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邹鲁:风云气化作百年树人心

学者 | 2015-8-6 15:36| 查看: 3742| 评论: 0
摘要: 邹鲁,字海滨,大埔县茶阳人,为国民堂元老级人物。19岁赴潮州韩山书院读书。后考入广东法政学堂,拜丘逢甲为师,结识朱执信、陈炯明。1907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活动。 ...
 
  【校史短简】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提议创立于1924年,初名国立广东大学,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而成。1926年定名为 “国立中山大学”。上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具备文、法、理、农、医科学院的综合性大学,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中山大学校园先后选址文明路和五山石牌校区,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中大校园迁址原岭南大学康乐园校区。2000年以后,先后建立珠海校区、东校区。2001年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原中山医科大学校园成为北校区。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人物小传】
  邹鲁,字海滨,大埔县茶阳人,为国民堂元老级人物。19岁赴潮州韩山书院读书。后考入广东法政学堂,拜丘逢甲为师,结识朱执信、陈炯明。1907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活动。1923 年底,孙中山决定将广东高师等3所学校合并成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之前身),邹鲁受命负责筹办,并就任创校校长。1925年,邹鲁在北京碧云寺组织西山会议,一度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免去校长职务。后出游欧美,考察各国高等教育,著《二十九国游记》。1932年至1940年,再次执掌中山大学,为中大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中,只有3所国立大学设立了研究院,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一所在1924年才正式创校的大学,在远离中国文化中心地带的南方,撑起现代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大旗,成为华南的学术重镇,离不开一位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卓越管理能力和胸怀宽阔舵手的推动,这人就是两度出掌中山大学校务的首任校长邹鲁。
  在中山大学走过90个春秋的日子,记者沿着邹鲁当年的足迹,到大埔和广州实地采访,感受这位政治家和教育家从事革命的风云之气,探寻他致力中国现代教育的“树木树人兼树谷”的百年心。

  客家之子:
  从政的奋发与落寞
  在大埔县的茶阳镇,有座著名的“父子进士牌坊”,拾级而上是大埔中学,这里原是大埔县学宫旧址,日后成为中大校长的邹鲁,于1885年出生在学宫旁的一所普通民居里。
  邹鲁成长的年代,正是国家处于救亡图存的危难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促使他走上革命的道路。从家乡接受私塾教育到潮州的韩山书院读书,后来考入广州的广东法政学堂,邹鲁逐渐接受排满革命思想。
  1907年,邹鲁加入同盟会。他是怎样加入同盟会的,具体情况已经无法了解。中大历史系教授李吉奎认为,在法政学堂任教的朱执信有可能是介绍人,因为朱执信从日本回国前已经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在广州,邹鲁结识了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并拜他为师。丘逢甲对邹鲁出身平民家庭,却有汪洋浩大的气度,非常欣赏。一次,邹鲁奉命唱和丘逢甲的《秋兴》诗八首,其中末句为“英雄心血人间事,芒砀当年岂有云!”借用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丘逢甲认为:“此‘彼可取而代之也’之气,须善藏之。”劝谕他要善于收敛,在从事革命活动中懂得自我保护。
  邹鲁身上的风云之气使他成为反清革命中坚。他利用在两广方言学堂、广东咨议局等任职的身份为掩护,先后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活动,在身份暴露后远走香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潜回内地参与光复广东,随即出任姚雨平统领的广东北伐军兵站总监,捍卫新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民国成立后,邹鲁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在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张勋复辟、拒绝曹锟贿选、恢复《临时约法》等事件中担当重要角色。
  作为孙中山先生遗嘱的证明人,邹鲁坚定认为自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但从参加北京的西山会议开始,邹鲁走上一条既反共、又反蒋的政治道路,甚至一度被开除国民党党籍。伴随着争议,他在国民党权力场上政治地位逐步边缘化。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认为,邹鲁在政治上是一辈子很不得志的,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基本立场,就像后来在创办中山大学秉持的经费独立办学理念以及坚持抗日的立场一样。
  作为粤系政治人物之一,邹鲁在民国中晚期的政坛影响日见衰微,然后这种落寞又令他在另一领域取得人生的成功。

  创办中大: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23年,在广东建立国民革命政府的孙中山先生为了培养革命文武人才,决定创建黄埔军校和广东大学,由此前被他任命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邹鲁负责筹办广东大学的工作。
  孙中山为何如此信任邹鲁?李吉奎教授解释了有关的历史背景。他说,邹鲁是国民党元老,与孙中山没有任何不愉快的经历,在1922年孙中山与陈炯明分道扬镳之后,作为陈炯明同学兼友人的邹鲁成为孙中山一方沟通陈炯明乃至粤系将领的桥梁。邹鲁坚定站在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在联络刘震寰、杨希闵的滇桂军队及沈鸿英部参与驱逐陈炯明势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邹鲁将广东省财政厅长的职位移交后,在整顿广东高师校务方面实效明显。中大学者冯双认为,在参加反清革命前,邹鲁在创办乐群中学和潮嘉师范学堂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特别是潮嘉师范学堂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
  在邹鲁的大力推动下,通过半年的紧张筹备,邹鲁就任广东大学校长,于1924年9月25日开学,11月11日举行成立典礼。不论是在延揽优秀的师资人才,还是在初步确定规划石牌新校区上,这所新生的大学在邹鲁谋划下展现新气象。
  然而随着孙中山的逝世,邹鲁卷入动荡的左右之争政治漩涡。成为当时国共合作反对派的邹鲁,终于在1925年离开广东大学校长职位。
  命运注定邹鲁与这所大学有不解之缘,1932年,已经为纪念孙中山而更名的中山大学,再次迎来校长邹鲁,这对中山大学的发展是个历史转折点。邹鲁发挥他纵横捭阖的管理才能,为中大的前进注入强劲的动力。
  石牌新校区的建设是邹鲁任上的大手笔,他为校址分散的学校规划的新校址面积达12000亩。建设需要巨额的经费,为谋求独立稳定的办学经费,他与中央乃至地方政府要员们磨破了嘴唇,以他自己的话形容:“为了捐款,除没有叫人爸爸和向人叩头外,可说一切都已做到。”更为难得的是,初具规模的建设仅仅花了前后5年的时间。
  程焕文表示,今天中大多个校区的面积加在一起,依然未超过邹鲁当年规划的石牌校区的面积,邹鲁在筹集学校建设经费上的韧性和智慧,的确是令人称道。
  中大原石牌校区今天已经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校址,邹鲁任内完成的众多建筑依然散布在校园的角落,包括两座由他亲笔题字的石牌坊成为广州市级文保单位。
  如果说超前的校园建设为中大迈向中国一流的大学奠定硬件基础,那么在邹鲁任内,学科体系的完善和优良师资的引进,为中大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快速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陈焕镛、梁伯强、丁颖、朱洗、斯行健、乐森、孙云铸、杨遵仪等这些日后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教授,都是邹鲁招揽的杰出学者;而在人文领域,商承祚、朱谦之、高剑父、罗香林、朱希祖、吴康、古直等也是一时之俊彦。当时的中山大学构建的文科、理工科、医学科、农林、法科专业体系,以满足“研究高深学问,培植专门人才,发展社会文化”的办学宗旨。
  邹鲁在推动中大迈向现代化一流高校的同时,非常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他在新校园的石刻题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示创校的艰辛和办学的信念。他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成果支持当下的社会建设,为此,他在广东多地建设农林示范场,为科研和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同时,他有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从亲笔题写校训内容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等于校园各处,可以看出邹鲁治校的苦心孤诣。

  铜像回归:
  治校成就自有公论
  1936年5月,邹鲁被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学位,这既是对他治校成就的肯定,也是中山大学走向世界的标志。其时的中大在石牌校园建起一座明远亭,由梅县籍的中大教授古直撰写明远亭铭文,以纪念这一盛事。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中大校址的更改,特别是基于政治原因的考虑,邹鲁曾经执掌这所著名大学的历史和成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甚少被人提及。留在一些学子脑海中的似乎只是他参加西山会议的国民党右派形象。记者看到,位于石牌的明远亭被移作他用,碑铭也被遗弃在角落草丛里。
  历史老人并不永远健忘。2004年是中山大学成立80周年,在校方的努力之下,“邹鲁校长纪念室”在中大南区校园的图书馆落成,里面展示邹鲁子女捐献的大量其生前遗物,包括文稿、书画和照片。
  特别有意义的是,邹鲁以铜像的方式重返中大校园。那一年校方为三位杰出的校友树立铜像,分别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前校长许崇清以及首任校长邹鲁。来自梅州的在读中大硕士研究生罗晓燕表示,进入中大读书,除了录取通知书上的现任校长名字,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中大校长就是首任校长邹鲁,还知道他是校歌歌词的作者。
  邹鲁曾在中大纪念石牌校区落成庆祝典礼上赋诗以寄心声:“蓝缕筚路启山林,寸寸山林尽化金。树木树人兼树谷,规模远托百年心。”如今,中大学人对他的重新认知,社会对他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作出贡献的敬意,是对他为中大创办和崛起呕心沥血努力的历史回应。
  中大校庆迎接邹鲁“归来”的这一年,离他去世的时间刚好半个世纪。1954年2月13日,邹鲁在台北寓所因脑溢血病逝。

  【嘉闻逸事】
  邹鲁的谦虚与自信
  邹鲁原名邹澄生。他后来改名邹鲁,字海滨。按他的说法,是因为觉得自己天资鲁钝,尤其是记忆力不好,故改名不断鞭策自己,要勤能补拙。这或许是他治学和做人谦虚的一种姿态。因为邹鲁的故乡大埔县当时属于潮州府一部分,潮州是个文化之乡,素有“海滨邹鲁”的别称,比拟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山东。有意思的是,尊称为海滨先生的邹鲁,后来也成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邹鲁出生于清贫之家,却对自己充满自信。他第一次见到大诗人丘逢甲时,丘逢甲连续问他:“你是世家子弟?你是富家子弟?你有富贵的亲戚?”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丘逢甲喃喃自语:“贫寒子弟,哪会有如此汪洋浩大的气度?”邹鲁先生对这一往事的回忆正是对自己能力自信的心理反映。
  邹鲁还曾赋诗《南京忆辛亥统师入城》:“统师当日入南京,老幼沿街拍手迎。都讶元戎怪年少,哪知马上是书生。”讲述的是1911年冬,他随广东北伐军策马进入南京,被市民误认为是革命军统帅黄兴的趣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对自己气度自信的佐证。

  【家乡情怀】
  客籍人士礼敬邹鲁先生
  邹鲁从事革命后,自上世纪20年代后就没有回过家乡,但并未隔断他与家乡的情结。在中大就有一批梅州籍的人士一起共事,包括吴康、梁龙、古直、温廷敬、萧冠英、梁伯强、李挺、侯过、黄枯桐等人。
  1944年初,已经卸任中大校长一职的邹鲁迎来60岁的生日。以客家籍人士为主的社会各界人士,共推当时也客居重庆的大画家林风眠创作一幅《长江不尽图》长卷以资庆贺。这幅林风眠创作的长卷由梅县籍人士李翼中撰写序文,列举了邹鲁在践行孙中山“文有中大、武有黄埔”培养革命人才的理念所作的贡献。
  列名庆贺者中梅州籍知名人士有李次温、罗翼群、赵一肩、张炎元、古文捷、郭寿华、彭精一、侯标庆、李翼中、李金发、邹志奋、罗香林、林风眠、池中宽、黄延凯、李继渊、李希穆等人。其中林风眠、罗香林、古文捷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大学校长之一。
  这幅现藏于中大的艺术巨匠画作,成为邹鲁与家乡梅州一脉勾连的见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 邓家栋:杏林耆宿惟其德馨

    邓家栋,蕉岭县新铺镇人,1919年从新铺公学毕业后报读梅县广益中学。1924年免考入读东吴大学,1926年转学燕京大学、1928年获理学士学位后再投考协和医学院,1933年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留在协和工作 ...... >>

  • 罗明:南粤民族工作拓荒牛

    罗明,原名罗善培, 大埔县枫朗镇坎下村人。1921年在集美师范求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汕头地委书记、闽南特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中共闽粤赣省委书记、福建省委代理书记。 ...... >>

  • 饶彰风:彰先生行迹 仰先烈高风

    饶彰风,出生于大埔茶阳下马湖。1930年从大埔(茶阳)中学考入广州陆地测量学校,后入中大预科。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先后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东江特委宣传部部长、粤北省委统战部部长、东江纵队司令 ...... >>

  • 李光耀纵论“客家安定”

    1954年,李光耀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他回新加坡后,常在客家公会和职工会所活动。其时,与陈嘉庚齐名的爱国侨领胡文虎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永安堂药房聘请的第一任常年律师就是李光耀。 ...... >>

  • 李欣祥:打破罗芳伯研究的沉寂局面

    近日,梅州籍学者李欣祥推出了他的学术新著《罗芳伯及东万律兰芳政权研究》,以崭新的视角、坚实的新史料,对梅州先贤罗芳伯及其在印尼婆罗洲开创兰芳公司的历史,进行深入梳理、考证,提出一系列独特的观点。有学者 ...... >>

  • 彩虹国度里的侨界泰斗——记南非著名侨领李铿发

    根据行程安排,在被誉为“彩虹之国”的南非,梅州籍人士、南非著名侨领李铿发成为我们的采访对象。下面,就让读者跟随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梅州籍的南非侨界领袖——李铿发 ...... >>

  • 往事并不如烟—傅连暲原配夫人刘赐福的不凡人生

    美丽的汀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可歌可泣、可钦可敬的人物,刘赐福就是其中一位。她是长汀妇女中的佼佼者。...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