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5日非遗传承人:平远县文化馆副馆长洪树湘![]() 《落地花鼓》项目第三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洪树湘 “左边的演员跟上”“动作幅度大一些”……每次汇演前,洪树湘都会带领大家反复排练,希望正式表演时不负众望,展现出最好的风采。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洪树湘,从小跟随父母在全国各地表演,16岁进入梅州平远县山歌剧团。潜心研究当地特色曲艺项目多年后,2012年,她成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地花鼓”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在,47岁的她作为平远县文化馆分管群众文化活动的副馆长,身肩着活跃群众文化和传承非遗项目的两大重任。 传统结合现代创新客家曲艺 洪树湘的父母都曾是平远县山歌剧团的演员,父亲精通中外乐器,承担剧团乐队演奏工作。在读小学时,每逢节假日,洪树湘便跟随歌剧团四处表演,耳濡目染之下,她对客家曲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初中毕业后,洪树湘进入山歌剧团工作。彼时,山歌剧团的主要表演项目为当地特色曲艺,如“平远船灯”“落地花鼓”等,伴奏皆为乐队现场演奏。后来曲艺渐渐变为播放磁带伴奏,洪树湘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便自学主持、歌唱、曲艺编排等。 为了让传统曲艺更具现代气息,洪树湘在编排曲艺剧本时,尝试以现代生活为蓝本,创作出更贴地气、更富有生活气息的剧本。而其创作的音乐也融入了当代流行音乐元素,如外国交响乐、歌剧音乐等。 2012年,洪树湘成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地花鼓”的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做好传承工作,她时常到平远县第一小学里开展表演培训,或是不定期在文化馆举行培训班,让社会各界非专业人士了解、学习“落地花鼓”这项非遗表演。 ![]() 洪树湘开展相关活动近照 每年30余场演出推动艺术进基层 2005年,洪树湘被调至平远县文化馆工作,并于2009年开始担任文化馆副馆长,分管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组织至少30场演出。 这些年来,洪树湘坚持组织山歌、排舞等免费艺术培训班,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她还组织一些业余的文艺爱好者、文艺志愿者,深入到偏远的乡镇、村以及企业、敬老院、社区等开展文艺演出。此外,每年平远县重大节庆文艺晚会的演出,洪树湘都要负责辅导、排演工作。“她邀请我们上过县里的大舞台表演,也到过乡镇的小舞台演出。”志愿者王长青说。 在洪树湘等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些年来,平远县的群众文艺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文艺活动中来,还产出了大量的优质群众文艺作品。在2012年至2016年间的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由洪树湘创作的歌曲、小品、客家山歌小戏等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艺术已深深融入我的生命,我还将不断努力,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艺术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丰富群众的生活。”洪树湘说。 |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年轻的客家女孩——丘沛宸,她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传播着客家文化。... >>
推荐您看~...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