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儋州故事·文化]客家围屋 渐行渐远的一抹风景

民居 | 2018-7-17 10:48| 查看: 5099| 评论: 0| 原作者: 今日儋州报
摘要: 海南客家人本是中原汉人,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客家民系,客家人从宋末元初开始,有几次南迁海南,海南的客家人,大多在儋州,儋州客家人,目前总人数在20万左右。 ...

麦万村的弘农堂

海雅村林宅围屋内的照壁
 
海雅村林宅围屋内墙壁的浮雕
  儋州现存8处客家围屋
  2008年12月,市文物普查队来到南丰镇和和庆镇进行文物普查,经过工作人员的不辞辛劳,共发现了八处客家围屋,它们分别是深田村的钟鹰扬故居、海雅林屋、下海赖屋、油麻林屋、南丰叶屋、高台钟屋和田寮钟屋、和庆镇美万新村麦万村内的弘农堂。 
        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客籍名人渡琼为官,南宋至明朝时期,开始有客家人陆续从赣中南、粤东、闽西等地渡海来琼,繁衍生息,直至清朝伊始和民国初期,大批的客家人才从两广等地历尽千辛万苦,辗转来儋,他们选择到依山傍水的儋州南丰镇、和庆镇定居下来。客家人,凭着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儋州开基立业,创造和积累财富,建造了一座座最具客家乡土气息的围屋。这些客家围屋基本都建于清代或民国初年,大都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雨,围屋的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封闭性、聚居而围,以宗祠为中心,两侧排开。但又与福建、江西等内地典型的客家围屋有所不同,每处围屋均为长方形,没有弧形或圆形规模,屋面到屋顶的高度并不很高,窗户开得大,由此可见,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当初在建房时,还是充分考虑了海南光线强、气候炎热、台风频繁等气候特点的。这些围屋均由堂屋和二横屋组成,主体是堂屋,用于祭祖;两侧为横屋,用于居住;堂屋与横屋的后墙在同一直线上,围屋大都依山而建,前低后高,门前均有禾坪,个别围屋,还有碉楼、照墙和半月形的池塘。 
  精美的海雅林氏围屋
  南丰的七处围屋中,至今有一定规模、保存得比较完好的要数海雅村林氏围屋和深田村钟鹰扬故居。初夏,在市博物馆副馆长黄海兰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这两个地方实地采访,探寻客家人生息繁衍的独特家园。 
  海雅林氏围屋位于南丰镇武教村委会海雅村,系林氏先祖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购下南丰镇海雅村场建成,至今已有八代人。民居为砖木结构,坐西北向东南,由堂屋和二横屋组成,统面宽30米,统进深18米,民居依坡而建,前低后高,门楼高耸,门楼内有枪眼防卫,所有的墙皆是由青砖砌成,牢固又结实,门前为禾坪,2012年,该处被儋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进林氏围屋,这原是一座五门的围屋,如今仅剩下三门,两侧的一门因长久无人居已经破败不堪,墙体斑驳、露出一块块青砖,天井后一间房的房梁已塌了下来,站在围屋前的晒谷场上远眺,长达四五十米的围屋后傍山、前依水,掩映在一片葱茏的绿色之中。灰白墙体流露出百年的沧桑,房体虽已明显的年久失修,但仔细地看,围屋里却是别有洞天。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照壁和壁窗,照壁约2米高,墙上雕刻着一个硕大的福字依然清晰可见,壁窗为圆形,也很大,像一轮镶嵌在半空的明月,镂空的花窗可让人隐隐约约的窥见窗后天井里晃动的花枝。站在这里,能让人想起“隔窗花影动,疑是故人来”的诗句。从照壁走进去,是一眼长满青苔的天井,天井后面是堂屋,供奉着这间屋子的各位祖先,堂屋的右侧有一通道,曲径通幽,走过通道又有一天井,天井边鲜花灿烂,浓浓的花香弥漫着,花枝已很久没人修剪,但花朵还是热闹地开着 。天井的一侧是壁窗,壁窗上有一副雅致的对联:乐处耕云兼钓月;适情载酒且携琴。另两侧为居住的房屋,房子已经旧了,但整个结构还完好,房檐下,精美的镂空木雕完好无损,房子也被居住的主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壁窗通往侧屋的廊心墙四周,画彩镏金,喜鹊、腊梅、双喜、凤凰被雕刻得精美之极,栩栩如生,颜色光鲜明亮,最让我们吃惊的是,在壁窗后的廊门上,还有一面书卷式照壁,壁上刻着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可见林氏祖上应该是一个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据还住在这里的林氏后人介绍,这一围屋建于清末,当时林氏先祖五兄弟从广东迁至海南儋州谋生,开采锡矿,在河中淘金,种植橡胶,后来在此繁衍,家庭兴旺时,围屋有近40间大大小小的屋子,兄弟姐妹几十人聚居同一屋檐下,共同劳作,和睦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由最初来儋的五兄弟繁衍到了200多人,可谓人丁兴旺,林氏后人现在有的在美国、台湾、广州,有的在海口、那大等地,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有的在部队当了军官,有的从政当上了处长。由于种种原因,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很少再回到祖屋来,有了钱,都在城里买地盖楼,祖屋也日渐破败,早没有了原来的规模和人气。 
  当问到为何不把祖屋翻新起来时,站在我们身边的林氏后人说,家族里没有个牵头的人,我们生活在农村,没有那样的财力,再说,现在的人都喜欢住新式楼了,谁还会回来住这样的房呢?也不知道哪一天,你们再来,也许就不能看到这个屋了,他望着依然精美的照壁淡淡地说。
  钟鹰扬故居保存尚好
  说到南丰客家人,就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钟鹰扬。钟鹰扬(1856—1911),字召唐,号小姜,清四品昭武都尉,南丰镇深田村人。钟鹰扬小时在家学文习武爱读经书,23岁进武库军政国学,24岁从军剿贼有功,帝令钦加五品、职卫武守备衔(获黄铜令奖一张),住琼州镇标补用分府。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奉调阳江县征匪治邦,历经1年,政绩卓著。众人恭赠“威震旧符”匾额,光绪皇帝钦加四品,诰封昭武都尉,赏戴蓝翎,并赠有“加官晋爵”、“昭武第”等匾额,以给门第增辉。尔后,儋临发生土客争端,纷扰附近百余村,他便回海南举办保卫团局,会同乡人除暴安良、恩及梓里。来到钟鹰扬故居,在村口首先见到的是一棵参天古树,顺着树下看去是一个大校场,足足有两个篮球场大小,校场边有一面硕大的照壁,据说,这个校场就是当年钟鹰扬带兵操练的地方。午后的校场,异常宁静,耳边有小鸟清脆的叫声,站在这里,遥想当年,那气势恢宏、虎虎生威的操练场面似乎就在眼前。走过校场就是钟家的围屋了,围屋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建筑,坐西向东,由前后两排房子组成,第一排房子正房大门上挂着“昭武第”牌匾,房子的墙面上,有钟鹰扬画像,从画像上看,他高大健壮,两眼炯炯有神,气宇轩昂。进大门过堂就是围屋的小天井,站在天井里,脚下,是布满青苔的青砖,抬头往屋檐四方看,是各种形状的镏金雕饰,大部分都完好无损,只有一两处受雨水的冲洗变得有些脱色。天井后面是第二排房子,走到第二排房,看到屏风上有“加官晋爵”四个工整的大字,据钟鹰扬的第4代后裔钟学才介绍,当年,这里就是钟鹰扬升堂办案的地方。 
  钟鹰扬的后人至今仍生活在这里,因此,故居保护得还算完好,但钟家后人也有自己的担忧,由于时间久远,围屋的原貌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一些非常珍贵的文物,如光绪皇帝所赐的“赏戴蓝翎”、“昭武都尉”、“昭武第”等牌匾都只能堆放在那大的一间房里,“放在这里,首先怕损坏,也怕被文物贼偷去。”钟家后人无奈地说。
  寂寞的麦万村弘农堂
  从和庆镇往美万新村方向去,小车在弯曲的乡间小路上穿行,四周,满目青翠,绿意浓浓,摇下车窗,清甜的空气沁人心脾,半个小时的路程,古树掩映的麦万村到了。在环村路的一角,便是全村唯一的一处客家围屋——弘农堂。 
  位于和庆镇麦万村的弘农堂,又称杨氏祠堂,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从广东阳江县(今阳江市)竹山村渡琼的杨开猷所建。弘农堂坐西向东,是一座杠式围屋建筑,近呈四合院式, 平面近呈长方形,为三进式格局,围屋面宽41米,进深21.6米,占地面积约890平方米。其整体建筑主要是由三座堂屋和南、北二杠房屋及院墙等组成,全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三进堂屋依前后顺序坐列在同一条主轴线上,其中,上堂屋内供奉着杨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牌位,堂屋两侧旁还有厢房。南、北二杠屋与堂屋呈纵向排列,分别建在堂屋前面的左右两旁,其门两两相对,杠屋的高大山花墙朝东方向。弘农堂前堂屋梁架上悬挂有一块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贡元”木匾,这是始祖杨开猷的次子杨元龙当年考取贡生第一名的实物见证。 
  由于受到自然气候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年久失修,弘农堂的部分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1995年,村民对弘农堂的堂屋进行修缮,使堂屋基本恢复原貌,结构也十分稳固。因南、北二杠屋没有进行及时的修缮,院内已是杂草丛生。其中南杠屋现保存一般,屋内部分檩条和椽子已被腐蚀损坏,一些瓦件也已脱落;北杠屋保存较差,部分墙体已倒塌毁坏。 
  站在围屋的禾坪望去,青砖砌成的外墙气势依然,墙体上,一串串绿藤垂吊而下,郁郁葱葱的叶子和墙体的沧桑形成强烈的对比,阳光晃动下,弘农堂显得安静而寂寞。据村里杨志雄老人介绍,麦万村内及周围的村民均为杨姓,均是杨开猷的后裔,现在,村里子孙已递传至第九代,全村有30多户人家,约200人,均讲客家话,家族壮大了,原来的围屋已经居住不下,大家纷纷外迁建房居住,围屋最终只成了家族寻根问祖、祭拜祖宗的场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郭佳佳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