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发扬光大的技艺人:传承与保护 让“客家十番”古乐重响

文艺 | 2019-1-16 15:42| 查看: 2981| 评论: 0| 原作者: 东南网 赖志昌
摘要: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客家十欢”“打十般”等,是闽西客家民间传统文艺最具代表性文艺项目之一。

张美德在家中教授十番音乐。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晚上7点半,连城县莲峰镇东街社区门前的露天小广场,渐渐热闹起来,李贞煜等10余名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老乐人照例来此演奏,周边居民和行人闻声而来,或坐或站,徜徉在十番音乐的海洋中。
  鼓声清脆,琴音悠扬,诉说着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往昔繁荣的历史与故事。而今,十番音乐面临传承人老龄化、青黄不接甚至后继乏人等困境。在民间,像李贞煜老人一样的传承人,正不遗余力地传承推广这项传统技艺,让十番音乐发扬光大,重响闽西大地。
  建平台 注活力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客家十欢”“打十般”等,是闽西客家民间传统文艺最具代表性文艺项目之一。之所以被称为“十番”,是因为乐队演奏用二胡、吊规、椰胡、板胡、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竹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及板、堂鼓、堂锣、小钹、碰铃等打击乐器共十余件乐器。2006年,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被列入的少数几个客家传统民间文化项目之一。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曾经一度非常风靡的十番古乐也渐渐没落。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如今演奏十番音乐的人员以退休老人为主,面临传承断代、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局面。
  十番音乐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在连城县广泛流传并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要听十番,就到东街。”这句话照应了人们对连城客家十番音乐的第一印象。所谓的“东街”,便是连城县莲峰镇东街社区,而东街社区十番乐队,也顺带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金字招牌”。
  走进社区,一栋破旧老楼内,几名老人正闲坐着喝茶,门前的露天空地,便是东街社区十番乐队固定演出的场地。71岁的李贞煜是乐队带头人,从2000年开始,他重新组建了东街社区十番乐队,十余年来,他们坚持每周三个晚上演出。“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一直坚持演出,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十番音乐,让这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音能够一直传唱下去。”李贞煜说。
  从艺数十载的李贞煜还有一个重要头衔——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随着岁数的增大,他将更多的重心放到传承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上。2017年,连城县客家十番音乐协会成立,基地则设在东街社区,李贞煜当选为副会长。协会成立后,在庙前镇芷溪村、隔川乡、东街社区等地挂牌设立了“客家十番音乐传习点”。
  实际上,不仅传承人面临困境,由于历史原因,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基础设备和文化资料也损失严重。“许多乐谱都已经消失不见了。”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堂珍介绍说,十番音乐曲调总数曾多达1000余首,但许多早已失传。至今可找到的古“工尺谱”和搜集、记谱、油印流传下来的曲谱不到300首,而尚在民间流传演奏的,更是不到百首。眼下,张堂珍正倾尽全力收集整理十番乐谱,进行抢救工作。十余年来,通过走街串巷,他跑遍了闽西各个县市,找遍了民间老艺人,陆续收录了500多首曲子。目前他正着手编排这些收集的曲目,以期在退休前结集出版。
  “目前连城有3个传习点,这些固定场所为十番音乐这项非遗项目的技艺传承、创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更多的新生力量。”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连城县客家十番音乐协会会长林武河介绍道,目前全县共有20支十番音乐队伍,协会通过定期开展演奏技能培训、组织汇演、外出交流等方式,使得十番乐队的演奏水平进一步提高,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
  如今在业内,连城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演奏走在了前列。去年,2018年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培训研讨班暨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展演在连城举行。当年12月,在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龙岩市文广新局承办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大赛中,连城县客家十番音乐协会在全市13支队伍中拔得头筹,获得一等奖。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土楼演出,“旅游+非遗”的形式深受游客青睐。

  从小抓 筑基础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曲调较为单一,中规中矩,如今,喜好者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如何让古乐适应新时代,让更多年轻人接纳与喜欢,成了这门技艺面临的考验。
  为了更好地传承十番音乐,当下许多传承人打破惯例,改变以往师徒传授、心口相传的民间传授方式,主动让十番音乐从民间走向学校。
  在连城县,连城客家十番音乐协会定期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当地中小学等场所,开展乡土音乐示范课,为学生讲解十番音乐的历史,介绍各种乐器。“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将学乐器作为传承十番音乐的基础课,有组织地让孩子们练习十番音乐曲子,让他们慢慢了解、喜欢十番音乐。”林武河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更为传统音乐后继有人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十番音乐得到传承,最基本的是要有年轻人接班,首先要让他们接纳并喜欢上它。除了民间力量,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支持。”李贞煜说,下一步,他们将向县里有关部门建议,将十番音乐编入连城县各学校教材,将曲谱编成范本,送入课堂,让十番音乐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在永定培丰镇长流村,龙岩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传承人张美德把自家办成了课堂,多年来免费为孩子传授十番音乐。
  “村里能够演奏十番音乐的老人已寥寥无几,这么好的东西失传太可惜了!”年过七旬的张美德从小跟随父亲和叔父学习十番音乐。2012年,有感于十番音乐的没落,他便有了开班收徒的想法。首批来拜师的学生只有3个,但年过七旬的张美德坚持手把手教,这些年陆续带了80多名学生。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当中十余名学生已能够登台演出。
  学生张佳怡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拜师,如今读初二的她尽管学业繁重,但依然坚持周末到张美德家中学扬琴。“相较于西洋音乐,我更喜欢传统的十番音乐,我希望坚持学下去,把这个传承下去。”张佳怡说。

  连城县客家十番音乐协会深入基层表演。
  活形式 谋创新
  1月12日,恰逢周末,走进永定湖坑镇洪坑土楼,悠扬悦耳的乐声飘扬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循声望去,距振成楼不远的一片竹林下,9名身穿唐装的十番老乐手各持乐器,演奏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一曲奏罢,在场的游客纷纷拍手叫好,合影留念。
  来自山东的游客尹博听得意犹未尽,好奇地问身旁的导游曲子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第一次来土楼,没想到还听到这么原汁原味的客家乐曲。”尹博激动地说。
  “我们乐队在这里演出将近十年了,看到那么多外来游客和年轻人喜欢这门传统艺术,我打心眼里高兴。”乐队负责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德忠感慨地说。
  2009年,乐队在土楼试演,演出效果不错,之后便“扎根”在这里坚持演下来了。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乐队成员都会聚到这里演出。15名成员,平均年龄63岁,最大的已72岁高龄,他们合作默契,通常一天持续演出四五个小时,一年130多天,乐此不疲。
  十余年中,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这几年,让李德忠感触最深的是,这些年在土楼为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表演,十番音乐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喜爱。“很多游客通过电视、网络知道了我们,还专程跑来看我们演出。”李德忠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们会一直演下去。”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让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旅游相结合,是土楼旅游公司的尝试之举。“将十番音乐搬进土楼,不仅能够增加景区游览内容与互动性,也能起到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标告诉记者,通过土楼这个窗口,展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让更多的游客知道这项传统艺术。如今,“旅游+非遗”的形式深受游客青睐。
  在十番音乐的创新之道上,林武河与李贞煜的想法不谋而合。十九大闭幕后,林武河与李贞煜着手将十九大精神编成南词鼓书《圆梦中华》演唱,与时俱进,让人们在熟悉的曲调里,聆听十九大的精神。“十九大,真伟大,举世瞩目都点赞,百年建树国镶金,伟业传薪颂中华……”曲子形式新颖,朗朗上口,一经推出便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此外,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将一些曲谱进行分谱,加入和弦,使原本单调的乐曲表现得更为立体、丰富,同时加入现代音乐的一些元素,让古乐焕发新的魅力与生机。
  除了在创新曲调上下功夫外,林武河与李贞煜还尝试调整以往的演奏形式,由音乐爱好者选唱歌曲,改为乐队与观众“多媒体互动合唱”,进一步贴近老百姓生活,增加互动性与趣味性。
  连城县还邀请广东梅州汉乐团专家前来指导,连城县客家十番音乐协会还经常与龙岩、三明两市及永安、清流、宁化等县(市)的十番音乐团队开展交流互动,相互取长补短。
  “传承与保护十番音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龙岩市客家十番音乐协会会长、省级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传承人钟礼杰介绍说,如今喜欢十番音乐的人越来越少了,演奏者基本都是退休老人,目前有规模的队伍在整个闽西仅存六七十支,“传承和保护是当务之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项传统技艺,这需要民间和政府共同努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