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龙南客家山歌:即兴之歌,时代传唱

山歌 | 2017-6-14 16:59| 查看: 5252| 评论: 0| 原作者: 赣南日报
摘要: 被誉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江西客家山歌之乡”的龙南,有着博大深厚的客家文化和韵味悠长的客家风情,客家建筑、山歌、服饰、民俗、饮食等都别具一番风味。其中,客家山歌是该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 ... ...
  导语:被誉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江西客家山歌之乡”的龙南,有着博大深厚的客家文化和韵味悠长的客家风情,客家建筑、山歌、服饰、民俗、饮食等都别具一番风味。其中,客家山歌是该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
  即兴之歌,世代传唱
  在艰辛的南迁之路和开垦劳动中,龙南客家先民们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用唱山歌的方式缓解劳累、驱除恐惧、抒发感情。热爱生活的客家先民们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无处不歌、无事不歌,客家山歌传唱了千年,传唱了世世代代。
  客家山歌起源于中原古代民歌,由中原汉民南迁时带到客居之地,与当地土著民歌融合而成,被称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而龙南客家山歌则独树一帜,音调高亢,感情奔放,即兴演唱,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支优秀“艺术奇葩”。
  在精彩纷呈的龙南客家山歌当中,杨村过山溜是客家高腔山歌的杰出代表。这种山歌高亢悠远,粗犷激越,久久回旋在山谷之间,由此被称为“过山溜”。歌词都是规整的四句式,每句七个字,具有歌头、歌腹和歌尾等完整的结构。既有开头时高腔的“引子”,又有结尾时拖腔的“号子”,无不衬托出高腔之“溜”。它真实记录了龙南被誉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江西客家山歌之乡”的龙南,有着博大深厚的客家文化和韵味悠长的客家风情,客家建筑、山歌、服饰、民俗、饮食等都别具一番风味。其中,客家山歌是该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
  即兴之歌,世代传唱
  在艰辛的南迁之路和开垦劳动中,龙南客家先民们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用唱山歌的方式缓解劳累、驱除恐惧、抒发感情。热爱生活的客家先民们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无处不歌、无事不歌,客家山歌传唱了千年,传唱了世世代代。
  客家山歌起源于中原古代民歌,由中原汉民南迁时带到客居之地,与当地土著民歌融合而成,被称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而龙南客家山歌则独树一帜,音调高亢,感情奔放,即兴演唱,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支优秀“艺术奇葩”。
  在精彩纷呈的龙南客家山歌当中,杨村过山溜是客家高腔山歌的杰出代表。这种山歌高亢悠远,粗犷激越,久久回旋在山谷之间,由此被称为“过山溜”。歌词都是规整的四句式,每句七个字,具有歌头、歌腹和歌尾等完整的结构。既有开头时高腔的“引子”,又有结尾时拖腔的“号子”,无不衬托出高腔之“溜”。它真实记录了龙南客家人的风俗、思想感情、劳动生活、历史变革等,其历史、人文、艺术价值弥足珍贵。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由于政府奖励开荒,龙南县杨村镇一带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广,粮食日益富足,于是诸多杨村客家人挑着多余的粮食到广东去卖,再换回食盐和杂物。途中,客家人要翻山越岭,穿越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而那里人烟稀少,又常有老虎等猛兽出没。为了壮胆,威吓老虎等猛兽,客家人进山过坳时便高唱山歌,歌声穿越山谷和森林。
  时下“新”歌,热度不减
  在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龙南客家山歌“发烧友”不断涌现,有市级客家高腔山歌传承人,还有后起之秀,以及平腔客家山歌代表人物,由他们牵头创建农民剧团、文化能人协会等文化队伍,自发演唱和创作客家山歌。桃江乡、杨村镇、渡江镇还成立了客家山歌队伍,分别由10多位民间艺人组成,经常走村串户进行山歌表演。
  桃江乡“山歌大王”陈科发和他的农民山歌艺术团是该县近年来涌现出的山歌新锐。为了学到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年过六旬的陈科发到处打听哪里有会唱龙南山歌的老人,再到这些老人家中请他们唱山歌,并做好录音和歌词整理。回家后,他再跟着录音一遍遍地学,学会了之后又唱给老人们听,直到大家一致认可为止。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陈科发跑遍了龙南18个乡镇,收集了上千首客家山歌。
  在收集山歌过程中,陈科发对客家山歌有了新的认识:客家山歌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再不加以传承和保护,很容易消失。但是,原龙南山歌曲调单一,对年轻一代而言“闷”了点。为此,陈科发对龙南山歌的曲调进行了调整,让它变得更活跃、更开朗,再加入二胡等乐器伴奏,演唱效果大大改善。根据自己在农村多年的生活经历,陈科发把看到的和听到的事编成短剧,谱成曲,填好词,写成山歌剧本,由剧团的农民演员扮演剧中角色,拍成山歌MV,再送到龙南电视台播出。截至目前,该县电视台已经播放了归乡下等12辑客家山歌MV,培养了一大批“山歌粉丝”。如今,陈科发又拍摄了全省首部客家山歌音乐电视片杨梅红,该片以全市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大背景,剧情曲折动人,山歌唱腔高亢优美,堪称新时期龙南客家山歌的代表之作。
  客家名片,愈唱愈红
  步入龙南,你会发现,客家山歌已成为龙南的一张文化“名片”。2011年,龙南成功申报为“江西省客家山歌之乡”。
  一直以来,龙南县高度重视对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地政府组织了对龙南客家山歌的采集和整理工作;2009年,客家高腔山歌被列为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龙南客家山歌被列为龙南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该县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龙南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决策。
  龙南客家山歌越来越受到重视,荣誉接踵而至:1956年3月,杨村过山溜获江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最佳演出奖;1983年,杨村过山溜山村天线参加赣州市民歌汇演;1997年,利用龙南客家高腔山歌音乐元素创作的歌舞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2007年11月,杨村过山溜参加了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08年6月,杨村过山溜获江西省首届民间文艺奖;桃江新民山歌艺术团的节目杨村过山溜参加了赣州市2011年春晚展演;以打只山歌显威风为代表的5首客家高腔山歌入选了中国民歌集成。
  保护和发展杨村过山溜的思考试论杨村过山溜及其价值客家高腔山歌研究试论客家高腔山歌的保护和开发论客家山歌的和谐之美等有关龙南客家山歌的论文频频见诸报端、杂志并获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咕咕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