帽、扁鸡帽、围花帽和莲花帽,唯有这件银铃帽寄托着她最初的梦想,和对童年的无比怀念。
  从第一次在龙南相见,我就知道,客家花帽是她永远离不开的话题。就在我想认真欣赏“八仙银铃帽”时,她便打开了话闸:“2004年,举世瞩目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赣州隆重召开,世客会主办单位征用了我母亲收藏的“八仙银铃帽”为开机宣传片道;2012年央视“客家足迹行”在赣州开机的吉祥物,也是用了我的“八仙银铃帽”。”这一切,都让她因为收藏而自豪着。
  靠窗的那个旧箩筐,装着满满一筐红红绿绿的客家布底小花鞋,这让我想起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客家人用脚步来做出自己的文化选择,他们总是用身体力行的步伐,走出一条和祖辈不一样的路”。这个展纸可作画、提笔能成文的客家女人更让我笃定余老先生话里的意义。
  她说:“小屋,你来,我就在”。在赣南这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土地上,她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还能找到更多的散落在民间的客家花帽,她渴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和她一起,用理念传承信仰,用文化构筑梦想。
 
  银铃声声唤醒记忆
  银铃声声,响的已不是声音,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文化。
  岁月从指缝悄然穿过。如今的赣南大地,和其它地方一样,正在发生着有史以来最翻天覆地的变化,速成的模式和时尚的文化观念冲击着客家人传统的审美观念,大山里的外婆再也不用为初次上门的外孙打铃帽,结了婚的女人也不用学女织女红,更别说去做一顶虎头帽或是八仙帽,为孩子祈福平安了。
  铃帽的声音越来越远, 就是走过赣南的十里八乡,也再难找到一个会做银铃帽的客家阿婆,这种寄托过客家人丰富情感的小花帽已成为箱底的记忆,传统手艺慢慢消失在这依然还是青山秀水的山村里。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变得富足丰盈,可心底的那份敬仰还能送给谁?
  看着传统的文化在生养的土地上慢慢流失,她的心在流泪,做为客家后裔,她说她不为别的,就是想让她的客家铃帽声能传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定南,了解客家文化,了解客家历史。21年的收藏,她对客家文化产生出的是一种膜拜和仰视的心里,这也坚定了她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一张方桌,一杯老茶,一件旧物,一份热情,一群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从不同的方向朝她走来,带着热忱,带着鼓励,聚在一起,因为花帽,因为文化,因为历史,畅所欲言。
  小屋承载着她的梦,花帽寄托着她收藏的快乐,经历是她文字创作的起源。她说这里不仅是她客家民俗的收藏馆,女红工作室,还是文友汇聚的天地。因为,经久的文字,才是文化的最好保存者。
  古色古香的瓷器杯子里,泛着青紫的旧光,头顶上那大红的灯笼里散发着一种温暖。凌晓芳,这个定南的客家女子作为客家花帽文化的传播者,以她独特的精神特质,正在延续着一个千年传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郭佳佳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