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吴德芳:从金钻业的“门外汉”到“老行尊”

客商 | 2015-7-22 02:33| 查看: 4809| 评论: 0| 原作者: 网文 廖业强
摘要: 从1981年后在商公会任职,任会长后我成功向政府争取了黄金入口免税;1987年游说政府支持,设立了民办但公信力强的金饰标准局与验证局,使马国黄金首饰有了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基础,促进了全行业的发展与繁荣,成为马国 ...

  早年失怙:来自单亲家庭

  吴德芳4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吴德芳小小年纪就开始帮母亲种菜、养猪牛羊鸡、磨豆腐、卖菜。

  记:吴老,您能否先给我们讲讲小时候家里的情况?

  吴:1927年,我的父母从老家梅县程江镇大和村移民到马来西亚马六甲巴樟。我有五兄弟,五个姐姐,我是老幺。我父亲去世得早,那时马来西亚的生活还很穷苦,我与母亲、兄姐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家里的地是租来的,母亲种菜、磨豆腐,我们兄弟几个骑脚踏车去卖,还要帮人家看牛。

  故乡梅县是有名的“文化之乡”,母亲有很强的崇文重教意识,她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牺牲我这一代不要紧,希望你们这一代好好读书,将来要做起一头家(指老板),才能出人头地。”尤为可贵的是,母亲很有投资意识。那时家里以卖菜和磨豆腐赚的钱维持家计,而卖猪牛羊所得的钱则作为储蓄。有了一些积蓄后,母亲曾以每亩300令吉买了30亩的老橡胶园,后来获得政府的津贴每亩600令吉,就把老橡胶树翻种,终于有了自家的产业。
  
  艰辛求学:为省钱远赴台湾

  吴德芳小时候光着脚丫步行两英里到培风小学上课;初中也是半工半读,几乎每天早上都得踏着单车,把家里种的菜送到菜市场去卖,然后才去上课。

  记:在早期的华裔子弟中,能够上大学的是极少数的幸运儿。您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考上台湾成功大学的?

  吴:母亲58岁去世时我正念高中一年级,我本想就此辍学出外谋生,后经三哥的鼓励才继续学业。三哥只读了两年书,14岁就到新加坡去做工,从事打金,那时他用打金的工钱来栽培我完成学业。因此我一直很感激这个哥哥。高中毕业后,我回到马六甲,在一间华人小学教了一年书,然后才考上台湾成功大学化学系。

  记:据说您大学毕业回到马来西亚后一身兼两职,晚上当教师,白天在马六甲建筑商公会做秘书。后来是什么原因使您改变初衷,走上经商之路的呢?

  吴:我的最大愿望是去教书,做生意不是我的首选。1960年代初,从台湾回来后,我本想学以致用,到新加坡大众钢铁厂做化验师。恰在那时,三哥回吉隆坡创业,从事打金承包,因为资金不足、人手不够,邀我过去帮忙。那时从没想过要从商,而想去美国继续深造,不过三哥说要为家族的经济和发展前途考虑,经过他一番劝导后,又觉得以前欠他供我上大学的人情,于是就答应了他,从此走向经商的道路。

  其实,对于打金这门手艺我是“门外汉”——直到现在仍然是外行(笑)。因此,打金的工作主要还是由三哥负责,我则负责处理行政和财务,不过这是对外的漂亮话,实际上我还要外出推销,四处奔波。

  愈挫愈奋:“门外汉”终成“老行尊”

  吴德芳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创业之 初苦心经营,生意刚有起色,4个合伙人却因2人挪用公款赌博而散伙;1970年开设的“金马”金铺,生意日隆之际,却被1976年的一场大火烧毁,损失惨重,停业一年;1983年,在“金马”、“金河”两间分店的合股人被一名批发商撬走,同时也带走了金河多美分店的全体员工,另起炉灶,让企业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记:您怎么会想到离开哥哥自立门户?创业之初顺利吗?

  吴:跑推销的工作为我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为我后来独自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与三哥合作了4年后,觉得他的事业已有一定的基础,生意渐渐上了轨道,因此征得哥哥的同意后,我自己出来另立门户,起初也是开承包金饰加工、设计一类的工厂。这一行不需要多大的资本,主要靠行业人士的支持,慢慢做成了小小的批发商。在1968年创业时,我和3位朋友以5000令吉的资本,创立了“多美承包金饰工厂”,从事成本较低的打金承包,工人也只有4个。两年后,与朋友合作,开拓金饰批发的生意。经过三年的刻苦打拼,我已成为吉隆坡和雪兰莪小有名气的铸金商。后来我把业务扩展到零售,先是在吉隆坡第一家购物中心——金马购物中心买下两个店面,开设第一间多美金钻行;其后又在金河购物中心开设另一家金钻行。起初发展还是蛮顺利的。

  记:您有怎样独特的经营思路呢?

  吴:“信义+创新”是我做事的“四字箴言”。在事业刚起步时,公司规模还小,与规模较大的公司硬碰是不实际的,那么,如何寻求突破呢?

  首先是看准市场,从批发产品入手。我把打制的金饰批发给小市镇以及店面不大的金铺——这些都是规模较大的批发商留下的市场“空缺”。同时,我也致力开拓华人以外的潜在市场。因为在马来西亚的华(华人)、巫(马来人)、印(印度人)的节日、婚期都不同,无形中一年到头都有生意做。多美(Tomei)就是“多么美丽”的缩写,从表面上看很难猜出这是个华文拼音。之所以要以罗马拼音的形式出现,就是要让不同种族的人都接受这个牌子。

  其次,以更纯正的黄金来塑造自己的品牌。1960年代,金钻珠宝业售卖的黄金首饰都以纯度低过八成八的黄金打造成的,顾客对金饰的品质早有微词,其实这是恶性竞争的结果。于是我反其道而行之,以纯度八成八的黄金打造首饰。我批发出去的金饰都打上字轨(Hallmark)“义”,这样一来,这些金饰自然而然地成为“活广告”,凡是有“义”为标志的金饰,在坊间就是品质的保证。公司的诚信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

  三是注重多样化的金饰设计,也就是在金饰方面的创新。传统的华人金首饰,

当然是以华人喜爱的款式为设计样式。然而,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和平共处的国家,黄金是各大民族都喜爱的金属,单调的设计就等于限制了市场的广度。于是我特别在首饰的设计方面多花心思,以迎合各民族的喜好,扩大市场。

  记:为什么那么多的打金好手都没有把生意做大,只是成为一名不错的金匠,而您这个外行最终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看来不墨守成规不断创新是您的法宝,据说您创造了行内的多个“第一”?

  吴:安于现状是金饰业的大害,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一行是行不通的。传统有时候并不是不可置疑和不可改变的,如果马来西亚的金饰珠宝业一直沿袭传统作业方式,肯定无法达到今天的规模和高度。我的“多美”在这个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首家在购物中心开设金钻门市;首家采用电脑化管理;首家实现提炼、设计、生产、代工、批发以及门市零售的“一站式”服务;还最早引进日本雕花机,以最新的技术生产国际水准的金饰。不断求新求变是我经营理念的特质,这可能与我受西式教育、学的是自然科学有关。

  记:您从1968年创业,事实上直到1986年才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期间18年并非一帆风顺,您的企业经历了种种波折。请问您是如何一次次度过危机的?

  吴:我在创业路上遭遇了三次大的危机,但都安然度过。其原因我总结起来是家人、员工、朋友的支持和同业的互相扶持。当然更离不开我主观上的努力。比如1976年那场大火过后,我在金马购物中心附近第一购物中心重开金铺,重聘因金马购物中心失火而失业的职员;不但如此,还发给他们在未上班的一年多的薪金。我这个人是“该花钱的很大方,要节俭时很吝啬”,所以创业时有人称我是“孤寒财主”,我不认为这是对我的讪笑,反是对我的褒扬。赚钱不容易,省下就是赚到,先节俭和后大方是差别很大的。我常拿小时候养母鸡来比喻:杀鸡取卵最要不得,要让母鸡多下蛋,多孵小鸡再繁殖;若一开始就把母鸡宰了来吃,以后什么也没有。现在的我绝对不是“守财奴”,已成立了“吴德芳基金”。

  记:在您担任了马来西亚金钻珠宝商公会联合总会会长期间,以民间力量推动行业标准化,完成了在当时别人看来尤其是在别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您为马国金饰业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据闻因之业界奉您为“老行尊”。

  吴:我主要做了两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从1981年后在商公会任职,任会长后我成功向政府争取了黄金入口免税;1987年游说政府支持,设立了民办但公信力强的金饰标准局与验证局,金商总会还花费10万令吉从意大利进口检验仪器,使马国黄金首饰有了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基础,促进了全行业的发展与繁荣,成为马国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马来西亚是全世界第二大黄金首饰出口国,金

钻业市场份额达19亿令吉,仅次于意大利。

  信义为本:代际传承以求永续经营

  2006年7月12日,多美集团在大马股票交易所第二交易版成功上市。创业难,守业更难,“多美”和许多海外华人家族企业一样,第一代创业,扎稳事业根基;待第二代长大学业有成后,旋即加入企业以期发扬光大,甚至推向另一个高峰。

  记:据说您在半退休状态下对子女列出创业要点作为“家训”,这“家训”是什么内容?

  吴:诚信、刚毅、勤朴、进取以及惜福。

  记:多美集团的上市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吴:“多美”上市后营业额翻番,目前达3亿令吉,业务扩展到全马60间分行;股票交易也从第二交易版转为主版。

  不少人以为,老一辈客商思想难免保守,经营手法老旧,没有突破。但这,绝不是我。我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硕士,约10年前即相继完成学业,先后加入“多美”机构,各自在不同领域承担职责。次子吴逸平任董事经理,他15年前学成回国加入“多美”,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从传统金饰店的稳实形象,添加了许多年轻化和讲究时尚品味的设计;他同时是“多美”上市的最主要的操盘手。目前我是半退休状态,放手让他们干,他们只把我当作最佳顾问。我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服务华人社团。

  家族事业能否由后代传承并发扬光大,不在我的能力控制范围。不过,再创新辉煌的成功例子也不少,我对“富不过三代”的宿命论持保留意见。我这一代独资创业者,大小事务皆自己一手打理。但我更相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是拥有权和管理权应该分离,管理事务应交给专业人士全权负责。“多美”目前正是引用欧美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概念,10年前就聘请专业人士负责管理了,我们聘请的都是充满干劲的年轻专才,员工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就连我们的董事,也是真“懂事”,也是珠宝专家,包括3位珠宝鉴定师。一个成功的企业,关键在于能否永续,不能因为少了一个人就影响公司的运作。

  记:“多美”走过了40年风雨路,接下来将如何更上一层楼?

  吴:公司旗下有3个品牌,拥有自己的提炼贵金属工厂、金饰批发、金钻门市等,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品质控制、包装销售乃至售后服务,以“一条龙”的方式来经营公司业务,这种经营模式属全马第一家。今后一是要占领市场份额。全马金钻珠宝行业零售市场的总值,保守估计超过25亿令吉,要争取更多的国内客户;产品出口至欧美、中东已有一定比例,日后要把焦点放在亚洲市场,如东南亚的泰国、越南、印尼以及中国内地,以高端产品抢占市场。二是规划设立连锁店和开辟网上交易。三是产品注重质量,设计力求创新。名字取意“多么美丽”,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集团的名字,更是一个精品的标志以及完美的品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