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之比较

源流 | 2015-7-22 03:30| 查看: 8796| 评论: 0| 原作者: 互联网 佚名
摘要: 人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场合和环境中生活,从事生产劳动与创造,不断培育新文化,月积年累,形成许多文化圈,文化区域,民族、民系文化。各种区域文化、民族、民系文化从不同方位,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 ...

  

  

  核心提示
  人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场合和环境中生活,从事生产劳动与创造,不断培育新文化,月积年累,形成许多文化圈,文化区域,民族、民系文化。各种区域文化、民族、民系文化从不同方位,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 Abstract: In China, the ol

  

  核心提示
   人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场合和环境中生活,从事生产劳动与创造,不断培育新文化,月积年累,形成许多文化圈,文化区域,民族、民系文化。各种区域文化、民族、民系文化从不同方位,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
  Abstract:
   In China, the old- time Heluo Culture and Hakka Culture have remote relationship. Hakka Culture originates from Zhong Yuan Culture, but, Heluo Culture has its own feature. This essay compares differences between Hakka Culture and Zhongyuan Culture from aspects of folk- custom, religion and education, and so on.

   人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场合和环境中生活,从事生产劳动与创造,不断培育新文化,月积年累,形成许多文化圈,文化区域,民族、民系文化。各种区域文化、民族、民系文化从不同方位,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全国各地区的各种区域文化、民系文化等像千百条河流汇总成大海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系文化之间又有历史的密切联系,各具特点。在中国,历史最悠久、辐射力最强、富有代表性、内容十分丰富的中原文化和最年青、最活跃、最开放的后起之秀客家文化关系特别密切,他们是亲缘文化,一派相承,同源异支,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一、客家文化渊源与中原文化渊源之比较
   (一)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华夏文明根在河洛。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核心,是中华民族兴起的发祥地。其文化辐射四面八方,融汇各地方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汇总成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时派生各种区域文化、民系文化,客家文化、福建文化等就是其中一部分,她们的主体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延伸,是源流关系。但客家文化经过千年磨炼,与土着民族相互影响、融化,受港台文化、外国文化的影响,产生一种新型独特的文化系统。
   “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语)。中原在古代是中央所在地,洛阳是十三朝国都,在1500多年期间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兴旺发达。在陕县发现有60万年前猿人打制的石器,在南召县发现有50万年前猿人牙齿化石。六千年前,中原成为中华民族活动中心地区之一,文化遗址有渑地县仰韵村、陕县庙底沟、郑州大河村等。原始社会晚期,河南社会发展水平相当高。三皇五帝曾以河南为中心活动过,颛顼高阳氏住濮阳,太昊伏羲氏居淮阳,帝喾高辛氏居偃师,黄帝居新郑,舜居虞城。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代建于河南。公元前21世纪中原进入文明社会,比西欧早一千多年。从远古到夏商周时期,中原文化都很发达。西汉河南境内有1260余万人口,数量与密度占全国第一。东汉以洛阳作首都,成为政治文化中心。虽然战争频乃,中原文化水平在全国仍然很高。大运河开发促进中原经济文化发展,隋唐至北宋是中原文化极盛时期,洛阳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大都市,开封有100多万人口,《清明上河图》反映当时发达兴旺状况。
   金元代之后,由于战争破坏,自然灾害加重,人才人口外流,政治中心转移,大运河淤废,中原交通落后,影响文化发展。儒家重名轻实,重农轻商,自给自足等传统思想。影响了经济文化发展,解放前统治阶级不重视教育,河南省文盲竟占总人口的85%,但中原人民以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着称于世,大大推动了中原经济文化进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民国时期,中原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发动“二七”大罢工、焦作大罢工、商城起义,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淮海战役、作出无私的巨大贡献,解放后河南成为大省之一,中原文化掀开新的一页。
  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核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都文化、统率文化,与其他区域或民系文化有所区别。
   (二)客家文化源自中原,特色鲜明
   姓姓先祖通中原,客家人事联河洛,客家先民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自河洛。“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几度。迁徒闽西北,将中原文化传播于此,三明境域文风渐开。……”(注)客家人保存的大量族谱和大批专家学者研究成果铁一般地证明:客家人根在中原。秦朝陈政陈元光(固始人)来漳州平乱,先后来万人。王绪、王审知(固始人)率兵三万多进闽称王,经济逐步繁荣,文化空前繁荣。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等。客家先民讲中原古言,盛行中原风俗,爱读圣贤书。宋元时期,他们和土着民族友好相处,交流融化,逐步产生了新民系、新语言、新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闽学”,在中外影响很大,传播几百年。至今有五十多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研究朱熹。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人是程颢,程颐的徒弟徒孙将理学发展为“闽学”。儒、道、佛等在客家区域相当流行。客家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作出贡献,产生了杨时、罗从彦、黄慎、伊秉绶、朱熹等着名人士,在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客家文化具有传承性、包容性、多元性、开放性等等。
   二、客家话源自中原,同中有异
   古代的中原地区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是人类最早居住繁衍的地区之一,是中国语言文字最早产生之地。七千多年的裴李岗文化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原始文字。在商代晚期都城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中原在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处于领先地位。秦朝宰相李斯(河南人)作《仓颉篇》,将六国文字统一为小篆,使汉字规范化。河南学者许慎着《说文解字》,始创文字学,成为首部字典。中原古汉语居母音的地位,发源于黄河中下游河洛地区。黄帝曾于河洛一带命苍颉造字。《河南通志》称:“河洛渊源为万世文字之祖”。语言的产生往往比文字更早。元代周德清着《中原音韵》介绍了中原古汉语。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地势险要,四通八达,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兵家必争之地,屡遭外族入侵。各族之间冲突、共存,交流、融化,中原语言起了很大变化,和上古、中古的古汉语差距越来越大。唐宋以后中原汉族共同语言从古代汉语演变为近代汉语。中原汉人在用近代汉语时,客家人仍在用古汉语。这很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普通采用汉语简化字,台湾同胞仍在用繁体字。这又像城市人普遍用普通话时一些边远山区农村的老中年人还在用方言沟通。后来普通话盛行北方,中原人世与时俱进了。北方人讲普通话比广东人、福建人更好更棒,闽粤人的地方腔重了一些。但有些恰恰是上古音、中古音,比如闽南话是河洛话(古代)。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人崇祖敬宗,崇古重志,热爱祖先文化,坚守本族语言。又因山区交通不便,外界影响不大,仍以中原古汉语为主体语言。近代中原汉人已不用古汉语,所以两地、两个民系语言有差距。近年来研究闽方言、客家话的专家学者们说,闽方言和客家话是古代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人传承了古汉语系统,又吸收了外界、少数民族的一些语言,创造了客家话,也造就了中华民族新的民系:客家人。客家话和元代周继清着《中原音韵》方言基本一致,方言的传承证明客家之根在中原。
   客家话源自中原不同于现代中原语言,它与少数民族交融,又不像他们的语言,它是“杂交”语言(杂优),集百家之长自成系统。客家话中有许多古音,但有微小变化。比如:古汉语“食毕”、客家话“食撇”(普通话:吃完了)。古汉语:“昼”,客家话也叫“昼”(普通话:“午”)。古汉语:“日”,客家话:“日头”(普通话:“太阳”)。古汉语:“索”,客家话也叫“索”(普通话:“绳子”)。古汉语是客家话的母体,这是公认的。
   三明市宁化县的邻县建宁(纯客家县)方言近似中原汉语语言。乾隆年间编的《建宁县志》卷九《风俗·方言附》(朱霞拟稿)曰:“建邑之语近似中原,即音多燥硬,非同蛮响间。”民国时期编的《建宁县志》卷五《风俗·附方言》云:“建邑之语似中原,虽音多燥硬,要不同于舌间。”“音多燥硬”是指送气音多,比如步、度、匠、重、共等都念送气音,其它闽方言则不送气。“要不同于舌间”是指建宁方言的两个特点:舌音t读为擦音h(比如“吞、托、汤、糖、洞、地等)。齿音ts读为舌音t,比如次、草、插、蚕、出等,它和宁化话有相同的渊源关系。例如:在保留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等方面都有共同点。将乐、泰宁县(纯客家县)也保留大量的中原古汉语词汇,其中中原古音、形容词运用单音词重迭前置作性状形容的特点十分突出。比如“精光”(光溜溜)、“雪雪白”(非常白)等,将乐纯音保留许多中原古汉语(雅语)汇语,有些连中原的古音都保留下来。比如:我称“涯(亻字旁)”(俺的转音),你称“伲”(氵女 的转音),他称“亻渠 ”(伊的转音),说话称“话事”,学校称“学堂”,房子称“厝”,蛋称“卵”,吃称“食”,走称“行”,跑称“走”。此外,将乐、泰宁因靠近江西,方言有赣化倾向,受江西影响很大。江西也有许多客家县。清流县(纯客家县)方言是说汉语的客家方言,是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话的一方土话。闽西客家话是唐末客家先民第二次南迁后由江西转居到长汀、宁化、清流等地后形成的。明溪(纯客家县)话有很多与中原话近似,连未读过书的人也很容易学说普通话。比如“砍柴”念“砍樵”等。
   三、客家民俗文化与中原民俗文化之比较
   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判断一个民族或民系的主要标准之一。福建汉人之根在中原河洛,当然民俗也源自河洛。随着中原河洛雅文化的产生与传播,中原民俗文化也以巨大的生命力、诱惑力辐射四面八方,极大影响了福建传统文化。至今福建人、客家人仍基本保留中原河洛古风,表现在过年过节,人生礼仪等方面。客家民俗继承了河洛古风,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保留与农业有关的习俗
   母亲河黄河洛水灌溉了中原地区,发达的农业领先于全国。中原河洛民俗最大特征是保留农耕文化色彩。在岁时节令、祭祀、人生礼仪等都与农事活动有关。福建是农林省份,南下中原先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促进农业发展。同时以河洛民俗取代土着民俗,易客为主。在农村更加突出地保留了古风。比如:敬拜土地公(社神、土地神)各地设庙立碑祭祀。过年期间忌用火烤烧食物,否则会烧坏庄稼之根,来年无好收成。张贴谷神春牛等。人们崇拜五谷仙(神农),颂扬他发明农业生产技术,各地都建庙祭祀。清流县林畲一带收五谷仙庙视为“祖庙”。泰宁县延桥东建“五谷仙庙”,于农历五月二十五日迎祀,人们蒸甜糕、作米丸、炸油蛋等敬奉,置新谷穗于神缘之手,以报答神农教民耕神五谷行医采药的功勋。
   (二)敬拜神灵
   中原民俗一大特征是敬拜神灵,继承远古图腾崇拜传统遗风,祈祷神灵保佑。闽人逢年过节,操办喜丧事等都要敬拜。比如初一清晨即起来燃放鞭炮,俗称用天地炮迎神。于清明节扫墓祭祖,端午节开展纪念屈原的划龙舟活动,中秋节祭月神。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祭灶神节,祷告词:“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下界传平安。好话多说点,赖话不用提,别啥都不要,五谷杂粮多捎回些儿。”接着将灶神像点燃,祝词:“升天吧,高高兴兴升天吧!”也有穷人诉苦,祝词:“一棵白菜一棵葱,打发灶爷上天宫,你老见了天爷老,就说我老活不成!”一般民众都是求灶神讲好话,祈盼上天保佑。至今三明等地仍流行此风。
   (三)崇祖重礼
   中原河洛之习另一大特征是崇祖重礼,客家人祭祖是古代中原标准的礼俗,极为隆重又经常,每逢过年过节,全族人欢聚一堂,杀猪宰羊,祭祖序辈,瓜分胙肉,畅叙天伦之乐。中原礼仪之乡习俗在客家人生活中表现在人生礼仪、逢年过节、生育、通礼、祝寿等方面。礼尚往来、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近年来宁化石壁举办多次大型祭祖活动,海内外成千上万人参加,效益很好。
   (四)点灯节
   元宵节点灯庆祝,古代以洛阳、开封最热闹。隋炀帝曾在洛阳皇城演百戏,声闻数十里,灯火通天。唐玄宗在洛阳五凤楼下设灯,竞赛歌舞,盛况空前。泉州、三明等地点灯闹元宵,踩街舞龙舞狮,以泉州最热闹、最活跃,名闻海内外,许多华侨华人、外宾应邀参与活动。
   (五)食俗
   客家人与中原河洛民俗基本一致。当代客家人过年过节,仍杀猪宰鸡,吃面食,吃饺子,扁食(做成元宝形,寓意期盼一年中招财进宝)。吃蒜意味会“算帐”。元宵节吃汤圆意味团圆。端午节吃棕子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欢聚一堂。……
   客家民俗虽然源自中原,但两者有所不同,多元化的客家文化,参透了畲族等少数民族的习俗,又包容了长江文化、南朝文化和江西文化等等。文化互动,形成多姿多采的新风俗。比如,客家人吃生鱼片、吃老鼠干等,原来是畲族的习惯。客家人和畲族相互学习、影响。客家人吸收畲族生产生活习俗,比如开垦梯田,种植“畲禾”、“百日子”、“八月白”,烧草木灰作肥料,用大瓢作水瓢,用长柄瓢作舀酒的酒瓢。畲族人学汉族建筑木结构泥墙瓦房,他们过去住竹窠。客家人与畲族一样,产妇坐月期间用温水洗脸,不吃稀饭和素菜等。畲族史上盛行火葬,客家人的土葬“拾骨重葬”风俗影响了他们,也实行二次葬。畲族喜唱山歌,客家人也受影响。客家人以中原儒家礼教的思想道德影响畲族,该族也以勤劳节约、艰苦创业和淳厚质朴的良好品德熏陶对方。
   四、中原河洛道教、佛教与客家人
   河南鹿邑县人老子(李耳)创建道教。他在洛阳任东周守藏史时,形成道家学说体系,他是古代大哲学家、思想家,被奉为道教诸神中地位最高的“道德天尊”。道教是地道的中原文化,后来被神化了,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文化、生活、习俗等都渗透道教思想。南下的中原汉人将领和移民将道教带入福建,到处都是道教信仰者与道观。
   在鹿邑县有座老君台,是老子修道成功的圣地。唐代在此建紫微宫,宋代名为明道宫。道教经典有老子的《道德经》、《南华经》(即《庄子》,庄子:河南商丘人)、《冲虚经》(即《列子》,列御寇:河南中牟人)。道教诸神大多是中原古代神话中的部落酋长、英雄人物及古代圣君贤臣。汉武帝时加速了把老子神仙化的过程。曹操把洛阳祭祀黄帝、老子的龙濯宫毁掉,颁令禁止吏民祷祝老子。但仍有许多怀异术的方士到许昌活动,天师道取代了太平道。在北魏政权大力支持下,寇谦之“新天师道”统治了中原及北部中国。北周武帝废佛教、道教。隋炀帝信道教,修建仙山,嵩山成道教名区。李渊靠道教起家,作“告吾子孙,长有天下”的预言。唐高宗偏爱道术,亲赴鹿邑祭拜老子。唐王朝利用道教学说修身治国。司马承祯提倡“主静”、“坐忘”,唐玄宗很赏识其弟子李含光。令他主持阳台观。北宋掀起两次崇道高潮,编印了道藏。金元代以后在中原地区流行太一教和全真教。太一教以卫州为中心,在河南传播了七世,直到元朝仍在民间流传。全真教道士张志素(商丘人)于元代主持鹿邑太清宫,花10年装修。全真教到明清两代逐渐衰弱,但对广大群众的民俗与思想观念仍有深刻影响。
   东汉时道教传入福建。三国时期福建已有灵洞院、洞观、炼丹井等。西晋太康年间兴建福州城隍庙、泉州白云庙,连江隋代道士活动更加频繁。五代闽王王延钧(固始人)宠信着名道士陈守元(福州人),陈曾建议盖宝皇(即王霸,延钧之祖)宫。其子继鹏接位后更加倍仰道教,奉守元为天师,言无不从。守元曾建议修建三清殿。……正是在这些中原官吏和外来道士的支持与努力下,福建道教逐步发展起来。闽东霍童山鹤林宫成为着名道教圣地,修道者有左慈、葛玄、郑思远等。也有很多道士上武夷山修炼。
   道教在客家地区普及,对民间文化产生广泛与深远影响,产生了一大批道家全石和书籍,繁衍很多有关道教的民间故事和歌谣,出现大批宣传教义和神仙思想的造型艺术,对民俗影响深远。客家民俗活动都受到道教影响。一些活动已成传统保留节目,日常生活必不可缺,比如许多家庭都有香炉、拜神祭祖。一些普度、祭神、灭灾等活动,规模很大,时间经常,参与甚众。近年来闽台信仰玉皇大帝、吕洞宾、关帝、妈祖、城隍神等的人甚多,台湾信徒不顾当局阻挠开船队到闽朝拜妈阻神像,参加祭祀活动等。客家地区流行延道士打醮祭祀活动。
   客家地区流行延请道士参与的“打醮”祭祀活动。多数在二月间进行。乡亲们备祭品,互相供献,借敬神活动以联络感情。建醮后,引神巡境,街巷结牲迎接。祈求平安的叫“打平安醮”。还有收成好的人们打醮酬谢。此外有驱瘟疫、除天灾、许愿、丧葬打醮等。
   客家地区信爷佛教者甚众,庙寺林立。仅梅州就有历史悠久又影响较大的一些寺庙如大觉寺、西岩寺、灵光寺、东岩寺等。灵光寺已成着名古迹与旅游区,汇集景观、古迹、人物、建筑于一体。客家地区寺庙以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创始人慧能主持的韶关曹溪宝林寺最多盛名。客家人敬崇定光佛(福建泉州人),流布于闽粤地区。天旱时客家群众经常迎像求雨。
   客家人信仰佛教,仪式深入民间,家设佛像、观音座,喜行布施,放生禽鱼,为死者修福灭罪苦云,还有未死预作生斋者。信仰观世音菩萨者最多。客家地区还有居士林佛堂。也有人信儒家而反对道教、佛教的。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最早的地方是中原河洛。自东汉后河洛地区佛教兴起,成为佛教发展基地和佛教活动主要舞台。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派蔡音(忄旁)等汉人出使天竺取经。请二高僧译经,洛阳白马寺成为重要译场,严佛调写的《沙弥十慧章句》是汉僧首部关于小乘佛教的专着。先后在洛阳建立三所佛寺。曹植喜读佛经,促进佛教在中原发展。
   三国正元十年(260年),颍人朱士行在洛阳受戒成为中国第一僧人。他创于阗国求得《大品般若》焚文足本。派人带回国,成为重要经典。十六国时期中原战乱加快佛教在河南传播,大受民间欢迎,胡人统治者也提倡佛教。隆和元年(362年),道安提出僧人不用俗姓,以释为姓之议,成为千古定制。其弟子数千人,以慧远最着名,慧远到庐山传教,成立净土宗,成唐宋时期主要教派。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佛教盛况空前,僧尼地位很高,洛阳建四座寺院,北魏始建龙门石窟,崇佛之盛超过印度。
   北周武帝崇儒术,下令废佛道二教。隋朝推行佛教治国政策,中原佛教又发展起来。隋文帝在嵩山建佛寺,赐地100顷给少林寺。信行在安阳创立三阶教。武则天宣扬大周政权出自佛意。唐朝佛教盛行。周世宗于公元955年下令废除佛法,废寺336所,栽减僧尼6.12万人。五代新郑员峻是着名高僧,门生3千余人。北宋初年鼓励佛教,天禧三年(1019年)度僧230万,尼2643人,全国寺院4万余所。开封是全国佛教中心,太平兴国寺设印经院,印大藏经共1078部,5048卷。宋代佛教完成了化民成俗任务。金兵入侵,僧尼四散。朝廷建立官寺,少林寺由高僧主持。明清代采取限制政策。但人们习惯于念佛、放生、烧香、素食等行为,蔚然成风。清道光以后各地来院僧尼渐少,清末全省仅存900余处,以禅宗为最,净土宗次之。1927年冯玉祥主持河南政务,要求“改造宗教,兴办学校”,破除迷信,遣散众僧。40年代末,全省寺院340余所,僧540人,尼75人。
   史实证明,佛教的兴亡与统治阶级关系很大。若他们提倡并拨款,佛教就兴,反之就亡。但佛教教义深入人心的地方,老百姓仍很虔诚,有关方面要因势利导,落实宗教政策,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客家哲学与中原哲学之比较
   中原哲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理论深奥,名家辈出。远古中原人认为,人有脱离身体的灵魂独立存在。夏王朝提倡以鬼神为基础的天命观,以神化君主是天子。最早反映中原文化思想的两部哲学着作《尚书》中的《洪范》篇和《周易》,内容有五行思想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周文王的《周易》名闻天下,含变易、发展观点等。春秋时期思想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名言,是唯物主义观点。战国时中原诸子哲学(儒、道、法、名、墨、阴阳家)形成。杂家(吕不韦)、纵横家(苏秦、张仪)代表人物都是中原人。东汉独尊儒术,洛阳太学有游学者三万余人。贾谊、桑弘羊、张衡的哲学思想具有代表性。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召开洛阳白虎观会议,是为了维护儒学,挽救政治危机,将谶纬之言法典化,成为统治阶级思想。张衡揭露了它的矫伪虚妄。魏晋南北朝何晏补充改造儒家思想,提倡发展道家思想,创玄学。王弼提出“以无为本”本体论“言不尽意”的认识论。魏朝向秀作《庄子隐解》郭象提出“以有为宗”,万物自生学说、名教与自然的合二为一。玄学因后继无人而消失。唐代出现反佛教的无神论者傅变、姚崇。韩愈提出性三品说、道统论、谏迎佛骨等观点。刘禹锡阐明天与人的物质性,认为自然万象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宋代程颢、程颐创立了洛学(理学)。元代许衡继承程朱(熹)理学,提出知与行和学与用等观点。明代王廷相反对程朱理学,提出“理根于气”的唯物论,重视经验知识的认识论等。吕坤反对理学,提出“理就是气”的唯物主义思想。清代孙奇逢是清初三大儒之一。汤斌调和程朱和陆王理论争端,不主一是,不守一家之言。
   中原哲学反映了尊儒反儒,崇理反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过程,内容非常丰富,理论极其深奥。谁战胜谁的问题令人思考。是是非非由后人评判。
   汉代闽人不了解儒学,承袭闽越遗风。宋朝晋安郡太守阮弥之(江左人)在闽中提倡儒学。南朝一批儒士进入闽中,如江淹任建安吴兴令。北宋仁宗时期一批闽学者注重研究儒家经典,不重训话重义理,提倡儒家道德,宣扬儒家“尽天知性”之说,强调伦理常纲,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热衷授徒讲学。北宋末南宋初河洛二程洛学入闽,在闽传播很广并形成闽学。铁一般的史实证明中原河洛哲学理学是闽学之源,而且是最突出最明显的例证之一。
   宋代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是河南洛阳人,其学说为“伊洛道统”、“洛学”。程门四大弟子中有两位是闽人:杨时、游酢。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29岁的杨时(祖先在河南)以师礼拜见程颢于颍昌(今许昌),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家时,程颢感慨地说“吾道南矣!”对杨寄予殷切期望。宋元佑八年(1093年)杨再赴洛阳拜程颐为师。一天午后他和游酢去找程,见他在厅里午休,不便惊动,便站在门廊下等候。那时大雪纷飞,待程颐醒来时,门外已积雪一尺多厚,尊师佳话被誉为“程门立雪”。杨时弟子数千,着名弟子罗从彦听杨说程颐对《易·乾九四爻》“所说甚佳”,便变卖田产作路费到洛阳当面向程颐请教,程杨所说相似,他对师辈更加虔诚。程理学经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闽学四贤”师承,形成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元明清统治阶段的官方哲学与经典,朱熹《四书集注》成为科场试士程式,必考之书,福建成为理学文人士子朝圣之地,至今有五十多个国家研究闽学、朱子学。
  客家人的哲学跟中原比较,情况不一。客家民系诞生的时期在宋朝,元明清代逐步发展,于近代趋于成熟。因为他们先民来自中原,所以受中原哲学儒道影响很大。他们保持和发扬了中原人崇儒重教尊理重道的传统,以传统伦理道德作为行动准绳,守礼节,重道义,讲伦理,尊崇传统的礼义廉耻的观念,行为遵从“古礼”。宋朝程颢、程颐与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和明朝王阳明的思想对客家地区产生过深远影响。近年来武夷山建一个朱熹纪念馆,尤溪也建纪念公园,很多人研究朱子学、闽学。这是客家社区最大的特点,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等名人的哲学思想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当然,新中国成立前后,很多客家人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们的哲学理论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丰富。
   六、客家教育与中原教育之比较
   中原教育与始祖有关。伏羲氏教子孙结网捕鱼、放牧、狩猎等。神农教民耕农。轩辕氏教人养蚕纺织,发明文字。远古时代中原教育就开始了,推动中原文明的发展。
   夏代乡学有“明人伦”,教民以义。商朝用文字于学校教育。西周各诸候国建“大学”,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洛阳是全国教育文化中心。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儒、墨两家广招徒弟。秦朝李斯用小篆编写蒙学教材《仓颉篇》。汉朝独尊儒术。东汉灵帝下令创办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鸿都门学。私学遍布中原各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下令凡县满500户者置校官。西晋在洛阳开设太学与国子学,学生超3千人。前秦兴立学校,倡导儒学。私学发达,门徒多者达数千人。隋朝在洛阳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校。唐朝中原连乡里也办学。宋代办国子学、太学辟雍、广文馆、四门学、武学、律学、小学等。私学遍布中原各地。明清时代兴办府州县学,文教政策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尊经崇儒,重视文教,书院遍布中原,大力发展社学、义学与私人教育。清末兴办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等。
   中原古代着名学府有洛阳太学、东京太学、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着名教育家有伊尹、墨子、贾谊、韩愈、程颢程颐、许衡、王廷相等。中原教育的发达,为中原文化、文明建设打下十分扎实的基础,中原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中原南下官吏将领、文人志士和移民将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客家人聚居区:闽粤赣地区,以福建为例简介如下:
   南下福建的中原官吏们很重视教育,将中原文化传入闽中。李琦刚任福建观察使就兴建孔庙,崇学校,励风俗,大启府学、劝导生徒。下任常衮大设乡校、倡作文章、亲加讲导。建州刺史陆长源设学校、立市廛,兴廉举孝,礼耆艾。漳州刺史陈元光劝人入学读书。其子陈向(王)乞休后仍聚徒讲授。闽王王审知设置四门义学,下令学龄儿童都须入学,促成办学读书的风气。除官办外,私人办学风气也兴起,出现书院教育,由中唐至今代闽有16所书院,居全国前茅。到宋代增为120所。
   朱熹创办、助办的共28所,亲自讲授40几年,桃李满闽。明代闽学发展推动了书院教育,院数比元代有十倍的增长。清代再现全省性书院,如:鳌峰、凤池、正谊、致用,培养林则徐、林纾、陈宝琛等名人。清末出现官办的全闽大学堂,洋务派办的船政学堂、外国教会办的教会学校等。
   客家教育继承了中原先辈的光荣传统,在各客家地区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着称于世,有“文化之乡”美誉,这是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他们以耕读传家,主张“喜读书”、“学而优则仕”,就是讨食也要叫子女读书。客家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但文教事业却超前发展,令人惊讶感叹!在广东、福建、江西等省的客家人尊师重道已成风尚。童谣唱道:“蟾蜍罗,咯咯咯;唔(不)读书, (没)老婆。山鹧鸪,咕咕咕;唔读书,大番薯。”客家人读书求上进思想深入人心。
   客家地区教育十分普及,梅州、三明等地中小学、幼儿园特多。各村办小学,实行义务教育。经费由族祭祀田租中拨给、集资、华侨华人捐资等方式解决。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齐全。客家学子遍天下,人才辈出。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等中外名人政绩辉煌。
   客家仕进学众,古代进士特多。以三明为例,史上进士720人,客家人(仅含宁化等6个纯客县)共361人,占总数的50.14%,其中有五位状元,4位是客家人,占80%。三明古代五品以上职官156人,客家人占半数以上。全市革命烈士5449人,客家4812人,占88.31%,其中副团长以上烈士37人,客家28人,占75.68%;三明解放后在册老红军133人,客家100人,占75.19%。三明在外地工作的副厅级以上干部(已知)共51人,客家32人,占62.27%;三明已知博士130人,客家64人,占总数的49.23%;三明市人物志宣传人物185人,客家传主102名,占总数的60%; 三明在外地工作的正高级职称者94人,客家有69人,占73.41%。若加上其他非纯客家县(如沙县、永安等)的客家,人才更多。
   七、客家文化名人与中原文化名人之比较
   中原地灵人杰,名家辈出。从古至今,涌现千千万万个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书画家等等,可敬可佩。我们应学习他们宝贵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建设小康社会。
   中原文学界群星灿烂,有战国时期的文坛巨擘庄周,两汉时候的贾谊、贾山、晁错、张衡、蔡邕、蔡琰、阮禹(王)等文学家,魏晋南北朝潘岳、潘尼、干宝、钟嵘等,唐代以杜甫、韩愈等20几位中原诗人将中原文学推向新高峰。宋至清代有郑廷玉、宫天挺、何景明、侯方域、李绿园等人继续为繁荣中原文学而艰辛笔耕。
   中原艺术家人才济济,南朝齐时陈郡擅肖像,隋朝董伯仁多才多艺,唐朝阳翟吴道子被誉为“百代画圣”,唐代郑虔书、诗、画三绝,五代荆浩自成一体,宋代苏汉臣李唐、李迪等都是名画家,清代王铎等是着名书画家。书法家有李斯、蔡邕、钟繇、褚遂良、孙过庭、赵佶、王铎等名家。
   客家人深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名人。宋代福建杰出人物有:郑文宝、张达观、张良裔、杨方、杨时、罗从彦、朱熹等人。广东有余靖、张九龄等,元代有钟柔等。明代有李世熊、黎士宏、魏际瑞、魏禧、魏礼、李腾蛟等人。清代有杨仲兴、王利亨、宋湘、黄遵宪等人,女诗人范留(艹字头)淑、叶壁华。梅州作家李士淳、宁化伊秉绶、南康谢启昆、台湾丘逢甲等,不胜枚举。
   上述史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原的文学艺术等传播到客家地区,得到发扬光大,并传播到海内外,为中华民族争光。两者关系是亲戚关系,同源异支,各有优点,各具特色,应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联络感情,促进友谊与团结,为中华民族大联合与繁荣而努力奋斗。
   注:《三明市志》人口志第2390页,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2002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载“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暨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