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旧时客家人如何御寒过冬

风俗 | 2018-8-15 08:44| 查看: 4845| 评论: 0| 原作者: 掌上梅州 林东
摘要: 冬季来临,寒冷让人难耐,如今的人们衣食丰足,对此已不用担忧。过去我们客家人普遍生活苦,缺衣少食,一个漫长的寒冬却是最最难熬的。

  冬季来临,寒冷让人难耐,如今的人们衣食丰足,对此已不用担忧。过去我们客家人普遍生活苦,缺衣少食,一个漫长的寒冬却是最最难熬的。
  数九寒冬刮的都是刀子般的北风,在这被称之为“狗都赶唔出屋”的天气里,人们自然多藏于屋内,但久阴后放晴,自然都会走出屋来,站在背风处袖着双手缩着脖子晒太阳。而整天能在太阳底下取暖的又以老人小孩居多,年轻人还不能整天享受这份“福”。冬日,地上的作物已悉数收获归仓,但农家还是有很多活要干,比如上山砍柴割公式草以备足冬春两季的家用燃料,扛犁赶牛转霜田,砌窑子烧田泥,割去田地埂上的杂草等等,故年轻人还得不停地干活。其实,客家人也懂得,劳动让身子发热,是极佳的御寒法子。
  火笼为圆形的小竹笼,里面放置一陶砵,可盛少许燃着的木炭。旧时几乎每位老人都有这“宝贝”,平日里就是走家串户也提带着去。三五位老人都提着火笼聚在一块,这场景,若是今天的人能看到,都会觉得挺有趣的。这火笼虽是取暖之物,但也有误事的时候,就是老人因不留心造成衣襟烤燃着了火,甚至有老人在晚上将火笼放入被窝里去,带来可怕的火灾。笔者小时候村中就发生过几起这样的事。冬日里,较有钱的人家里也有取暖之物,但它不是火笼,而是一个铜制或铝制的扁圆形水壶(如图)。冬天可灌入热水,灌水处的壶嘴与壶盖之间的螺纹很是细密,拧紧壶盖后,热水不会渗出来。它与当今市场上卖的电热饼的作用相同,用法也一样,日间可手捧着,夜间可放入被窝内。这物件用起来安全,而且它就像家中的老阿婆一样能给人温暖和体贴,故人们称之为“暖婆子”。
  漫长的冬夜是难熬的。一般人家的眠床都是木板床,冬天只能在席底下多放些干燥的稻秆作为铺垫和保暖。家中生活苦,就是上代人留下的旧老棉被也是不会轻易丢弃的,床上一张棉被盖不暖和,便在上面加盖一张。但“棉被堆到栋,唔当人气冲”,客家人深知这句俗语的道理,因此,几乎每个家庭,家中都安排几个姐妹或几个兄弟合睡一张眠床。“小孩子屁股后头有三把火”,这句客家口头语的意思是小孩子血气旺,体温高。家中有老人的,家长会安排一至两位小孩与老人一块睡,老人自然能借取些小孩的体温而得到温暖。
  寒冷天,最能聚集人的地方要数家中的厨房了。旧时没电没煤气,三餐煮饭菜只能用厨房内的大灶台。这灶台为“双眼灶”,可放两口大铁锅。前锅蒸饭、煮菜,后锅烧热水,燃料为木柴和公式草。三餐开饭前,一家老小好几口人全聚在这厨房内看着家中主妇煮菜。小孩子不懂事,总蹲守在灶门口靠火膛的位置不肯让位,这地方最可烤火取暖。“饥寒饱暖”,在那粮食紧缺的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尽量多地种些薯芋之类的副食作杂粮,以尽量让家人不会挨饿。因此,一般的,在菜还未煮好的那段时间里,一家人先剥着吃些刚起锅的番薯芋籽,吃完后再用饭菜。家中虽在别的房间摆有可让一家人舒服地围坐着就餐的八仙桌和长条凳,但大家都不愿去,就是乐意在这暖和的厨房内站着吃完。家中老小边就餐边说笑,这一温馨和谐的幸福场景,如今是难于重现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叶子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