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非遗传承人巫启胜:与木偶相伴40年 十指绕线舞出木偶魂

艺人 | 2017-3-22 10:37| 查看: 3246| 评论: 0| 原作者: 南方日报
摘要: 在梅江区城北镇曾龙岌的梅县木偶剧团大楼里,传出阵阵悠扬婉转的歌声,走进排练厅,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正在手把手地教一群年轻演员唱传统的汉剧,手中还提着活灵活现的木偶 ...

提线木偶传承人巫启胜。 
  在梅江区城北镇曾龙岌的梅县木偶剧团大楼里,传出阵阵悠扬婉转的歌声,走进排练厅,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正在手把手地教一群年轻演员唱传统的汉剧,手中还提着活灵活现的木偶。
  这位老人叫巫启胜,他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梅县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20岁踏进这一行到现在,巫启胜与提线木偶相伴了40年,通过他的手演活了无数个角色。
  “其实我一开始的志向是做汉剧演员,阴差阳错进了梅县木偶剧团,从此爱上了这些被线牵动着的小人偶。现在喜欢提线木偶的观众越来越少了,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剧目让更多的人爱上这项传统文化,让它活下去。”巫启胜说。
  阴差阳错挑着菜进了木偶剧团
  1957年,巫启胜出生在一个戏剧世家,传承了父母的艺术基因,加上从小耳濡目染,他对汉剧充满了兴趣。
  “我外公是大埔广东汉剧‘新老福顺班’的班主肖道斋,我的父亲是他的徒弟,11岁就进了外公的汉剧班,我的母亲曾是汕头戏曲学校的老师,家里的亲戚也大多从事这一行”,巫启胜说,由于生活在浓厚的汉剧氛围中,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汉剧演员。
  由于历史原因,巫启胜的父亲被打为“右派”,他跟随母亲到了汕头,生活得比较艰辛。对于儿子的汉剧梦,两位老汉剧演员都是极力反对的,“我的父亲被赶回老家以后因为什么活都不会干,只会唱戏,所以组织安排了一个比较轻松的活,让他放牛”。
  不管父母如何反对,巫启胜还是抑制不住内心对戏剧的喜爱,1975年,他成为了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每天在农场种果树、喂猪,但他的戏剧梦并没有在这样的日子里被磨灭,反而想要实现的冲动越来越强烈。
  巫启胜清晰地记得,那是1978年的一个周一,刚休完周末的他从家里准备赶回农场,照例到菜市场买好一担卷心菜准备挑着回去,路过菜市场的公告栏时发现那里贴着一张梅县木偶剧团的招聘启事,当时考戏剧学校落榜的他决心去那里试一试。
  “我就挑着那担菜去了面试,没想到竟然进了。”进木偶剧团不是巫启胜的第一志愿。在此之前,他考过戏剧学校,却落选了,所以他的心里并不是太乐意,只是把它当成一条出路。
  进到剧团后的巫启胜发现,提线木偶的表演与广东汉剧息息相关,“传统的提线木偶剧要用汉剧的唱腔唱出来,也算是圆了我的心愿,因此我学起来特别有兴趣。”
  一专多能勤学苦练在剧团里挑起大梁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开始是学最基础的——拿木偶提板,站在3米高的舞台上拿着2.5米的线,重量约两三斤,从10分钟开始到30分钟,就这样一直举着,手抖是正常的,到后面习惯了就不抖了。”枯燥的练习没有吓退巫启胜,反而越学越起劲。
  除了日常的唱腔、提线等基本功的学习,巫启胜还喜欢跟在老师傅后面看他们打板,即剧目的伴奏,遇到不懂的就缠着老师傅问。
  巫启胜的第一位师傅是“奏吉祥”戏班名师黄铭磷,他的击乐便是跟着这位名师学的。由于勤学好问,不到半年,巫启胜就掌握了击乐的技巧,便可以登台演出了,他也比同批的学员多了一项技术。
  名师黄铭磷把毕生经验教给巫启胜不久后便驾鹤西去,让众人感慨不已,“很多人都说,如果我没有在那时跟师傅学会击乐,可能剧团就没有人能干这个活了,幸好我接了上去。”谈起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位师傅,巫启胜充满了敬意和遗憾。
  一边学如何拿稳木偶提板,一边学击乐,很快,巫启胜就达到了可以上台表演的水平。
  不仅要学好基本功,巫启胜还特别注重技巧的提升。“木偶的腿是软的,线提的高了,腿就会离地,线提的低了,膝盖处又会弯,都算没走好,要让木偶走起来跟人一样,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习。”说着就示范了起来,在他的手里,木偶可以健步如飞,也可迈着婀娜的小碎步,还可以射箭、打鼓、写书法。
  木偶走路这点难不倒巫启胜,在他看来,让木偶完成射箭、打鼓等动作才是最难的,技巧性比较强。“例如打花鼓,一个手要拿提板,另一个手操纵那些线,但是木偶的两个手都要打鼓的话一个人就完成不了了,需要两个人。木偶射箭也是,需要同伴的默契配合和扎实的基本功,不然就完成不了这个动作。”
  1979年,巫启胜作为主力演员之一,跟随剧团到广州文化公园演出了一个月,场场爆满。由于表现出色,不到一年他就获得了转正的机会,一般的演员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转正。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木偶剧的鼎盛时期,那时候巫启胜外出演出一走就是大半年,最快也要3个月才能回家。“有观众买不到票的就不走,要求剧场加场次,所以有时需要一天演3场”,巫启胜笑着说。
  当时木偶剧深受观众的喜爱,剧团也人才济济,老中青三代的演员齐聚一堂,整个剧团像一家人。
  苦尽甘来曾因为卖不出票没钱回家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市场,巫启胜在剧团的日子变得很难熬。
  “票卖不动,没有人来看我们的演出,心里很慌!”有一次巫启胜跟着剧团到外地演出,因为收不到门票钱,他们没有钱坐车回家,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打电报回梅州,预支了下个月的薪水,让人送到他们的演出地,才买到了回家的票。
  因为不够钱,巫启胜和同事只能包一辆货车,载上木偶和舞台,自己就坐在道具上,7个多小时的车程,风呼呼地吹在他们脸上,也吹凉了这帮木偶演员的心。
  “虽然我们是事业单位,但当时是差额拨款,没有演出收入,我们的工资也很少,为了谋出路,我们演过现代剧、布袋戏等等,但再也回不到那个辉煌的岁月了。”巫启胜叹了口气说。
  为了省钱,巫启胜和同事们是骑着自行车去演出的,道具绑在每个人的车上,组成自行车队,浩浩荡荡下乡演出。由于剧团不景气,不少骨干演员走的走,散的散,渐渐就剩下巫启胜一个老演员了。
  “我也曾经去卖过猪肉和包子,但都因为脸皮太薄,做不来,实在不想离开剧团,所以一直坚守在这里。”那时候的巫启胜最怕的就是听到孩子放假的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又要为学费发愁了,“只能四处借钱给孩子交学费”。
  2007年,陆学平担任了剧团的团长,想办法争取到了一批资金,给演员发了300元过年,巫启胜看到了剧团的希望。两年后,剧团由差额拨款变成了全额拨款,演员的生活有了保障。
  “那年6月份我还领的是602元的工资,10月份就拿到了2000元,拿到钱的时候我的手都是抖的!从没领过这么多的钱。”虽然没有埋怨过一句,但从巫启胜的话语里,道出了老一辈艺人当时的心酸处境。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徘徊在悬崖边的小小县剧团被拉了回来,演员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社会地位也更高了。2011年,巫启胜被批准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虽然已经退休了4年,但巫启胜从没有离开过剧团,培育接班人、在各大比赛中登台演出、参与新剧目的排练等等,这位退休的老人依然发挥着余热。
  “新团长赖瑜明来了以后让传统的提线木偶剧有了更多的创新,例如木偶喷火,让木偶剧与儿童剧结合等等,为了更好地适应观众的需求,我们在不停地努力,只要剧团还需要我,我一定竭尽所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