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灯耀古镇 狮舞传家——记两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良胜

艺人 | 2017-9-6 17:47| 查看: 9066|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管细周
摘要: 灯耀古镇,狮舞传家。在百侯镇永思堂,杨良胜怀揣一颗安静朴素的心,以坚定的信念,守护着家族中一脉相传的舞灯舞狮技艺。

  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可以说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也有少部分民间艺术的传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关键阶段提早介入传承保护工作无疑是有远见卓识的行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文化部长孙家正曾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鲤鱼舞(鲤鱼灯)和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五鬼弄金狮是镶嵌在百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中两颗熠熠生辉的夜明珠。鲤鱼灯舞和五鬼弄金狮在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流传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古镇居民喜闻乐见的民俗风俗活动。这两项民间艺术并没有日渐式微,反而得到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良胜付出的心血换来得良好局面。在历经百年风雨的艺术传承中,出现过怎样的精彩纷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
  世代坚守乡邻称赞
  民间舞蹈鲤鱼灯最早的活动地为百侯镇侯南村,是族人杨缵绪从陕西带回。杨缵绪,清康熙辛丑年进士,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任陕西按察使。依此计算,大埔鲤鱼灯舞始于250年前。另一说法是其侄三粼跟随杨缵绪到陕西,三粼喜好舞乐,宫商熟娴。他一见此民间舞蹈,非常倾心,即细心揣摩,认真采访,故得其舞蹈全部精华。缵绪卸任后,三粼亦跟随返乡,即与同好精心排练,遂将此北方绚丽之花,接种南粤,生根长叶开花。无论鲤鱼灯舞起源是哪一种,都和杨良胜的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永思堂门前待装出发的队伍
  据百侯镇侯南村永思堂附近的一名老者讲,承昌伯(杨良胜的父亲杨承昌)在当地既是名声大震的武师,又是德高望重的舞鲤鱼灯舞狮队的团队长。由杨良胜父亲组建的舞鲤队还常受到外乡邀请,鲤鱼灯远游各乡,声振全邑。1953年,大埔鲤鱼灯舞参加广东省(粤东区)民间艺术汇演。由于表演出色,被光荣选拔为上京节目;1955年,大埔鲤鱼灯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艺术汇演。他老人家在74岁高龄时,参加梅县地区第四届运动会荣获武术比赛老年组第二名。那张于1985年8月颁发给杨承昌奖状至今保存完好,存放在永思堂内展示镜框内。在其中一个展示镜框内有一张老照片,摄影时间是1946年,记录了当时百侯五鬼弄金狮队演出后集体留影。端坐在中心位置戴着帽子的老者就是杨良胜的祖父。

杨良胜(右)与其小孙子合奏大锣鼓
  其父秉承祖训,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学习这两项民间艺术全部技艺,让子女从小就全程参与表演台前幕后的相关事务。在父亲的引导督促下,杨良胜自八九岁起学敲鼓点节奏,十一二岁开始学习舞鲤动作和武术,十八九岁便能独立带团。1993年元宵节,大埔鲤鱼灯队赴梅州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百姓闹元宵”电视拍摄,表演节目为《鲤跳龙门》;2006年元宵,大埔鲤鱼灯队参加梅州市首届客家山歌旅游节。
  改良道具创新表演
  从相关的资料记载来看,鲤鱼灯舞在大埔县的流传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了。时至今日,鲤鱼灯舞仍然有一整套比较完美、赏心悦目的表演过程,这里面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造型设计都饱含着每一代传承人和众多舞者的付出的智慧和汗水。杨良胜在鲤鱼灯舞传承中是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合情合理的想法。在笔者采访杨叔时,他详细介绍了鲤鱼灯舞的起源概况、表演流程以及在某个时期出现小变化前因后果。
  民间舞蹈鲤鱼灯,原系我们汉族发源地黄河流域广大群众歌颂夏禹治水功德的舞蹈,舞蹈内容是由民间传说和神话演变而成的。相传大禹治平洪水后,万民庆贺,有五尾金鲤溯河而上,千里破浪,力跃龙门,参加庆祝。舞蹈分七小节:1、出草;2、相会;3、游戏;4、交尾;5、冲浪;6、跳龙门;7、欢庆。

  鲤鱼灯舞在音乐上吸收汉乐和民间小调,经由许多传承者加工整理后的舞艺更臻柔美,舞蹈动作和背景音乐更加匹配,浑然天成。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期间,鲤鱼舞基本定型。演员:四旦一小生;道具:锦鲤、龙门;音乐:为小八音;舞步:以碎步为主;结构:以“群鲤嬉春”、“双双比美”和“喜跃龙门”三个环节组成。通过鲤鱼(群鲤)的平、侧、蹁、戏、沉、浮、多姿多彩的穿花,游织动态,展现春光明媚,碧波嬉戏,相互追逐构成甜情蜜意,絮絮“细语”的优美画面。通过群鲤在龙门前“相门”“游门”“吐门”“嬉门”“试跃”“喜跃龙门”“欢庆”等一系列热闹欢腾喜气洋洋的舞姿画面,把鲤舞推向高潮后结束。演出场面五彩缤纷,气氛活跃欢乐、旋律优美、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沉醉在欢快、激奋的情绪中。
  特别是鲤鱼栩栩如生,游动起来的鲤鱼灯头、尾二段在自然而然地摆动,活灵活现。这个逼真的效果来自于表演道具的改良,鲤鱼灯最初的造型是扁平状二尾,头尾和鱼身体是一体式的,头尾不能够摆动。经过传承人的反复揣摩设计,改进鲤鱼灯头部和尾部,让其能摆动起来,尾部则采用的锦鲤状三尾,更有立体感。时间证明了道具的改良是成功的,受到更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喜爱。而上场表演的鲤鱼灯数量,也从最初的五尾,到了舞台场地中增加至九尾,若是在宽阔的广场上演出,鲤鱼灯数量则增加至二三十尾。因地制宜表演,注重表演效果最优化,这是有担当的传承人让鲤鱼灯舞作为艺术表现出内在生命力。传承中坚守与改良并行不悖。
  结合习武聚集人气
  从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加入到鲤鱼灯舞和五鬼弄金狮队伍当中人群,各个年龄段都有,有中青年,有中小学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在2016年大埔县元宵文艺晚会上,田家炳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演绎的幼儿版鲤鱼灯舞就掳获了无数观众的心。这种富有梯度的良好传承局面是如何做到的?鲤鱼灯舞和五鬼弄金狮有怎样的魅力能够吸引如此高涨的人气?杨良胜向笔者分享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中的宝贵经验。

鲤鱼灯表演队伍
  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的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对新的一年,新的岁月寄予美好的期望。五鬼弄金狮是一种流传于大埔县百侯、湖寮、高陂、枫朗、大东等地的民间狮子舞,取材于唐僧取经的一段故事传说。相传唐僧取经途中遭遇毒雾作瘴,无法通过,后经访悉独有某灵山之仙狮能除此害,特令弟子前往,用请、弄、引等方法,求得仙狮驱邪除害,因此五鬼弄金狮便有了镇刹辟邪的寓意。在当今社会许多城市遭雾霾封城的现实境况下,即“毒雾”做障的困境如何破解?许多观众能够解读出在五鬼弄金狮这一民间艺术里暗含着的正能量光芒。可以说,五鬼弄金狮属于别具一格的狮子舞,观后趣味无穷。

五鬼弄金狮队伍中的金狮
  传统的五鬼弄金狮表演中,还夹杂武功器械表演。这夹杂着的武功器械表演是吸引中小学生前来学习传承非遗最主要的秘诀。表演动作中有金狮跳桌(一般跳越2至3张并连的八仙桌或四方台)捕捉,有孙猴跳桌紧追,孙猴“骑桌角”“翻高架”等。这些高难度动作要求演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武艺,学五鬼弄金狮之前要先练就一定基础的武术动作,因此家长们也十分乐意把子女送到永思堂来学习传承这两个非遗项目。人气高涨则是理所当然的。
  在网络上搜索到鲤鱼灯舞和五鬼弄金狮两个项目大量的视频影像,经常能看到杨叔在表演场地边指挥交谈,忙前忙后的身影。有时候也会为弟子亲自系好腰带等细节上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每一次表演能够成功,将最精彩的演出奉献给观众。杨良胜在这些细微处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则是聚集人气另一个重要因素。
  薪火相传未雨绸缪
  与许多默默无闻的非遗项目相比,华阴老腔无疑是“幸运儿”,从濒临失传到登上2016年央视春晚,老腔“一夜爆红”,邀约不断。但是老腔走红后并未改变传承困境,班子中年轻人不多。除了收入不理想,许多人也不理解老腔,很难沉下心学习。在非遗项目的传承接力赛中,顺利接过接力棒的传承人应具有远见卓识,提早布局筹划,才能顺利地将接力棒稳稳当当传到下一代人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杨良胜结合本县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现状,采用民间艺术团形式,在节日庆典、人生仪礼、民俗仪式等重要活动场合中展演。既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扩大了就业,又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在珠三角地区,许多本县的同乡会社团在乡情联谊会上,经常邀请他们前去演出,获得乡贤们好评如潮。
  杨良胜在非遗项目传承上匠心独运,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造后备传承人培养的新模式。与当地的百侯中学和百侯中心小学合作,举办专题讲座,到学校选拔好苗子,进行授课,鼓励学生参与到了这些项目的传承学习中来。同时,他本人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祖屋永思堂作为这两项非遗项目的后继人才培训基地和传习所,并将其完善成非遗文化的展示场馆。在这座古香古色的客家古民居里,成功举办了传习成果汇报表演,接待省文化厅和梅州市党政主要领导视察汇报演出等十几场演出。
  其子女在外地求学期间,也很自觉地担起传承推广非遗文化的大梁。将这两个项目带进大中专校园,和同学们一起排练节目,在学校文艺晚会上大放异彩。

新一代“小鼓神”杨振鹏(中)
  在孙辈中,培养出新一代“小鼓神”杨振鹏,可谓杨良胜在非遗传承中最精彩的一笔,也是他引以为傲的事情。在猴年春节期间,红遍微信朋友圈的“小鼓神”杨振鹏就是杨良胜刚满三周岁的孙子。小振鹏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气氛中耳濡目染,早早就表现出他的天赋异禀,作为爷爷的杨良胜及时发现并悉心培养,才造就了敲鼓技艺娴熟,姿态洒脱,神情专注最萌“小鼓神”。
  灯耀古镇,狮舞传家。在百侯镇永思堂,杨良胜怀揣一颗安静朴素的心,以坚定的信念,守护着家族中一脉相传的舞灯舞狮技艺。历史交给他的重任他已然出色完成。保护、传承,让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为我们守望一片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有动人的故事,有美丽的传说,仔细聆听,你一定会被它们绚丽多姿的魅力深深吸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PENGLIJIE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