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客家老屋遍惠阳

民居 | 2018-7-21 15:50| 查看: 7142| 评论: 0| 原作者: 惠州民间文化 朱如丹
摘要: 惠阳是客家人聚居地,其中古村古屋众多,各具特色。古建筑多是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秋长、良井、镇隆等街镇。
  惠阳是客家人聚居地,其中古村古屋众多,各具特色。古建筑多是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秋长、良井、镇隆等街镇。
  镇隆镇的“崇林世居”是城堡式客家围屋的代表,共有房262间,9厅18井,占地面积16640平方米,规摸宏大,为“惠州客家围楼之最”。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但精美的建筑工艺、造型的宏伟以及布局的精妙依然可见。
  秋长街道是客家围屋最集中和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现存各式客家围龙屋100多幢,其中规模较大、保存完好、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价值的有40多幢,如叶挺祖居会水楼、叶亚来故居、碧滟楼、会龙楼等,这些客家围龙屋设计科学、造型气派,梁栋、廊墙等均有巧夺天工的赋形。
  秋长街道的周田村,因为是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叶亚来和著名爱国将领叶挺将军的家乡而闻名遐迩。村中古宅不少,方圆十里内聚集着20多座客家围屋,如周田老屋、会新楼、瑞狮楼、会源楼、会水楼、碧滟楼、叶挺故居、育英楼等,其中叶挺故居、碧滟楼、会水楼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田村村名历史悠久。清康熙元年(1662),一支原居兴宁的叶氏族人,在叶特茂主持下由水路迁徙到此地,将该村定名为“周田”,取字形字义“向外发展,人口增加”之意。叶特盛于康熙十五年(1676)兴建大型客家围屋一座,今称周田老屋,是一座三门九厅十八井的四角楼围屋,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并以叶氏“南阳堂”为堂号。“南阳堂”雕梁画栋,历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不褪色,工艺之精巧使人叹而观止。

  周田老屋建成后,叶特盛玄孙叶成发于道光五年(1825)兴建周田会水楼,是三堂两横客家围龙屋,因房前有两条小溪会合,故名会水。叶成发之孙叶沛林光绪十年(1884)在会水楼旁边建造一幢规模较小的客家围屋,1896年叶挺就出生于此屋。
  “吉隆坡王”叶亚来的故居碧滟楼,落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碧滟楼占地2105平方米,是城堡式客家围楼,三堂两横院落式布局,前有禾坪及月池。正门上方镶嵌的“碧滟楼”是清代惠州著名才子江逢辰所书。叶亚来在清咸丰四年(1854)随同乡到马来西亚谋生,先后做过杂工、店员、贩猪、厨师,开锡矿。1869年叶亚来从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壬光手中接过棒子,成为著名的“吉隆坡王”。碧滟楼是他发达后出资捐建,厅堂的木雕、壁画历经百余年依然富丽堂皇。
  周田村还有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三十女杰”之一的廖似光旧居,距叶挺将军故居约500米,是廖似光祖父在清朝所建,石灰粘土垒墙,砖木结构桁桷瓦面,属传统简易民宅。
  在淡水街道洋纳村老屋,还有一座壮观的围屋曲水楼。围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因其门前有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小溪,故名。曲水楼总占地面积16400平方米,主体建筑11600平方米,总面阔116米,总进深为100米。
  曲水楼叶氏先祖从梅州迁到淡水沙坑,清雍正七年(1729),19岁的叶茂兰考取贡生。乾隆二十年,他购置良田,筹备建房,但因奔波劳累过度,于乾隆二十三年过早辞世,由叶茂兰长子叶继高等兄弟5人继承其父遗愿。6年后,曲水楼竣工。
  随着叶氏族群逐渐扩大,曲水楼已不够居住,清嘉庆七年(1802),叶继高的儿子叶熙甫扩建外围房屋。扩建后,外围墙有3层楼高,在4个角又新建造4个阁楼。加上原来的4个阁楼,曲水楼因此成为回字形、有8个阁楼的客家围龙屋,故称为“八阁(角)楼”。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叶氏子孙又加建正门楼屋5间,并将“曲水楼”更名为“南洋新居”。1930年,加建围前禾坪及池塘。经过持续百余年的扩建加建,曲水楼今有住房330间,鼎盛时曾入住近600人。曲水楼的外围墙厚约0.8米、高约10米,顶端外侧还砌有约1.5米高的青砖矮墙,一条被称为“走马廊”的过道,可通往四角的角楼。
  曲水楼内有街有巷。围屋中轴有五进,两边为对称的2条天街,前后还有2条横天街。除了天街外,房屋之间还有不少小巷。众多小巷中,有4条最为特别,其中两条是“新娘巷”。新娘进门时,不能从祠堂的正门进,要从祠堂的两侧门巷进来。新娘进门时一直走到花厅才进洞房;另外两条是“老人巷”,围屋内有老人去世了,就要从这条小巷送走。
  曲水楼中两块牌匾大有来头:一是“鼓手厅”后门楣上悬挂的“圣旨”牌匾,另一个是“接旨厅”门楣上悬挂的“奉天敕命”牌匾。相传此誉源于叶氏后代叶耐宪被钦授清代布政使司理司,为此专门修建了“接旨厅”跪承皇恩。
  曲水楼独特的回字形八阁碉楼在惠阳还是首见,也是目前发现的粤东地区较大的客家围屋之一。

  除了曲水楼,老屋村民小组还有缉清新居、葆素楼、双盛楼、如山楼、卓立新居等5栋保留较完好的清代建筑,建筑面积1000~6000平方米不等。
  卓立新居,又名卓立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53平方米,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卓立新居建筑风格是清代官式,中厅竟然是九架梁(主梁上承九檩),还立有4根柱子和斗拱。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作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衡量标准,在民间建筑物上极为少见。
  良井镇霞角村也是古村,名气最大为杨氏家族的五家祖祠:大福地、城内、中心屋、乌洋福片和水尾仔。
  大福地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属四进堂屋类型,坐北朝南,两层结构,楼角3层,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共有4进2横9厅18个天井150多间房。
  中心屋的客家围屋原名“九福堂”,因该屋祖先杨潜公排行第九而得名。后更名为“中心屋”。祖屋建于清乾隆末期,建筑面积5658平方米,占地面积2829平方米。该围屋建筑形式为三堂组合,属三进两横客家民居。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四周围墙为夯土墙修筑。
  城内片的客家围屋建于乾隆年间,属堂屋、围屋兼而有之的“坐栏式”建筑,前半部分三进二横,后半部分是围龙屋格局。围屋占地约409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192平方米,依山而立,若从高处俯视,就像一把座椅。围屋内有一半月形花园,面积约1200平方米。城内客家围屋坐北朝南,但正面没有门,却把门开在东方,门楣上方有石块浮雕“紫气东来”。
  乌洋福片的客家围屋建于清嘉庆年间,属三进两横堂屋。南墙建一大门,两侧门与两后门相对应。整座建筑坐南向北,由地势低到高分为池塘、天坪、堂屋、后山4个部分,总面积4600多平方米。
  水尾仔的客家围屋建于光绪五年,面积1326平方米,坐北向南,属三进两横方型的客家围屋。
  古村是承载着一个家族“故乡”的代名词。古老的客家围屋虽历经岁月冲洗,却余韵犹存,遗风相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郭佳佳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