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

民居 | 2018-8-6 15:24| 查看: 3280|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大家族
摘要: 洛带镇上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风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风格建筑为主,呈一街七巷的布局,庙宇、会馆、公园、土楼点缀其间,是研究湖广填四川移民史和体验客家风俗的 ...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各地迁到了成都东郊18公里的洛带镇。从此以后洛带镇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镇上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风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风格建筑为主,呈一街七巷的布局,庙宇、会馆、公园、土楼点缀其间,是研究湖广填四川移民史和体验客家风俗的好地方。

  得名来源于两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三国时洛带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洛带”原为“落带”。
  其一:相传三国时蜀太子“刘阿斗”在镇上玩耍为捉鲤鱼不慎将玉带掉入镇上一口八角井中,得名“落带”。
  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状如玉带”之河,故称“落带”。后渐渐筒化约定俗成称为“洛带”。

  洛带在宋初已成为地区性集镇,实为“千年古镇”,宋初这里人烟荒芜,以客家人为主的移民大量涌入,将客家文化植根在古镇的土壤里,迁徙、漂泊、扎根、奋斗历经千年,客家人执着地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民俗。
  洛带古镇约一平方公里,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密布着四大客家会馆,一座寺庙、一个基督教堂、一个客家公园、一个客家博物馆和众多客家民居,目前,洛带会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老街、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和糠市巷组成古镇交通系统。同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上下街口各立有一个镇门,每条小巷与老街的交接处也有一个栅子门,入夜各门一关形成一个封闭的古镇,可有效地防御土匪,盗贼的袭击,这种防御性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客家建筑特性,一个小镇有如此完备的防御体系实属罕见,沿街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基本上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街道呈东西弯曲走向,长约一公里。

四馆
  广东会馆又名“南华宫”,1746年由广东客家人捐资兴建,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馆内石刻楹联条幅保存完好,联文取意及书法镌刻堪称上乘,其中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联最能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江西会馆由江西籍客家人于1753年捐资兴建,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江西会馆在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方面构思独特,环境空间布局空间十分完美为四川客家会馆中的佼佼者。
  湖广会馆由湖广籍移民于1746年捐资兴建,因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建筑面积277平方米。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天井内也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一大奇迹,民间说是大禹保佑。
  川北会馆始建于1762年,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集中反映了川北移民的生活。

  客家人执着,坚韧的足印,穿越千年,书写着历史,也创造着历史,千年寻梦。客家人从未停止对家园的渴望,一旦扎根。客家人也从未停止对家园的创造,走进成都以东,走进洛带古镇。客家人的血脉穿越时空,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一半是客,一半乃家。千家的洛带,永远的客家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叶子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