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为什么以前客家人叫爸爸"阿叔"、妈妈"阿姆"

社会 | 2022-12-18 17:53| 查看: 5008|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人
摘要: 客家人的这个风俗习惯,你了解嘛?
  旧时,客家人有这样的一个风俗习惯,他们称谓自已的父母不是用爸爸、妈妈,而是用一种比较疏的称呼来叫喊自已的父母,把自已的父亲称之为阿伯或阿叔,把自已的母亲叫喊成阿姆(mei)或阿婶。有些甚至把母亲叫成阿娘。


  这种现象,在六七十年代以前较为普遍,七十年后逐步改观,到现在,基本上都是按照标准的称谓来称呼自已的父母亲了。即是叫父亲为爸爸、叫母亲为妈妈。

  “姆”,据汉语大辞典注释:古代对中年妇女的称呼。这说明在古代“姆”不一定指母亲,可以指关系比较疏的女性。

  在称呼上叫疏一些是为了避免和减少父子、母儿之间的命运冲突,即是相冲相克(佛相学术语),主要与生辰八字有关。这样能使孩子减少一些疾病。叫疏一些能给孩子带来好运,能使孩子快点健康长大”。


  例如,在农村只要小孩一出生,通常便会叫算命先生帮忙排八字,根据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导排出一个人的命理。首先你五行欠什么,取名就会取与之相关偏旁的字,好让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得以均衡,以之趋吉避凶。

  再者就是看小孩会不会跟家里人(特别是父母)会不会有冲突(相克),如果有的话,就要过继(也叫过房)给别人带,给人做儿子,或者在称呼上叫疏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小孩如果命硬的话,可以去拜神明、拜外人为二爷,或者找结拜兄弟等,这样小孩子才不会那么多事,比较乖。

  说到农村的过继习俗,类型是有很多种的,但大部分是在兄弟间或亲房中进行。

  比如:有的要过继到远一点的地方;有的只是过继到出了屋檐水而且要同喝一口井水的,而有的则是过继给不出屋檐水的同屋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同屋的人也就是家里的叔叔伯伯了,这样的话,假如这个小孩是某个人的长子,过继给叔叔的话,那就叫生父为伯伯了,叔叔还是叫叔叔(因为过继关系,叫法上就有别叫那么亲),因为是长子的原因,生父后来生的弟弟妹妹们也跟着老大的叫法就自然而然了。

  有的算命先生说孩子应移房过祖,不然不利。但自己孩子怎能送与别人?就只好在称呼上改变。少时对父母这么称呼,长大了还是这么称呼,习惯成自然。

  而“爸爸、妈妈”是北方话,是文雅话,除了城镇及有学识家庭特别用这一称呼,或称“阿爹、阿娘”外,农村百姓就很少用这样的词语了,这也是后来的随俗称呼,并非传统叫法。


  在海丰黄羌客家人中对于亲人的传统叫法上,通常会称呼曾祖父为公太或阿太,曾祖母是婆太;称呼祖父为阿公,祖母是阿婆或者阿嬷。

  叫外公为姐公,叫外婆为姐婆。因为古代叫父亲为爷,叫父亲的父亲为爷爷。

  叫母亲为姐,因为外婆是姐的母亲,所以外甥们就叫外婆为姐婆,但不能叫作姐姐。

  而兄弟间最小的则称呼为叫阿满(小孩叫其为满叔)。

  对于小孩,男的叫什么古,细满仔,女的则叫什么嫲;姨姨则称呼为man姨,姨夫为man姨丈诸如此类。


  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90后出生的人多改口叫父母为“阿爸、阿姆(mei)”,或者“爸爸、妈妈”了。

  而那些情浓于水,寄予父母无限爱,并深藏功与名的奇怪称呼则渐渐成为了历史的符号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