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伉俪学者30年修深圳客家史

专题 | 2017-11-17 11:06| 查看: 3517| 评论: 0| 原作者: 深圳商报
摘要: 30多年前,他俩告别北京的高校,南下深圳应聘,成为深圳首所大学——深圳大学中文系的首批教师。在出色完成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同时,他们又从客家方言调查转向客家文化研究,志在修一部深圳客家发展史,推动全国客家研 ...

1996年12月,张卫东走访坪山水祖坑与叶氏老奶奶合影留念。

1997年12月,刘丽川在深圳坑梓盘古石访问离休干部黄河鲤老先生。

1997年12月,刘丽川走访坑梓龙田世居。

2017年夏,张卫东、刘丽川在北京。

  他俩是深圳最早一批学人,是特区“平凡的开拓者”,亦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守望者。30多年前,他俩告别北京的高校,南下深圳应聘,成为深圳首所大学——深圳大学中文系的首批教师。在出色完成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同时,他们又从客家方言调查转向客家文化研究,志在修一部深圳客家发展史,推动全国客家研究。
  他俩治学严谨,而立之年,深入深圳百余个客家自然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古稀之年,仍活跃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奔走呼号。在深圳被鼓吹为“一夜城”的年代,他们深入调研,苦心孤诣,先后奉献出《客家研究》《客家文化》《深圳客家研究》等著述,为证明深圳是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发出沉着有力的声音。他们就是深圳大学伉俪学者张卫东、刘丽川教授。从53年前同进北京大学校园,到深大荔园半生相依,这对伉俪学者在治学的道路上有着怎样的故事?近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对两位学者进行了独家专访。
  奔赴深大成首批教师
  1969年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张卫东、刘丽川分别在北大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北京高校拥有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二人为何要来深圳?张卫东介绍说:“1983年6月筹建中的深圳大学在全国启动招聘计划,我们家一直跟着新开发区走,我们有信心,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一定能搞好。”于是,夫妇二人决定义无反顾奔赴深圳。
  “得到招聘消息后,我们立即前往北京和平里的国家人事部招待所应聘。那时是瞒着系领导,没带什么介绍信。也真是‘特事特办’,应聘10天后就收到了商调函。”回忆当年夫妻双双南下的经历,张卫东微笑着说:“虽然当时我马上给系里写了请调报告,但系里一直不放人。跑了整整一个暑假,方获批准,在深圳大学成立大会的前四天才赶到深圳报到。”
  “当时的校领导认为,深圳特区创办的大学,必须是综合性大学,文史哲是必须的。”张卫东说,深大建校时还没有中文系,经过一年筹备,1984年9月第一批中文系新生入学。他们二人和当时六七个老师成了中文系第一批教师,当时只设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只有30人。
  深圳大学为创建中文系,从北京大学专门请来了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和比较文学领军旗手乐黛云先生。他们二位不仅让深大中文系当年成立当年招生,而且让国学研究所和比较文学研究所同时挂牌,令深圳大学在国学和比较文学领域弯道超车领先全国。1984年9月,校方主要领导还特意为中文系“一系两所 ”的建立召开了中外记者招待会,这是其他系没有的待遇。乐黛云教授任系主任,张卫东做了她的助手。
  第一个客家研究机构
  伉俪二人在北大是同班同学,都是语言学专业。到了广东,第一个愿望就是做客家方言调查。在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下,1985年的寒假,他们投入到客家方言的调查中。调查结束后,他们获得两点认识:第一,对于语言成长环境较为单一的北方人来说,不太适合做南方方言研究;第二,客家的历史与文化,不仅很值得投入,且亦能做。于是,他们将研究方向从客家方言转到客家的历史与文化。
  刘丽川亦忆道:“当时没有科研经费,校长就为我们找来了500元经费,那可相当于当时三个月的工资啊!”张卫东说,深大对于客家文化研究是高度重视的。校长当时曾明确指示:深圳大学是客家地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应该积极开展客家研究。1988年12月,深圳大学向市民政局申报成立了深圳客家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客家为研究对象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
  在校系领导的支持下,1988年他们发表了《论客家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1989年初编著出版了《客家研究》文集(第一集),1990年出版了《客家文化》(季羡林主编《神州文化集成丛书》之一),1991年张卫东获马来西亚客家公会邀请做全马“客家历史与文化巡回演讲”,1992年开设客家文化全校选修课……张卫东夫妇的客家研究一发不可止。
  一辆自行车打开局面
  深圳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新客家地区的代表,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一个典型。深圳客家,又当以龙岗客家为代表。他们在来深垦殖的三百年间,有过一个相当长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时期。他们既能适应新环境,又能抓住好机遇;既坚持以农为本,又不失时机地发展了本地工商业,带动了本区经济的大发展;既能维护传统,又能带动新风尚。深圳客家既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因而跟闽粤赣客家中心地区的传统客家相比,其文化独具特色,闪烁着非凡的光芒。深圳客家在客家学和客家史上,有其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
  然而,关于深圳客家的文献资料,少得可怜,只有清代两部县志,而其中真正讲到本地客家的,又少之又少。有价值的资料,都在田野民间:那一座座雄伟的围堡,就是历史的见证;那一部部族谱家乘,便是回顾本地旧时岁月的窗口;那些退休闲居的老人,更是一部部“活辞典”。要想获得这些资料,唯有不辞辛劳,做好田野作业。
  几个寒暑假,夫妇二人的“必修课”就是骑上单车下乡跑材料。“单车下乡”,就是张卫东教授蹬一辆单车,刘丽川教授坐他的“二等座”。这样的形象在当地人看来挺有趣的(当地人最差的也是驾着摩托),一进村准会被人盯上。他们一张嘴说的是普通话,问的是客家事,随即便有好奇的人们围上来,其中必有热心老者或青年主动做向导,看老屋,找老人,寻谱牒。每每顺利异常,令人振奋不已。
  他们的调研,终于廓清了这样一段基本史实: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迁海复界”,闽粤赣山区大批客家人来到广东沿海垦殖。深圳是这场大移民运动造成的疆域最清楚、人口最集中、发展最成功的新客家地区,因而成为客家第四次大迁徙中的典型。在来深垦殖三百年间,以龙岗客家为代表的深圳客家有过近二百年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时期。
  历时10年的漫漫史海钩沉,从1991年调研开始,1998年提笔撰写,并于同年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申请立项,直到2002年终于将调研成果撰写成深圳客家研究的扛鼎之作——《深圳客家研究》,当年获得深圳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问世。
  在刘丽川看来,该书的付梓,“军功章里有他的一半”。为达成爱人的研究,张卫东不仅牺牲假期,不辞辛劳地陪同,还对其著述给予重要的意见支持。“每次去龙岗、沙头角,都有他的陪伴,为了让我集中时间写作,他承担了许多家务,还常常放下手头写作课题,随时为我查找资料。我的眼力不好,打字不方便,他还帮我输入书稿。”她笑言,“撰稿期间,就是在厨房炒菜讨论间,也经常会从他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最后统稿与题写书名也由他来完成。”言语之间,伉俪情深,溢于言表。
  筹建客家文化图书馆
  深圳是一座蓬勃发展的新兴移民城市,但她背后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却往往被忽略。时至今日,将深圳夸耀为“一夜城”的宣传口号成为“绝响”已经有一阵子,将深圳斥为“文化沙漠”的责难声逐渐消寂。深圳的各级政府和各界市民也已看到,深圳客家承载着三百余年移民史,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这不仅是“老深圳”的骄傲,更是“新深圳”的财富。在现代深圳的文化建设中,应该善待之、善用之。
  在这对伉俪学者看来,深圳客家文化独具特色:坚持耕读,重视商业,移风易俗,积极进取,而这些也是深圳移民发展史中体现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内核。研究这段灿烂的文化对于了解深客家人“一带一路”向外拓展史,乃至促进“深圳文化立市”战略实施都有一定意义。
  深耕民俗文化领域多年,伉俪二人对于深圳客家研究有着共同的“初心”。“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决不能把自己的历史割断。深圳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历史,才能知道深圳并不是‘文化沙漠’,而是有着曾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才能产生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张卫东说,“‘日久他乡变故乡’。希望能将深圳客家研究进一步编写成乡土教材,让未来的新移民,新移民的孩子们更好了解‘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如果说深圳客家承载了早一批移民拓荒史,那么这对伉俪学者对于深圳客家的研究也是一种拓荒。在张卫东、刘丽川等一批深圳民俗学者、有识之士的带动影响下,近年来客家文化研究渐成热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学习深圳本土文化,深圳各级政府部门也愈发重视保护客家文化,特别是龙岗和坪山。8月底,坪山开会论证建立一个在全国有地位、有规模的11层的客家文化图书馆,在藏书方面以滨海客家(广东到广西滨海一带)为主,将成为客家研究的新的基地。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最近组织的多次“到客家围屋去串门”的活动中,一批90后年轻人积极参与。而记者目睹伉俪二人亲当向导,顶着烈日不辞辛劳为年轻人介绍客家历史。
  古稀之年,伉俪二人仍坚守在民俗文化研究阵地。夫妻经常共同参加全国以及东亚、东南亚等客家研究相关学术讲座、论坛。二人对于学问亦是精益求精,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查方志、找资料,不断完善既有学术成果,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刘丽川介绍,目前夫妇二人正在做着广东省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特别委托课题《越南广东客家会馆研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周旋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