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林风眠身上的客家人特质及其作品的客家元素

观点 | 2016-12-24 14:15| 查看: 3182|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日报 林振兴
摘要: 白宫阁公岭村林氏,是从福建宁化石壁辗转迁来的客家人,林风眠先生不但继承了林氏崇孝道、明德性、处世事的优良传统和家风,而且一生体现了客家人艰忍抗争、百折不回的精神 ...

  12月22日,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16周年座谈会在梅举行,这是弘扬与传承林风眠艺术精神、推动梅州林风眠艺术研究、助推梅州建设广东文化高地的又一举措。据悉,研究会成立后,将尽快与海内外林风眠研究组织建立联系,并重点开展林风眠在梅州青少年时段的史料挖掘,在此领域形成一些有特色、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让梅州元素成为完善国内外林风眠研究的有力补充。林振兴先生既是白宫阁公岭村林氏宗亲,也是刚刚当选的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的会长。现将他的一篇新作予以刊发,以致贺大会召开并以励来兹吧。
  一、林风眠身上的客家人特质
  白宫阁公岭村林氏,是从福建宁化石壁辗转迁来的客家人。林风眠先生排一十九世,若从七世维公从梅城迁居阁公岭村算起,他即是维公十三世裔孙。他不但继承了林氏崇孝道、明德性、处世事的优良传统和家风,而且一生体现了客家人艰忍抗争、百折不回的精神。
  幼年的林风眠,曾经历一场家庭变故。母亲因触犯当时的族规,被逼改嫁他乡。弱小无助的林风眠从此失去了母爱,幼小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激发了抗争心理,小小年纪就敢喊出“要杀死他们”的气话。这正是客家人一种反抗特质的爆发。事后,却又成了林风眠奋发图强的动力。风眠先生成年后,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到异国他乡求学,及学成回国,到晚年定居香港,没有再回白宫故乡。除了特定原因外,与其源于幼时愤世嫉俗的抗争心态不无关系。这也是他离开家乡后,没有再踏足故土的主要原因。客家人有一种固执乃至孤独的心理,当受到极度打击时,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离开伤心地,不看这片天”的想法。风眠先生身上无疑是有客家人之这种特质的。
  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风眠先生还有一种客家人“叶落归根”的情结。风烛残年的风眠先生,在香港留下一句感人泪下“我要回家”的遗言。不容置疑,凡是了解客家人特性的人,“我要回家”这句话的意蕴,就是叶落归根,就是要回到祖居地——白宫阁公岭村。风眠先生逝世后,阁公岭林氏族人和他的亲属,曾联名争取风眠先生的骨灰回故土安葬。这是我们林氏宗亲对风眠先生孤独无助、坎坷一生之境遇,不止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真诚的呼唤。
  “忠孝”是林姓人优良的家风。阁公岭林氏祖祠的堂号,就是“忠孝堂”。风眠先生一辈子漂泊在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归宁。弥留之际说出“我要回家”,肯定是老人临终时的一种牵挂和无奈的企求。希望死后让灵魂回归故土,相伴已逝的亲人,无疑是最后的孝道和归依。风眠先生的骨灰没有安葬在故土,也许是先生的宿命——这是阁公岭林氏族人的遗憾!先生若泉下有知更是先生的遗憾!这,也许是有人曲解了先生的意思,或许是不了解客家人特质与情怀造成的结果。
  风眠先生,在执掌北京国立艺专和后来的杭州国立艺术院时,提出“融合中西”的中国美术发展之路,提倡学术自由开放。当时,虽然和者寡,但是他认准一个理,哪怕终其一生孤独也可探索,也要呐喊!这种十头牛拉不回的犟劲,诚如庄泽宣在《民族性与教育》(1939年商务印书馆)中所言:客家人“乐于冒险,只知进取,只知出路,至于前途如何完全不管,他们所怕没有路走,生死时常不计。”这正是客家人长期迁徙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奋斗、拼搏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正因为风眠先生具有这种性格特质,成就了他艺术创作和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无可替代的开拓性成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风眠先生在“文革”中的坎坷经历。他的自毁画作、保全人格的另类抗争,以及身陷不白之冤的牢狱之灾,坚持以不死卫道。他说:“我绝不自杀,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在忍受了四年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后,又继续作画,继续探索,继续坚持艺术人生之路。风眠先生这种硬颈、坚韧的特性,更是升华了的客家人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林风眠作品中的客家元素
  风眠先生是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画坛的巨匠,其作品有享誉中外的艺术风格和价值。笔者不是画坛中人,也不是美术评论家。但是,我看过他的画展和许多精美的网络图片,那些作品吸引着我。在此,笔者只是从同村同宗及客家人的角度,解读风眠先生的遗作,谈一点浅薄的体会。
  风眠先生是地道的客家人。他一生漂泊在外,却保留着一口地道的客家话,可见客家因素对其一生影响深刻。他的家乡白宫,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他儿时经常攀登的屋后山冈老虎岩,站在那里眺望、俯视,白宫尽收眼底;东南方明山高耸,是梅县第一高峰,层峦叠嶂;北面丘陵起伏绵延,环眼皆山,树木苍翠,一层层的青绿、墨绿变幻分明;中间为宽阔的盆地,村庄错落有致。白宫河由东而西穿过圩镇,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夹岸榉树(闽粤赣罕见的珍稀树木)高大浓郁,倒影在水光中摇曳。两岸田畴阡陌,庄稼、菜蔬有如涂抹的色块斑驳淋漓。山区天空季节、晨昏的变幻和飞鸟翔林掠水的奇趣……眼前的意境简直就是一幅重彩描绘的美丽图景。那些离开白宫几十年的华侨,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当年印象。那么,风眠先生作为敏感的职业画家,儿时的观察对日后绘画的影响,无疑同样是深刻的。
  客家人住在山区,每日接触的都是厚重的颜色,进山出山,一山一景,无不色彩各异、层次分明——这,也养成了风眠先生对色彩的特别偏爱。先生屋后五座圆润的山冈,树木葱茏,犹如五瓣莲花。山上不乏洁白的梧桐花、粉红的山稔花、光洁的栀子花、金黄的野菊花;血红的枫叶、苍翠的青松、墨绿的紫柃……长期受红黄粉绿、色彩斑斓自然景色的熏陶,难怪风眠先生自我戏谑为“好色之徒”。在风眠先生山水花鸟风景画作里,他通常用浓重的色彩来表现艳丽的题材。远近景物结合,多层次重叠构图,光色流畅美妙。无可置疑,先生以传神之笔,自然而然地渗入了客家的元素,给人色彩浓烈、意境清新充满活力的视觉效果。有人说“他的许多作品笼罩着一层孤独寂寞的薄雾”,这也是风眠先生思乡、爱乡,而又恰恰在家乡不堪回首变故的交集。就是山脚、林中的民居,怎么看怎么像,都是客家低矮的瓦房。有了这种对家乡景物细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画作中真情流露、挥洒自如。诚如先生所言“我画我懂得的。不懂的,我不画。”
  静物的简约鲜活,仕女的娴淑庄重,无不烙上了客家的元素,特别是对客家女性美的诠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共享两岸春色!赣州举办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 共享两岸春色!赣州举办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文化交流活动

据了解,赣州作为千年宋城、客家摇篮,千年来孕育出了无数艺术奇才和技艺,第三批赣州

河源客家妹子返乡创业,用公益视频传递广东 河源客家妹子返乡创业,用公益视频传递广东乡村之美

放弃深圳高薪待遇返乡多年在河源、广州等地专心做好慈善公益宣传,河源客家妹子张俊慧

苦中带甜:客家清明时节的苦笋盛宴 苦中带甜:客家清明时节的苦笋盛宴

在客家人聚居的粤北、赣南、福建、广西深山里有一种既苦又美味的笋,它叫苦笋。清明节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