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漫塑大师王增丰:用客家人的良知承古创新中国本土雕塑

艺人 | 2021-2-8 19:57| 查看: 3452| 评论: 0| 原作者: 掌上梅州
摘要: 王增丰也有这种魔力,他用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赋予每一件作品灵魂,传达出对生活与理性的思索。

漫塑大师王增丰

人物简介

  男,生于1947年10月,广东梅县松源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雕刻艺术大师、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陶瓷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委员,中国民协雕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协根雕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广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代表作品有《钟南山》《丝路放歌》《山西老年》《孙儿的电话》《得天独厚》《炕头》《马三立》《一团和气》等。

  “漫塑是中国本土原生态雕塑之一。我是家乡文化培养出來的手艺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与守望,用客家人的良知去承古创新中国本土雕塑,是在尽自己应尽的本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王增丰”

▲钟南山院士与王增丰老师亲切交流。     

  王增丰给人的印象永远是个快乐的人:一撮标志性的山羊胡、光头、圆脸、笑起来能眯成一条线的眼睛,人称“乐呵笑匠”。这个称呼不仅是指他的外貌,更多的也是指他的作品。出自他手下的漫塑作品,无论是孩童、妇女、老人、政治人物,还是飞禽走兽,无一例外都是恣意快乐的形象,让人见了无不开怀。王增丰就像是一位睿智且洞明世事的“喜剧大师”,人生百态、喜怒哀乐,都能经他艺术之手的神奇点化,用最简单的泥,淋漓尽致地呈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放飞》

  “幽默能使人发笑,快乐也是一种生产力,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就是笑声。”王增丰的人物漫塑作品,或咧嘴大笑,或怒目圆瞪,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随情随性,充满着生活的味道与人生智慧。其作品《济公》造型大胆,济公眼口朝天,五彩垢衣,袒胸瘦骨,醉态盎然,手中那把破蒲扇早已不知所踪,充分表现了济公那种癫狂中的率性与糊涂之余的独醒。

  俗是认真入世,雅是认真出世,俗到极致即为雅,雅得过头便是俗。王增丰的作品《爷爷教我写字》是一件让人感觉非常温馨的作品:年老的爷爷带着幼小的孙儿,孙儿抓着爷爷白色的长须当作毛笔,在瓦片上学写字,这幅作品一下子就勾起许多人童年天真无邪的记忆。作品虽然运用了漫塑夸张的艺术手法,却让人感觉一点也不离奇,反而感觉到更贴近真实的生活,爷爷的慈祥,孙儿的天真都流露无遗。

  在王增丰的一双巧手之下,政界与新闻人物,如阿拉法特、曼德拉、沙龙、安南、抗疫英雄钟南山、明星政协委员孟浩等都是可以供其创作的素材,往往通过抓住人物外貌标志性的某个特点,充分,予以艺术夸张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形象。这些闪耀着光环的人物在他的漫塑作品中往往变得亲切而随和,毫无距离感。

  形神兼备,重意轻工,以夸张表现幽默,以变形突显讽刺,既天马行空又张弛有度,夸张而不失真实,变形而愈显传神。这正是王增丰作品的艺术特色。




  王增丰一直坚持“漫塑”艺术的草根性,他认为漫塑就应像泥土一样朴实无华,立足传统,博悦大众。他说在封建时代达官贵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形象“变形”,不愿意通过“自嘲”来为取悦别人,因此泥塑一直没有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到了明清之后泥塑艺术开始中落。王增丰认为漫塑的草根性正是其艺术生命力的源泉,其观点与20个世纪岭南画派坚持的“艺术大众化”异曲同工,只有扎根人民的土壤,艺术才会有百花齐放的明媚春天!

  每当向人谈起漫塑时,王增丰都得向人娓娓道来漫塑的前世今生。王增丰说,漫塑是结合漫画与雕塑两种艺术表现手法,以泥土为载体的一种雕塑。漫塑既不是什么舶来品,更不是自己的独创,它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艺术,是带有草根与生活气息的一门艺术。

▲《黄永玉》

  漫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周朝的陪葬俑,由人殉改为物殉,这是社会文明前进的一大步,现在考古出土的大批周代陪葬俑都非常生动、质朴、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到秦代时,兵马俑成为泥塑的一个高峰,那些与真人真马等高的泥塑作品,神情肃穆、生动传神,真实地还原了大秦帝国的辉煌历史。到了汉代,泥塑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说唱俑、打击俑、歌舞俑等,造型夸张,个性张扬。尤其是击鼓说唱俑,陶俑左手抱鼓,右手执棰击,袒其上体,赤足而跷举其一,眉眼带笑,张口吐音,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正在眉飞色舞向观众演唱的说书人的形象。此后,从隋朝开始的佛像艺术、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罗汉像等都代表了泥塑艺术在不同朝代发展的最高峰。

  手摹心追,守望传统。漫塑正是新时代对传统泥塑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王增丰相信只有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他想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了解漫塑,为此他这个中国雕刻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自降身份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做起了“孩子王”,亲自教授孩子们利用泥巴进行漫塑创作,使孩子们爱玩泥巴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为孩子们的创造力插上想象的翅膀,他这一干就是二十年。有人问及他的初衷时,他说:“我想让孩子们知道世界上不只是有日本、韩国漫画,还有中国的漫塑,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也一样有趣好玩。往大了说,漫塑将来要在中国美术与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得从小孩抓起。”因此这些年王增丰一直在推动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教材、进课堂的工作,虽然自知任重道远,却也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

▲《爱国老人于右任》

  “三分客家山民的淳朴,四分老兵的阔达,三分艺术家的幽默。”这是王增丰的自嘲,上天给他塑了一个欢喜佛的形象,一个弥勒佛的外貌,他通过手中的作品把趣味盎然的快乐传递给大家,这是他最引以为荣的事情,他也将此视为自己的使命担当。

  中国流传着女娲造人的传说:自盘古开天地后,女娲感觉世界荒凉寂寞,于是决定造一些有灵魂的生命,于是她随手拿起一块黄泥,依照自己的样子,捏了一个泥人,然后向泥人吹了一口气,小泥人居然有了生命活了起来,世界从此变得活色生香。

  王增丰也有这种魔力,他用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赋予每一件作品灵魂,传达出对生活与理性的思索。每一个作品皆来源于身边最普通的草根生命,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都凝聚于指尖,巧手揉捏,脱胎着色,并给手中的每件作品都吹入一口真气,因此我们能从他奇趣横生的作品中感受到艺术的冲击力,感知到生活的真善美,感悟到生命的精气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