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宁化石壁:陕西客家的不解之缘

国内 | 2015-7-22 18:00| 查看: 15568|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祖地网 陈良学
摘要: 陕西省境内的汉中、安康、商洛统称陕南。总面积约 71171平方公里。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秦巴山区迭经战乱,山河残破、人户凋零。战乱平息之后,一批批来自闽粤、湖广、皖赣、江浙等地,号称“客户人”、“客籍人”、 ...

  陕西省境内的汉中、安康、商洛统称陕南。总面积约 71171平方公里。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秦巴山区迭经战乱,山河残破、人户凋零。战乱平息之后,一批批来自闽粤、湖广、皖赣、江浙等地,号称“客户人”、“客籍人”、“下湖人”的移民大军,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浩浩荡荡涌入秦巴山区,他们插标为界,挽草为业,刀耕火种,辛勤开垦,经过数百年的努力,终于将秦巴山区许多荒山矿野乃至人迹罕至的山间河谷变成了阡陌纵横,人口稠密的富饶之乡。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移民大军中,早期源自陕西,三次大移民中客居福建宁化石壁,第五次大移民中又返迁陕西的客家人格外引人注目。有关石壁客家迁居陕南的历史和个案,笔者在第二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的专题论文《宁化石壁客家人移垦秦巴山区考略》中已有初步论述,并列举了五个家族由闽迁秦的历史以资作证。随着考察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发现的族谱不少都有先祖客居宁化石壁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来自宁化石壁的客家移民遍及陕南各地,本文从新发现的大批陕南族谱中,筛选了十个客家家族个例,通过他们的迁徙足迹,追寻陕西客家与宁化石壁的不解之缘。

  一、秦国公族,兰陵缪氏

  缪姓源出于嬴姓,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之后。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死后谥号为“缪”。他的庶子以其谥号为姓,称为缪氏。缪姓起源于陕西,秦统一六国后,作为秦国公族的缪姓基本繁衍于关中平原。秦灭亡后,缪姓东迁至东海郡兰陵县滋生繁衍,终成为兰陵大族。历三国、魏、晋、南北朝而长盛不衰,故后世缪姓多以兰陵为其郡望堂号。

  据五华《缪氏文仁文智公派下家谱》记载:“七世祖聪四公,宋癸卯举人,自江西移居江苏崇明县。元初,其四子允宁,迁居福建宁化县。后徙广东归善。续衍河源、海陆丰、东莞、长乐、紫金、丰顺、揭阳、中山、博罗、惠阳以及广西郁林、四川成都、云南大姚、湖南长沙乃至南洋槟榔屿、新加坡。”《龙南缪氏衍真公派下族谱》亦记载:缪氏为山东兰陵望族。宋代缪衍真原居金陵,任虔州邮镇司,解组后携二子居江西龙南县,支孙文广公于南宋淳祐间迁广东河源县,允宁公于元朝迁福建宁化县,后裔迁广东归善、长乐、海陆丰、揭阳、中山等县,乃至远徙广西、四川、湖南等地。

  据宣统二年蕲水《缪氏重修族谱》记载,元朝初年,缪太一与弟太二、太三、太五、太八等公由江西迁居湖北蕲水上乡虎沙岭,是为缪氏迁蕲水始祖。越六世至缪金,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永乐三年(1405)授缪金父子武略将军、世袭千户。一直到第十世,“房分以四”,其中,缪文礼一支后裔世居蕲水;乾隆年间,十五世祖缪昌义率子富麒、富麟、富凤及其弟昌茂由湖北蕲水经竹山迁居陕西安康县牛蹄西铺郭家沟,遂隶籍于安康。据笔者2007年5月19日对安康汉滨区双龙镇的田野调查得知,经二百余年的繁衍,蕲水迁陕缪氏现已发展成为双龙镇较大家族,后裔已传至25世。

  二、留侯脉裔,关中张氏

  汉留侯张良之后裔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时任殿中丞、知涪州事,后做官陕西,徙居凤翔眉县横渠镇。张载系宋嘉佑年间进士,官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后以病屏居终南山下,创立了与洛学并行的关中学派。张载之孙张端,字臣楷,诰授宝鸡太守,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金兵南侵,张端携家族离关中,由陕西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开始了福建张氏族系的繁衍,张端被尊为张氏入闽始祖,被称为客居张氏。

  据梅县、兴宁《张氏族谱》记载:“116世载公,宋神宗时陕西眉县人。其子端,自陕西迁入宁化石壁,奉为入闽张氏始祖。传四世杨德,进士及第,任开封府太守,自宁化迁上杭开基。生三子:化孙、化龙、化凤。化龙、化凤分迁泉州、福州。139世张扬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长化龙宋解元,留居宁化;次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化凤宋武举迁福州。”张化孙字传万,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卒于咸淳三年(1267),享寿93岁。诰授中宪大夫,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1204),因战乱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张化孙与陈、阙恭人生18子,传108孙,后裔尊称其为“鄞江始祖”分居于漳州的一支族系,在龙岩州北门所内方湖帮老营头繁衍十八代,传至迁秦支门始祖鸿远公,衍传四子,长子及二子“析徙颇遥,各讳阙序”;三子宗礼及四子宗仁各生一子,曰世宾、世勋。康熙年间,举家迁至湖南宁乡,乾隆六年,尚字派兄弟又徙籍于陕西汉阴。入陕之初,“隶于秦之汉邑,布居邑东十余家,男丁老少七十余口,女丁老少百十余口”,而到了光绪十一年,“食指数千”,分布在“汉、安两邑,南北二山,长幼多有同名”。经过二百余年的繁衍生息,张氏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今天,张氏后裔遍布汉阴、安康两县市,从张姓名派中不难寻出他们的根迹。

  三、唐相世家,长安范氏

  范姓出自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自虞上为陶唐氏,夏为御龙氏,商为豕韦氏,周为唐杜氏。周衰奔晋,为范氏。《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范氏出自祁姓,隰叔之子士蒍,以官为姓,子孙称为士氏。士蒍之孙士会,名大禄,字柏元,号武子,为晋国大夫。武子历辅晋国五君而主盟诸侯,因功受赐国爵,加封太傅,执掌国政。周定王十五年(前592)封高平侯,以食采于范田为氏,乃有范氏。延续至今,相继二千余年。

  范履冰出生于怀州河内,高祖武德六年(623)进士,唐垂拱年间(685-688)任鸾台、天官侍郎,寻迁春宫尚书、同凤阁鸾阁平章事、主持了大唐国史的修撰。后因坐举逆人被杀。范履冰有三子:长冬芬、次冬倩、三冬昌,俱进士第。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范冬芬一支迁居徽州;元和年间(806-820)冬昌之孙范平先迁苏州吴县,后又迁居豫章(今南昌)丰城大顺山前及槎村等地,为江西范氏始祖。据《范氏族谱》载称,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居住在长安范坊的范履冰第十代孙范堃(据考当属范氏61世、由丰城返迁长安第五代),率家离开了风雨飘摇中的长安城,跋山涉水,辗转南下,迁居福建汀州黄连县攀龙里(今宁化县属),成为宁化范氏始祖。至64世范如节之长子范衡、三子范衍,一度远迁至湖南醴陵,后又返迁福建清流,旋又迁居宁化县石壁村。范衡之子十郎,官长汀县丞,先居宁化县黄连岗石壁村。妣徐九娘、梁氏、张三娘均封宜人,共生十一子,以百字为排行,自百一郎至百十一郎。因族人聚集石壁村,人满为患,难以发展,十郎公乃携家人又迁至汀江之滨的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开基创业,自号“宁壁”。宁壁即为江南范氏入闽迁居上杭之始祖。宁壁后裔共分十一房支系。

  宋末元初战乱,“宁壁”百一郎松冈公后裔范敬茂,由“宁壁”迁往嘉应州之兴宁县,后又迁往长乐县定居。乾隆六年(1741),范氏由闽入粤第十一代孙范端雅远迁四川华阳,端雅公为范氏迁居四川华阳之始祖。范氏从乾隆六年(1741)入川,到光绪年间已“世阅十八,人计千丁”①。据1989年统计,华阳范氏子孙已有1000余户、4000余人②。

  清乾隆初年,与广东长乐范氏西迁的同时,江西丰城范氏各房系的子孙们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卷入了这场迁徙中。丰城范氏这次大迁徙人数最多的是茗山庄,其次是杨桥庄,发轫于第三十代“攀”字派,高潮形成于“凤、翼”两代,大多是父子相携,夫妻相依。范氏家族辗转迁徙,几易其地,为家族在川陕的安居、蕃衍、繁盛,家族文化的振兴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范氏家族在川、陕、鄂很多地方形成了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有的甚至成为当地大族。陕西旬阳县尖山乡的范氏家族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笔者在《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和《明清川陕大移民》中有详细论述)。如今,这里居住着百余户范氏后裔,200多年来,虽然历尽沧桑,但范氏族人至今保存着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和范仲淹塑像。

  四、文王脉裔,济阳蔡氏

  蔡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第五子叔度(武王姬发之弟、成王之叔)。武王灭商后封功臣昆弟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建立蔡国,传至二十四世为楚所灭,享国计共662年(前1101—447),子孙以国为姓。先秦时蔡氏繁衍于河南、安徽一带,秦相蔡泽卒葬陈留,子孙因家焉。”西晋时,陈留郡成为蔡氏繁衍中心,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济阳郡,故蔡氏号称“济阳衍派”。

  汉哀帝时(前6—1),蔡叔度第三十七世蔡勋字君严,以孝廉为长安邰(今武功县)令,平帝时(公元1—5)为郿令(今眉县),王莽篡汉时拒绝出任太守,携家隐入深山。蔡勋传至第二十八世,君智之长子用元,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兄弟从河南固始入闽,举家迁居闽之泉州,初为同安人,后卜居仙游赤湖蕉溪,遂为莆阳一世祖。据《龙江蔡氏大宗主谱牒》记载:用元传瑾,瑾传显皇,显皇传恭,恭传琇,琇传襄。蔡襄字君谟,生于仙游枫亭东宅,迁居莆田城南蔡宅,举进士,为开封第一,授端明殿学士,蔡襄先知泉州转知福州,再知泉州。南宋乾道年间谥“忠惠”。襄次子房旬之曾孙继守泉州,之侄于宣和间入晋江,历八传至德原开基东石,至三世别为十支,散居各地。

  君智次子用明,讳辉号一翁,同兄用元举家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先居莆田,后徙居晋江青阳石鼓山。《济阳蔡氏族谱序》:“晋邑青阳蔡氏,胄由莆阳仙游,一世祖一翁者,大唐咸通年间来居于此,六世而常安公始置祭田,八世诚叟公举乡荐登第,授莆田尉……”唐代以后,青阳蔡氏多有族人播迁外地。

  据陕南安康发现的《长乐蔡氏族谱》记载:“我河南蔡氏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先居于福建宁化县,二传又迁至广东嘉应州。其后子孙繁衍,分别迁往龙溪、赤岭及广州等地。”清康熙初年,广东嘉应州长乐县的一支蔡氏家族从广东迁移到安康县流水易家河一带定居。据《长乐蔡氏族谱》记载,自蔡坦芥公迁居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二世祖蔡岩清,三世祖蔡凤元,至四世祖蔡正献,迁居湖南浏阳县东山第九都山坪洞;至五世祖蔡倍卫、六世祖蔡光畦迁居陕西省兴安府安康县越梅铺东陕西营;此后,广东长乐蔡氏又有裔支播迁到紫阳县蒿坪河、岚皋县民主镇等地定居。据笔者2000年10月对陕西岚皋县民主镇的田野调查,长乐蔡氏在陕南至今已繁衍七代人,依然保持着闽粤方言。

  五、秦国望族,南阳吕氏

  吕氏源出姜姓,以国为氏,始祖为伯夷。春秋初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战国末,卫国濮阳人吕不韦任秦相,封文信侯。助秦王嬴政立,继任相国,嬴政尊为仲父。门下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吕氏成为咸阳望族。秦王嬴政十年亲政后,吕不韦被免职徙蜀,忧惧自杀。曾令宾客编撰《吕氏春秋》,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故有杂家之称。

  六十八世吕祖谦,字伯恭,生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初任严州教授,从学甚众。后官着作郎,倡道于婺,世称东莱先生。吕祖谦第六代孙吕万春、吕大正、吕十三郎三大支,播迁宁化石壁。吕万春生五子:秉仁、秉彝(又名九有)、秉翟(又名肇基)、秉东、秉信,兄弟五人,居宁化石壁。元明之际,吕秉仁(伯卅公)由宁化迁至漳州诏安县秀篆河尾乡;吕大正一支迁居上杭,其子良甫,移居南靖。吕十三郎移居上杭,派分广东丰顺。

  七十六世吕太德,字旷兴,名宦,原籍金陵宁国府旌德县,任漳州司马,致仕迁居于永定赤嘴岗。衍传子四:七十二郎、念九郎、六四郎、六五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平固侯二十九世孙、新安教授吕祖昌在《皖桐吕氏宗谱原序》中说:余族自昭烈武成王而后,相延以至于今,历数千年,支分派别,迁徙靡常。若闽中、歙州、婺州、宛陵、吴兴、临淄、姑熟诸邑,皆吾吕姓散处之地也。惟余一支籍于江西之鄱阳。……余由明经拜新安教授,蒙先灵之呵护,获叨末秩。而时值兵变,集庆、建康一道皆锋镝地,不得已偕兄弟妻孥辈鼓榭而下,抵宜城焉。时兄祖一往徽,弟祖三往潜,祖四往太,余与妻刘氏,子兴、子胜卜居皖桐横山之湖。

  清乾隆年间,散居在安徽桐城地区的吕氏之一支迁居陕西南部之宁陕、石泉一带,成为当地大家族。宁陕县汉坝川至今仍保存着江南风格的吕氏祠堂,其建筑精美,布局严谨,其高大的风火墙、精致的石雕造型以及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不仅显示了吕氏家族当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表现了江南建筑艺术在陕南的衍生。

  六、殷商封姓,南阳傅氏

  

  商代武丁登基后,在山西傅岩求得一圣人名“说(音yue)”,举以为相,封其姓傅,号傅说,其子孙以傅为姓,遂有傅氏。因傅说为殷相,故傅氏得姓最早在商都殷墟,傅氏后裔多以“南阳郡”为堂号。傅氏最早入闽始祖为初唐着名学者傅奕。傅奕有子维光、璧、仁均、兴、觐、现等,唐高宗咸亨中,傅奕往江南赴任,其子孙因此散居各地。据武荣《傅氏宗谱》记载: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傅奕的裔孙傅笋为避黄巢之乱,带着15岁的从弟傅实,率领军队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进军泉州。

  北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傅奕次子傅璧之后裔傅显通,携家从江西金溪县迁居福建宁阳县黄双洲村;又传八代,其一支从黄双洲迁居宁化县石壁,后裔播迁上杭、兴宁、南海、佛山等地。其世系为: 奕—璧—显通—璇郎—钦郎—少一郎—六七郎。六七郎生八子:一郎迁居宁化,二郎定居长汀熊家坑卢洋,三郎定居坎头,四郎迁居宁化水茜乡,五郎迁石城、屏山大坪头,六郎仍居黄双洲村;七郎迁居儒地,八郎由洋坑迁凹头双坑开基。

  傅氏第三次入闽祖傅以南,讳天植,又名一郎。南宋宝祐元年(1253)进士,景定间(1260—1264)任安徽宿州太守。南宋末,元兵南侵,傅以南携家从宿州灵璧县避乱入闽,抵汀州宁化县石壁村大城坑、中门、凹里暂住。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等率领抗元义军退守汀州,傅以南率长子旦郎、次子景郎,奔长汀欲与文天祥会合去漳州,不幸病逝于梅州,旦郎、景郎葬父于梅州程乡,其后下落不明;三子傅是郎,名正先,字廷,遵父嘱由宁化石壁迁长汀县宣豪里作后应。文天祥兵败、父兄下落不明,他隐居深山老林,衍传子八:念一郎迁广东,念二郎迁朋口,念三郎世居傅家墙,念四郎迁泉州,念五郎迁潮州,念六郎迁福州,念七郎迁上杭蛟洋,念八郎迁连城县东门,后裔一部分迁山西大同,一部分迁广东饶平县。

  其后,宁化傅氏子孙又不断向广东、湖南等地迁徙,一支辗转迁徙定居于湖南浏阳。清初,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傅氏家族的各个分支不少人经广东、江西、湖南远迁陕西汉阴以及四川大竹、渠县、简阳,重庆梁平等地定居落户。康熙五十九年(1720)至乾隆初年,傅氏经浏阳西迁共四房弟兄,一支迁居陕西汉阴县,一支迁居陕西镇安县,一支迁居四川,一支迁居湖北。浏阳傅氏初到陕西,定居在汉阴县涧池铺洞河、军坝一带,至今傅氏祖坟在洞河,墓地有石栏、桅杆等设施;傅氏祠堂修建在军坝村九组,《浏阳傅氏族谱》亦保存在军坝九组大房嫡传孙傅盛久家中。

  七、西周封国,颍川赖氏

  赖氏本出姬姓。陕西商州平远客家人《赖氏族谱》“陕西修谱序引”载称③:赖氏得姓始祖叔颖,乃黄帝二十九代玄孙,周文王第十三子,周武王之弟,因伐纣有功,封于赖国,其子孙以国为姓,以颖川为发祥郡望。其二十七世祖赖光由颍川迁居浙江松阳,其后“子孙蕃衍,分支别派,迁徙于江西、广东、福建者居多……”陕西紫阳《赖氏族谱》载称:唐僖宗乾符年间,赖光后裔赖标郎(二十一世)官任值殿将军,其家自松阳徙至福建汀州古路上杭之古田,赖标郎为福建赖姓的始祖。此后,福建赖氏以汀州为中心,繁衍发展,子孙不断向闽、粤、赣及台湾地区播迁。

  汀州赖氏衍传至赖朝英,任宁化知县,年老卸任后定居石壁乡。明朝初年,赖朝英次孙六十二郎,从宁化县石壁乡迁居平和县芦溪葛竹村(后划归南靖县辖),是为葛竹村赖氏开基祖。汀州赖氏历十代至赖天锡、赖天爵。赖天爵于明朝初年在福建永安市大湖镇曲尺街创修了赖氏家庙。赖氏家庙原名天爵公祠,气势恢弘。清嘉庆年间,壬戌科进士赖华钟主持改建为赖氏家庙;洪武二年,由宁化石壁迁居南靖的赖氏子孙也在葛竹村后坪埔兴建赖氏家庙(葛竹大宗)。

  乾隆中叶,汀州赖氏第十五代孙赖天元、太元、高元、禄元、升元、福元、寿元及聪顺诸公,由福建迁徙至陕西省兴安府,布居在安康县恒口、紫阳县松河流域等地。赖氏初到陕南八人,有七人都居住在紫阳县松河流域,“七元河”由是得名,并沿袭至今。后因人口繁衍,族人析居安康、汉阴及紫阳任河等地。自赖连元以下至今,五大房已繁衍九代人,计三百余口人。

  另据陕西商州平远客家人《赖氏族谱》“陕西修谱序引”记载④:颖川赖氏衍传至第四十七世孙赖朝美一支,由中原迁居汀州府永定县汤湖,朝美公衍传一子名明佐(四十八世),明佐衍传三子,第三子名显吉(四十九世),显吉生二子,长子千八郎(五十世),与母亲因见广东梅州山青水秀,遂卜居之,迨后又迁于平远县而居之。衍传至五十四世赖廷辅,生子念七郎(五十五世),又迁于程乡县大林乡罗田上居住。传至六十世赖良秀,衍传二子,长子赖孔礼,次子赖孔仪,迁居住在湖南省浏阳县;乾隆三十五年(1770),28岁的赖孔礼携妻和长子赖凤传,偕同父母以及颜姓舅氏,举家迁居陕西洛南县小渠保杨家街,今称“广东坪”。平远赖氏由六十一世孔礼迁陕,至今已繁衍到七十代。

  八、西周封国,豫章罗氏

  罗姓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系出黄帝,黄帝第七代孙祝融因功晋列五祀,居火正。罗氏即源自火神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史书称为“祝融八姓”。西周时,祝融有子孙被封在湖北宜城,称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所灭,祝融氏南移枝江、长沙,以原国名“罗”为氏。汉景帝时,罗氏在江西南昌繁衍成当地望族,故以“豫章”等为堂号。唐时,罗姓入闽,宋末元初由闽入粤,福建宁化,则是罗姓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繁衍中心。

  陕西秦岭南麓商州市,有一个叫罗家湾的客家村落。据该族收藏的《罗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为江西豫章人,早期从江西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明洪武三年(1370)迁居广东惠州府龙川铁场响,后其一支又迁居广东嘉应州长乐县横陂约彭坑里。清乾隆三十年(1765),其第45世祖罗尚立、罗尚华带领全家从长乐(今五华)出发,远迁至湖南浏阳县,经过暂短的停留,又辗转迁至陕西商州西乡泥峪川附郭里五甲大水岔(今黑龙口镇罗家湾,罗家湾当时属五甲)落籍创业,罗尚立、罗尚华遂成为长乐罗氏在商州的开基祖。经世代繁衍,现已传至第十代,其后裔现有84户,480多人。号称“豫章堂”的罗氏宗祠,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风雨之后,现前厅已塌,后厅犹存,仍然供着祖宗牌位、贴着堂联、挂着“豫章堂”灯笼。豫章堂《罗氏族谱》始修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于嘉庆七年(1802),珍藏至今。

  九、九龙德泽,晋安林氏

  唐贞观六年(632),中书令温彦博为《林氏族谱》撰写的《林氏源流总序》,记载称:“林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闽林开族千年谱》亦载称:林氏系“殷比干之后。比干系太乙之子,帝乙之庶弟,纣之叔父。见纣无道,直谏而死。夫人陈氏有遗腹子三月,惧纣之祸,与婢四人避难于长林石室之中,生子名泉。周武王克纣,表比干墓,徵其后嗣……,令以林为姓,封公爵食邑博陵(今河北蠡县)。”故林氏尊林坚为得姓始祖。

  唐人林谓在《闽中记》写道:“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郭四姓先入闽”。西晋末年,林颖之子、林懋之弟林禄随晋元帝渡江,为林姓入闽第一人。林禄的后代除留居晋安外,族人播迁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田等地。“闽林”始祖林禄的坟墓又称晋安郡王墓,在福建惠安县涂岭龙头山官路顶九龙岗,题额“林始祖讳禄公九龙穴墓”,世称“闽林始祖墓”或“林厝墓”。蕉岭《林氏族谱》记载:闽林第二十二世林显荣,宋理宗时(1225-1264)为瀚林院编修,其祖始居侯官,后迁莆田,再迁居宁化县石壁村林家城;广东《兴宁县志》记载:南宋末至元至正年间,闽林一支迁居福建长汀,后又迁居宁化石壁。元末,闽林后裔林文懋由宁化石壁出任广东潮县主簿,立籍潮州,为林氏入粤始祖之一。林文懋之子林均祥迁居江西安远,其裔孙林彦溪又自安远迁居广东兴宁龙北霞洞。

  清初,晋安林氏之一支,离开福建,迁徙湖南安化县东坪乡三都。康熙末年又由湖南迁居陕南。据陕西南部洵阳县双河镇发现的《皇清待赠先考林公讳忠孝、林母陈老孺人之墓碑》称:“先考忠教,字魁南,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四日生于洵阳双河安家庄,后迁居塞沟西台,同治三年冬月十一日终。自祖父林珠公迁居陕西洵阳县蜀河龙家河核桃园,又移居安家庄。父林扬公、妣闵氏合冢,葬安家庄。”此碑由林忠教之子林孝琦、林孝铨等于咸丰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刊立,至咸丰年间,该族已繁衍五代。其墓地颇具规模,其牌楼式望山碑由主碑、对联、诗碑、横额、冠盖等组成,墓前还设置有石案、纸盥等,其主楹联曰:“魁名显着,承九龙德泽;南极腾辉,沐双桂遗风”。表明该林氏来源于福建晋安林氏家族,传承了其先祖林禄公九龙穴墓之德泽。

  此外,在汉阴县凤凰山南麓汉阳镇渭溪乡,坐落着一座迁自广东兴宁的客家人庄园林家堡子,清康熙前期,广东嘉应州兴宁县的客家人林仕琪,偕同结拜弟兄陈、刘、李三个家族,携家带口,沿长江溯汉水西迁至这块远离世尘的地方,林仕琪仅用四吊铜钱,以手指脚踏为界,买下了这块山林。他们于荒山结草为庐,插标为界,逐渐开垦成人烟聚集的村庄。据笔者田野调查,兴宁林氏先祖西迁入陕时携带有大量银两和财物,他们翻山越岭,千方百计躲避官府追捕,避居到这渺无人烟的大林莽。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史料后认为,林仕琪极可能为南明延平王、招讨大元帅郑成功的部下,郑成功进攻南京失利后,在厦门经营数年,在清廷“迁界”政策高压和清军屡次围攻下,不得不转入台湾,其留守在厦门和沿海的部将,面对清廷的软硬兼施,有的投降归顺清廷,有的被捕杀抄家,有的则远遁他乡。郑成功的高级将领中,林、陈家族有数十人为郑成功部高级将领,其率领的本家族中下级将领不计其数,很多将领先后在攻克泉州、漳州、潮州以及南京、厦门、台湾等大型战役中阵亡或下落不明。林仕琪恰恰在这一时间段隐居陕南山中,既然拥有不菲的财富,却远避深山老林,其个中奥秘,不言而喻。

  十、江夏衍派,峭裔黄氏

  黄姓出自嬴姓,为五帝之一颛顼的曾孙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其后裔之一为赢氏。嬴氏又分成了十四个分支,其中之一即黄姓。陆终的一支子孙在周武王灭商之后被封于黄,与楚国相邻,长期依附于楚国。后黄国被楚国并吞,国人遂以黄为姓。战国时,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的儿孙迁居于江夏安陆,江夏郡则成为黄姓的发展繁衍的中心。此后,黄氏后裔先后播迁于会稽、零陵、阳夏,并渐次移居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在各地形成望族,并成为闽粤地区分布甚广的客家人。

  兴宁黄氏支脉“祖宗讳化公者,住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洪武年间迁居广东广州府兴宁县仁和乡罗坝二家居住。”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至宋太宗淳化初年间,后周广顺元年(951)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黄化在宋初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其后裔在闽粤极为兴盛,遍布两省各地。黄化裔孙黄僚,乾道元年(1165)任琼州太守,致仕还乡途经嘉应,卜居于嘉应州城西厢五马坊水巷口,成为当地望族。

  康熙、乾隆年间,其族人先后迁居四川及陕南等地。其中,“城公自江西南丰府转迁徙赣州府瑞金县葛藤都立业,经梅州—龙川—揭阳石坑—长乐长沙坪,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初八起身,迁移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黄莲坡大中坝立业。康熙年间,另一支族人黄国煌夫妇经过长途跋涉,定居陕西省汉阴县凤江乡堰河村,自此,黄氏家族逐渐进入人口繁衍的鼎盛之期,其人口繁衍成几何倍数增长,后裔众多不可胜数。据嘉应州《黄氏族谱》记载,迁陕黄氏的派语是:“国大明安,文运正发,兴前赢江”。据黄氏族人、1998年七十高龄的黄正明老人介绍,嘉应州迁陕黄氏家族至今已繁衍了十一代人。

  又一支黄氏族人西迁途中,先落户湖北麻城孝感乡永家村,后再迁居陕西汉中某地(城固县龙头镇黄家营定居一支,至今已繁衍十三代,700余人),复又继续西迁至四川广元青木川、仪陇东观场、巴中恩阳等地。此支黄氏有的使用派语为:“治朝开泰运,咸丰锡平康”。

  迁居陕南的兴国黄氏、荆南黄氏、大冶黄氏、水东代明堂黄氏、长沙黄氏、兴宁黄氏等族系,分别播迁于安康市白河县卡子乡、宁陕县汤坪镇、平利县兴隆镇,汉中市城固县龙头镇、商州市丹凤县庾岭乡、蔡川镇、峦庄乡等地,与福建宁化黄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这些家族族谱记载,黄氏早期源于江夏,后转徙河南固始、福建邵武、宁化石壁、江西南丰、广东嘉应州、揭阳等地,所使用的派语除个别字眼略有差异之外,大部分基本一样,其宗支繁叠,派系错杂,很难理清其准确的源流世系。

  上述明清时期迁入陕南的客家家族,基本都是起源于陕西关中或中原地区的古老氏族,他们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大多在汉唐和宋元间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经过历史大潮的无数次冲刷,又于明清间返迁回陕西。相对于陕西客家族群来说,此处所列举的十例只能算是史海一珠,挂一漏万。这些家族,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客家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其族谱、碑文、语言、民歌乃至风俗习惯、祭祀习俗等,都成为今天研究陕西客家与宁化石壁历史渊源的珍贵史料。

  注:

  [1] 引自华阳《范氏族谱•增修族谱序》,光绪九年范氏十五世孙范宗政撰文。

  ②见《龙潭乡志》129页,成都市金牛区龙潭乡政府1991年编印。引自刘义章、邹一清主编《四川客家民俗文化》之《成都清水沟范家祠的历史与现状考察》。

  ③-④颖川堂《赖氏族谱》全一卷,赖华春编撰,道光十九年(1839)抄本。现存陕西省商州市洛南县广东坪村,破损严重。

  作者:陈良学 秦巴客家与谱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学院研究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商会座谈交流

8月11日下午,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在前往香港、深圳、南沙调研考察后,立即赶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洛带镇 张氏是该镇第二大姓,有1600余人。入粤始祖张清贵和张参。张参后裔于明嘉靖2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中央为了表扬港澳各界为国家改革开放40年作出的贡献,2018年11月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