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聚落·会馆——洛带客家移民文化之初探!

国内 | 2015-7-22 17:22| 查看: 1672| 评论: 0| 原作者: 全国第八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 马跃峰 张庆顺
摘要: 四川是一个移民社会,洛带镇是客家移民的“净土”。在那里比较顽强地显露出移民独特的“个性”:其物质形态反映在居住建筑E,完全大异于其他地区的模式;精神形态则主要表现在会馆建筑上。“会馆建筑”作为各省移民 ...

  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洛带,是四川成都东郊龙泉山脚的一个弹丸小镇。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洛带生了根。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带镇形成了其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在这个客家移民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宗亲,以地缘为纽带的民间组织会馆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增强了客家移民在异地立足和发展的凝聚力。对这个人口仅有2.3万、以客家人为主体的移民小镇进行观察,将使我们看清一个族群在陌生环境中的生存之路,尤其是客家人屡次迁徙而能固守自己文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因。

  1 客家民系与社会形态

  1.1 客家民系

  游动和定居,人类生活就在这两种极端形式之间摇摆不定??。其中,游动是谋求生存的一种调试方式;定居则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向。

  客家民系是在汉民族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洛带的客家民系是岭南客家人在清初年问“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过程后形成的。所谓民系,是指建构于本民族大的社会框架结构中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团体,它具有双重社会性格:从属性和独立性。民系社会性格双重性的直观表现形式便是“方言”的出现。在成都东山地区,客家话不叫客家话,而叫“土广东话”。在集市穿流不息的人群中,客家话无疑是一张通关的“文碟”和通川的“粮票”。

  1.2客家民系的社会形态

  客家文化是一种要求“整体大于局部”的文化。在客家人的观念中,群体永远是超越个人的,人的生活保证来自于崇祖信仰的支持。对于客家社会的成员来说,生活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行为,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无法和这个整体分离。客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都以维护家庭的屹立不坠为中心;生活本身也一壹受劲家庭的保障,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只有家庭真正关心个人的生死存亡。在这种生活的过程中,个人终身受到家庭的保护与支持,也受到环境的熏陶与教导,他们把自己的意志依附于家庭需要之内。因此,个人对家庭忠诚——忠于家庭与孝顺父母——成为了家庭内每一分子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客家人的这种家族制的坚强家庭组织,主要价值在于能安定社会秩序,所以,在客家社会中,可以说没有人敢信赖独自的个别行动,他们必须讲究互相合作。

  客家民系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团聚性很强的社会形态,常被用来概括传统乡村生活的特征——亲密无问的、与世隔绝的、排外的共同生活。其中的成员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善恶观念,有共同的朋友和敌人,他们中间存在着强烈的“我们”和“我们的”意识。

  2、聚落与客家移民文化

  2.1聚落结构中的环境生态观

  聚落是由多种建筑按一定规则组成的有序系统。聚落的整体功能特征不同于各个种类建筑功能特征的简单总和,而赋予了各个种类建筑在单独存在时不可能具有的系统特征。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制约,主要表现在自然空间与建筑群体聚落的总体关系方面。聚落的等级越高,规模越大,自然环境对单体建筑的影响力就越小。

  客家人在居家和建筑上有着强烈的环境生态观念。就洛带镇的布局来说,它背靠龙泉山脉,面向成都平原,根基牢固,视野广阔,正好符合客家人“住山不住坝”的生活法则。洛带镇的街道尤如一条婉蜒的巨龙,街道呈现的三处弯曲,分别代表了龙头、龙身和龙尾。而位于街道旁边的若干条小巷,则宛如龙的脚爪自由地伸展出去。密集的民居上覆盖的青瓦,又象是龙身上的鳞片,令人叹为观止。

  按照古代“风水”理论,居室基址的选择应讲求山水聚合、藏风纳气。客家人在洛带建立的家族聚落,选址往往有其共同的规律:聚落和祖屋如果是修筑在山岭之中,屋后山势的环抱以及屋前低洼的山沟河道必不可少;若平坝丘陵地带的客家祖屋民居,则通常建于缓坡隆岗之上,屋前有池塘,屋后有林地。

  洛带客家民居型制多为单四合院式,完全继承了原乡以堂屋为中心的二堂屋模式。所谓“二堂屋”,即进门间为下堂屋,正房中为上堂屋,上、下堂屋间为天井,同在中轴线上。左右厢房各一间,无门壁而开敞,正房三间,无楼,下房三间,中为下堂屋兼门厅,总共八间,又称“硬八间”;四围封闭,少窗;有土坯砖砌、土夯、夹泥竹编墙、木板壁等多种形式。随着人丁的增添,这种“两堂屋”结构可以横向纵向发展为多个天井的联建。客家人习惯用“中花”和“鳌尖”来装饰屋脊,即瓦屋屋脊正中有“巾花”,左右两边有翘角“鳌尖”。屋顶多以小青瓦或茅草覆盖,门前大多挖有荷塘,房屋的通风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凉。

  2.2 聚落结构与社会(宗族)结构的对应关系

  只有单个建筑的概念,没有聚居的概念,似乎不可能完整解释历史上人类的建筑活动。人类的聚居活动是通过两种建筑形态来完成的:邻里建筑与聚居建筑。“客家聚居建筑”,是指在传统建筑中,客家人为了满足民族共居的愿望而建造的一种巨型住宅。在聚居建筑的模式中,诸多家庭(居住单位)生活于一组建筑之中,而且一般都构成一个凝聚力极强的群体,即家族。“聚居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将个人与家族最大限度地联系在一起,并使整个家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从而可以抵御任何自然或人为的灾难;同时,在管理上也能自上而下形成规章。这种形式在客家人所有的居住建筑形式中最有代表性,并能较全面地反映客家文化的特征。

  客家民系社会是一种群体社会,普遍存在着“群体”优于“个体”的现象,以及浓重的“礼制”秩序观念。以“公私兼备”为特点的聚居形态是客家民系的主导生活方式。客家人移居到以洛带为中心的成都东山以后,依然保持聚族而居的习俗,虽然建筑规模比前略小,但聚居几十上百人的客家老屋还是比较常见。以家族为单元的小型社区首先被建立起来。旧居岭南山地中具有封闭性、防卫陛、向心性等特点的土楼、围屋、五凤楼被改造成“九厅十八井”的巨大复合式民居,一个民居就是一个家族。如洛带的钟氏祖屋是典型的客家套院与祠堂共建的民居,由数十个小院簇拥着构成一个大院。这些小院皆是“两堂屋”结构(上、下堂屋,左右厢房,中有一个小天井);每个小院彼此有小门相通,而又可关门自得天地。人口最盛时,祖屋可以同时聚居上百名家族成员,其中内天井和厅堂都有门径相通,构成一个罕见而巨大的“蚁巢”。

  移民初期的客家民居,往往还修筑用于防卫的碉楼,反映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客家人家族居住和生存方式的真实写照。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聚族观念和集体意识对于客家民系的生存及伸张无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这些土木结构、外闭内敞、聚族而居的庞大住宅似乎是往昔时光凝固的结晶。

  3 会馆建筑与客家移民文化

  3.1 会馆与戏场概论

  (1)会馆——异地宗祠

  会馆又称公所,作为明清两代商业贸易和地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以官绅试子会馆、工商业会馆、移民会馆多种形态并存。

  会馆是中国旧时旅居异乡的同乡人或同业商人公共聚会、交易、借宿或进行丧喜礼仪等公共活动,也是异籍人在客居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与活动场所。中国民族祖祖辈辈在长期固守土地以及以农业为本的自然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强烈的乡土观念。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亲不亲,故乡人”等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一个地方的人对其他地方的人或多或少具有某种排斥心理,旅居外地的人也必须组织起来对抗当地的势力,这是会馆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心理根源。

  会馆文化是洛带镇客家移民文化最直接可见的物质遗存。遥想移民时期,背井离乡的客家人在他们的会馆中联络乡谊、交流感情,表达对创业的艰辛与幸福生活的期盼。其中,移民会图5广东会馆封火山墙馆具有双重作用:从地缘关系保护同籍乡亲的利益,联络同乡人捐助、防范异乡人或行外人的欺凌;从行业的行帮关系保护本行、本帮利益。其空间组成一般包括大门、戏台、殿堂、厢房及庭院等基本部分。

  (2)戏楼和戏场——民间文化舞台

  内部设有戏台几乎是所有会馆建筑的共同特征,这也反映了会馆建筑公共活动及娱乐的功能特点。一般利用大门上层楼面作为戏台,内院作为观众厅,且逐步升起在殿前加做月台,以使观众有较好的视线。

  会馆有两项重要的使用功能:公共文化娱乐活动——以会期、节假日演戏为主;商业贸易活动——“庙”内设市为主。它们都与以戏楼为中心的会馆“前院”息息相关。戏楼的屋顶形式、装饰集中程度、造型艺术成就等,在会馆群体建筑中显得尤为突出。

  3.2 会馆建筑地方风格的兼容性与混合性

  客家会馆的建设,一方面反映出移民时期不同族群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独立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族群的建筑传统与风貌。会馆是不同地区的不同族群在一个新环境中的精神归依之地,尤其是当十一二个省份的移民如潮水般涌人四川盆地,更加显示出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会馆建筑多半是由商人、手工业者或其他同业人员在旅居地所建,因此必然带来原籍各地的技术、文化及习俗。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使用当地材料及聘请当地工匠,参照当地的建筑形式。由于会馆建筑是一种地方行业集团社会势力的体现,因此必然注入原籍地方传统文化观念,全部或部分采用原籍传统的技术及工艺。会馆在建筑形式和装饰手段上兼容并蓄,这是与其他民间建筑的重要区别所在。

  (1) 广东会馆——广东马头墙余韵

  洛带广东会馆(南华宫)建于清乾隆11年(1746年),由旅居洛带的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人聚资修建。建筑群坐北朝南,据称是不忘广东故土,日夜遥望故土方位。在主体建筑部分采用沿主轴线对称布局的官式建筑手法,即沿大门、戏台、内院、月台、殿堂形成一条主轴线。

  洛带广东会馆是国内现存的第二大客家人会馆,“三殿、两天井”的格局气势雄伟。前殿为“单檐卷棚硬山式”瓦顶,中殿同前殿,后殿为玉皇殿。三殿之间由庑廊相连,构成两个天井。前院以戏台为中心,是公共活动的场所,后院提供内部使用,相对安静。

  在川西平原,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湿润,一般民居建筑多平房,最多两层且院落宽敞,便于通风散潮气。洛带的广东会馆。后殿(玉皇殿)高三层。建有楼阁,下檐为硬山式,上檐歇山式,两楼一底通高16an。临街一面及左右两侧山墙皆以厚重高大实墙围合,几乎不开窗,上部升高作成延宕起伏的半圆巨壁式封火山墙(图5),高出屋顶瓦面,既可防风又可防火,有着广东马头墙的余韵。实际上,洛带地方开阔,并非房屋毗邻成片,火灾隐患极小,从防火的要求来讲也无须这样高度的封火墙,较之川内山区更为典型的客家住宅聚落,似乎有“登高以望敌情,墙厚以阻敌攻”之意,当然这也是权力及势力的象征。

  整个会馆建筑雄伟别致,立柱上的橱联和檐间的雕花,大致反映出会馆的历史和当地客家人的精神面貌、文化心态,以及客家移民历史的艰辛和中原建筑遗脉的深刻影响。

  (2)江西会馆。一内敛封闭的传统院落空间与古戏台遗风

  洛带江西会馆(万寿宫)建于清乾隆18年,位于洛带镇中街偏下,由江西籍的客家人集资兴建。其整体建筑风格与形式,和洛带镇上街的广东会馆判然有别,然而在精神实质上却是相通的。同是客家人会馆,江蓖会馆没有广东会馆巍峨雄壮的楼层结构,而是在平地上铺撑出温馨曲折的客家院落。主体建筑由戏楼,左右厢房,院坝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布局中显示了江西客家人的居家理想,即小巧温馨,曲径圆廊,屏风戏台。雕粱碱栋。

  会馆建筑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表现之一。不同省籍的会馆大多是原籍乡土文化的反映,如在建筑的造型和功能上,但也有共同之处,即大都在大门人口处之上建有戏台(戏台下之通道为人口),戏台前有宽敞地坝或院坝供露天观戏或乡亲聚会。戏台面对主殿堂,左右有两厢及钟鼓楼。江西素有“戏曲之乡”和“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城乡筑戏台成风。

  江西会馆的戏台构思相当独特,并非和门楼组织在一起,而是在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伸出,飞檐翘角、浓金重彩,遍饰戏文浮雕江西民间戏曲文化的深厚内涵,在这个面积不足5 m2的小戏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尽管江西会馆的建筑空间相对狭小,但在会馆大门之外,却有二个比篮球场更大的院坝。

  院坝的南端,与会馆遥相对应又建起了一座大型的戏台,而与天井内的小戏台动静有序,内外有别。戏台、院坝和会馆又被一道起伏连绵的围墙圈起,形成一个客家移民集会、游乐的独立场所。

  结语

  在洛带镇这个相对稳定的历史地理单元中,保存着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事像和历史密码。移民文化中的种种记忆和形态被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凝结在每一聚落和会馆建筑的格局中。对于这个“标本”的解剖,能使我们发现客家族群维持自己文化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抵御任何外来文化的侵袭。

  同时,客家族群在与周边民系的交往过程中,保持了一种容忍豁达的良好心态,这是解决当今世界族群矛盾日益突出的一个良好借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商会座谈交流

8月11日下午,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在前往香港、深圳、南沙调研考察后,立即赶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洛带镇 张氏是该镇第二大姓,有1600余人。入粤始祖张清贵和张参。张参后裔于明嘉靖2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中央为了表扬港澳各界为国家改革开放40年作出的贡献,2018年11月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