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赣州市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纪实

国内 | 2018-12-4 09:46| 查看: 2885| 评论: 0| 原作者: 赣州 李美霞
摘要: “客家摇篮”赣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文化分布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地道的客家方言、古老的客家民居、淳朴的客家风情、精湛的客家技艺。 ...
  “客家摇篮”赣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文化分布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地道的客家方言、古老的客家民居、淳朴的客家风情、精湛的客家技艺及丰富的人文景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然而,长期以来,受资金、人才、场地等方面条件制约,许多文化遗产出现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部分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濒危情况。如何保护并传承赣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借振兴发展之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了摆在赣南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
  2013年1月,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赣州客家文化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是第15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自此,我市全面启动保护区规划编制及建设,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传统客家文化进行深入调研、挖掘整理,开展抢救性保护,并创作编排出大批优秀的文艺精品,让客家文化大放异彩。2017年1月,《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后,我市坚持以规划为总纲,牢固树立“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理念,客家文化保护工作实现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赣南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日益繁华。
  保护,传统文化重现光彩
  近日,江西省灯彩展演活动比赛在石城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包括石城县2支代表队在内的省内13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精品灯彩节目呈现给观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尽千余年浮沉的石城灯彩这一民间艺术奇葩,经系统的挖掘、整理与创新,在新时代又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国家级非遗石城灯彩。
  动听的兴国山歌、欢快的于都唢呐、原生态的赣南采茶戏……今年以来,除石城灯彩外,独具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项目在我市各地轮番登场,客家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系列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今年2月开幕的文化惠民周活动好戏连台,创意草编、客家织带、瓷板画等民间工艺精粹轮番登场,九层皮制作、糖画、南安烫皮画、萝卜饺等现场制作的各地美食,让观众们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6月,“多彩非遗美好生活——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省美术馆举办,在“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展厅,独具特色的会昌藤器、上犹手工榨油、大余锡制品、崇义竹乐等非遗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2017年以来,以往散落于赣南民间,名不见经传的音乐、民俗、工艺、器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走入百姓视线,成了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在不同的平台上重现风采,这得益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国家级战略的有效实施。2017年1月,《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批实施,我市文化广电系统牢固树立“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理念,坚持以《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为总纲,开展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挖掘、筛选、整理和保护工作,使赣南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集客家文化精髓和赣南非遗精华于一体的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
  赣州市以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为契机,在全市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调查。2014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田野调查200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45次,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80人(次),重点调查了60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挖掘筛选了220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普查的基础上,系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理完善工作,对非遗项目实施分级保护;对普查成果建立档案,实行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为后续保护、发展、利用提供资料依据及操作平台。同时,开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试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宾茂进行了抢救性记录资料录制,并为其撰写个人纪事,在全市宣传推广。
  对整理后具备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遴选最具典型性、有更高价值的项目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保护层级。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96项、市级165项、县级556项。同时,建立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体系,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75人、市级192人、县级336人。
传承,全民参与守护“国宝”
  曾经,赣南采茶戏动听的曲调回荡在赣州城乡大地,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而今,经过400多年的磨砺与沉淀,原生态的乡土小戏又重回舞台,成了赣南地区最响亮的文化名片,最具乡土气息的文化奇葩,在传承、保护、创新中绽放出新的光芒。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地方剧种,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赣南采茶戏的振兴,离不开我市对赣南采茶戏艺术保护工作的层层推进,离不开一代代从艺人员的深情守护。近年来,我市就如何传承保护、振兴发展非遗项目做出了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全民了解、全民感受、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取得了突出成效。
  2015年3月,我市制定出台了《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实施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创新工程。积极壮大采茶戏专业院团,全市现有市、县两级专业采茶歌舞院团19个,演职人员600余人,每年演出采茶戏3000场以上。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被列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重点院团,曾两次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此外,为推进采茶戏文化交流共享,近年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了赣南采茶(现代)小戏展评、采茶小戏剧本创作征集大赛、“我来演采茶”电视大赛等活动,发动全民参与采茶戏传承与保护。

中国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赣州展厅。
  全面加大采茶戏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充实赣南采茶戏后备力量。从2007年起,由政府买单,在本市大中专院校设立专门的采茶戏表演班,定向培养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人才,共录取学生145名。今年起,又在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赣南采茶戏表演大专班,连续五年每年定向培养40至60名五年制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学生。继续开展“名师高徒”活动,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大力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建立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设立院团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分批次举办培训班,对专业技术人才、现代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进行培训。同时,对传统剧目进行复排提升,在注重传统内容的完整性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现代元素,使经典剧目焕发出时代的气息,多个经典、大型采茶戏在赣南红土地涌现。
  对采茶戏的传承保护,是我市推进非遗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传承基地、创建“艺术之乡”等措施,全面开展客家文化传承与保护。至今,我市已建成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研究基地,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传播基地,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传播基地。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安远(采茶戏)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个乡镇入选“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按照“宜文则文,宜古则古,宜绿则绿,宜红则红”的原则,体现群众意愿,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新村。如:龙南、定南依托客家围屋,打造一批客家文化新村,瑞金、于都依托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红色文化新村;崇义县依托客家梯田资源创建了上堡戏剧村。
此外,我市各县(市、区)层层推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于都唢呐“公婆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型普查,以最大力度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于都唢呐在民间重新活跃起来,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同时,成立“红娃唢呐艺术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开设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教学课程,让极具地方特色的“国宝”走进寻常百姓家。
创新,民间艺术精彩纷呈
  “哎呀嘞……”2018年10月10日,嘹亮的兴国山歌,唱响了第十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当天,为期六天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民歌)初评在兴国县体育中心开幕,这是江西省首次迎来中国民间艺术节,也是我国民间文艺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传统民族民间文艺交流活动,来自江西及河北等22个省、市、自治区,汉、回、壮、满、维吾尔、蒙古族等民族的多支民歌队伍参与表演。
当天,第十届兴国山歌艺术节、第二届“四星望月”美食旅游节同时拉开帷幕。热气腾腾的“四星望月”等传统美食、朗朗上口的兴国山歌、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数万群众前来参与。
  2006年,兴国山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兴国县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兴国山歌普查,整理出版了《兴国山歌选》等书籍,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让兴国山歌传唱四方。近年来,经不断创新创作,兴国县大量艺术作品获中央、省、市级文艺大奖。大型山歌剧《女人河》荣获江西省第四届玉茗花戏剧节创作一等奖;大型山歌戏《山歌情》获“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文华大奖”和中国文联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
对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创新,让亘古的山歌散发出时代的光彩,让革命时代的美食成为地方旅游文化的一大名片。除兴国山歌外,散落在我市各地的传统戏曲和民间工艺等文化瑰宝,都在传承保护中得到很好的创新和加工,为民间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价值,让非遗真正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客家瓷画曾经是与客家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艺术,伴随着客家人婚嫁、乔迁、丧葬等重大的生活场合出现,自清中期兴起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近年来,由客家瓷画传承人蒋洪亮创作的“赣州八景”系列客家瓷画灯具、茶具,经贴花量产烧制后,因价格适中、地域特色明显,受到市场的热捧。很多非遗产品因工艺复杂难以量产,制作时间长、产量低,而且价格不够亲民,不利于传承推广。为让传统工艺产品走入平常百姓家,蒋洪亮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两条路线推广非遗工艺:私人订制与复制生产,前者面对高端客户手绘订制瓷画,价格更高;后者则由他设计创作后量产烧制,价格适中,也为大众消费者所接受。
  除此以外,赣县东河戏、上犹寺下车马灯、会昌藤器制作、信丰小河锡壶等传统戏曲和民间工艺,都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的光彩。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如“百姓大舞台 大家一起来”“文化惠民周”等文化品牌。提升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美术馆的展览展示水平,丰富免费开放内容,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举办民俗展演展示,使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质更加鲜明、丰富多彩。此外,打造了大批文艺精品,让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如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的合唱《长征组歌》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兴国县山歌剧《老镜子》、会昌县采茶小戏《畲山情歌》、南康区采茶小戏《富民桥》、安远县采茶小戏《圆梦九龙山》等等,均获国家级或省级奖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商会座谈交流

8月11日下午,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在前往香港、深圳、南沙调研考察后,立即赶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洛带镇 张氏是该镇第二大姓,有1600余人。入粤始祖张清贵和张参。张参后裔于明嘉靖2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中央为了表扬港澳各界为国家改革开放40年作出的贡献,2018年11月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