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

书画 | 2015-7-20 01:15| 查看: 5803| 评论: 0| 原作者: 中华客家网 佚名
摘要: 伊秉绶自幼聪敏嗜学,秉承家学渊源,后受学于父挚友乡名儒阴承方(字静夫),攻宋儒理学,又涉猎李榕树(光地)、蔡梁山(世远)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论,讲求立心行已之学。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 ...
伊秉绶

  伊秉绶 ,1754年生,1815年逝世,福建古汀洲(今之福建宁化)人。清代书家。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人称"伊汀州"。官惠州、扬州知府,有政声,士民称慕。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

  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蒋宝龄《墨林今话》称其:"以篆隶名当代,劲秀古媚独创一家"。赵光《退庵随笔》称"墨卿遥接汉隶真传,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着有《留春草堂集》。传世书迹甚富。《隶书五言联》,书于嘉庆二十年(1815),纸本墨迹。隶书。凡上下联正文10字,款16字,共26字。纵178厘米,横33.3厘米。首都博物馆藏。伊氏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强烈的装饰美术之意趣,没有晚期汉隶的"蚕头燕尾"的习气。此隶书联,严格的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其笔画粗细大致均等。圆润率直,分明是地道的篆、籀笔意。结体左右平均匀称。他的隶书,善用浓墨,墨色柔润,乌亮如漆,笔划光洁精到,此五言联,其笔力雄健,中画沉厚挺拔,融合了《郙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汉隶名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严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夸张而合情理的隶书风格。

  伊秉绶其人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宁化县城关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朋十一日生于书香官宦家庭。父朝栋,字用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实录寺卿,精研程朱之学,着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行世。

  伊秉绶自幼聪敏嗜学,秉承家学渊源,后受学于父挚友乡名儒阴承方(字静夫),攻宋儒理学,又涉猎李榕树(光地)、蔡梁山(世远)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论,讲求立心行已之学。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留居北京,游于朱之门,为都中诸巨公所爱重。馆于纪昀家,督课其孙。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会试,中进士,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升任刑部主事。嘉庆三年(1798年)升刑部员外郎,奉命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嘉庆四年晋升刑部郎中。未几,出任广东惠州知府。

  伊秉绶在惠州,问民疾苦,兴利除弊,百废皆兴,讼牒所至必亲审理,对受株连者当即遣释。有富豪欺辱寡妇弱子,即拘豪询责,民众称快。他致力于发展地方文化,造就人才,奖掖后学,重修白鹤峰"东坡故居",于西湖建"无碍山房"、"招鹤亭"供人游赏,创建"丰湖书院",请嘉应才子宋湘主持学宫教学。秉绶重修苏氏故居时,于墨池中得东坡"德有邻堂"端砚(今藏于宁化县博物馆)。

  嘉庆元年(1801年),匪徒陈亚本、陈烂屐四相继于郡境行动抢掠,百姓不得安宁,伊秉绶向提督孙全谋请兵往捕,不应;于是率民环呼,又不应;乃领衙役70余人夜捣匪巢,擒获亚本,余匪逃入羊矢坑。嘉庆七年,惠州大旱,陈烂屐四处串通勾结不法役吏趁机抢掠,又适博罗绞犯越狱,总督吉庆仑皇失措,提督拥兵不前,秉绶每每愤懑请兵益力,触怒吉庆,遂以"失察教匪"被罢官入狱,遣军台。惠州士民见秉绶无辜谪,哭诉于途,恳请奏留,士绅叶廷勋等又为其竭力奔走,吉庆见士民势众不可侮,只得许秉绶随营办事,免军台。未几,吉庆以在粤"措置失当",被嘉庆帝罢职调察,自杀身亡。令新督倭什布巡视惠州,士民数千为秉绶鸣冤,倭什布将情呈报朝延,奉嘉庆皇帝命,秉绶免罪平反。

  嘉庆十年(1805年),扬州水灾,两江总督铁保荐举伊秉绶,前往南河、高邮、宝应勘察灾情。他驾一小舟,遍历村庄,不避署雨,亲自查阅赈帐册,核发银米,严禁胥役克减,深得人心。旋奉命就任扬州知府。时扬州连年水灾,他一如既往,深入民间。"饥咽脱粟饭,渴饮浊流水",与百姓同甘共苦。下河灾民三万余人逃荒到府城,秉绶劝富商巨室捐输六万余金,于寺庙立棚厂,安置饥民,依人口赋米赈钱,又于每邑置粥厂,以食贫黎。有灾民鬻耕牛以食,秉绶除设厂施粥救济外,按牛估值当质以贷,招雇专人牧养,许可来春取赎。越年,风雨顺和,农民得牛耕种,获得好收成,百姓歌功颂德。嘉庆十二年,秉绶调任河库道,旋又调两淮盐运吏。任职两月,父丧,回宁为父治丧。居家八年,见城墙倾圮,出千金倡修。家乡遇饥荒,他竭力动员商富平价粜米,并捐义田二百石,还倡修广济、龙门二桥,筹措钱银万两。

  伊秉绶知惠州、扬州两府,均有德惠政声,为清一代名吏,但他从不以功自居。在扬州时,他主动从商富集居的豪华新城住所"休园",迁至平民所居之旧城"黄氏园",取名其寓所为"湖上草堂",保持爱民本色。他生活上清廉耿介,平居端朴,不倚门户,屏谢声色,"每食必具蔬",并以此"藉以清吾心耳"。常说:"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嘉庆十六年秋,他重访惠州,邑人争相迎接,至丰湖书院,见辟伊公祠祀已,着令撤去。

  嘉庆二十年(1815年)夏,经友人一再敦促,伊秉绶启程入京,途经扬州,旧时好友皆留其小住,客居至秋,天气渐凉,偶感霜露,猝得肺疾,于九月十一日病逝于扬州,终年62岁,归葬宁化曹坊石牛驿(今上曹村)。秉绶逝世不到一个月,扬州士民就将他供奉于"三贤祠"内,与扬州历史上三位名贤太守欧阳修、苏轼、王士祯并祀。

  伊秉绶爱好广泛,绘画、治印、诗文均为世所重,有《留春草堂诗钞》等刊行。他尤善书法,时有"南伊北邓"(伊秉绶、邓石如)之誉,为清代着名书法家。他字工四体,行书、篆体均精。所作隶书,举世叫绝,其体貌鲜明,用笔圆浑,近于缪篆,横平竖直,不喜做波挑燕尾,即便故,亦意到即止,而结体则在方正之中,巧做疏密聚散变化,长短方圆,敢于扬抑,故布白宽博,气韵生动,雍容高雅,痛快自然,为隶书开一新生面。做匾额、楹联,更尤纵横排气象万千,悬挂壁间,异常壮观。何绍其谓其"分出篆"梁章钜谓其"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其章法之妙,匾额特见其能,如所做"爱日吟庐","日""吟"二字合成一行;"退一步斋","一"字置于顶端,殆从汉印悟道而活用;"虚白"二字之贴上与特取横势,理亦近同。"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一联,其字或长或扁,或大或小,或密或疏。"海内文章伯,古来经济才"联,笔划曲直,变化无端,新意纷呈,动静有节。"宋拓仅存"之四字扉页,"宋"字之"木",缩撇捺而为两点,"存"字空左下便于留题,而其"子"之横,则故右展补空,一点一划,悉具巧思。正如前人所说的"领略古法生新奇",惟妙惟肖。

  伊秉绶隶书致深,演讲可分三期,嘉庆三年前作品,字颇挺秀,用笔稍肥,结体欠峻,属摹拟之制。嘉庆七年至十年作品,波挑已钦,以方整均为特色,可谓是蜕变期。嘉庆十年至逝世的十一年,为创新斯,其字面独具,风格多样,凝重浑厚,秀挺渊雅,洒脱恣肆,笔到成功,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民国《宁化县志》称秉绶工其隶法直逼秦汉。

  伊秉绶书法作品颇丰,流传中外。民国二十年(1931年),商务印书馆搜集伊秉绶迹编《默庵集锦》上、下册刊行。民国二十六年又出版《默庵集锦·续集》行世。

  伊秉绶作品赏析

伊秉绶作品赏析(一)

伊秉绶作品赏析(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