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在梅州这条百年老街里,吃出客家人的专属年味

国内 | 2019-1-16 09:15| 查看: 25017| 评论: 0
摘要: 临近农历新年,清晨的油罗街,糯米团丢入油锅的“滋啦”声,响彻安静的街道,炸品的香味飘来,溢满整个街道。
  临近农历新年,清晨的油罗街,糯米团丢入油锅的“滋啦”声,响彻安静的街道,炸品的香味飘来,溢满整个街道。太阳渐渐升起,重新粉饰一新的骑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商铺纷纷开门了,时装店、喜庆用品店等迎来众多客人,老街喧哗热闹起来。夜幕降临之后,熙熙攘攘的车辆路过老街,纷纷停在“牛奶煮蛋”、肠粉店等夜宵档铺,慰劳一天的辛勤。这是油罗街的一天。行走其中,会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深藏在老街一砖一瓦里淡然内敛的客家人气质,小城的“慢生活”在这里都能找到。

  历尽沧桑仍美好。如今,油罗街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成为客家传统美食街,汇集了许多老字号美食店。这里曾见证了梅城商业的繁荣,也经历了中心城区转移、老城区萧条的辛酸,去年以来经历了改造后的老街,成为“网红街”,焕发新的光彩。

  数百年历史老街

  新旧文化碰撞融合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舞龙舞狮沿街穿梭,客家山歌响彻老街、参加猜灯谜等传统民俗活动……2018年3月2日,农历元宵节当天,经过修缮后的江北中山路至油罗街一段,迎来了“诗画梅江品年味 文化古城闹元宵”的节庆活动,让老城闹元宵的传统重新活跃起来。

  一直以来,梅州人都有在老街过大年的习惯。年前到江北老街置办年货,过年时逛年街,元宵时便来到老街闹元宵。

  2019年1月13日,腊八时节,此时的江北老街已年味浓浓、热闹非凡。前来选购年货的市民将纵横交错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街道两旁店铺摆满了对联、中国结、红灯笼、鞭炮、金元宝等应节物品,营造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发粄、炸芋圆、冬瓜圆、南瓜圆等客家年关小吃,让空气中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尽管梅州闹市区的各大超市、商场都有年货专柜,但很多老百姓还是喜欢到老街置办年货。从深圳回家乡过春节的王纯正和母亲一起在老街置办年货,“这里的年货是全梅城最集中、最齐全的,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让人留恋的年味”。市民张妙仪说,这些年走南闯北,每年春节前她一定会回到家乡,并逛逛老街,感受浓浓的家乡年味。

  在灯笼铺隔壁店铺,王老伯正忙着写对联,从早上7时开始,他已经写了二十多副对联,全被一抢而光。王老伯在老街写对联二十多年了,他的书法苍劲有力,恢弘大气,深受欢迎。城郊菜农林旺贵一家近十亩菜地大丰收,一家人十分欢喜,今天全家出动置办年货,特地选中了一副对联:“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很大气,而且很鼓劲。”林旺贵说。

  油罗街,如一卷反映上世纪30年代的客家风情画卷,见证着梅城的沧桑和变迁。古老的骑楼、斑驳的街道,无不诉说着关于它的传说和历史。油罗街属于梅城老街的一部分。资料显示,老街的历史“始于明清,店铺定居两百余所”。

  老街上的建筑主要为骑楼,这种欧陆风格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建筑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形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而从南洋返乡的客家人,也在梅城江北一带建起类似的骑楼。

  旧时油罗街上卖渔具卖杂货,卖古玩卖文具,卖婚俗用品卖对联灯笼,还有客家传统小吃。有些店铺依旧在开,老人们在骑楼底下喝茶下棋抹纸牌聊家常,时光好像在此停滞。

  如今,油罗街上已不全然是旧式传统营生,琳琅满目的现代商铺,早已在这旧墙灰瓦下驻扎下来。旧与新之间彼此融会,相得益彰。与繁荣的城市相比,老街多了几分安宁平静,少了几分灯红酒绿的喧哗热闹。

  老字号小吃琳琅满目

  到处弥漫浓浓客家年味

  飘香的炸煎圆、像蝴蝶般展翅的馓子、软糯甜蜜的甜粄……年关将至,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在梅州客家人的过年习俗里,总是少不了这些小吃,因为它们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梅州人置办年货,当然少不了客家小吃。在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制作这些种类丰富的小吃,现在,为了节省时间,梅州很多人尤其是城区市民都会到油罗街直接购买。虽然不再是柴火大灶烧出来的那个味道,但浓浓的年味没有变,家人团聚分享的感觉没变,这就是客家人的“年味”。

  油罗街上聚集了众多老字号的炸品店。梅城最经典的过年小食——炸芋圆,用的是一种叫“白荷芋”的芋子(也叫六月芋),把之刨净后洗干净,刷成丝,再加上糯米粉、生姜丝、花生、盐等配料后落油锅炸制而成。炸芋圆具有“酥、香、脆"的美味,是许多梅州人记忆中抹不去的老味道。

  除了炸芋圆,梅州人过年还喜欢煎圆子、做油角、炸散子,在梅州人眼中,这些炸制品都寄托着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客家人由中原南迁,依山而居,山中气候相对湿冷,因此客家食品口味均较浓烈、油量多,利于御寒祛湿。油炸食品耐保存,成为了梅州客家人极为钟爱的小吃及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其中也有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

  客家“夹心饼干”油角又名“角子”,与“饺子”读音完全一样,除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客家人还希望来年的日子也像油角那样油润、富足。客家“煎堆”——煎圆取其团团圆圆、圆圆满满之意,而客家“粟一烧”——散子则象征着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在寒冷潮湿的冬天,这些装在瓮里的炸制品带给梅州人无穷的温暖和滋味。

  油罗后厂在油罗街上经营小吃已有数十年,是梅州的客家小吃老字号之一,每年农历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是该厂最繁忙的时候,市民以及海外归来的华侨涌到这里选购客家特色小吃。“老街的过年小吃味道最纯正,国外的亲戚回来过年,非老街的小吃不吃。”市民刘美英说。

 
  “在国外,小时候,父亲经常托人从家乡给我们带发粄、炸芋圆、冬瓜圆等小吃,在我们这些客家籍华侨的眼中,它们是最有代表的乡味。”从新加坡回家乡过春节的张贵老人说。

  另一家老字号炸品店的老板娘说,炸品一年四季都有出售,但过年是最多人买的,因此他们也会制作更多产品备好,“除了本地人来买,还有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会买了带出去,送人或者自己吃,这是我们客家人的味道!”

  为了让产品的口感更好、保存的时间更长,店家往往在日积月累的制作过程中改良一些做法,“普通人家里做的油炸小吃口感没有我们店里做得酥脆,也储存不了太久,我们经过长期改良,芋头、南瓜切丝后,和大小相仿的姜丝混合,给它们包裹一层薄薄的糯米粉,再放入高温的油内炸,炸至其颜色变得适当就行。这样炸出来的炸品口感酥脆可口、易保存,在密封环境下放上三四个月还是很酥脆!”老板娘说,在炸的过程中火候把握也很重要,这些都需要经验。

  “修旧如旧”改造升级

  颜值气质双提升

  如今的油罗街,保留着骑楼的外形,外观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粉饰一新,依旧弥漫着旧时风情。从前的“危房”被加固装饰后,商铺重新对外开放。

  以“挖掘古城厚重历史,重现老街文化风貌”为目标,2017年8月起,梅江区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率先对泰康路、中山路和油罗街进行升级改造。长约120米、涉及60多家店铺的泰康路与仲元东路交叉路口,至泰康路与凌风东路交叉路口段便首先进行施工建设。2017年10月25日起至2018年春节前,长约535米、涉及206间店铺的油罗街到中山路段也随后进行升级改造。

  位于油罗街8号的龙记炸品已经开了30年,经营这家老店的侯柳红告诉笔者,店里的生意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红火,“从今天清早7时到现在,我们的师傅便忙个不停,煎丸子刚出炉不久就卖光了。往年只是春节前一个星期有这么好的生意,但去年以来,红火的生意维持了许久。”

  这些,都得益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一直以来,江北老城街区都保存着民国时建造的骑楼,客家手工艺老行当集中,承载着梅城的昨日历史。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街区狭窄的道路、老旧的房屋、杂乱无章的线路、老化的水电管网却成了安全隐患,影响了城市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改造提升江北老城区,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工作思路的重要实践。”梅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升级改造的内容包括客家雕花门窗、滴水瓦面等元素的破损外立面修复、建筑结构加固、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以及电线和网线的规范整理。此外,街道还统一了商铺门前走廊的高度,使其恢复“年轻时”的面貌,再现独具特色的民国风情,做到“面子”美观、“里子”宜居。

  尤其是在2018年春节期间,经过千盏彩灯的装点下,江北老街变得流光溢彩,春节气氛浓厚,极大提升了老城区的“颜值”和文化品位。这里也成为春节期间群众游客争先前往观赏、摄影的“网红街”。“2019年农历春节期间,我们还将举办系列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感受客家年味的氛围。”上述梅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梅江区还计划将客家美食、特色工艺、传统文化产品、地方文旅精品等特色产业融入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发展规划中,努力将老街塑造成全市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旅游景点,为客家手工艺老行当的传承与发展创造良好机遇和市场氛围,实现街区的有效保护、永续使用和经济发展。

  同时,梅江区开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百日整治活动,专门成立了梅江区历史文化街区百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整治具体工作,向广大市民发出《历史街区百日整治工作倡议书》。行动主要对凌风东西路、仲元东西路、中山街、油罗街、泰康路和义化路等路段进行重点整治。

  “老街升级改造后变得更加整洁美观了,夜景也非常漂亮。”在油罗街购买客家特产的市民张文怡说,她常常会回来逛老街、尝美食。让她欣喜的是,老街改造后依然保留着古韵气息,依然可以让人很好地寻找到“老城记忆”。

  笔者从梅江区人居环境整治办了解到,江北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其中泰康路、中山街、油罗街已完成升级改造任务,今后还将结合“两美”行动,继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他老旧街道进行升级改造,让具有百年历史的民国骑楼延续独特魅力。

  ■相关

  客家人的墟日

  客家人的墟日,根据周围客家人的约成规定,一般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六”墟、“二七”墟、“三八”墟、“四九”墟和“五十”墟;也有的是三日一墟,是“一四七”墟、“二五八”墟、“三六九”墟。每逢墟期,附近乡村及二三十里外的肩挑负贩,咸集市廛,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墟场上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家禽类的“鸡鸭行”、卖猪牛肉的“肉行”;服装类的“布行”,卖菜的地方叫“菜行”等。各墟场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不同特色,客家人把自己产品摆在规定的地方卖。

  墟日的前一天叫“墟前日”。有些从远地来做生意的商人会在这天先住在墟上的客店里,待第二天早上把货物摆到墟场上占一个好的摊档,希望把自己的货物早点卖完。旧时墟附近的乡下有很多家庭旅店专供这些远地来的商人住。

  墟日的第二天叫“墟背日”,这天是生意最冷清的日子。一般墟镇里商贩都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为下次墟日的好生意做准备。

  墟日这天。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乡下的墟场上叫卖。需要购物的农民带上钱往墟里赶,这叫“赴墟”。在墟场上双方买卖讨价还价地完成了交易。“墟日”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商品的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牲畜类的“鸡行”、“猪行”;服装类的“布行”等。各墟镇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在没有普及烧煤和液化气以前墟镇的居民都是烧木柴,所以木柴的销量很大。

  墟日最热闹的要数另一类的小商贩,如卖老鼠药、卖蛇药、算命、卖跌打药(有“撮把戏”兼卖跌打药)。他们把其行业或产品的特点编成顺口溜高声叫卖。诸如:“老鼠药,老鼠药,家家用得着,一家买到了,邻居都安乐;上夜吱吱叫,下夜硬翘翘……”之类几乎人人耳熟能详。“撮把戏”的戏班有3—5人,他们先在广场敲锣打鼓吸引人前来围观,开场的拿手好戏是表演几套武术,表演者早就把砖头摆在摊位上,表演的节目有单掌开砖、手拍酒瓶等,表演时把腰中的功夫带解了又系,系了又解,然后鼓劲运足气用手掌或头把砖块打断,把酒瓶拍碎……表演成功后观众鼓掌助兴。然后表演者宣传其祖传跌打丸如何好,最后卖药、收钱。算命的故作神秘,摆开了八卦生辰,为你指点迷津,给你指出一条富贵之路;有些算命的是瞎子,他们的技巧是为人摸骨相,胡猜乱说也能骗到钱。乞丐打着竹板歌,沿街乞食讨钱;他们站在商家门口唱些赞歌祝商家生意兴隆、合家平安的自编五句板山歌讨钱,直至讨到钱后才离开。客家人通常也把这些人叫做“走江湖的人”。他们自有其生活圈子和谋生手段。旧时,客家地区的男女婚嫁由父母作主,普遍采用“相亲”形式来选择对象,墟日是相亲最佳的日子,在媒人的牵引下双方父母带上自己的孩子在墟上的小饭店会面,此俗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客家地区的“墟日文化”有所变化。旧时因交通不发达,农户挑担步行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带去赴墟。现在是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汽车等。因为交通发达赴墟的人大部分回家吃午饭,中午在墟上饭店吃饭的人不多。墟场上商品交易时间缩短。而今城乡普及电和液化气,各地的木柴市场早已淘汰消失。

  客家人的“墟日文化”有着其深厚的地方特色,它是客家人文的组成部分之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商会座谈交流

8月11日下午,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在前往香港、深圳、南沙调研考察后,立即赶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洛带镇 张氏是该镇第二大姓,有1600余人。入粤始祖张清贵和张参。张参后裔于明嘉靖2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中央为了表扬港澳各界为国家改革开放40年作出的贡献,2018年11月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