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探寻香港客家村的考古价值

民居 | 2022-7-23 16:51| 查看: 2231| 评论: 0| 原作者: 作者:林文映
摘要: 香港有愈来愈多的客家古村落,在岁月沧桑中悄然坍塌。经过考古鉴定,对古物古迹保育留存,功在当代惠及千秋,非常有意义。


  最近顶着酷热,马不停蹄跑了两个客家村。与以往“上山下乡”不同,笔者今次不是“寻找客家的故事”,而是陪同一众考古学的专家,以及为政府的古物古迹办事处提供咨询意见。


  按照大多数香港人的认知,香港历史就是近代史,通常由鸦片战争后谈起,从“香港开埠”,维多利亚女王城大兴土木,发展到今时今日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会。

  但事实上,香港在古代已是“低调的移民地”,最早是岭南的越人,其后加入围头人、客家人、蜑家人、鹤佬人四大族群,逐渐形成早期乡村的人口结构及乡土文化。有学者估计在明朝万曆年间,香港约有二千二百户,人口有一万左右;清乾隆时期,人口达十四万,人口密度在当时而言不低了。踏入英治时期的1901年,本港人口逾三十万,其后不断攀升至如今的七百五十万。

  由此可见,“中华上下五千年”,早在英国殖民之前,客家人已在香港“植民”近千年。拿得出大约五百年族谱作为佐证的本港客家村,比比皆是。


  以已有430年历史的大埔莲澳村为例。这条双姓村的先祖来自广东兴宁,至今仍保存着客家李氏和郑氏祠堂。李氏祠堂的主体建筑是在一百多年前修筑,天井由青麻石铺砌,屋顶的瓦片瓦筒就像岁月的年轮。樑上悬挂的“奕世其昌”、“百子千孙”字迹苍生中仍见遒劲,后世观之仍能感受到客家先民砥砺求存,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祠堂侧的厢房日久失修,有倒塌之危,担心对祠堂主建筑产生“骨牌效应”,笔者再次登门,只为村长与古物古迹办协调,跟进修缮事宜。


  在荔枝窝,陪同笔者前往“寻幽探秘”的考古爱好者们,往往“独具慧眼”。他们不像普通的行山客“行过走过”,而是对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黄土径、湮没在密林中的梯田、还有修筑在山坡上的挡土石墙,产生跨越时空的联想。

  很多读者可能不知道,简称“古迹办”的古物古迹办事处,辖下有十个场馆,每个都有历史故事,包括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馆、元朗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新田大夫第、沙田王屋村古屋、黄竹坑新围十号、下白泥碉堡、马湾芳园书室、大埔上碗窰村碗窰展览、大屿山东涌炮台展览中心及西贡东龙洲炮台展览中心。这些地方已于第五波疫情稍缓的四月下旬对公众开放。


  香港有愈来愈多的客家古村落,在岁月沧桑中悄然坍塌。笔者经常走村,对“时移境迁,物是人非”有太多的感叹。所以经过考古鉴定,对古物古迹保育留存,功在当代惠及千秋,非常有意义,政府应该推动。

  香港历史博物馆管理的罗屋,就是一个鲜明例子。罗屋位于柴湾吉胜街,地铁站出来不远。绿树成荫,闹市中有这么一个幽静歇脚点,路人常感惊喜。这是十八世纪的典型客家建筑,原为罗氏祖业,从契约中可追寻其历史。

  政府在五十年代为了发展柴湾,把该区大部分古老村屋夷为平地,独存罗屋。鉴于其历史价值 ,1989年被定为法定古迹,次年开始对外开放。作为“博物馆”实在“迷你”型,但小小的罗屋民俗馆因此成为香港早期客籍农家生活的缩影,反映出保存文物的价值。在荃湾的三栋屋,原本是典型的客家围村,由广东移居香港的陈氏宗族建村于一七八六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修缮而成为如今的博物馆,对弘扬传承本土文化,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