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曾亏本办华文书店,促进中印出版交流合作,这位客家华人的情结令人敬佩 ...

客侨 | 2021-2-24 20:21| 查看: 2985| 评论: 0| 原作者: 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
摘要:  杨兆骥,1933年出生于印尼的杨兆骥,是第二代华裔,祖籍广东梅县丙村(现属梅县区雁洋镇三乡),集出版家、学者、教育家、编辑等头衔于一身,长期致力于中文图书在印尼的出版销售。 ... ...

 杨兆骥
 
  杨兆骥,1933年出生于印尼的杨兆骥,是第二代华裔,祖籍广东梅县丙村(现属梅县区雁洋镇三乡),集出版家、学者、教育家、编辑等头衔于一身,长期致力于中文图书在印尼的出版销售。2001年,其在华文禁令解禁后创办的联通书局,成为中国与印尼出版界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

一个到13岁还不会说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客家华人,时至今日,不仅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开办了印尼唯一的一家专营中国大陆书籍的中文书店,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他就是第七届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印尼出版家杨兆骥先生。

  在杨先生的联通书局内挂着一幅字——书香源自太阳升起的地方。杨先生说,这是他的一种浪漫想法。因为印尼在世界的东部,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他希望印尼人人都喜欢读书。杨先生本人直到13岁还不会说汉语,也不会讲印尼官方语言,只会讲一种印尼方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中国的儿童故事,一下子就爱上了它。“我喜欢它,把它当成最亲爱的人。我懂印尼语、汉语、日语,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最优秀的部分,但我特别喜爱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化传播大国,这也是我卖中文书的重要原因。” 1960年,杨兆骥与朋友共同创办雅加达翡翠文化基金会,鼓励当地的年轻人用中文写作,出版了不少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诗歌、散文及短篇小说等作品,1965年中文在印尼全面被禁止前,基金会出版了《阿Q正传》等90多部中文作品,激发了广大年轻人中文创作的热情和兴趣,进而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华文作家。 自1999年进行民主改革以后,印尼解除了长达30多年学习中文的禁令,重新掀起了“华文热”。无论是中国日渐强大的影响力和两国不断深化的经贸合作,还是孔子学院在印尼的积极宣传,都让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中文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雅加达到泗水,从万隆到井里汶,再到棉兰,到处可以听到华人儿童背诵华文的读书声。杨先生说:“他们渴望学习中文,通过中文去认识和追寻祖辈的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杨兆骥说,在印尼华人社会当中重现丢失了30多年的中华文化气息,是他最大的梦想。

小书店承载汉文化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唐人街名叫“班芝兰”,这条只有300米长的街道一年四季都熙来攘往,遍布中国百货、药材、食品商店。喧闹的街角处,藏着一家名叫“联通”的书局。联通书局开业10余年,在印尼国内外华人群体中颇有名气。相比之下,杨兆骥的名字或许不为众人熟知,但这位年届耄耋的老者已在华文出版业默默躬耕了半个多世纪。 走进联通书局,仿佛走进另一方天地:淡淡的书香过滤了门外的喧嚣和浮躁,安静得只听得见风扇摇摆的声音。店面不算宽敞,却打理得井井有条,架上整齐地排放着哲学历史、社会科学、通俗读物、生活百科、汉语教材等多种书籍。“我们专卖中文书,这在全印尼都是独一无二的。”杨兆骥的语气带着几分自豪。 印尼曾有长达30多年的时间禁锢中文,因此绝大部分人不懂中文。

  在杨兆骥看来,印尼和中国原本是两个友好的国家,但在印尼,中文教育被割断了几十年,人民之间失去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所以,当上个世纪90年代末,印尼有关中文的禁锢政策一开放,他和其他几位同样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士就决定进入汉语传播行业。“为了促进中华文化和印尼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我们马上决定开办一个书店。为什么呢?就是让印尼人有机会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文化。” 2001年,杨兆骥在泗水开办了几十年来印尼的首家中文书店——联通书局,同年4月,又在首都雅加达开了第二家,次年在棉兰开了第三家。

  “每间书店规模都不大,但是经营都需要费很多心思。”杨兆骥指着书架上的孔孟老庄、唐诗宋词说,“绝大多数图书都从中国进口,需要每年采购两次。”他去过北京很多次,但每次都顾不上游山玩水,最熟悉的地方是西单图书大厦和新华物流中心。每次进口1000多种书,都是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一本本挑出来的。
 
杨兆骥在联通书局

  杨兆骥表示,在印尼,懂中文的大都是老一辈华人,或者专门研究汉语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印尼人,买书的人相当有限,书的销量不是很大。因此,从商业角度看,投资书店赚钱很难。但他认为,毕竟印尼有很多华人,他们需要中文图书,不少印尼人也需要买中文书,而这个书店的存在,就使人们有了买书的机会,就有可能影响更多的人,向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杨先生坦言:“我知道在印尼开中文书店会赔钱。这个书店是我所有生意当中最小的部分,却是我最喜欢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故事引人入胜,通过读书,会有很多人爱上中国,爱上中华文明。因此开办中文书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它的价值也不能用钱去计算。”不赚钱也要做,这是杨兆骥的信念,是他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尊重,对文化价值的崇拜。

“华文出版伴我一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本是一名华文教师,从1966年开始,当时的印尼政府禁绝了中文,我不得已才下海经商”,杨兆骥说,华文一禁就是30多年,“不能说中文、不能出版中文图书、不能进口中文书刊,直接的后果就是几乎使印尼的两三代华人不认识华文,令人痛心疾首”。 在华文教育存在30多年“空白期”的印尼,华文出版、书店运行都绝非易事。“有街坊说,怎么来你店里买书的老人慢慢少了。我说那不是少了,是他们走了。”杨兆骥说,年轻华人华语读写能力普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书店常客越来越少,他也曾无奈感叹,新书可出版,新读者却无法制造。 尽管印尼的华文出版事业困难重重,杨兆骥却依然保持着激情。

  多年来,他一直用在其他事业上赚到的钱来弥补开书店的亏损。2005年印尼国民教育部与中国国家“汉办”合作,为印尼学生编写中文学习教材,而联通书局有幸成为教材出版商,同时该书店也准备销售《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小说和一些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印尼语译本。这将给他带来新的契机,也给印尼中文书市场带来了希望。 杨兆骥曾说:“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传播文化,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令他欣慰的是,他对华文出版业的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2013年,杨兆骥获颁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他坦言,在人民大会堂接过奖杯是他这么多年最骄傲的时刻。 

杨兆骥在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现场发表感言

  由于年事已高,如今杨兆骥已经不再亲自赴华购书,选书、上架、等书店日常事务也都交给学生打理,

  在他看来,作为联系印尼和中国的重要纽带,华人应该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上做出贡献,而出版销售中文书籍不仅是为印尼华人做出贡献,而且有助于印尼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杨兆骥希望通过双方政府和出版界的合作,扩大华文图书在印尼的传播力度,让联通书局这样的中国书店后继有人,中国书店可以成为文化大使,印尼需要它,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也需要它。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