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谷向阳:巧借楹联文化展示世界客都

故事 | 2015-7-22 03:23| 查看: 1668|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日报 李少凤
摘要: “岁月燃情,莫道梅州人神气壮;林园焕彩,只缘客天下惠风和。”担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书法协会副主席的谷向阳,日前来梅参加第五届中国楹联学术论坛和我市荣膺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广东诗词之市” ...

  
人物简介

  谷向阳,1944年生,山东嘉祥人,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自1966年起一直从事楹联的研究,至今已有47年。主编对联类着作计16部1200万字,楹联创作6000 多副,撰写楹联理论文章计80余万字。他呕心沥血几十年完成的《中国楹联学概论》被学界高度评价为:“在文学艺术的基本框架内,为楹联这一文化系统找到了一个坐标原点。”现兼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书法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岁月燃情,莫道梅州人神气壮;林园焕彩,只缘客天下惠风和。”担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书法协会副主席的谷向阳,日前来梅参加第五届中国楹联学术论坛和我市荣膺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广东诗词之市”授牌仪式时,有感而发,写下此联。期间,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1 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梅州

  记者:谷教授,您好!目前全国楹联文化的发展状况如何?一年一度的中国楹联学术论坛今年为何选择在梅州举行?

  谷向阳:楹联是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楹联文化是具有极强渗透力的文化,既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又为文人雅士所喜闻乐见,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为种种原因,楹联一度被长期排斥在文学殿堂之外,面临散佚的危机。

  1984年,着名楹联学家马萧萧老前辈创立中国楹联学会,现在已有近百万会员。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楹联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楹联文化,不仅仅是创作对联,还要从文化的角度和理论的高度追踪楹联的内涵,研究它们的发展、格律、楹联家创作时的缘由及对其作品的解读鉴赏,这对更好地发展楹联文化有推进作用。今年选择在梅州举行,是因为享誉“世界客都”的梅州文化底蕴浓厚,是着名的“文化之乡”,近年来在发展诗词楹联文化方面取得显着的成效,最近又获评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广东诗词之市”,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梅州。

  2 创建成功,进一步彰显“文化之乡”品牌

  记者:梅州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广东诗词之市”,您认为原因是什么?这对梅州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谷向阳:梅州创建成功,首先是梅州的领导重视诗词楹联文化的学习和建设,给予了指导和大力支持;其次,基层组织很积极,以陈平为首的梅州楹联学会与罗滨、王伟怀等人牵头组织的嘉应诗社等平台,带动大家学习研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最后是团结了一批企业家,把企业文化和诗联文化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企业家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扩大了诗联的影响力。

  客都梅州有着许多亮丽的城市名片,如今又增加了两张文化名片。这两张名片凸显梅州在诗联文化方面取得的显着成效,更加全方位地展示了梅州厚重的客家文化,彰显“文化之乡”品牌。对鼓励今天的人们去研究学习诗联文化、让其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有积极推动作用,对梅州正在创建的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也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记者:如何将客家文化与诗联文化有机融合?

  谷向阳: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客家向世界各地迁徙、创业,实际上已经把中华对联带到全世界。当然,由于客家有自己的一种文化特质在里面,所以传播过程中,对联也具备了客家文化的一种水平和内涵。对联文化讲究传承、弘扬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古老的文化必须与时代相结合,才有现实的活力。现在对客家楹联文化来说,在融入客家历史的名人轶事、客家精神之外,还可以结合当下,把梅州的鼎盛人文、优美生态、安全洁净等特征巧妙体现,成为传播客家文化、展示世界客都的另一种渠道或方式。还可以把楹联、诗词文化融入到创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中,力争做到一景一联一诗(词),景联相映,让游客记得住、口相传、常来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 双管齐下,力争验收顺利达标

  记者:您认为我们该如何进一步完善诗联文化建设,争取我市在12月份两大文化创建工作的验收中顺利达标?

  谷向阳:双管齐下,主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完善。在软件上,多办一些讲习班,为诗联爱好者授课,普及相关知识,壮大创作队伍。同时规范诗词楹联的创作原则,对一些亭台楼阁所或知名景点所悬挂的楹联进行检查整改,从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等楹联六要素进行鉴别,避免贻笑大方。此外,不仅要创作编写诗联,还要用书法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悬挂出来,展示诗联的文化魅力。所以,在硬件方面,可以多开展诗联文化“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并在一些旅游景点或街头巷尾的亭台楼阁悬挂出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尤其要大力发挥诗联文化对进校园、促进教学相长的作用。过去社会上有些人认为现在年轻一代在传统文化上比古人弱。但通过中国楹联学会与《对联杂志》这几年的培训实践,我们发现许多孩子们7分钟就能完成一副对联,水平也不错。我认为,提升孩子们创作诗联的能力关键是学习环境的营造。实践也证明,诗联进校园,无形中对孩子们潜移默化,对其成长和学习都有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对联,对孩子如何去构架、形成宏观的思维,又如何讲究微观的落点、角度的选择、意境的锤炼,都有莫大帮助。对联艺术还体现民族精神,有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共享两岸春色!赣州举办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 共享两岸春色!赣州举办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文化交流活动

据了解,赣州作为千年宋城、客家摇篮,千年来孕育出了无数艺术奇才和技艺,第三批赣州

河源客家妹子返乡创业,用公益视频传递广东 河源客家妹子返乡创业,用公益视频传递广东乡村之美

放弃深圳高薪待遇返乡多年在河源、广州等地专心做好慈善公益宣传,河源客家妹子张俊慧

宁化:凝聚文化名人影响力 推动文化传承新 宁化:凝聚文化名人影响力 推动文化传承新发展

3月8日,宁化县伊秉绶故居和文化园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伊秉绶文化爱好者前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