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客家人物】郑小瑛:最浪漫的是能够倒在指挥台上

骄子 | 2017-8-2 21:04| 查看: 5117|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精英手机报
摘要: 日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17-18音乐季的一场音乐会格外引人注目,88岁的指挥家郑小瑛执棒乐团,携手一位年仅13岁的大提琴美少女徐暄涵精彩演绎了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令全场为之惊诧。 ...
她是新中国培养的首位女指挥
她曾3次患癌
她已88岁高龄
但她依旧声如洪钟、掷地有声
依旧活跃在指挥台上
她就是我国著名指挥家
郑小瑛

   日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17-18音乐季的一场音乐会格外引人注目,88岁的指挥家郑小瑛执棒乐团,携手一位年仅13岁的大提琴美少女徐暄涵精彩演绎了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令全场为之惊诧。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指挥
”我想今天我是最幸福的人,我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指挥,我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女同行的羡慕。“
                                     ——郑小瑛
  郑小瑛,汉族客家人,192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爱乐女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创办人之一,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原主任,中央歌剧院乐队原首席指挥。

▲1948年5月21日,高举横幅走在金陵女大参加南京民主学生运动的队伍中的郑小瑛 
  六岁学习钢琴,十四岁登台演出。1947年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在金陵女子大学生物系就读,又在音乐系主修钢琴。1949年先后在开封和武汉的中原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工团工作,1952年被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17岁的郑小瑛在练习钢琴 她对于音乐、对于指挥的热爱,早已嵌入骨子里。
  1955年的一天,已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学生郑小瑛得到人事科的通知,让她立即去会客室接受苏联专家的面试。原来,这是苏联合唱指挥家列·尼·杜马舍夫,不对音乐学院选送参加合唱指挥的学生不满意,想看看有没有别的适合的苗子。郑小瑛的出现让杜马舍夫眼前一亮,于是,她成为那一班中唯一一个女学生。

▲1956年的郑小瑛与合唱指挥导师杜马舍夫
  合唱指挥训练班的这一批学员,是建国后最早一批系统地学习外国指挥艺术的人,对此后中国的指挥教育和表演产生了深远影响。1956年夏天,郑小瑛结束了指挥班的学习,回到中央音乐学院,破格让她在作曲系继续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在指挥系当兼课老师,并担任全校合唱团和红领巾管弦乐队的指挥。1961年5月,郑小瑛在演出贝多芬的交响曲《No.1》时,《苏联妇女》首次以“中国第一位女指挥”的称谓对其进行了报道。
“郑小瑛模式”:让交响乐更接地气
“如果有一天能够倒在指挥台上,那才是最浪漫的。”
                          ——郑小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对高雅艺术的认知几乎为零,当1978年中央歌剧院复排歌剧《茶花女》时,担任首席指挥的郑小瑛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痛彻心扉”。“《茶花女》最开始有一段非常优美凄婉的序曲,需要一个非常安静的欣赏环境,但是观众席里闹哄哄的,还有吃瓜子吃榛子的,我们根本没法开始。”

▲70年代,郑小瑛随中国京剧团在海南岛指挥京剧《龙江颂》,一头干练的短发,颇显英气。
  郑小瑛尝试开演前拎个小录音机到处吆喝,告诉大家跟她走可以听到歌剧欣赏的讲座。就这样郑小瑛演到哪讲到哪,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观众讲解乐曲的背景、意境、情感、要点,穿插富有意义的传说、饶有趣味的典故,拉近观众和交响乐的距离,一讲就是40年。“现在还有听众跟我说,我是50年前听到你的讲座才明白歌剧是怎么回事。”而郑小瑛这样的表达方式,因娓娓道来的讲解,多维度的信息传递,构成中国剧场艺术的一道独特风景,被称为“郑小瑛模式”。

▲80年代,郑小瑛蓄长的秀发轻挽耳畔,眼眸间荡漾着一股柔情。不变的,是手中依然紧握那根指挥棒。
  郑小瑛有“拼命三娘”之称,与她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激情澎湃,她也是世界上唯一80多岁仍然频繁演出的女指挥家。记者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不以为然地说,音乐是我终身的工作。“身体好好的,脑子还可以,别人听不懂的,我还能听得懂,没有理由拒绝吧。我有一个座右铭:急社会之所需,尽自己之所能,只要社会需要,我都还可以做下去。”郑小瑛说她“身体好好的”,其实她之前得过癌症,还是一连三次。“谁都做不了我的主,感谢上苍,给了我好身体。之前患过三次癌症,别人也在想我什么时候死,但是它没有影响我的健康和体力。”

▲90年代,郑小瑛依旧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都是自信满满
  1978年以来,她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的指挥,并指挥演出了中外歌剧《护花神》、《第一百个新娘》、《茶花女》(the fallen woman)、《夕鹤》、《卡门》(carmen)、《费加罗的婚礼》( Las bodas de Figaro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塞尔维亚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等;还曾与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等十多个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她指挥的一些歌剧如《第一百个新娘》、《草原之歌》、《卡门》、《阿依古丽》及欧洲歌剧合唱精粹、与第34届帕格尼尼比赛获第一名的吕思清合作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一些中国交响乐作品和歌剧,已被制成唱片磁带,发行于国内外。

▲21世纪,已近耄耄之年的郑小瑛,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马上就步入“90后”的老人家不是没想过退休,而是时时在“观察”着自己:在舞台上的反应是不是慢了?“歌剧和协奏曲对指挥敏感度的要求很高,指挥交响曲你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但歌剧和协奏曲特别考验指挥的反应。”郑小瑛说,“排练时你可以跟演奏员说快点、慢点,可在舞台上只能配合他们,不能自顾自指挥。如果我迟钝了,就不应该打扰观众的耳朵。”
她一直把自己称作客家女
“中原文化的精髓在土楼中得到完美的展现”
                               ——郑小瑛

▲2000年11月22日,厦门爱乐乐团在闽西永定湖坑的振成楼前
  郑小瑛是福建永定县人,她一直把自己称作客家女。五十多年来,郑小瑛无数次出国演出,深切感受到海外游子爱国爱乡的情怀。郑小瑛说:“有一次,我到台湾演出,有许多台湾的客家人来看,他们都特别激动,说:‘没想到交响乐能这么好地表达客家人的感情,更没有想到的是,由咱们客家女担任指挥,让我们特别骄傲。’”

▲2000年11月22日,神奇古老的闽西土楼里响起了优美的交响乐
  第一眼看到土楼时,郑小瑛被深深地震撼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在土楼中得到完美的展现。”郑小瑛在一次土楼寻根之旅后,第一次认识到祖先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她萌生了为客家文化创作音乐的念头,为此她邀请了少年时代生长于客家乡村的作曲家刘湲创作了交响乐《土楼回响》,并获得了国家音乐最高奖“金钟奖”。

▲2002年4月2日,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与日本佐世堡百人合唱团用客家话高唱《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以闽西山歌素材为音乐基调的《土楼回响》的成功,让已经获得无数赞誉的郑小瑛依旧激动不已,因为它呼应了她身体内客家女的情结。郑小瑛说:“中国的大型音乐作品在首演时便获得轰动性效应,在我的指挥生涯中只有一次。这部作品便是交响诗篇《土楼回响》。2000年11月21日,在闽西龙岩的客家祖地,由我指挥为第16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演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一部以客家史诗为内容的交响曲在龙岩体育馆首次奏响。面对来自世界各地和本地的客家乡亲,我身上那来自父系的、淳朴的‘客家情结’使我禁不住请晚会主持人宣报指挥的名字为‘永定客家女郑小瑛’。”主持人的话引发了满场观众轰动,大家都不知道,原来享誉世界的女指挥大师竟是客家人,并用她的指挥棒讲述客家的故事。

▲2009年10月9日,在美国旧金山的戴维斯音乐大厅,厦门爱乐乐团的“土楼东行”在240位华洋合唱团员参与下热烈上演
  客家先民们因逃避战乱辗转南迁,辛勤拓荒、重建家园的坚强意志;无论身在何处,总是梦萦家园、心系祖国,对故土有特别深厚的感情的爱国爱乡情怀在郑小瑛的指挥棒下化作绵绵不绝的音符,飘逸开来,唤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客属代表们强烈共鸣,悲凉又高亢的旋律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人。这首有5个乐章、长达37分钟的器乐作品,听众们安安静静地听,最后还随着她的指挥棍齐声击掌,高唱一曲客家山歌,流下激动的泪水。“这样的经历,在我的指挥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咕咕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