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余秋雨:希望梅州成为南中国的生态环境示范区

故事 | 2015-7-22 03:23| 查看: 1966|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日报 罗娟娟 高讯 侯慧妮
摘要: 8月30日,著名学者余秋雨作客“客家讲坛”,为梅州市民送上难得的文化盛宴。在梅期间,余秋雨先生还参观了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以及客家博物馆等景区,并专门抽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盛赞梅州山好水好的同时, ...

  
8月30日,着名学者余秋雨作客“客家讲坛”,为梅州市民送上难得的文化盛宴。在梅期间,余秋雨先生还参观了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以及客家博物馆等景区,并专门抽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盛赞梅州山好水好的同时,还为梅州打造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

  ●我很羡慕生活在梅州的居民,因为梅州城区虽然不大,但是很雅致、有等级。

  ●我对这几个景区评价很好的原因是它对整个梅州市的市民提供了一种教材,这个教材最后的成果是超过景区本身的,是可以延伸到大街小巷的。

  记者:(以下简称 “记”)余老师,您好。欢迎来到梅州。这两天,您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梅州的多处地方。短短两天,世界客都给您留下的印象如何?

  余秋雨先生:(以下简称“余”)首先,梅州美化绿化程度超过我的想象,整体绿化等级很高。我很羡慕生活在梅州的居民,因为梅州城区虽然不大,但是很雅致、有等级。其次,在这个不大的梅州,有很多让我感到极其美丽的景观聚集区,里边有山、有水、有很好的生态农业、有现代休闲式建筑,这为梅州的前进提供了示范,也给前来度假的人一种启发,为他们今后建设梅州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物。我对这几个景区评价很好的原因是它对整个梅州市的市民提供了一种教材,这个教材最后的成果是超过景区本身的,是可以延伸到大街小巷的。再者,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看到一些梅州的文化遗迹、名人纪念园、客家博物馆,都做得很用心、很完整,资料充分,讲解员素质也比较高。而且我更高兴的是,这些景区景点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名人故居旁,我们普通的百姓还在正常生活。

  2

  ●我个人觉得移动文化中最美好的就是交融,而交融做得最好的就是客家文化。

  ●客家人把主动融入当地的传统美德继承下去,让客家文化成为一支流动性的、包容性的、交融性的文化洪流,不断地前行,所以,走到最后客家文化其实是最不保守的文化。

  记:您作客“客家讲坛”时提到中国文化是混合的文化。那么我们的客家文化如今又是处于怎样一种状态呢?

  余:客家文化一直在创新发展中,其实已经混合了不同的文化。客家文化一直不保守,客家人第一次南迁以后,客家文化遇到的一直是别的文化,它的非侵略性就是交融性,它南迁的时候与当地文化产生了很好的交融。后来的两次迁徙,它不断地和西方文化融合、和东南亚文化交融,我个人觉得移动文化中最美好的就是交融,而交融做得最好的就是客家文化。

  在梅州,可以看到很多客家建筑,比如客天下的客家小镇,已经融入了欧洲风格和东南亚风格,各种风格都很好地交融在一起。比较着名的客家文化人,他们往往是外语也懂,外面的情况也非常熟悉,自然科学也懂,现代政治也懂,这个文化就交融了;客家有自己传统的美食,但是优秀的客家人对其他好的饮食也不拒绝。客家人把主动融入当地的传统美德继承下去,让客家文化成为一支流动性的、包容性的、交融性的文化洪流,不断地前行,所以,走到最后客家文化其实是最不保守的文化。展开地图,你看客家人集中分布地,往往是民间开风气之先,流动性最强的地方。我觉得这种风气要保存下去,和优秀文化相交融,和当地文化相组合,只有在不断组合中,我们的文化才会不断壮大。

  3

  ●客家文化不要单独去发展,不要游离了中华文明的大课题单独讨论

  ●客家文化应该愉快而美丽地存在,不要过分地感叹它被其他什么文化融化掉了

  记:我们经常会说如何去传承发展好客家文化,您对此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余: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要单独地去发展,不要游离了中华文明的大课题来单独讨论。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到山东,会被问及山东文化、曲阜文化、孔子文化怎么发展。如果你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你会觉得山东文化、曲阜文化不要如此独立,我们要保护它们,但不要作为一个独立的话题。现在整个中国都完全处在现代化、融为一体了,所以客家文化应该愉快而美丽地存在,不要过分地感叹它被其他什么文化融化掉了,因为我们现在是个族群和谐、多种文化并存,而且相邻为居、相邻为乐的时代。

  客家文化的整体状态是保留了许多遗迹,保留了客家的许多美食,保留了客家的语言,保留了客家的山歌,保留了一支客家历史研究队伍。这些,梅州都做得不错,这就足够了,不必再过分夸张,不要让周边的非客家人感到某一种压力。因为我们现在是个族群和谐的时代,每个族群都有它的不容易,每个族群都有它的美丽,每个族群都有它在今后生存发展的理由。各个族群相比较而言,客家文化和客家人在现实中还是比较强大的,它有足够的人数,足够的流传,有各种各样重要人物的历史背景,我们如果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话题,对周边族群产生一定压力的话,就有点过分了。

  4

  ●我非常希望梅州能在南中国的生态环境上做个示范,最好是在全中国也做示范。

  ●朱泽君书记给我讲的“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生态园与宜居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个模式很精彩。

  记:您提到近30 年来中国一些文化的因素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文本文化正在走向生态文化。2010年5月,梅州被国家文化部批准成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您怎么看待这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余:梅州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这一块已经做得很好了。在全中国,文化已经慢慢地走向生态,同时也逐渐按实验的方式慢慢地往前走,各个地方都有很好的成果,但梅州在这方面特别用心,做得比较优秀。

  我建议梅州在这个方面大胆地往前走,不要去在乎人家所说的文本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思路,就是努力地建筑一种以客家文化为基础的当代主义幸福文化,把它作为当代幸福主义文化来构造,怎么和谐怎么来,怎么开放怎么来,怎么幸福怎么来,怎么包容怎么来。我非常希望梅州能在南中国的生态环境上做个示范,最好是在全中国也做示范。朱泽君书记给我讲的“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生态园与宜居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个模式很精彩。从1905年开始,英国好几个环境学家提出城市花园或者是花园城市,他们提出花园这个概念就是城市该如何和周边的农村结合起来,使农村变成花园,这个英国首先做到了。梅州要继续努力做好 “宜居”和 “生态”,把梅州整个变成一个花园,把城市造在花园里。

  记:您提出梅州有望成为南中国的生态环境示范区,是对我们梅州最大的肯定和鼓舞。当前,梅州提出打造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您认为梅州应如何发挥生态和文化的作用呢?

  余:文本文化转向生态文化,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满意梅州的几个景区,这几个景区都做得很美、很精致。我们不要按照传统老文化的概念说文化,我们的文化已经是生态文化,不是非得在那棵古树上写两句古诗词才叫文化,其实文化是人和自然的自然组合。领导提出要“穿衣戴帽”,一定要把自然生态的东西放上去,在云南连电线杆都用树皮包裹起来,这样很美丽。现代的建筑不能没有,现代的结构不能没有,但是现代建筑在外观上要把颜色让给山和水。把现代建筑进行农舍装扮,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谦虚,人类不能这么嚣张,用我们的钢铁,用我们的铝合金,用我们的天线架,非常嚣张地侵蚀非常美丽的山水。

  梅州文化的发展关键是要把由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为主干组成的文化主体做起来,具体就是把所有客家精英人物组成的团体思想,和梅州特有的生活方式宣传好,打造出梅州自己的文化品牌。梅州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大文化,他就是现代文化的主干。我们要创造一个最好的生态文化环境,那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是生态文化的终极目标。

  如今,梅州搞生态旅游特色区就是向前走的生态文化,按照文本文化,梅州文化已经不缺了,但是生态文化还需要发展,我现在感觉到农村的生态形态还确实有待于整理。梅州有很多文化话题,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要善于发现,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发利用。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并不意味着人民幸福指数高,真正文化是打造理性与幸福、美丽与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这是先烈们当初为之奋斗、愤怒、甚至付出鲜血与生命所追求的目标。

  5

  ●现代传媒要深入介入,要对公共空间负责。

  ●由于媒体的调动,政府全方位的介入,遗憾的角落会越来越少,梅州也会迅速美丽。

  记:您经常提到传媒在文化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推动作用。那您认为梅州的媒体在助推客家文化和城市建设中应发挥怎样一种作用?

  余:梅州在整体的规划上是没有问题的,我特别希望梅州当地的媒体能就具体的问题提出精彩意见,可以对一些成功的典范进行推荐。比如某个地方的房子是最好的,它最容易对于我们一些农村的建筑有推动作用,我们可以在媒体上做评选。再比如梅州有哪几个角落是最不能容忍的也可以进行评选,通过媒体的推动改善这些最不能容忍的角落。或者,我们可以找几个容易推广的最好的建筑群体或者说街道段落,进行宣传,以期得到推广。

  现代传媒在打造试验区的时候,不能光是等待市政府的一些措施,要深入介入,要对公共空间负责,应该更积极地参与。比如你们评选最不能容忍的角落,老百姓是不会难过的,他们甚至会很开心,说政府要来改造我们了。由于媒体的调动,政府全方位的介入,遗憾的角落会越来越少,梅州也会迅速美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客家话亲戚称呼大全,赶紧收藏! 客家话亲戚称呼大全,赶紧收藏!

  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闲了了”,这不仅说明了亲戚关系的远近亲疏,也说明

国侨办批复!第33届世客会将于10月24日至26 国侨办批复!第33届世客会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洛阳举办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陕西惊现罗姓“客家古村”,全村都讲客家话 陕西惊现罗姓“客家古村”,全村都讲客家话

距西安85公里地处秦岭南坡山中有一个村落叫罗家湾,行政区划属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龙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