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中国美院“三剑客”与梅州的文化渊源

先贤 | 2019-10-26 10:09| 查看: 5291|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风情 周珏
摘要: 在梅州侨乡月报社主编刘奕宏和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林勇军秘书长的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动下,林风眠故居已经逐步焕发出文化资源的价值,李金发故居也在进一步的修缮之中,而林文铮故居因为有人居住,保存状况还相对完好。 ...


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校园内,一座“三剑客”的雕塑引人注目,其中一位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一位是近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还有一位则是“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创始人”“雕塑大师”,他们便是同一时代来自梅州的林风眠(1900—1991)、李金发(1900—1976)和林文铮(1902—1989)。


在近现代艺术史上,这三个祖籍梅州的“剑客”在各自专攻的领域,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剑客”在故居的童年记忆


19001121日,李金发出生在今梅州市梅县梅南镇罗田上村,原名李权兴,李金发是他用得最多的一个笔名。而就在李金发出生的第二天,在离梅南镇30多公里远的现今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敦裕居,林风眠也出生了。


林风眠故居敦裕居,位于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面积现存约700平方米。前拥池塘,后枕山梁。依地势筑高台基。悬山式主体建筑为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平面布局为双轴线,其中主轴线为南北轴,前大门设于轴线北端,轴线南端右侧辟一小门作庭院后门。


东西轴线西端设厅堂,厅堂后墙左右对称辟一小斗门与外侧横屋相通。大门门楣上的敦裕居”,是林风眠之父二十世祖伯恩公亲书,黑字行书体,字迹依稀可辩。门联曰:“敦崇礼义,裕荫裔孙”。敦裕居为平房夯筑土木石结构,灰瓦面,尤其台基、天井地板的建筑材料采用大量的鹅卵石砌筑而显得自然古朴。


平面布局简单,突出了宽敞的天井庭院,采光充足。厢房正立面每间一门一窗,排列有序,饰木直棂窗。东侧厢房倒数第一间房为林风眠在家时起居的房间。201010,地方政府对故居进行全面修缮2012敦裕居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李金发故居“承德第”是李金发父亲李焕章到非洲毛里求斯经商回乡后与兄弟兴建门联“承扬祖烈,德诒孙谋”。李金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以务农为生父亲李焕章年轻时曾在一个堂叔的盐店里做工,后冒险到毛里求斯岛去谋生路,并在经营”糖房店”上取得成功。房子背靠青山,面向田园,房屋不大,为二横二进结构,虽不算豪华大气,也不失精致典雅。梁上雕龙画凤,门前围墙封闭。


进门右侧一口水井,已经荒废。房子右边还住着一户人家,人口不多,是李金发父亲兄弟的后代。李金发在“承德第”度过了15年难忘的童年时光。2012年,“承德第”被评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林文铮的故居“承怡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长滩村滩下围,建于1859年,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约1989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房间34间,为典型的悬山式客家围龙屋,坐西朝东,后枕山梁,依地势筑高台基,前低后高,俗称“仙蝦戏水”。


房屋夯筑为土木石结构,灰瓦面,从照壁外门入口,内有禾坪及杂间,平面布局为二栋二横,外加半围,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上下堂结构,中间天井,两边为横屋,中间设有南北客厅,上厅依然挂着客家新丁的灯笼,屋后为花胎,采用鹅卵石砌筑,自然古朴,后半部分外围房间联接横屋形成半月形围屋。


“承怡居”系林文铮的曾祖父健起公兄弟辈所建,至今已有160多年。林文铮在1914年“一战”爆发后,被父亲送回老家读书(徵明大姐说贵云留在印尼),据曾在承怡居居住过的90多岁的林梅清老人和林珂玉等同宗后人介绍,1914年林文铮从印尼回来后,曾在左横屋上厅的第一间厢房起居和学习,直至1919年与林风眠、李树化一同离开梅县赴法留学,后未再归。



李金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孤单、缺乏生趣中度过的。由于兄弟姐妹太多,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则无暇顾及、事事体贴入微,在李金发的心里埋下了孤独、忧郁的种子。根据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秘书长林勇军先生的资料整理,林风眠祖父林维仁是个石匠艺人,父亲林雨农(又名伯恩)继承父业,也是一名画师。


受客家人的传统家风熏陶,林风眠6岁开始学习作画。8岁,入旧制初级小学立本学堂读书,画了一幅中堂《松鹤图》,名震乡里。



“三剑客”赴法留学后成绩斐然


林风眠的故乡西阳白宫李金发的故乡梅南罗田径,是如今毛里求斯、留尼旺和南非大量华侨的原乡。林文铮祖上为原是出生于印尼的华侨子弟,后来被送客家原乡接受教育。李金发出生于梅南镇一个毛里求斯华侨家庭,父亲、哥哥是商业事业相当成功的人士,支持他在梅县高等小学完成学业后,前往香港的英文书院继续深造。


林风眠虽然不是出生于华侨家庭,但是他的家乡也是著名的侨乡,日后留学法国,他和林文铮均得到旅外林氏宗亲会在学费上的大力支持。


19199月,李金发等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着一艘英国商船离沪赴法留学。随后,林风眠和林文铮也得知赴法勤工俭学的讯息,在同年的12月登上了远赴法国的船只。林风眠和李金发参与勤工俭学到法国留学有他们在毛里求斯岛的家族的贡献。当时在毛里求斯的梅州阁公岭林氏家族看好林风眠的才华;毛里求斯林氏集义会供部分费用让林风眠出国深造。


同样,李金发的父亲李焕章在毛里求斯经营商店有点积蓄,供给儿子赴法留学,并在老家梅州罗田上村兴建了承德第。


来到法国后,林风眠、李金发二人在第戎学院分别学习绘画和雕塑,而林文铮则在巴黎大学主修法国文学和西洋美术史,主攻美术理论和评论。“三剑客”通过刻苦学习,均在各自的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林风眠开始思索中国绘画艺术的革新,最终在融汇中西艺术上成就斐然。


李金发在雕塑艺术领域探索的同时,在文学领域也开始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他的创作将象征主义诗歌引入中国,梅州继宋湘、黄遵宪之后,在中国诗歌殿堂增加了一位标志性的人物。而林文铮也以艺术评论著称于世,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评论界的巨擘。


1926年前后,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三人先后回国。林风眠来到了北京,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任教务长及西画系主任。林文铮从巴黎大学毕业,回国担任全国艺术委员会委员。而李金发则来到了上海,担任上海美专雕塑教授。


1928年春,杭州国立艺术院(后改为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成立,林风眠为首任院长,林文铮为教务长兼西洋美术史教授,李金发任雕塑系主任兼教授。林风眠与李金发、林文铮一道,成为蔡元培美育济世理念的追随者和实践家,并共同成为国立艺术院的策划者和奠基人。


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三人,一个施展才华,要求严格办学;一个主持学校教务,为办好杭州艺专而操劳;还有一个则专注教学,同时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梅州“三剑客”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奠基人,影响是深远的。林风眠的调和中西艺术理念,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席德进、朱德群等在绘画领域极有创作力的大师,也培养了王朝闻、艾青等在美学、文学上卓有成就的学生。“三剑客”也为家乡梅州培养了20多名在艺术上颇有成就的学生,如陈铁耕、陈卓坤、黄心维、张立观等在版画、国画、雕塑、美术设计上各有所长的艺术人才。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以及他为客家山歌整理推荐的《岭东恋歌》出版,为家乡白话诗歌的蓬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影响和启发了七星灯文学社的侯汝华、林英强、蒲风、温流、任钧、黄药眠等人在中国诗坛的吟唱。


李金发是雕塑家,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孙中山铜像由他参与设计和施工;李金发是文学天才,首创中国现代象征诗,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家之一。李金发通晓英、法等国文字,又谙熟国际礼节,曾被国民政府派驻伊朗、伊拉克等国任外交官。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称赞李金发是一个“文学纵横乃如此,金石雕刻诚能为”的通才。


李金发又是一个戎马书生,参加过北伐战争,并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第七战区军事翻译官。抗战后期始,他担任中国驻伊朗、伊拉克等国的外交官。1951年夏,李金发偕妻梁智因离开生活了五年的巴格达,来到美国纽约。此时他再也不是中国的外交官,而是一个飘零异域的游子了。



梅州“三剑客”文化资源亟待活化


中国美术学院的梅州“三剑客”在成名后忙于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又被纷飞战火和政治运动困扰,离开梅州家乡之后一生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但他们对童年的记忆却依然会在作品中不时呈现。


李金发在怀念故乡的诗中曾这样写道:“我的故乡,远处南海一百里,有天末的热气和海里的凉风,藤荆碍路,用落叶协和。一切静寂,松荫遮断溪流。”这“远处南海一百里”的地方,便是广东梅州。


他怀着赤子恋母般的心情在小说中,写过自己美丽的故乡,“有无名字的山环绕着,因为雨量适宜,终年苍翠欲滴,最高的山顶约有千把尺,上面设有观音宫,每逢佳节,很多人挑着东西上去膜拜”。“站在极峰,眺望下届,成为一篇紫蓝远景,美丽得像神仙世界,不禁心向往之”。故乡还有一条淡黄色的梅江,沿途林木苍翠,无数束的麻竹,呆立在江边,像守卫的哨兵,实在他们是保卫河岸的功臣。


在李金发的笔下,是宁谧祥和的故乡充满田园牧歌的情调。196410月,身在美国的李金发出版最后一部文集《飘零闲笔》,回忆了美丽的故乡:“有一条无名小河,横贯而下,而入梅江,河水清澈见底,都是崇山峻岭中渗出来的清泉。”李金发始终怀恋着梦里的故乡。


“以是我五尺之躯复成了矮小之顽童,骑在牛背或入神地静听樵者之歌,还能补救么?”回忆儿时美好的生活,又表达了落叶归根的渴望。其妻梁智因也曾写信向国内友人倾诉:“我与金发虽身在异国,然心恒在祖国”,“愿有日能来归祖国,作落叶归根之计”。“去看灯火彻夜的穷乡僻壤。”


李金发晚年最大的愿望是回到祖国,回到故乡。然而他1976年终究怀着浓浓的乡愁,抱憾长眠于异域他乡。据他长子李明心回忆,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李金发第一次收到来自故乡梅县寄来的信,当他手捧此信,注意到信封上盖了一个“梅南镇”的印戳,尚未打开信便流下了眼泪。


1914年,15岁的林风眠考入了广东省立第五中学(今梅州中学),与同学林文铮等组织过探骊诗社,并担任过副社长,林文铮为社长,林风眠还曾创设画社,担任社长。1919年,梅州中学毕业之际,他赠予同学李金发金石一方留作纪念,这些可见梅州的客家文化对于“三剑客”影响之深。


林风眠然在赴法留学后,不曾回过家乡。林风眠一生坎坷,先后经历过失母之痛、牢狱之灾、毁画之伤、离亲之悲、孤鸿之苦,但他选择了善良和坚忍,并在作品里面表现了客家人的冲谦自牧,传达了平心静气的力量。在林风眠的画作中,家乡与母亲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林风眠一生最爱吃老家梅县的咸菜炒肉。


他的许多画里对村庄的描绘,多是白墙灰瓦,屋前池塘流水,屋后青山翠竹,天上朵朵白云,都与他的故乡十分相似。他曾说“我那位一生勤勉的石匠祖父告诉他要勤劳简朴,除了作画,日常生活上的一些事务,也要乐意做。


我们在现实中,也应该保有坚韧、豁达的生活态度,可应对一切风云变幻……后来在欧洲留学的年代里,在四处奔波的战乱中,仍不时回忆起家乡片片的浮云、清清的小溪、远远的松林和屋傍的翠竹。”这些点滴的语言,足见在他的内心深处,乃至性格品行之中,都留下了家乡的“影子”,尤其是传承客家族群的优良家风。


在梅州侨乡月报社主编刘奕宏和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林勇军秘书长的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动下,林风眠故居已经逐步焕发出文化资源的价值,李金发故居也在进一步的修缮之中,而林文铮故居因为有人居住,保存状况还相对完好,只是因为生活起居之需,改建的部分与原有建筑风格不甚协调。


对中国美术学院“三剑客”群体乃至同时代一批从梅州走出围龙屋看世界的精英阶层开展深入研究,无论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现实的借鉴,都有深远的意义。若从文化遗产活化的角度来说,当前梅州需要整合地方政府、学者和民间有识之士的力量,深入挖掘并活化梅州“三剑客”的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文旅兴农的政策,让百年前的文化遗产再度焕发耀眼的光芒。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安城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