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赣州赣县区:走进校园的东河戏

文艺 | 2021-12-13 17:04| 查看: 1860| 评论: 0| 原作者: 新华社
摘要: 东河戏是长期流传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区的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东河戏是长期流传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区的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早在明嘉靖年间,东河流域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白鹭等地,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每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坐堂班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道士腔”。这种坐堂班不彩扮表演,只是围桌而坐,和琴而唱,形式简单灵活,深为当地百姓喜爱。


  清嘉庆年间,赣县白鹭村人钟崇俨在浙江嘉兴任知府,喜爱戏剧的他纳了一位昆剧演员为妾,在府中自建了一个昆腔班。道光二年,钟崇俨因老母病重辞官,携自建的昆腔班回到故乡。因当地人听不懂昆腔,于是钟崇俨指导戏班将南昆和本地高腔融汇,形成最初的东河戏。后来钟崇俨四子、人称“四少爷”的钟谷又进一步改良,相继吸收了宜黄调、桂剧、弋板等,将东河戏发展成具有高、昆、弹三大声腔特点较为完整的戏曲剧种。

  东河戏舞台语音以中州韵为基础,杂以客家话,在赣闽粤湘广为流传。直至今日,每逢佳节和红白喜事,白鹭村人总少不了请戏班子唱上几台大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地方戏剧的发展。赣州在原来民办剧团的基础上,组建了赣州东河戏剧团,1960年升格为江西省赣剧院四团,东河戏成为赣剧的四大流派之一。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一年后剧团又下放赣州,改名为赣州市赣剧团。

  改革开放后,东河戏剧团得以恢复,戏剧市场也一度繁荣。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彩电的普及,电视录像厅的兴起,新娱乐方式日新月异,戏剧演出走到谷底,1988年公立的东河戏剧团解散重组。

  一批东河戏的老艺人不甘就此结束,他们组织业余剧团继续在民间演出,77岁老艺人黎德坤的小班社至今活跃在乡村社区,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鲜有光临。


  马玉兰13岁学艺,是东河戏剧团的老演员,也是最年轻的东河戏非遗传承人,74岁的她仍然活跃在东河戏的舞台上。


  2019年她表演东河戏武戏人物的成套动作“开山字”,得到同行和观众好评。区文化馆领导建议她把“开山字”的动作和东河戏音乐融入广播体操,她听后心中十分忐忑,心想古老的东河戏怎么能够与广播体操放一起。但想到这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东河戏,感受非遗项目,寻找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把古老的东河戏变成时髦的韵律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此马玉兰废寝忘食整天查资料、听录音,努力寻找东河戏与韵律操的关联,反复琢磨东河戏动作与韵律操节奏的变换,不断试唱怎样实现东河戏高腔、昆腔、弹腔与广播体操青春、欢快、灵动之间的交融,探索把古香古色的东河戏融入青少年广播体操的途径。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马玉兰终于编成了以东河戏音乐和动作为基础,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东河戏韵律操,让人民非遗大众共享。


  把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马玉兰与区文化馆的同行想到了东河戏的发源地白鹭古村,这里的村民有喜好东河戏的传统,在村里的小学推广东河戏基础更好一些。


  白鹭古村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在还有60多座明清古建筑,村里还保留了清代专门演出东河戏的古戏台。马玉兰她们来到白鹭中心小学,开始实施推广东河戏韵律操计划。虽然年逾古稀,她仍然身体力行,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辅导学校的音乐和体育老师。


  她一丝不苟,每个动作都要求精准到位,每个动作都希望趋于完美。一个兰花指也许要花半个小时来培训,简单的举手两边看,有时也要训练几十分钟。七十多岁的老人,还与年轻姑娘一样长时间地抬脚整冠,东河戏的矮桩矮步必须练到流水行云一般熟练才行。

  她在白鹭中心小学住了三个月,每天与这些年轻的老师在一起,培训和改进自编的东河戏韵律操,再由这些老师一个班一个班地培训学生,让东河戏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辛勤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都学会了东河戏韵律操,东河戏韵律操成为学校每天课间必备的集体体育活动。看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有了成果,看到自己钟爱的东河戏有了新的传承通道,马玉兰感到十分欣慰。在孩子们的身上,她看到了古老东河戏新的希望。


  每天的韵律操激起了学生们对东河戏的兴趣,不久学校组织了东河戏兴趣小组,马玉兰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唱戏。这批孩子里,也许将来会出现比马玉兰年轻得多的东河戏传承人。


  愿东河戏这项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能够焕发青春,愿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能够世代传承,愿客家人的非遗永远与客家人共存共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