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客家文化中不能忘却的迁徙记忆

客团 | 2017-8-30 16:06| 查看: 5244| 评论: 0| 原作者: 北林夜之轮 客家文化调研团
摘要: 赣州古城墙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导语: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是世界上客家人居住人口最多和最集中的城市。全市830多万人口中,客家人超过90%。总数大约700万。全市18个县(市、区)中就有17个纯客家人县(市)。
  千年不变的等待:古城墙和浮桥
  一砖一瓦,一段故事,一座城。
  赣州古城墙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在赣州城形成了一道长3600多米,高大雄伟的城墙。

  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1996年11月20日,赣州古城墙又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墙留存至今,成为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古城的兴衰、嬗变,是显示汉族历史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今天的我还是很喜欢你,像等了许多年故人的老城门,茕茕孑立。一座浮桥,两条江,八百年历史。

  赣州城区三面环水,由于河面较宽,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在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界沟通,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
  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已沿用了800多年,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
时值八月,成员们看到有不少赣州市民穿着泳衣,带着孩子来到这浮桥下游泳,好不热闹。
  风水神话:杨仙岭
  夏蝉聒噪,白色房屋,山之壮美,水之灵秀。
  杨仙岭,是观察赣州古城三条龙脉汇合的最佳点。南面是赣州龙脉起始处的崆峒山,北面是腰带水环流的赣县县城,西面是三面环水的赣州城区。

  这片海拔412米、占地4.5米平方公里的山峰,隐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山的壮美,水的灵秀,有袅袅炊烟的田园风光,还有一代风水宗师杨救贫做风水的遗址和传说。
  出生清贫、为官清廉的杨筠松视富贵荣华为过眼烟云,一腔心事系于堪舆事业,怜贫济苦,为人排忧解难,深得民间敬仰。他被尊称为开山祖师,杨公风水术成为赣南客家文化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赣南也成为中国堪舆学的故乡和发源地。
  匠人匠心: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因为根雕是我毕生的兴趣爱好。”
  从九七年到现在,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从青葱少年到稳重中年;从最初根据报纸、照片上的人物形象汲取灵感到2010年,耗时两个多月将原材料六米多高,两吨多重的木材变为市值三十多万的大型根雕《百鸟朝凤》;再到现在举办自己的作品展、申请非遗……陈怀青成为赣县根艺美术界的先行者和领头雁,闯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之路。

  多年的工作让他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也受过不少的皮外伤,但他笑着对实践团成员们说“不碍事,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我们做根雕不比在工地,那要辛苦的多”,成员们被他的乐观和坚持打动,被他不忘初心,树根般的意志和精神打动。
  梁启超先生曾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这话说来简单,能够做到却实在不容易。随着快节奏的时代来临,这样看似愚痴的热爱似乎正在随着这代非遗人一同老去。有多少人能够像陈怀青一样,为了最初的热爱倾其一生坚持做一件事呢。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到,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不平凡。
  古色古香:白鹭古村里的文化记忆
  白漆褐瓦,曲径通幽,千年风霜,风采依然。
  白鹭古村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客家古村落。古村由蜿蜒曲折的小路和高低起伏的古村建筑组成,从远处看,房屋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白漆褐瓦,非常美。

  白鹭民居以祠堂为主,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有精美的雕花门楼,祠堂外围的墙高大挺直,外墙的每块砖都要有一道研磨的工序,在没有水泥的时代,人们便用糯米和水来代替,虽经近千年的风霜,依然坚牢如初。
  小巷虽然陈旧,但充满韵味。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曲径通幽的小道,相似的房屋,转角就会迷路。
  古村中将近98%的人姓钟,至今仍有大量客家人在此居住在这儿,传承着这份古老的文化。在白鹭老人的心里,一定保留着那些美好的记忆。
  迁徙文化的缩影:赣州自然博物馆
  筚路蓝缕,人文泱泱。
  随着游览路线,队员们一路领略了客家民系的南迁之旅以及他们艰苦创业的苦难历史。
  炎黄之胄,根系中原;为求生计,转徙地方;骏马征程,立我纲常;筚路蓝缕,人文泱泱。
  中原人为躲避战乱、瘟疫、灾祸而迁移他乡,多年下来他们没有忘本,保留下最纯正的文明。他们撰写家谱,祭拜神灵,时至今日方言里也保留有部分“唐音”,这是永久传承的客家精神。

  队员们来到客家摇篮展馆,这里展出了许多从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人们的生活用具,用模拟的场景向队员们再现了客家人做饭,洗衣,民俗节日,婚丧嫁娶习俗等各个方面的生活习俗。
  实际生活里我们对父辈以上的了解超不过三代,而迁移的客家人不同,他们撰写家谱,祭祀神灵,感恩祖先和神灵的庇佑,在不断向前的同时也从不会忘记昨日的来处,始终把家国之思贯穿其中,非常难得。
  其实客家二字本身就令大家十分感动——身为“他乡之客”却称其为“家”。中国古人说家国同构,“这种深入人心的思想把幅员辽阔的国家组成为一个家庭”,而无论走到哪里,“家”,始终都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啊。
  赣州的文化,藏在历经千年沧桑的老城门,刻在古老的铭文砖上,飘摇在章、贡的江水里;
  藏在街边小贩叫卖鱼干的吆喝声里;藏在汉子们游泳的击水声里;藏在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嬉闹声里;
  藏在山清水美的杨仙岭,藏在白砖褐瓦的白鹭古村,流淌在每一个赣州人的血脉里,映照在游客的眼睛里,铭记在实践团成员的心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PENGLIJIE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客商再添新军!深圳市紫金商会成立 孙广平 客商再添新军!深圳市紫金商会成立 孙广平当选会长

4月22日下午,深圳市紫金商会成立暨首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在深圳五洲宾馆隆重举行。深圳

联谊交流共谋发展 温纯青接待深圳紫金商会 联谊交流共谋发展 温纯青接待深圳紫金商会温暖平一行

客属地区山水相连、情感相依,期待深圳市紫金商会与广东省客家商会携手并进,为弘扬客

广东省客商会接待深港揭西商会林少华会长一 广东省客商会接待深港揭西商会林少华会长一行

16日下午,深港揭西商会会长林少华一行来到广东省客家商会参访交流,广东省客家商会会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