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客家民间老行当,你还记得几个?

源流 | 2022-7-25 17:54| 查看: 1578| 评论: 0| 原作者: 网络
摘要: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有些老行当也成了稀缺之物,但回忆里的那份感觉,永远都不会变……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
以前穿街过巷的一些老艺人渐渐不见了踪影
藏在巷子里的老行当逐渐没落
以下客家民间老行当,你还记得几个?

做 灯

  笼客家人每逢过年、添丁、迎灯、祭祖......都少不了形式多样、别致新颖的传统手绘灯笼。这些都来自做灯笼人的制作技艺。


代写书信

  过去可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在漫长的年代里,文盲率一直非常高。一个村里往往没几个识字的人,更别提写出完整通顺的信件或合乎格式规范的文书,写书信、读书信就成了一份职业。 其实直到几十年前邮局门口还有这样的从业者,摆一张桌子替人代笔。 古时,还有人专门负责帮人写法律文书,那可是个考验责任感、人品的职业。还记得胡歌演的宁采臣吗,他就是个“巡城马”,不仅送信也帮人写信、读信。 


流水席总管

  农村红白喜事,要摆流水席,通常短则两三天,长则六七天。 宴请乡邻亲友都得自己在家办,做饭要请大厨、端菜打扫要请人帮忙。

  如果没有一个人总览全局,那就会乱得一塌糊涂。而流水席的总管呢,就是总览全局的人物。 

  有个乡镇领导曾说,以前选村干部,选上来一些大款、无赖,不操心不办事,弄得一塌糊涂,还不如找经常做流水席主管的老男人。这些人有一定的指挥能力,也有一定的威望,为人热心,往往能把事儿办好……所以嘛,有很多流水席总管,往往都是村干部。 现在,酒店慢慢取代传统流水席,虽然也会象征性找个主管,但真的就是象征性的了。


磨剪刀

  “磨剪刀嘞,戗菜刀……”这样铿锵抑扬的吆喝声,在客家农村地区不知吆喝了多少年。那拖着长音的调调却印在每个客家人的脑海里。 在实际生活中,扛着长凳四处奔走的磨刀人始终是一个边缘化的形象,他们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坚守着怎样的手艺?


修钢笔

  没有一支钢笔,便算不上一个学生。没有一支好的钢笔,便如没有好武器的士兵。它不仅关系到你的学习,有时候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可中性笔的出现,让这种需要经常吸墨水的钢笔渐渐被人遗忘。


修 鞋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得响,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这是大部分修鞋匠的工作状态。

  只是,在这个人人追求新潮的时代,修鞋,是不是正在变成一个日渐陌生的动词?


弹棉花

  以前的棉被子都是根据自己要求让棉花匠根据重量定制的。 棉被都是棉花匠通过棉花榔头敲击弦把棉花弹松,铺平、经线才能做成的,保证不含化纤,不含黑心棉。 小时候见到的弹棉花的人很多,他们的经营方式一般是弹一家等下一家。因为弹一床棉絮耗时颇长。弹的过程中,那节奏分明的声音早已穿墙入户,声播百家了。

 

画糖人

  先不讲作为零食卫不卫生,起码每件产品都是工艺品啊,这手艺应该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吧! 以前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天天校门口都能看见画糖人。如今市场还是有的,就是这手艺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打 铁

  农民都上楼了,火钳、镰刀、锄头、钉耙、斧头都不用了,有也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 从前街头经常听到这样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实在是好不热闹,而如今这清脆的打铁声,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现在铁匠师傅在地方旅游景区内倒能偶尔见到。


修 表

  以前如果有那么一只手表,那么一定要把它戴在手腕最显眼的地方。因为这可是个稀罕货,不是什么人都买得到的。 如今,基本上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手表了,除非它是劳力士。


修 伞

  过去每年春天,城里各大街小巷会活跃着一批修理雨伞的手艺人。他们走街串巷,不停地吆喝“修伞儿……”吆喝声响过之后,总能招来一些拿着坏了的雨伞前去修理的人。 可是,现在修伞师傅早已难觅踪影,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修伞业已没有市场。


修藤

  以前藤椅一般来说可是要生活条件好点的人家里才有哦~现在都扔掉换红木、皮质的了。 如今这份手艺在部分乡镇偶尔还能见到。


木 工

  过去老百姓都得靠木匠做家具,箱子、桌子、柜子、床、板凳什么的,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 在普通老百姓中间,木匠们算手头比较宽裕的一群人。


编竹匠

  记得小时候,我们基本没什么玩具。因此,一个草编的蚱蜢都能让我们高兴上半天,而那些竹篮、簸箕也是家里的常用物。 如今,各种玩具充斥各大商场,塑料、铝制品也取代了那些简陋的家具。 还好客家人对竹子制品情有独钟,编竹器的行业还是比较顽强地生存到今天。



草 编

  曾经在农村很常见,用稻草编织而成,几乎没有成本,下雨天走泥地还特别防滑。 到现在,还穿草鞋的人已经没有了。可一双精美的草鞋,倒成了不错的工艺品,挂在家里,也有点怀旧的意思。


剃 头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 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草药师

  记忆里,草药师是像神一样的,在他那里看病,是不花什么钱的,就算是被毒蛇咬、断筋骨,他都可以治疗而且费用不贵。 可是现在会草药的师傅还有几个?


编斗笠

  斗笠是农村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遮雨遮阳用具,承载着农耕文明历史的竹编绝艺。


捡 瓦

  以前在客家农村住的都是瓦房,房子上面盖的瓦,要是常年不整理就会漏雨,所以过年以后春雨来临之前捡瓦师傅都很忙。


制 杆

  称制杆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 自从有了电子称,这门手艺迅速就没有了市场。

 

补 锅

  “补锅咯,补锅噢.....”听到这样的吆喝,仿佛回到了从前。 谁家的铁锅坏了,拿出来;补锅匠支起小火炉,拉起风箱,化上铁水,将铁锅的小洞清理,手上托着一块垫布,布上放些木屑,对着锅的小洞,从背面把溶化的铁水倒到小洞上,布棍一顶,片刻时间补好的锅就能烧菜了。


打爆米花 

  “嘭”!一声脆响,米花四溅。小时候谁没见过,谁没吃过? 如今老式的爆米花机已越来越难见到,要想吃到正宗的老式爆米花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扎扫把

  用山上的野茅草或高粱杆等扎的扫把,好使又耐用。 只可惜现在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这手艺可能就要失传了。


推 磨

  推磨,这可是一件不想干又不能不干的活,农村人基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农村生活没用上机器磨、电磨之前,都是用石磨来推磨大米、小麦、玉米、黄豆的。 


这些老行当,相信你曾经一定见过几样!
他们或成为我们午后玩乐的聚集地,
又或是我们哭泣时的最佳礼物
……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
这些老行当也成了稀缺之物,
但回忆里的那份感觉,
永远都不会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