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冯秀珍:“今生愿为客家文化尽力”

百姓 | 2020-2-15 17:13| 查看: 6337| 评论: 0| 原作者: 掌上梅州
摘要: 冯秀珍,1955年出生于丰顺县汤坑镇金汤村,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学术部主任,欧洲客家文化协会特聘顾问,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丰顺县冯秀珍客家文化博物馆馆长。撰写了《客家文化大观》《北京客家》《客家文化研 ...
冯秀珍正在介绍客家迁徙历史(林玉莹 摄)

人物简介:

  冯秀珍,1955年出生于丰顺县汤坑镇金汤村,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学术部主任,欧洲客家文化协会特聘顾问,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丰顺县冯秀珍客家文化博物馆馆长。撰写了《客家文化大观》《北京客家》《客家文化研究》等客家学论著。2012年冯秀珍从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次年回到老家梅州丰顺定居,自费修缮祖居荆树楼,建成丰顺县冯秀珍客家文化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学海钻研体悟客家文化魅力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上小学期间开始写日记、随身携带纸笔记录,这些习惯我至今仍坚持着。1969年到1979年,初中毕业后的十年,我先后做起果林场工人、瓷厂临时工、小学聘代课老师。生活困顿,劳动艰辛,但我仍然挤出一切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对知识的喜好让我渴望重返校园,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三年,我终于被中山大学哲学系录取。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国家医药管理局(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1988年秋,我决心继续研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研究生,并获法学硕士学位。后来,我调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任教。大学任教期间,我边教学边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并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修课,成为高校里学生们感兴趣的热门课程。我还编著出版了23万字的《中国传统文化纲要》,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易经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的影响。在开展课题研究和编著出版期间,我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保留了许多客家文化。如果能对客家文化这个“活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更具体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在家乡受客家文化熏陶二十余年,外出求学有了丰富的阅历学识后,通过比较鉴别,我更深解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出客族对传统的继承,也更想去探索客家文化世界。尤其是部分客家人不懂得自己文化的珍贵,反而经常自认或被认是“山里来的乡下人”而自卑或被轻看。于是,我开始萌发编著一本书综合介绍客家文化的想法,这或许可使年轻一代客家人获知客家文化之大概,使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世世代代被传扬下去。

  《客家文化大观》鸿篇现世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开始收集客家文化资料,1998年初步构成轮廓。但我仍觉得内容不充实,有些疑惑解不开,我想客家历史文化根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答案还得从源头寻找。2001年至2002年,我利用寒暑假学校放假期间,辗转于赣、闽客家二省,甚至远赴中原故地陕、豫诸省作进一步考察、搜集资料。有一年为了搜集资料没有回家过年,大年初二我就迫不及待只身前往陕西等地调研考察。当文友全力协助定稿修改校对时,我又再度赴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地进行有关调研续补工作。数十年的生活学识积累,加上全国主要客区调查考察获取的大量详实资料,我经过六年多时间认真研究、写作和几易其稿,著作终于定稿。2003年10月,《客家文化大观》出版了。《客家文化大观》共105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包括客家源流与民系、客家土楼与民居、客家风情与习俗、客家语言与民谚、客家人物与典故、客家精神与民性、客家山歌与民谣、客家妇女与人文、客家姓氏暨文化九章,每章都用序与跋以增加阅读趣味性。

  客从何处来?在这本书第一章中,我用了详实史料论述了客家先人原是中原汉人,在秦汉、两晋、唐末、两宋、明末、清末六个时期,因避战乱与灾害等,相继南迁赣闽粤、播衍海内外。客家先民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在闽粤赣建立了客家大本营,形成了既源于中原又有别于中原的客家民系,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又受沿途迁徙地影响、最后又融合聚居地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大观》出版至今,我都没停歇过,开始对文丛中各个章节内容再深入进行专题研究,并出席海内外客家学术研讨会,学术见解往往引起较大反响并得到认可。自建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2006年开始,我就着手准备筹建客家文化博物馆,向公众展示客家文化。2012年,我从北京科技大学退休,回到老家梅州丰顺定居。当时从北京回梅州,我托运带回了100箱子行李,其中大部分是我平时收罗的藏品和书籍。


  冯秀珍在展馆内介绍展品——豆腐漏斗(林玉莹 摄)在丰顺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下,我自费修缮祖屋荆树楼,创建客家文化博物馆。2013年正式建馆,从收集整理客家文化有关资料到征集运送客家地区民间生活用具等物品,再到陈列展品,布展花了整整两年时间。2015年9月23日,丰顺县冯秀珍客家文化博物馆揭牌,正式开馆迎客,来自北京、陕西、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学者嘉宾及当地乡亲前来出席参观,热闹非凡。展馆以客家文化为主,兼具潮州文化和畲族文化,馆内涵盖了客家概况、客家姓氏、客家名贤、客家耕读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生活家居、客家山歌、客家妇女、客家佛教信仰等十多个方面,实物品类繁多。现在馆内展品共5000多件,还藏有海内外客家研究书籍5000余册,2016年进行文物鉴定,民国及之前文物有近900件。在开馆前后,我和志愿者们数十次下乡搜集客家农耕、客家生活等物件,同时也有很多参观者回去后将家中闲置的客家老物件送到馆里收藏。


  冯秀珍客家文化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林玉莹 摄)博物馆长期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几年吸引了台湾、香港和南非、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学者前来参观交流。期间还陆续收到许多热心人士向馆里捐赠的大批客家文物,馆里展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今,馆里的客家物件基本齐全,但凡说得出的,我馆都能找到,如“犁耙辘轴”“挨砻踏碓”“匍罗只钵”等。我希望通过展览向人们更立体直观地呈现客家文化,使客家人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也使其它族群认识客家,了解客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