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梁鼎芬出任丰湖书院山长振兴学风 创建丰湖书藏

社会 | 2016-10-17 10:33| 查看: 4861| 评论: 0| 原作者: 惠州日报 侯县军 姚木森
摘要:   丰湖书院石刻对联现收藏在书藏内(图书馆)。  创建丰湖书藏,是梁鼎芬对惠州士风影响更为深刻的另一个重大举措。  在民国《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书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籍的“捐置人”是江逢辰。  1陈 ...

  丰湖书院石刻对联现收藏在书藏内(图书馆)。

  

创建丰湖书藏,是梁鼎芬对惠州士风影响更为深刻的另一个重大举措。

 

 在民国《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书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籍的“捐置人”是江逢辰。

  1陈偁:经画西湖第一人

  2苏轼:西湖标名东坡公

  3张萱:西湖棹歌西园唱

  4叶维城:绿绮台琴藏泌园

  5徐旭旦:修湖志上呈御览

  6宋湘:漫草诗意小蓬瀛

  7梁鼎芬:丰湖先生作书藏

  8江逢辰:留镇湖山孝子阡

  9张友仁:西湖完志由他始

  10李长天:涂来涂去画西湖

  清代,政府对书院特别对省州县一级的书院山长的选聘极为重视,没有一定资历和声望的人,是不容易受到青睐的。惠州西湖丰湖书院在嘉庆年间伊秉绶重修后,迎来了宋湘、徐旭曾、李仲昭等著名文化名人,到晚清光绪年间,该书院又迎来了进士出身的广东番禺人梁鼎芬(1859-1919)。

  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晚清政坛崭露头角的梁鼎芬因为疏劾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议和而遭到罢黜,却因此获得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器重,于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受张之洞之聘出任丰湖书院山长。从28岁到而立之年,在西子湖畔,梁鼎芬设帐收徒,创建丰湖书藏,振兴一郡学风,更为让人称道的是,他带出的“丰湖十子”(江逢辰、李绮青、许寿田、杨寿昌等)成为晚清惠州才人俊杰群中的佼佼者。

  受张之洞之聘出任丰湖书院山长

  清光绪十二年(1886),受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之聘的梁鼎芬来到惠州,主讲岭南著名学府丰湖书院。虽然他仅有28岁,但人生经历已经非常丰富。

  梁鼎芬,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梁鼎芬少年失怙,但天资聪敏,为一代名儒“东塾先生”陈澧的得意门生。清光绪六年(1880),梁鼎芬中进士,授翰林编修,成为清代绝无仅有的“从九品翰林”。光绪十一年,梁鼎芬因疏劾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议和失当而被罢黜。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爱惜梁鼎芬之才,将其收入麾下,甚为器重。张之洞首先给梁鼎芬一个重要任务——— 执掌丰湖书院。

  梁鼎芬来到惠州,下车伊始,即为丰湖书院撰书一副门联:“水媚山晖,平湖聚秀;春华秋实,阆苑储英。”岭南名郡的山山水水,让这个仕途刚开始便失意的传统文人再次豪情激荡、壮志踌躇。

  惠州西湖的天开图画,让梁鼎芬陶醉。“西湖之水三大溪,西新桥上行人挤。浮碧洲前偶然过,问名喜识甘公堤。”在他的笔下,西湖三大水源、西新桥行人、浮碧洲、甘公堤等场景,犹如电影一般变幻,蒙太奇而跳跃着喜悦之情,颇有李太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

  对优秀学生专门赠诗题联褒扬

  梁鼎芬任丰湖书院山长不到两年,但建树颇多。出任丰湖书院山长后,梁鼎芬对学生教诲有加。嘉庆初有伊、宋二人“琴声自古春调鹤,灯火诸生夜讲经”,到梁鼎芬任上,变成了“初更月出书声起,亲到敲门课楚辞”。丰湖书院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校风,在梁鼎芬身上得到延续。

  对于学行优秀的学生,梁鼎芬还会专门赠诗题联褒扬和激励。其学生江逢辰有孝行,励廉节,长文学,擅书画,是他最为赏重的学生,他为之题联曰:“谊犹昆弟真投分;阅尽江山识此才。”梁鼎芬题赠给门人廖佩繤(惠州人,后中进士)联语:“与子抗怀在千古,及时吐气吞万牛。”字里行间充满了偕子同行共赴时艰的气概,体现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许以及师生之间的诚挚情谊。

  梁鼎芬看不惯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士气的孱庸,在丰湖书院的东偏濒湖处建一范孟博祠,南筑书藏为苏东坡祠,范孟博祠奉祀的是东汉人范滂,梁在祠门书撰一联云:“气节重东汉;英灵壮西湖”,又有一联云:“寿考不可期,论世知人自千古;古今岂相远,登车揽辔有同心。”“岁时率诸生释奠,为作生日,表孤忠,志向往焉。”欲以东汉范滂和北宋苏轼的文章道德气节倡导诸生,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树立“澄清天下之志”。对晚清乃至于民国初年惠州士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创建丰湖书藏 藏书位全省书院之冠

  创建丰湖书藏,是梁鼎芬对惠州士风影响更为深刻的另一个重大举措。

  梁鼎芬首先写了 “捐书启事”。当时,惠州人家藏书不多,借阅尚难,何况捐书?后来,梁鼎芬又写了著名的《丰湖书藏四约》,向四方求助,规定“凡捐书者,宋元明刻、手抄、家刻、坊刻、局刻各种,均可捐入(已有者不妨重复,如 《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宋元学案》诸书,多多益善)”等条约。

  《丰湖书藏四约》数则,体现了梁鼎芬不重版本,不论数量、不避重复,多多益善的捐书原则,又承诺对捐书者开具收条,允许捐书者在所捐书籍中刻印爵里、盖印姓氏,“既免失落,且使诸生借观某书,即知某君所捐”,充分尊重捐书者的合理愿望和应有权益,办法可谓周到详明,切实可行。

  梁鼎芬的这一举措,得到张之洞的大力支持。张之洞在当时政坛地位显要,学术思想也是海内一大宗师,门生故旧遍于天下。有张之洞的帮助,梁鼎芬“走简名流,投书贤吏”得到了积极响应,很快就收到各地捐来的大批书籍,多达46000余册。梁鼎芬“遂于书院之西,建楼三楹,四部略备,名曰书藏。”又手编《丰湖藏书目》8卷,供诸生查览。“观丰湖书藏书目,虽无宋元旧椠,然名人集部孤本不少,各省府县志搜集尤多,此非各书院藏书所可及矣。”此外,丰湖书藏的藏书数量最多时达10万册,在当时广东各大书院中也是首屈一指。

  为了管好用好这一批图书,让它为书院的教书育才发挥作用,梁鼎芬除雇请专人管理书藏外,又亲自制订丰湖书藏颇为完备的管理制度。

  《惠州文化教育源流》一书称,丰湖书院《丰湖书藏四约》分借书约、守书约、藏书约、捐书约四部分,计五十六条,在清代藏书规章中,以其条目为最多,内容亦最为详备,很多已具备了近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之雏形。梁鼎芬对中国的藏书事业和图书管理,贡献之大和影响之深,无可争议。

  据悉,贯来桀骜不驯傲视群伦的李敖家有藏书十万册,自号为私人藏书“冠军之家”,但他谈及梁鼎芬的藏书事业,却肃然起敬。

  曾结集《惠州西湖百咏》

  离开惠州丰湖书院后,梁鼎芬先后被聘主讲肇庆端溪、广州广雅、南京钟山、湖北两湖诸书院,成为张之洞幕府中的重要人物。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梁鼎芬复翰林院编修原衔,次年授汉阳知府,旋改署理武昌知府,兼署盐法武昌道,任中创办了府、道两级师范学堂,捐俸一万元开办省师范学堂,后擢安襄郧荆道、湖北按察使,于清宣统三年授三品京堂候补。民国八年(1919),梁鼎芬病逝于北京。

  从梁鼎芬的人生履历可知道,惠州丰湖书院,是梁鼎芬年轻时被罢黜后、“东山再起”的起点。梁鼎芬娴书法,诗亦负一时盛名,为晚清岭南四家之一,因躬逢乱世,仕途多蹇,多感时伤世的悲慨之音,“佳处多在悲慨、超逸两种”,有《节庵先生遗诗》及续编、《款红楼词》、《节庵先生遗稿》及剩稿、《梁节庵先生扇墨》及《焦山藏书约》传世。梁鼎芬寓惠期间所作的《惠州西湖百咏》,是两年的惠州时光的写真,也是难得一见的年轻激情。

  而梁鼎芬创办的丰湖书藏,可谓惠州现代图书馆的雏形。民国初年,因战乱遭到炮火轰击,丰湖书藏被焚烧,损失严重。1921年春,在地方名士李岱青、黄树棠、张友仁的倡议下,中山公园筹建成800平方米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丰湖书藏剩书迁入,以“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命名,开始了惠州图书馆历史上一个新的旅程。

  近些年,丰湖书院重修,丰湖书藏作为其中重要配置,也得以重建。梁鼎芬当年拟定的《丰湖书藏四约》,又悬挂在丰湖书藏内。

  教学成就

  培育出著名“丰湖十子”

  丰湖书藏体现了梁鼎芬的教育思想,也费尽了他的心血。丰湖书藏还成了梁鼎芬宣扬政治理念,鼓励诸生立志向上的思想阵地。

  丰湖书藏完备后,梁鼎芬亲自撰书长联:“得地已高,当做第一流人物;有书可读,坐想数千载英才。”此外尚有两联:“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临财毋苛得,临难毋苛免。”“西湖花草怀词客;东壁图书供谪官。”

  据史料记载,梁鼎芬还写了4条座右铭式的条幅刻在丰湖书藏的屏风上,如:“兰莸无并,销长相倾,徒恨芳膏,煎灼灯明。”又如:“天生豪杰必有所任,如人君于其臣授之官而予之职。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又如:“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罗隐《小松》诗句)又如:“尧夫是真雄才,在风尘时便有偏霸手段,自励如玉雪,不使秋毫沾污。”

  梁鼎芬离开惠州之后所作的《检理焦山书藏讫事口占》中,就有“他日丰湖倘相较,有人访古过桥西”的诗句。他还说过:“数百年后,征求文献,必有到我丰湖者也。”可见梁氏对自己所创办的丰湖书藏,内心里充满了自豪的感情,寄予了厚望。

  丰湖书藏的出现,振奋了社会上的读书风气,也大力促进了地方文人学士学术研究风气的形成。梁鼎芬所花费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学生江逢辰曾有诗咏道:“丰湖先生作书藏,小户人家知买书。但得五车搜旧蠹,不辞三月食无鱼。”丰湖书藏对惠州学风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晚清惠州所涌现的一大批才人俊杰,大都出自丰湖书院,亲炙过梁鼎芬的教诲,

  据许寿田在 《葵霜遗范忆述示两儿》称,“光绪十二年丙戌,番禺梁鼎芬先生来惠主讲丰湖书院,一年余调长端溪,选江逢辰、李汉珍(绮青)与余等十人随往。翌年广雅书院落成,南皮督部又聘掌院,亦选弟子十人进院肄业。”追随梁鼎芬读书端溪、广雅的丰湖十子,初步考知即江逢辰、李绮青、张慰增、张蔚臻、许寿田、杨寿昌、祝嘉祥、祝庆祥、叶熔煌以及廖佩珣。他们是梁鼎芬的得意门生,也是惠州晚清民初文化教育界的佼佼者,对惠州民国初年文坛和学风的影响很大,其中的江逢辰和李绮青,二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已超越了岭南地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周旋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