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潘炯华:专注乃致远 毋计身后名

学者 | 2015-8-6 15:02| 查看: 6030| 评论: 0
摘要: 潘炯华,兴宁市宁中镇枫岭村人,是我国著名鱼类学家和教育家。194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生物系并留校任教;1950年后在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改为华南师范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

  【人物小传】
   潘炯华,兴宁市宁中镇枫岭村人,是我国著名鱼类学家和教育家。194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生物系并留校任教;1950年后在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改为华南师范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代理系主任、科研处长、副教务长;1979年至1987年,先后任华南师范学院(大学)副院长、院长、校长等职。长期兼任生物系鱼类研究室主任,出版专著、教材8部,论文100余篇;任校长期间,仍亲自承担中国水产“六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并担任了历时10年才完成的《广东淡水鱼类志》总主编。

  【校史短简】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3月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1939年抗战期间,此前已经多次改组的学院,于8月迁至粤北乳源之候公渡,正式改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建国后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先后有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南方大学俄文系、岭南大学教育系、海南师范学院等并入,成立华南师范学院;1970年后一度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82年10月,正式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是中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有石牌、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校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潘炯华:专注乃致远 毋计身后名
   在著名作家陈国凯的笔下,他是一位“状貌平常,很安静,说话不多,在要人名流云集的会议处所,有时你甚至会忘记他的存在”而谦冲自牧的长者;在同业后辈的评价里,他是坐“广东老水产头把交椅”的第一人;而在他亲手所带出来的51名硕士研究生的弟子眼中,他更是一位大学校长中的“异数”——或许以后都将不再有。
   他,就是我国著名鱼类学家和教育家、广东水产界的学术权威,在改革开放之初即担任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的潘炯华。

   出身“土豪”:
   富家子不事经商喜读书
   在离城十里的宁中镇枫岭村,有一座典型兴宁客家围龙屋“景堂围”(现俗称为人民大厦),这,便是潘炯华的故居。他的祖父在乡下经营土地致成“地主”,父亲潘福长与姻亲张氏,联手在县城经营旅店、商铺甚至地产,在抗战期间更是最早涉足汽车零配件生意,遂成县里名噪一时的富户。
   潘福长一生先后娶了四房老婆,其中三个妻子生下11个子女,是当时“兴宁最早拥有小汽车的家庭”,更是一个能“做大屋”的富裕家族。1919年11月出生、排行第二的潘炯华为嫡出,自小表现出极高的天赋。据他的二女潘穗萍、长子潘穗雄介绍,因为祖父一心想把潘炯华培养成经商之才以托付家业,便早早把他送到梅县县立高小和省城念书。1937年夏,因抗战爆发,潘炯华又由广州回梅县在县立中学高二年级就读;1938年顺利考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生物系,成了著名鱼类学家陈兼善、水产专家熊大仁的早期学生。大学毕业后的潘炯华留校任教,选择了一条立志从事水产养殖研究的学者之路。因之,父亲望子从商的愿望落空。不愿经商爱读书的潘炯华,不单自己忤逆了父亲的期许,还自作主张,把打小就当了别家童养媳的小妹潘贤英赎回,连同小弟潘镜华一齐带到广州求学,直至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的校门。
   记者在华师档案室检索到了1946 年6 月1 日出版的《文理学报》(创刊),该刊第一期刊有朱希祖、罗孟韦、潘炯华、阮镜清等人写的9 篇学术论文,而发刊词正是由时任院长的罗香林所撰。1950年1月,潘炯华即被文理学院聘为讲师;1951年10月,经各院校整合专业新成立的华南师范学院,又很快聘他为副教授,成为生物系为数不多的青年骨干教师。因省文理学院是后来华师大的主要构成院校,由此也可看出,潘炯华是一生都与华师结缘。

   业精于专:
   穷究水产养殖至生命的尽头
   如今老百姓的饭桌上常常食有鱼,广东的水产养殖能够占据全国的龙头地位,人们不应忘记熊大仁、钟麟、潘炯华等作过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而潘炯华教授便是其中承前启后、成绩最为突出的一位。
   在长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潘炯华以其扎实的学院派理论功底,很好地与实地调查和生产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他早年的第一个研究选题,就是四大家鱼的鱼苗人工繁殖。我国的家鱼养殖虽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还未能人工繁殖鱼苗,得靠每年春末夏初到大江河捕捞天然鱼苗到池塘放养,产量相当低。潘炯华当时带着师生,到西江对家鱼的产卵习性及鱼苗生态环境作了大量调查。他们分析对比天然产鱼和鱼塘育苗的不同环境条件,在省内首先提出解决人工育苗的设想。这就是生理和生态相结合的办法,用流水刺激加上给亲鱼注射激素,创造一个似天然产卵场的环境。这个想法,在1958年人工繁殖鲢、鳙鱼获得成功的实践中,完全得到证实。
   潘炯华为了摸清广东鱼类资源的分布,常常栉风沐雨,足迹遍及全省江河、湖泊和港湾。对于全省淡水鱼、珠江水系鱼类和两栖动物,尤其作了大量的观察研究。1974年的大年初五,刚刚从文革挨整中解放出来恢复工作的潘炯华,为了做好做实刚刚落户广东的罗非鱼越冬保种的研究,早早就拿起背包赶到清远偏僻的莨口村。他吃住在农民家里,和农民一起开塘、引温泉、做试验。晚上水温变化大,每隔半小时,他就要踏着刺骨的池水观测。对潘炯华当时的工作状态,陈国凯在他的文章中描述:“冬天、野外;斜雨、寒风……有时晚霜掠履,还要打着手电筒在茫茫冬夜走向池边,真是冷风兜衣不胜寒。”
   今年已经75岁,退休前曾经担任过广州淡水养殖试验场场长、《珠江水产》杂志主编的冯启新对记者说,从1980年启动中国水产“六五”规划中的重点课题“珠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始,他作为项目联系人与潘炯华教授多有接触,他对潘炯华“坚持把科研与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紧密结合”的理念至为服膺。他说,当时这可是一个填补广东历史空白的浩大工程,由华师负责北江江段的任务。已经担任校领导职务的潘炯华尽管校务、教务都十分繁忙,加上年事已高,仍亲自带领学校鱼类研究室的助手,足迹踏遍北江全段。在完成《珠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由潘炯华担任总主编的《广东淡水鱼类志》,在得到“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的资助下才得以顺利出版,真可谓十年铸一剑!“它是全省几十位老一代鱼类学家一生心血的结晶,为我国淡水鱼类的养殖、引种驯化及鱼类资源保护提供权威性的资料。” 冯启新动情地说,由潘教授领衔的北江调查是工作最为扎实的一部分,所以后来潘炯华又独立完成了《北江渔业资源》一书,为粤北山区发展渔业生产、资源保护、本地鱼类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成为一本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工具书。
   除了主编《广东淡水鱼类志》这样的皇皇巨著,以及根据研究成果撰写《广东鱼类区系特点》、《珠江三角洲的淡水鱼类》、《广东沿海的软骨鱼类》等大批学术论文以外,潘炯华对胡子鲶、罗非鱼、非洲鲫、三角鲂、越南鱼、牛蛙、鲃鱼、鲈鱼等的养殖研究也多有成文,乃至他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原所长钟麟合著的《中国池塘养鱼》,成了常驻广大养殖户案头的长销书。
   冯启新评价说,广东的鱼苗能从50年代初的年育10亿尾,到现在的3000亿尾;水域亩产从200多斤到现在的3000—4000斤;全国淡水鱼总产量能实现几年就成倍增长,让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鱼吃,创造了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确是一代代水产人接力奋斗的结果。据潘炯华亲自带出来的研究生潘淦回忆,广东鱼类养殖的研究成果曾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巨大关注,并先后委托广东水产养殖界主持举办了5期针对东南亚和非洲学员的淡水鱼养殖培训班,主讲鱼类人工繁殖技术课程,“我们的潘教授从未卸任的,就是鱼类研究室主任这一职位。而且他有关养殖技术的研究成果所有都是无偿公布,他确实是为广东水产的巨变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广东水产第一人的位置,他当之无愧!”

   专家治校:
   淡泊明志以宁静致远
   说到华师大生物系,熟悉的人会形象地说它是由“一草”“一鱼”“一花”发展而来。曾是潘炯华的学生、原副校长郭宝江正是生物系1958年的毕业生。他对记者说,这句话是指当年创系之维艰,以及生物系“三老”——牧草研究专家莫熙穆、鱼类研究专家潘炯华、兰花培育专家潘瑞炽,对生物系发展起到的奠基性作用。
   郭宝江回忆起老师的最大特点,一是行政与科研教学双肩挑,从不脱离教学;二是做校长胸怀宽广,能团结人。“潘教授任校长期间,很有远见地创办了全国第二、广东第一个电化教育系,而他自己的鱼类研究室却一直很简陋;他没有给后辈留下贵重的设施,却留下先人后己、艰苦创业的精神;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余帛,晚年甚至还要学生和旧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但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品德永远是我辈的楷模;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实践和扎实的学风、教风,深刻地影响了华师的一代代学人。”郭宝江如是说。
   而中科院院士、华师原校长刘颂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潘炯华是华师改革开放初期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校长。自他担任校长后,就突破了中国师范类院校的传统,文理均衡发展,把华师大建设成为一所教学科研综合性大学,不断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不断有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大幅提高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乃至才有以后2002年使学校顺利进入国家211工程。
   在鱼类研究室担任了潘炯华18年助手的梁淡如教授,至今回忆起老校长来还是满满的怀念。她说,如今遍布校园的美丽异木棉,正是老校长1985年参加东南亚鱼类交流会、与会的日本专家送给老校长小树苗而国内首次引种的。正所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年年岁岁,不少学校师生和广州市民都会被华师的美丽花海所吸引。但愿,美丽异木棉的引进者、为广东水产作出杰出贡献的潘炯华校长,也一样能常驻人们的心间。

   [亲友连线]
   “我们尊奉他为水产养殖祖师爷”
   能找到潘炯华校长的子女和故旧知交,真的不容易。在记者撒下了许多联系网后,终于辗转找到了他在广州工作和生活的三位儿女:穗萍、穗芬、穗雄。但他们姐弟仨在面对记者时说,“对我的父亲真没什么可说道的”,“也就是三个‘态度’可总结:于做学问他做到了专注的态度;于待人处事他做到了练达随和的态度;于事功名利他做到了淡然处之的态度。其它来说他也就是一位和蔼可亲、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父亲。”
   然而对于潘炯华的“关门弟子”潘淦,以及从1978年起就在潘老身边工作的原生物系农场职工何伯钧来说,潘炯华于他们却有“改变命运”、“恩同再造”这不平凡的意义。

   “我正在继承和光大他的事业”
   1966年出生的潘淦,是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山市“十杰青年”、中山市“杰出市民”。如今他又是广州市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华师生命科学院的硕导和创业导师。其旗下的番禺、中山、清远三大水产养殖和鱼苗培育的产学研基地,已吸引了省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包括香港上市公司的风投资金的注入,目前正在创造广东水产上市之路。
   而对于潘淦这位从小在湛江吴川小渔村长大的农村孩子来说,1989年考研成功、并能投在潘炯华教授的门下,是他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开始。他当时考研总分是326.7分,超出了录取线,但英语只考了43分,按照正常录取可能性不大。好在潘老从本科开始就关注专业水平好、动手能力强的潘淦,出于惜才爱才之心,于是按规则办事,具名给他写了一份保荐书,让他顺利成为自己卸任校长后最后一次亲自带的四名研究生之一。
   “很感恩!能够让我跟了潘教授这么一个好的导师。”潘淦说,他已决定联合30几位当年从生物系研究生出来的师兄弟,将生物园旁边保留至今的研究生楼,在今年底前将之建成一个生物博物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展示和缅怀潘炯华校长的事功。“我们华师鱼类研究室培养的学生虽然不多,就几十号人,但在广东水产界的影响力跟起的作用是不小的,牛人很多。我们一直认为,应该说根都是发在潘校长那里的。我现在所做的,正是在继承和光大他的事业!”

   “他这样的校长以后可能不再有”
   1978年,在清新县某渔场做试验的潘炯华,发现大队渔场场长、时年35岁的何伯钧是一个养鱼好手,于是就把他带到广州,做生物系水产养殖场的临时工。后来观察到何伯钧为人忠厚老实、工作出色,很快又把他转为正式工,还让人把何伯钧的老婆和三个子女的户口迁来,在广州就业、求学。如今在石井拥有近500亩养殖场的何伯钧,成了一位成功的水产老板,一家人在广州安居乐业。
   “我小孩还小时,老校长逢年过节看我们没回老家,就会叫我们一家去他家里吃饭,每次都老是往我小孩碗里夹菜。亲得都像一家人一样,看到的人都说真的像‘爷子孙’三代人。”和记者谈起潘炯华,何伯钧真是百感交集,谓之为“再造之恩”。他说,我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人,和潘老非亲非故非乡谊,能和堂堂一位大学校长建立起半世情谊,真的是三代人都感激不尽。“潘老这样的大学校长,恐怕以后再也不可能有了。”何伯钧最后说。

  【嘉闻逸事】
   单车驮客成校园一景
   1987年卸任校长的潘炯华退而不休,仍在他一直兼任的鱼类研究室带研究生。据他的“关门弟子”潘淦向记者回忆,当时老校长的住房与实验室相距约1公里。作为正厅级干部的潘教授,经常让潘淦骑单车过来驮他去实验室——这貌似“爷孙俩”的单车驮客,遂成校园一景。
   事实上,去世前几年的潘炯华油尽灯枯,患有肺气肿、胃溃疡、骨关节类风湿等病。要到校外大医院就医,多是让家中保姆单车驮他去。这一经常出现的情景,刘颂豪、管林、郭宝江等多位已退休的校领导对记者说“都看到过”。后来郭宝江副校长实在看不过眼,才把问题解决。他找来校办主任说了句狠话:“哪怕是我们打的去开会或公干,你也要保证我老师有车坐去看病啊!”

   名作家笔下的名校长
   2014年5月去世的著名作家陈国凯,曾于1987年5月在《深圳特区报》副刊“罗湖桥”,发表过一篇于他创作生命中并不被人记起、仅两千多字的小文《学者襟抱》。笔下主角正是与他同为人大代表同住一房、自1983年就一起参加第六届全国人大会议的潘炯华。
   一届人大代表,五次在京开会。在文中,陈国凯以散文化的春秋笔法,叙述了潘炯华这位年长他20岁的客家籍老校长为人低调显亲和、洞明世事不恋栈、夜以继日审专著的往事。文中还披露了鲜为人知的潘炯华与时任省科委主任兼科学院院长卢钟鹤(后升任广东省副省长)对话的一些趣事。文中最后说:“有第一等之襟抱,始有第一等之学识。依我看,潘教授就是有一等襟抱、一等学识之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 陈柳金:客家皈依与文学安怀

    陈柳金,1979年生,兴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小小说散见于《飞天》《短篇小说》《百花园》《小说月刊》等,部分作品被《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 ...... >>

  • 钟正山:一生只数笔 美育绘丹青

    钟正山,祖籍梅江区三角镇大坜村,193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早年就读于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今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师从林学大等南洋美术名家 ...... >>

  • 吕志先:诒德之家走出政学人生

    吕志先,原名姚琬卿,因早年参加地下党工作改为现名。平远县超竹丰光村人。1923年在平远启宇小学读书,1930年入读国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东北军张学良部做地下工作 ...... >>

  • 钟鲁斋:平生意,付与良教创学堂

     钟鲁斋,梅县雁洋镇三乡石楼村人。早年就读于三堡学堂、梅州中学、广益中学,后入读教会学校上海沪江大学。大学毕业回到广益中学任教,担任教务主任,期间协助创办嘉应大学。 ...... >>

  • 清廉·透明·专业——访印尼雅加达首位华裔省长钟万学

    今年5月,市委书记黄强带领梅州市访问考察团赴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考察,为了加强与印尼政商界的合作,我们提出了拜访钟万学的设想,得到市领导的赞同。 ...... >>

  • 吴康:颠沛持素志 创校播文明

    吴康,字敬轩,平远县东石镇锡水村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初任教于无锡国专。1922年返回广东,先后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历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