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桃花源”里的深圳“古堡”

民居 | 2006-11-14 12:10| 查看: 2682| 评论: 0| 原作者: 网络转载 网络转载
摘要:   到过欧洲古老的大地,就一定会看见各种古堡。那里的每座古堡总给人们一种神秘、幽怨和久远的视觉冲击。   深圳也有“古堡”  深圳宝安区的观澜镇及龙岗区的大部分乡镇都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在这些镇村纵横 ...
  到过欧洲古老的大地,就一定会看见各种古堡。那里的每座古堡总给人们一种神秘、幽怨和久远的视觉冲击。
  深圳也有“古堡”
  深圳宝安区的观澜镇及龙岗区的大部分乡镇都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在这些镇村纵横交错的阡陌尽头,在绿色旧村庄的农舍怀抱里,仍然耸立着一座又一座令人魂牵梦萦的老旧的四角楼。那就是深圳的“古堡”,当地人叫做“炮楼”。古炮楼尽管白色外墙表面已经斑驳,内部设施已经残旧,但它们却像一个个高大沉稳的年迈老人,默默地述说着深圳客家人的历史辉煌和人世沧桑。
  古堡位于“桃花源”
  深圳的盛夏,骄阳似火,边远的村野莺飞草长,荔熟飘香。今年夏日的一天上午,我驱车从宝安区新城出发,来到光明街道办,从那里上了观光公路后,只行7分钟,就转入了一个叫白花洞(路旁有显眼路牌)的村子。
  白花洞村方圆三四平方公里,周围被连绵的小山围绕,山上的树林郁郁葱葱。置身于这块美丽、宁静的空间,听着悦耳的蝉鸣和鸟啼,你会感到异样的清爽、惬意。尽管村里已建起数十栋村民的别墅式小楼,尽管远处正兴建工业厂房,却止不住我联想陶渊明笔下那个恬淡和谐的世外桃源。
  沿着水泥村道走不多远,一些四方立柱形的建筑物就迎面而来,总共有5座(原来有6座,其中一座已倒塌),沿着山脚分散耸立着。这就是我要拜访的深圳古堡。村民不叫古堡而叫古炮楼,也叫“楼阁”(客家语)。
  村村有古堡
  白花洞村在1979年前属宝安县观澜公社白花大队所辖,现在是宝安区光明街道办凤凰居委白花居民小组。全村500多个户籍人口,全部都是客家人。
  这个村子虽然不大,但却分成新围、黄屋排、围肚、马驰田和围仔5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都建有炮楼。
  下面是白花洞5个自然村炮楼的情况:
  新围,谢姓、黄姓村民居多。所建炮楼主体完好,5层,建于80多年前。因是各家捐凑钱、物兴建的,称为众楼,现无人居住。
  黄屋排,村民姓周。所建炮楼5层高,80多年前兴建,私楼。20年前楼体崩倒,现只有地基一层残墙。
  围肚,村民姓周,这里因为是先人第一个落脚点又称开基围。有炮楼2座,楼体全部完好,无人居住。右边的炮楼,5层高,建于120年至150年之间,是这里最早的建筑,私楼。左边的炮楼6层高,是全村最高的一座炮楼,属众楼,90多年前建造。两座炮楼平行,中间是周氏祖宗祠堂。
  马驰田,村民姓周。炮楼一座,楼体5层,一直有人居住,是全村乃至深圳所有炮楼中保存最好的一座。1935年由印尼华侨周玛龙建成。
  围仔,村民姓周。70多年前由该村村民周应才父亲(美国华侨)私建一座五层炮楼,楼墙因久失修出现裂缝,于近年减去一层,无人居住,外观陈旧。
  为什么每个自然小村都要建一个炮楼?它在客家人心目中是什么东西?只有历史才能道出其中因由。
  古堡的诞生
  其实白花洞村6个炮楼并不古老,该村有人居住的历史只有300余年。走进村民中间,我发现二十多岁的青年都能讲出客家人的历史和本村的来历,上年纪的村人更知道炮楼的故事。
  传说白花洞村的创始者是周礼茂,他就是在大批客家人已迁徙到广东沿海的时期即300年前,带着三个男孩从惠东县的白花镇搬迁而来的。他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深信这个小盆地的发展前景。
  当时,这里地属东莞县。周氏一家的来到,立即遭到当地附近原有居民的无情排挤。为了生存,立地生根,开枝落叶,他们与原地居民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流血斗殴。好在周氏及三个孩子武艺过人,镇住了对方,终于站住脚根。
  近一千几百年来,南粤凡是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几乎每一条乡,每一条村,都有不可胜数的令人感叹的客家人与当地人及新旧客家人相互杀戮的故事。正因为械斗频繁,所以客家人过去的村落,都与“围”字有关,如“围龙”、“围屋”、“围楼”,等等,房屋都建成各自为政的封闭而又坚固的“宝斗型”城堡,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堡垒,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大堡垒。
  白花洞村的炮楼,就诞生在情理俗成之中。
  问了多位白花洞村民,祖先为什么花大力建造炮楼?他们的回答有二:
  一是震慑匪敌。对入侵的势力和前来打家劫舍的土匪贼人,炮楼上的岗哨侦察秋毫,或鸣锣击鼓报警防御,或从枪洞开火抗击,发挥堡垒抗敌的威力。
  二是显耀实力。炮楼不仅有抗击匪敌的功能,更重要是显耀自己的势力。当时能建造如此辉煌高大的炮楼,要有钱、有权、有势,也要有头有面。许多客家杰出人物,不论在本地当官谋事或是出国发了财,都把建造炮楼作为人生奋斗目标之一。白花洞村6个炮楼中,有4个为当地地主或华侨所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客家茶亭
下一篇:土楼历史文化背景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