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客家山歌在香港获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面临失传

观点 | 2017-1-5 17:06| 查看: 5797| 评论: 0| 原作者: 大公网 刘毅
摘要: 随着香港城市化节奏加快,昔日的沃野良田,早已变成商业用地和高楼大厦。本地农耕业的衰落,令奠基于农耕文明的香港客家山歌,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纵使已获列入本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

 图:刘书田(左)和刘福娇均已年过八十,仍然精神饱满,声如洪钟

  记者被一群耄耋老人撼动了!他们常年于大埔社区中心高唱客家山歌,虽鲜为人知,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部分老人告诉记者:“很多人唱着唱着就没了。”纵使开班收徒,学生也多为年近古稀之辈。对本港客家山歌深有研究的香港演艺学院研究生课程中心主任张国雄感慨道:“待这班老人家辞别人世,后人或许只能通过录音找寻客家山歌在香港的存在印记。”

  “夏日过后就系秋,唱条山歌来解愁……”高亢、嘹亮、节奏自由、音韵悠长的山歌,是山野田间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清代初期,客家人迁来香港,客家山歌也随之传入香港。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香港,农耕兴盛,香港客家人散落在不同区域,大部分住在新界,以耕种为业,当时娱乐匮乏,唱山歌就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的方式。山歌内容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变迁,亦反映当时社会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随着香港城市化节奏加快,昔日的沃野良田,早已变成商业用地和高楼大厦。本地农耕业的衰落,令奠基于农耕文明的香港客家山歌,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纵使已获列入本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之内,却仍然面临失传。

  “过往,生活在香港的客家农民,大多目不识丁,客家山歌多无文字记载,依靠口耳相传,代代传唱,内容有赞颂大自然、诉说心中苦闷的抒情类乐曲,以及农忙时的放牛歌、割草歌、月令歌,男、女之间对唱的情歌,以及描述社会变迁的时事民歌。”张国雄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本身是客家人的张国雄,在外婆葬礼上首次听到母亲唱哭丧的民谣,当即就在心中萌生了研究本港传统民谣的念头,然而当时并未立刻付诸行动,直到二○○○年,他邀请英籍歷史学家、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前会长夏思义博士(Dr. Patrick Hase)到香港演艺学院讲课,令他大感惊奇的是,这位来自异域他乡的外国人居然搜集整理了本港的客家话和围头话歌谣。“当时我就在想,为何我们需要一个外国人来介绍自己的文化,身为一个香港客家人,我要搜集和整理本地的客家歌谣,只因这种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倘若不加以留存,便会彻底消失。”自此,张国雄开始致力研究香港的传统歌谣,主要探讨客家山歌的传承现状:“我拜访本港及内地多名客家山歌手,与他们做访谈,将他们唱的山歌用乐谱记录下来。”据他研究,客家山歌在香港至少已流传了一百年,称得上是本地歌谣的缩影。

  完整记录客家农民生活

  “香港客家人将自己所听、所看、所经歷的事件,都唱成山歌,真正做到了想唱就唱。”张国雄道,对于他们而言,虽无文字记录生活点滴,但山歌却忠实还原本地客家人生活面貌:“这些山歌当中又有很多地道客家话,其中提到的事件过程、地理名称,这一切如同一个现场报道,记录当时人们在这里如何生活。如果没有客家山歌,我们会损失很多,尤其会失去一个对以前生活的完整记录。”

  在张国雄的香港客家山歌研究报告中,记载了一首本地客家山歌大埔之今昔,其歌词曰:“歌仔唱来又相连,大埔今日唔系旧时年,从前大埔古老乡村屋,今日家家马路到门边。酒楼饭家唔在讲,人口也有几万千,交通也有电器化,港九新界也相连……”由此可观,香港客家山歌反映了本港的社会变迁,以及城市的发展进程。

  除了反映社会变迁,亦有不少香港客家山歌歌者,借山歌诉说自己的艰苦遭遇,譬如其中一位客家山歌手李群,她曾在年轻时唱过一首山歌,歌词道:“六月功夫更过贱,听到鸡啼就起身,头那没梳面没抹,去到店中唔见人,半夜攞镰去割草,唔得天光来煮早,去到山中没面见,十二条杆断九条。”内容虽是夸张,然而今人可从中了解上世纪初本港客家妇女劳动的艰辛经歷。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会,以为香港客家山歌与内地客家山歌无甚区别,张国雄向记者阐释了两者的不同:“香港客家山歌在曲调结构和落点呼吸上都与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客家山歌有明显不同,且客家人移居至香港后,他们所唱的山歌早已与本地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

12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共享两岸春色!赣州举办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 共享两岸春色!赣州举办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文化交流活动

据了解,赣州作为千年宋城、客家摇篮,千年来孕育出了无数艺术奇才和技艺,第三批赣州

河源客家妹子返乡创业,用公益视频传递广东 河源客家妹子返乡创业,用公益视频传递广东乡村之美

放弃深圳高薪待遇返乡多年在河源、广州等地专心做好慈善公益宣传,河源客家妹子张俊慧

苦中带甜:客家清明时节的苦笋盛宴 苦中带甜:客家清明时节的苦笋盛宴

在客家人聚居的粤北、赣南、福建、广西深山里有一种既苦又美味的笋,它叫苦笋。清明节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