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蒋洪亮:客家瓷画的守望者

文艺 | 2020-7-24 09:03| 查看: 3940| 评论: 0| 原作者: 赣南日报
摘要: 精彩!推荐您看~

蒋洪亮接受记者采访

蒋洪亮为瓷瓶上色

瓷盘画《城堞桥浮》

瓷盘画《客家围屋》

瓷盘画《长征渡口》

瓷板画《红井》

  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个精美绝伦的瞬间都凝聚着岁月与人生的坎坷沧桑。

  有人说,地球上平均每个小时就有3种物种灭绝。文化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有些非物质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危机,传统的客家瓷画也正面临这样的局面。在赣州,有一些匠人始终坚守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中,蒋洪亮就是其中一位。他全身心投入,传承发扬客家瓷画艺术近30年。

  日前,在“文化的力量——2020江西文化发展巡礼”巡展上,蒋洪亮国画·陶瓷及文创精彩亮相于赣州展馆,赢得众多点赞。近日,记者来到非遗客家瓷画传习所,见到了这位蓄着络腮胡子,穿一身棉麻仿汉服,全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文艺范”的蒋洪亮。

拜师学艺  天赋初显

  客家瓷画,产生于清朝末年。它“以瓷为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绘画”,也就是画家把客家文化通过绘画语言体现到瓷板、瓷盘、瓷瓶等白胎瓷器之上,经纯手工绘制后高温烧制而成。最终形成的瓷像作品外观艳丽、层次分明,所描绘的对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瓷画制作要求十分严格,首先须在白瓷坯上用画笔勾勒出画像的轮廓,然后精绘细修,再在板面上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入窑经高温一次烧制定型。这样制作出的瓷画形成了一层保护釉,具有耐潮湿、耐日晒、久不褪色等特点。20多年前,因为想要为人们留下永久画像的意愿,蒋洪亮踏上了瓷画的学习之路。

  在赣州,林治中、林泉、林孚翼三代画师为客家瓷画像技艺的传承作出的杰出贡献不可忽视。第一代是林治中,他是瓷画像开山鼻祖之一,可惜其生平已失考。第二代为林泉,属家族传艺,是赣州市知名瓷画艺人。第三代林孚翼,同样子承父业,也是赣州市知名瓷画艺人。1992年,17岁的蒋洪亮师承林孚翼,开始学瓷画。当时,他就是想学一门手艺足以养家糊口,进入国营赣州瓷像门市部后,虽然开始干的是调颜料、打格子、勾轮廓等工作,但他绘画的惊人天赋很快就表现出来了。一年后,他成了瓷像部的顶梁柱。

  蒋洪亮告诉记者:“我那时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一个普通营业员的收入,有60元左右,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当时愿意学瓷画像的人不在少数。”1997年,蒋洪亮考上了赣南师院美术系,3年的学习,为他后来传承、创新客家瓷画提供了新的养分。蒋洪亮在瓷画创作中找到了无限乐趣,从起初的为养家糊口变成真正热爱客家瓷画,不仅将原有技艺发扬光大,还进行了色彩方面的创新,让瓷画从黑白世界步入多彩世界。

岁月流逝  风光不再

  早期,客家瓷画多以瓷画像为主要内容,传承方式为子承父业(祖传关系)和收徒入室传教,所以能得真传者不多。但在当时,客家瓷画像兴盛异常。1927年至1949年间,瓷画像从业者遍及赣南,在上世纪90年代,仅章贡区就有三四十人从事瓷画像创作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客家瓷画行业受到猛烈冲击,渐渐地,从事瓷画行业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的人正在渐渐离去,目前,赣州也就三四个人还在坚守。

  而蒋洪亮明白,不管数码科技多么发达,在人物情绪和景物意境的表达上都远远比不上手工绘画,但在科技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要在时代的浪潮里继续传承下去,就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将传统和现代完美融合。蒋洪亮白天进行瓷画像工作,晚上继续研习国画和书法,创作之余进行大量的阅读,对绘画进行鉴赏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他还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继续深造两年,专攻国画。

  经过不断研习传统书画,探索如何将传统的瓷画和现代元素相结合,1998年,蒋洪亮成功创造出了“真彩瓷像技法”,使得客家传统瓷画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通过不懈努力,他的美术作品近几年频频入展获奖,并于今年正式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坚守初心  发扬光大

  讲到创作,除了创作灵感和创作愿望之外,就是需要一个相对良好的创作环境。

  近几年,蒋洪亮每年都会安排一段时间去北京或者景德镇,一方面是为了“闭关”创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接受新生事物。

  从此,蒋洪亮就开始了北京、景德镇、赣州的三地生活,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景德镇进行创作以及向同行学习。这些年来,蒋洪亮的作品远销海外,在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丹麦等国家广受好评。朋友们都劝蒋洪亮趁着现在的市场大好,要好好地赚钱。然而,蒋洪亮偏偏就是朋友眼中的“书呆子”,只会一心作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2012年,客家瓷画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蒋洪亮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瓷画传承人。作为传承人,蒋洪亮开始肩负起传承责任,为客家瓷画发展尽自己所能。

  因为去过许多地方,接触到许多文化,他深知,传统客家瓷画的发展,一定要持续创新。于是,蒋洪亮又开始为客家传统文化、宋城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进行传播和创作,他将客家的一些元素以及郁孤台、宋城墙、八境台等赣南名胜都融入到瓷画里。

  从有了将本土文化融入客家瓷画这个创意,到写生、创作再到陶瓷艺术,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构思和完成,还专程去景德镇进行“闭关”创作。

  创作瓷画不仅学艺过程漫长艰苦(没有三五年难以出师),还需要较高的悟性和耐心,加上回报不多,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涉足这一行业,客家传统瓷画正面临即将失传的命运。“现在连学徒都收不到,传统手工瓷画业面临失传的尴尬处境。”蒋洪亮有些无奈地说。

  为了更好推动与传承客家瓷画的研究与发展,2017年7月1日,客家瓷画传习所正式挂牌,宋城八景和赣南客家文化系列作品也在这里展示。蒋洪亮告诉记者,传习所随时接受学员报名,集中对学员进行非遗项目知识的讲解并进行一期的基础学习,对有志从事瓷画工作的学员进行专业免费传习。同时,对有兴趣画瓷画的市民提供材料工具,对瓷画进行零距离体验。

  20多年来,他始终只为客家瓷画传承这一件事,守卫着这片热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