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汕头的城市记忆,离不开这些客家精英

先贤 | 2019-7-26 10:11| 查看: 6483| 评论: 0 醉美韩江
摘要: 汕头埠的繁荣,离不开客家精英的贡献,客家人的忠厚和智慧,留在百年埠城的岁月里,那年的客家故事绵延如水,消融在南流入海的韩江中……清末和民国时期,汕头埠承载太多的阵痛。 ... ... ...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埠的繁荣,离不开客家精英的贡献,客家人的忠厚和智慧,留在百年埠城的岁月里,那年的客家故事绵延如水,消融在南流入海的韩江中……清末和民国时期,汕头埠承载太多的阵痛。许许多多客家人来到汕头,见证开埠的故事和城市的发展。客家精英们融入这一座即将诞生的新城的激情中。那时的汕头埠,充满开埠的新气象。埠城的芳华岁月如若过滤外国殖民者的色彩,民族工业及城市发展趋于萌芽状态。158年前,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洋人”来到了汕头“做生意”,他们可以不受大清国的任何影响,贩卖鸦片,将“华工”当“猪仔”买卖,一地洋行在现今的外马路一线摆开,十里洋行的汕头埠开始了“自己人”与“洋人”的与狼共舞。外国人最开心的是大清国这国角天涯处繁花似锦,什么都似是他们的天下。


  虎门硝烟(网络图片)面对豺狼的猖狂和一个强国的衰弱,远度异国他乡的华侨不断地放远自己的视野,也紧缩自己的眉头,一种北望中原的望眼连接自己身在南洋的心。1860年汕头开埠前21年的清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林则徐行抵广州,经过一个星期的巡视发现,广州十三行原来就是开涮着中国人麻醉不醒的“毒品”交易场所,他命外国人悉数将鸦片“缴官”,到二月初十,外国人拒不交出鸦片,林则徐下令封锁广州出海交通,不许国人卖粮食给洋人,所有中国人撤出十三行并重兵围住,禁止出入,十三行成为洋人的监牢。当时十三行里面住着约350名洋人,包括侵华英军总司令义律在内。义律无法就范,但迫于在中国遇上“钟馗”,便要求英商将鸦片交给自己,并由他以商业监督的资格开具收据,将事态上升到两国之间的“东西对打”立场上来。林则徐收到义律交出的20280箱总重100多万公斤的鸦片后即运送到珠江出海口的虎门,挖了两个大水池,“前设涵洞,后通水沟”,连接伶仃洋。义律和英商万万想不到的是林则徐真的是在“禁烟”,并且他用了23天的时间将“烟土”通通烧毁,就连水池里的残渣也无一例外地清洗到大海中去……南洋的侨胞早就看到了这大长中国人志气的盛举!大清到了清末走在式微路上,大清时光无法坚挺,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波及到了被迫成为通商口岸的汕头埠。眼见同胞成为“猪仔”被贩卖,毒品鸦片大肆进入,生于斯长于斯的国人义愤填膺,韩江的子民们更何以堪?

        
  汕头的孩子在海边玩沙许多客家人来到汕头埠城,以建设家乡换回自己的报国心。精英们站在江口、海口的交汇处,心潮澎湃,一江流水汩汩南流,那水来自那山,来自韩江上游的客家。
160年前去了南洋巴达维亚(雅加达)谋生的大埔西河人张弼士,后来成为南洋首富,成为清政府住槟榔屿总领事和新加坡总领事。他劝告客家老乡梅县松口人张煜南(张榕轩)、张鸿南(张耀轩)兄弟到汕头、潮州开办“潮汕铁路”(1904年开工、1906年竣工)。这样一条铁路,时逢乱世,战争、军阀、匪盗,经营起来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忠于故土的决心?


  慈禧赐与张煜南的照片和手迹(资料来自梅州张氏宗亲会)为了取得在国内投资实业的权威支持,已经担任槟榔屿副总领事的张煜南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初五晋京觐见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深得了信赖。铁路将潮州和汕头串起来之后,大约张氏想到的就是能为客家老乡寻找到生活的捷径或出路。而恰恰因为有了这条铁路,让今日的潮汕人引出“潮汕”源头的叫法或期望族群团结的愿望便是这些客家精英所为。


  汕樟轻便铁路资料图(汕 樟 即预定汕头到樟林古港)另一条铁路“汕樟轻便铁路”(1916年开工,1923年修至澄海埔美站),是计划由汕头通向樟林旧港方向的铁路。这条铁路由上海经商的大埔百侯人杨俊如、萧亦秋所建。要知道建这样一条“铁路”付出多大的成本,沿线旅客稀疏,经营可用“苦难”形容,建成一段通行一段,全程37里路,到了澄海界内,资金全无,负债累累,不知如何收尾,面对艰难困境,杨、萧两人如落草江河的怪客。后来据说萧去了安南,杨俊如因债台高筑而于1925年自杀……关于潮汕铁路史上客家精英实业报国的例子,令人荡气回肠。

   
  《星华日报》旧址
  现汕头市外马路三小的学校建筑物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后嘉应州镇平(梅州蕉岭)人丘逢甲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从潮州迁“岭东同文学堂”于此。丘逢甲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先后创办“韩山书院”和“岭东同文学堂”,岭东同文学堂是汕头新办学堂之始,后演变为省立岭东甲种商业学校、省立高级财经技术学校。由于他的影响和贡献,一批客家精英人士来到汕头,文化与教育的渐进发展成为开埠重要史话。客家精英们纷纷来到汕头,辅助丘逢甲开创“同文学堂”的岭南著名学者、大埔百侯人温廷敬1902年5月5日在汕头创办岭东第一份报纸《岭东日报》(任笔政,主张“主持公论,开通风气”);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梅州兴宁客家人何子渊到同文学堂讲学,传播新学;胡文虎创办《星华日报》,聘请国内著名学者、出版人到汕头开办报业。后“星系”报纸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发行,著名文化人士金仲华、俞颂华、郁达夫,著名画家叶浅予、摄影家郎静山等曾担任该报业的编辑、记者、副刊插图、摄影等。


  同文学堂和 岭东日报丘逢甲的幕僚丘集熙来到汕头,其儿子丘镇英1935年从厦门大学政治系毕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蕉岭一边宣传抗日,一边教学育才,后到日本继续学习。从日本学成归国来到汕头,任联合国救济总署潮汕区委员,积极从事潮汕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丘镇英儿子丘成桐在汕头出生,后举家移居香港元朗。到港后,丘镇英从教《西洋经济史》、《中国经济史》、《中国诸事研究》、《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近代史》、《经济地理》、《中国上古史》,是内地在港知名教师,成为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设立丘镇英基金会,用于世界顶尖级数学家来华举办讲座和从事学术研究。在汕头出生的丘成桐同样是国际知名数学家,现为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汕头埠核心商圈——百货大楼和小公园亭民国十年(1921)3月,汕头设立市政厅,自王雨若任首任市政厅长起至1949年10月汕头市王哲夫任代理市长的28年间,共有33位市长到任(1位因抗战爆发未能到任)。在33任市长中,对汕头城建规划起到重要意义的正是大埔客籍市长萧冠英(百侯人)和范其务(三河镇人)。萧冠英先后两次任汕头市市长(第一次为1923年1月至5月,4个月;第二次1927年12月至1928年初),在第一次任市长的短短4个月间,他让工务科绘制了“汕头市改造规划图”。尔后的民国十四年(1925)12月21日,范其务接任汕头市第11任市长,开始了对升平路(小公园)一带的道路规划建设。范其务在汕执政约一年,对市政建设等留下许多可圈可点的业绩。主要是在小公园圆形交通岛的规划建设上,范其务基于道路建设需要定下交通方案,他参考了欧美国家的经验并对汕头埠进行规划,这一举措和耐人寻味的汕头旧埠格局已成时代记忆和年代秀,足见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汕头的市政厅已具有都市交通规划思想。


  1939年6月侵华日军航拍之汕头民国十六年(1927),缅甸爱国华侨、闽西永定下洋客家人、实业家、报业家和慈善家胡文虎与其弟胡文豹创办汕头民族路梅溪河边的“永安堂”(制药厂),生产虎标万金油、八卦丹和头痛粉,行销海内外,抗战爆发后胡文虎多次支持国内抗战事业。民国二十一年(1932),梅县松口人、印尼华侨李柏恒在汕头埠原番葛街建成了南生公司大楼(后“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成为当时汕头市的地标性建筑。民国二十三年(1934),李柏恒倡议建设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传闻广东省长陈济棠的助手、梅县梅城下市角人杨幼敏暗里积极谋划,促成建设。


  大埔会馆客家人融入“福佬”(客家人对潮人的旧称)人群中,还有一个“会馆”的现象值得研究。早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客属华侨张公善、杨季岳在汕头设立“八属会馆”,并创办正始小学堂(今正始中学前身)。尔后有20多家客家同乡会先后在汕头设立会馆。民国十三年(1924)大埔人张敬诚、张剑师兄弟成立“大埔旅汕同乡会”,并在同一地块建成“大埔会馆”。这座会馆是典型的潮式骑楼建筑,后来成为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的总指挥部,如今成为红色革命纪念遗址。


  大埔县百侯镇肇庆堂许多客家商人利用汕头开埠的时机,发展商业,反哺家乡,既有营造“荣归故里”的荣华气象,又助推本土经济发展和人文活力。大埔百侯的侯南村“肇庆堂”就是一例。堂主是晚清民国时期杨荫恒,杨在汕头埠经营药材生意发迹,后到侯南择地造屋,聘请潮州、汕头、福建各地泥雕、木雕、石雕建筑师精心设计打造,聘请外国人施工管理,可谓巨金“雕筑”出来的豪宅,落成后的大宅牌匾由国民党政要胡汉民题匾,还有许多墨宝多是名家之作。


  《千里韩江》梅州客家籍作家  刘庆英 著韩江一衣带水,客家人和潮汕人同样珍视这一母亲河。受战乱和历代对岭南开发影响,山区与平原及沿海地区发展格局的异同,北宋初至中期,“潮于岭表为富州”(《潮州开元寺记》),许多沿着韩江的客家名士来到韩江下游发展,落籍潮地的客家人不胜枚举。汕头开埠的影响,更加吸引韩江流域内的居民汇聚汕头商埠。有太多的人对韩江热切追问。写下《千里韩江》一书的作者梅州客籍学人刘庆英(1917年生),他对韩江的一往情深倾诉在每一页书页中,每一帧精美的图片里……


  汕头中山公园九曲桥(解放初期,刘庆英曾任中山公园园林管理处主任)关注汕头晚清和民国的故事,离不开客家人的奉献。许多的客家人几乎在汕头的初始时期就将脚步留在汕头,任西学东渐和潮人圈生活的熏陶一步步走进“潮汕化”进程。这一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外,更多的是荡涤内心的报国情怀一直在这些前辈精英的血液里澎湃……记住汕头旧埠,记住一衣带水的韩江留下来的客家先贤和为着乡土之城汕头发展的前辈们。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