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让老房子“重生”!梅州侨乡客侨民居建筑的活化利用

民居 | 2022-8-24 17:52| 查看: 3760| 评论: 0| 原作者: 作者:廖是添
摘要: 客侨民居建筑,是客域侨乡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客域侨乡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佐证。
  客侨民居建筑,是客域侨乡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客域侨乡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佐证。它们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包括围楼式、围龙式、殿堂式、中西混合式、五凤楼式、走马楼式、纵列式、四点金式、穿堂式、锁头式、下山虎式等等,在侨乡梅州各地星罗棋布俯仰皆是,其建筑主体的宏大气派,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兼容,不但亮丽了客家州县乡村,更洗亮了一拔拔过往游客的眼球。不过,这些在其落成年代,给人留下难于泯灭印象的建筑,沉浸在鸡鸣犬吠、墟烟依依的田园风光,大多仅是短短几十年,客家城乡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那种快节奏刷新的巨变,仿佛海市蜃楼,令人兴奋的同时,也有点让人眼花缭乱。

  一些客侨民居建筑,受不住光阴咄咄逼人的审视,破败剥落消沉了;一些客侨民居建筑,随着人为的糟蹋,灰飞烟灭了;所幸客家州县乡村依然还有不少客侨民居建筑,不但默默见证了客侨老祖宗们的地盘 ,从鸡鸣犬吠墟烟依依,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历史变迁,更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与保护,得以再现昔日繁荣重放侨建光华。位于梅县新县城车上村的济济楼、位于华侨城夏万秋的万秋楼、位于江南华建市场斜对面的玉庭楼、位于西阳白宫阁公岭的喜庐便是其中的几座受惠侨建。

位于梅县松口圳头村的仁寿庄也将打造成文化书屋


济济楼——展现民间收藏的客博中心

  济济楼是由民国时期著名的“陈富源汇兑庄”创办人陈济轩所建。陈济轩原名风章,广东梅县区程江西山古塘坪村人。先后在梅城中山街、汕头、兴宁、香港和印尼巴城(今印尼首都雅加达)设有陈富源、陈富通汇兑钱庄,专营国内主要城市以及南洋各埠汇兑,兼营面纱、布匹业。国内通汇地区有广州、上海、汕头、香港、南京、天津、杭州、北平(今北京)、厦门、潮安等地。国外通汇地区涉及到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是当时梅州各县客家地区汇兑庄中资本最雄厚的一家。兴建于1936年的济济楼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为三堂六横的两层楼房、20个厅堂、235间房屋、18个天井的大型客家围楼,融合了客家建筑的规制和西方建筑技术,耗时10年而成。现在的济济楼,主人已经远居海外,房子以委托管理的方式作为民间博物馆而存在。它的繁华与寂寞,见证了一个家族在当年的侨乡,依托侨汇成为梅县最大的金融企业,进而进入棉纱、布匹等实业的辉煌。济济楼主人陈济轩参与捐资修建梅江桥,既是其热心公益事业的缩影,也是作为地方富豪的实力写照。济济楼这座上世纪30年代的客侨建筑屹立至今,并未因“古、旧、陈”而被城市化的进程淹没,一方面全凭其客家围屋的夯实、雕梁画栋雄伟高雅的气质,折服了光阴不怀好意的窥视,另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的活化使用。


  2007年梅县民间收藏爱好者邓培元,为更好发挥济济楼文化价值和保护古宅的角度出发,与济济楼后裔达成协议,把自己20多年精心收藏的藏品,移到济济楼免费展出。同年济济楼申请为梅县客家博览中心、梅县民间收藏协会的办公场所,成为当时梅州地区面积最大的私人客家文物展览馆。邓培元还特别聘请专人管理博物馆事务和日常的济济楼修缮、保护工作。

  济济楼内展馆分为八个展区:一区客家源、客家史、百家姓;二区木雕、根雕工艺品;三区一楼水车窑、古陶瓷、二楼文革藏品;四区明清家具;五区瓷器;六区客家生活用具;七区古钟、杂件;八区一楼客家服饰、刺绣、二楼字画。各项藏品有上百万件,价值2亿多元人民币。收藏品中有黄遵宪的牌匾、宋湘的真迹、清光绪皇帝的圣旨等珍贵文物。梅县客家民间收藏文化博览中心的成立,填补了梅县客家民间收藏文化市场的空白,成为“文化梅州”的一大人文景观的亮点。

万秋楼——展示正宗客家味道的“家”

  一个保准让你尝尽正宗客家美味的地方,一个令你离开梅州下次还想回来“寻味”的地方,在客都梅城屈指可数,而万秋楼便是其中之一。


  万秋楼位于梅县新城办事处富贵居委扶外村,是由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万秋先生所建。夏万秋,家名夏以澄,在兄弟中排行第五,所以又叫夏澄五。夏万秋当年来到马来亚霹雳的怡保时,一文不名,被辛亥革命先驱谢逸桥、谢良牧的伯父谢梦池的女婿——梅江区三角镇折桂窝人梁璧如,招至麾下,负责管理高丕山锡矿财务。经过一番历练,夏万秋开始个人创业,先与人合作开发万里望石湖锡矿,后独自开发东英公司矿地,获得丰厚利润。老乡梁璧如的提携,是夏万秋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夏万秋事业有成后,爱国思乡之情日增。1920年派遣他的侄子夏东光作为全权代表,回到故乡夏屋探亲,并与族人商讨做屋、办学、修路等事宜。在族人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于1925年在原籍购地16亩,建造了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万秋楼”和一座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万秋学校”(即现在扶外小学),以免费收容当地同乡学子接爱教育。万秋楼在客家民居的样式上融合了西方风格,前面是西式的尖屋顶大钟楼,后面是半圆形的围楼。等于说前半部是西式的,后半部是中式的,中西合璧。楼房建筑以花岗岩石作梁架,一百多根大理石柱子,墙体石米批荡,屋顶、屋檐配有各种花卉和浮雕等图案,可以想见当年万秋楼名噪一时的风光。据说,楼房建成后,夏万秋回来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听说有大盗要打劫,便匆匆离去,直至1936年去世,再也没有回来过。解放后,万秋楼被人民政府接管,先后被作为疗养院、党校的使用地。1990年归还给夏万秋的后裔。1991年移交给梅县程江镇政府接管使用。2003年,祖籍五华的台湾同胞龙振水先生对万秋楼一见钟情,出于对家乡的感情,便和台湾经营餐饮业的企业家陈秀锦女士一起买下,投资800万重修万秋楼。


  以餐饮形式再度亮相的万秋楼,依然保持其古色古香的一贯丰韵,客人来了,既可在参观客家民俗文化实物如:砻、碓、风车、水车、斗、火笼、客谚等品种繁多的布展品之余,或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品茶谈侃;或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与友人尽情畅饮;更可以预约厢房,大快朵颐客家美味,慢慢享受一种家的温暖与舒适。主打客家拿手招牌好菜有“客家盐焗鸡”、“梅菜扣肉”、“客家酿豆腐”、“农家串烧肉”、“客家娘酒鸡”、“金瓜饼”、“客家炒味粄”、“万秋素菜王”、“客家干板条”等等。香麻盐焗鸡、风味拌牛肉,串烧腩肉等还获得了厨艺比赛的大奖。至于“客家擂茶”,更是声名远播,蜚声客都台海。如今,万秋楼成为客家茶艺、客家美食等充满客家民族风情的休闲、旅游观光景点,在万秋楼主楼的门口边上挂着两个醒目的牌子,写的是“台湾同胞接待站”和”台湾台胞台属联谊会”,万秋楼俨如台湾同胞远在大陆的家,这些年来,几乎每一个来过梅州的台湾人都品尝过万秋楼的美食,到万秋楼品尝美食,也几乎成为到梅州来的游客的必选项目之一。

玉庭楼——文青团队共展身手的“创客空间”

  如果你道听途说,梅城有一座用艺术的手法让老房子“重生”的所在,那一定是指位于梅城江南梅江四路的玉庭楼。玉庭楼,是梅州市玉庭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古民居活化项目,由梅州著名侨商钟玉庭先生于1923年所建,是一栋中西合璧、走马楼格局的客家古民居。


  爱祖敬宗的盐商钟玉庭先生,在百年前玉庭楼新居落成时,也许不会料到,只是历经80多年的山乡风雨,玉庭楼昔日的繁华就因年久失修,一度变得破败不堪,部分房子甚至已经坍塌,往日辉煌再无法抵挡住时光荏苒。他更料想不到的是,家乡一帮没有血缘的70后、80后、90后“客家文青”,会因对客家古民居的喜爱,从北京、深圳、广州等地毅然回梅,集结在玉庭楼创客空间品牌创始人之一温亮兴和投资人客籍实业家李飚等的旗下,用艺术的手法让老房子“重生”。

  2013年,钟玉庭四世孙美籍华人钟山,为圆父亲钟电(上世纪30年代生于玉庭楼,原是广东暨南大学的一名教授,国内第一代计算机人,后旅居美国)的心愿,决定修缮父亲的出生之地玉庭楼。钟先生找了好多公司来设计玉庭楼的修缮方案,但总没遇到一家令其心动的。2014年3月,钟山先生找到创客空间品牌创始人温亮兴与客籍实业家李飚,经过深入探讨,大家一拍即合,成立梅州市玉庭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由他们斥资修复玉庭楼,然后交由投资者经营。玉庭楼的改造活化,除了以“物不迁·安于室”的思路进行改造,更添加了许多时尚元素。所谓物不迁安于室就是古为今用,变废为宝。择取楼内原来旧物,以艺术的视角巧加设计,洗去其满是历史沧桑的铅华,再点缀上充满生机的绿色花卉,重新焕发古宅子新的生命力。通过“文化的视野、艺术的革新、创意的融合、前卫的设计”,以及工匠们的精心打造,玉庭楼焕然一新,昔日被光阴遮蔽的迷人风韵,恍若被压抑后的青春再度勃发。2014年6月,修葺一新的玉庭楼进行试业,举办创客空间试运营和“一见·百年”艺术收藏展,整个玉庭楼雕梁画栋,勾檐飞角,室内乐音袅袅、水声潺潺,咖啡馆、古琴工作室、文化创意广告公司等首批进驻大楼的个体站点,文化名流云集,60多件包括宋湘、林风眠等客家名人墨宝以及宫廷艺术类珍贵藏品,不仅抓人眼球,更在梅州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参观者无不惊呼享受了一顿文化复古大餐。

  用文化艺术活化古民居的“试水”一举取得成功,新生玉庭楼的良好口碑,俨如为玉庭楼的经营者做了持续不断的活广告,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2015年10月世界客商大会期间,玉庭楼更成为活化古民居的宣传窗口,接待了一批批客乡骄子侨贤侨胞。步入玉庭楼的院子, 打量复古雅致的诸多构建,仿佛有一种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凝重感,然而庭院内外花草依依,楼上楼下独具匠心的装饰,却又无处不给人清新怡然的气息,使人眼前一亮的同时,更有种无法表达的舒畅徐徐自心中漫溢出来。现在玉庭楼24个房间全部投入使用,入驻企业大部分属文化创意产业。

  玉庭楼从一座闲置破败的客家侨建民居,摇身一变,成为集文创作品的研发、展示、推广、销售的小型“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无疑实现了“客家古民居活化样板”和“老房子创客空间”。从玉庭楼出来的人更是有一番震撼与感慨,是的,活化古民居不是简单的翻修,老房子依托文化底蕴、艺术氛围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玉庭楼创客空间的华丽亮相,不仅重拾起市民某些逐渐淡忘的记忆,更为侨建民居的保护带来福音,给乡村旅游带来福音。

喜庐——利民惠民的多功能农村文化俱乐部

  去过西阳白宫的朋友,也许到过林风眠故居、联芳楼、牛角屋、棣华居,到过鲤溪、“云水谣”、板盖坑,可你到过喜庐吗?今年8月,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按照“六有” 标准,即有姓氏文化、有村史村情、有乡风民俗、有乡贤榜、有核心价值观、有乡村美景,树立文明和谐精神家园阵地,决定授予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喜庐等18个祠堂,为全市“示范文化祠堂”称号。那么喜庐到底是怎样一个场所呢?它又是如何强势上榜的呢?!


  喜庐坐落在阁公岭村省道333线旁,由该村旅毛里求斯华侨林增安、林厚安兄弟共同出资兴建。这是一栋已有78年历史两层三堂两横的走马楼,整幢楼宏伟大气,除了36间正房,还有8间杂屋,中西合璧的门楼更是别具一格。历时三年竣工堪称客家民居典范的“喜庐”,据说是为纪念房屋建造主人父亲林开喜而命名的。喜庐林氏后裔开枝散叶,人才辈出,分布在包括毛里求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以及香港、大陆各地。自上世纪60年代起,喜庐先后借用作为白宫公社办公地,此后开办过青少宫、幼儿园、青年之家、公社侨联、民兵文化室、文化站、体育协会等,为家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屋主人林厚安先生的女婿李路方老师居住此地时,曾义务办起青少年文化宫,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其事迹和精神至今仍为后人称道。

  那是1977年,出生于梅县松口镇二何书院,曾任梅县教育科科长的李路方老师,决心利用自己的专长,以喜庐为平台发挥余热,组建文化室,为当地的青少年、老年人等提供各种文化学习的机会。经过一年的筹办,喜庐青少年文化宫免费对外开放。里面设有图书室、书画室、歌舞练习室等,群众反应良好,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于1980年正式授名“梅县市白宫区青少年文化宫”。1985年,为解决附近幼儿入学问题,李路方老师又在喜庐开办了白宫第一所幼儿园——白宫机关幼儿园。李路方老师不顾年迈之躯,担任义务管理员,为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他坚持在春节、六一儿童节开展各种游园活动、歌舞表演。在寒暑假,由县文化馆安排指导老师,开办英语、书法、歌舞、美术、科学等兴趣班。

  上世纪八十年代,附城18所学校学生来白宫参加清明扫墓后,再到白宫青少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传统,很多文学青年更是将这里视作精神家园,纷纷前来踏访。据资料显示,李路方老师仅在1985年1986年两年,就接待师生近2万名。

  李路方老师去世后,喜庐村委征得屋主后裔的同意,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几经多年努力,一举使喜庐蝶变成辐射周边6个村的农村文化俱乐部。喜庐农村文化俱乐部的建设,是通过村民自筹一点、乡贤捐献一点、政府奖励一点,尽心筹措建设资金的。现如今已建成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器乐室、卡拉OK室、棋牌室、展览室、文艺小广场、健身场所于一体,满足群众多种形态文化需求的活动中心。既具有休闲娱乐、节庆聚会、婚宴活动、乡亲议事等多种功能,又凝聚了四平村、大平村、白宫居委、龙岗村、将军阁村、赛仁村等周边6000多名群众的向心力,和谐了邻里关系。特别是通过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发动众乡亲修葺老祖屋,白宫各地原生态优秀客家乡土文化渐次得于再现,大大促进了古民居保护,别开生面地为客都梅州探索铺就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态游、民俗游、自助游的文化旅游新路子。

活化只为“看得见的文化,记得住的乡愁”

  古侨建古民居是城市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重要见证,数量众多的古侨建古民居是梅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广东文化高地的形象载体。活化利用古侨建古民居,不断提升保育水平,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助力打造梅州文化高地,这些年来已成为客都梅州各级政府部分的通识。据梅州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叶永忠介绍,梅州目前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43处。其中:国保5处,省保75处,市保99处,县保264处。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646处,传统祠堂、民居等16000多座,历史建筑存量全省最大且保存状况最好。

  如何让这些历史建筑活化成为“看得见的文化,记得住的乡愁”,活化成为“文化之乡”鲜活的载体,这是近些年来客都梅州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棘手的是因岁月的流逝而一天一天衰落下去的古侨建古民居,即便是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缮这些极有历史价值的老屋。

  “要坚持按照规划先行、重在保护、最少干预、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古民居的活化利用,努力实现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梅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锐锋如是说。


  或将古侨建古民居活化变成文化旅游载体;或将古侨建古民居活化变身众创空间;或将古侨建古民居活化变身娱己怡人的文体中心;或将古侨建古民居活化变身客博文化展示中心;或将古侨建古民居活化变身记住客家美食的客家汇;或将古侨建古民居活化变身都市人休闲度假体验田园的乡村民宿……在保护传承古民居中,梅州古侨建古民居的活态传承之路越走越清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