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已经实现!

社会 | 2021-10-16 12:33| 查看: 2020| 评论: 0| 原作者: 闽西日报
摘要: 在第41个世界粮食日之际,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粮食 从当下做起,从每一次光盘行动做起。” ...
[video]https://v.qq.com/x/page/r3111bxojry.html[/video]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


  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今天,我们很难不想起他,——袁隆平。

  当风吹过稻田,当满园都是稻花香,当碗里有热腾腾的米饭,当山河无恙,饥荒远离,我们总是会想起他,想起这个让全中国人民,能够吃饱饭、吃好饭的人。

[video]https://v.qq.com/x/page/z3248m5snqz.html[/video]
200秒看袁隆平与水稻的60年

  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学毕业,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他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看到有人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袁隆平被这些景象深深刺痛,立志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工作 。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新华社记者 蔡国胜 摄

  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 摄 

  2020年,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这些粮食,养活了数亿人。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在我们欢喜不用挨饿的当下,袁隆平也敲响了警钟。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袁隆平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袁隆平一直有一个梦想,“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

  这个梦,正在慢慢成为现实近日,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据了解,这批“巨型稻”的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


  “巨型稻”不仅有粗壮挺拔的稻秆,还耐淹涝、耐盐碱,而且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为水产、哺乳类动物遮阴避凉,提供最佳栖息场所。“巨型稻”所在的稻田还可以蓄水,通过“稻鱼共生”项目帮农民增产增收。


  如今,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正在一步步实现,而他却再也无法看见。

[video]https://v.qq.com/x/page/y3247v7yz5z.html[/video]
袁隆平院士去世,长沙全城送别

  2021年5月22日,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后,这位九旬高龄,还奔忙于田间地头的老人,安详地离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翻开课本,我们能看到他的照片,他和水稻总是在一起,无论岁月留下多少痕迹。


  走过万家烟火的夜晚,家家飘起饭菜香,我们又会时常念起他。


  从吃饱每顿饭,到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这条路上,遍布他的足迹。

  纪念袁隆平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在第41个世界粮食日之际,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粮食 从当下做起,从每一次光盘行动做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