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黄慈宽——解放前中共河源县委首任书记

军政 | 2018-8-11 08:39| 查看: 36091| 评论: 0| 原作者: 河源发布 凌丽
摘要: 黄慈宽出生于龙川的贫农家庭,他带头组织成立龙川青年抗日先锋队并担任要职,后任中共河源县委首任书记,不久调到东江纵队工作。东江纵队北撤后,他调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具体负责工运工作。1947年夏,他积劳成疾, ...
  解放前中共河源县委首任书记是谁?发布君了解到,黄慈宽就是解放前中共河源县委首任书记他可厉害了,抗日救国真有一套!让咱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英雄事迹吧!
  黄慈宽出生于龙川的贫农家庭,他带头组织成立龙川青年抗日先锋队并担任要职,后任中共河源县委首任书记,不久调到东江纵队工作。东江纵队北撤后,他调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具体负责工运工作。1947年夏,他积劳成疾,患了胃瘤,在香港玛丽医院医治无效逝世,年仅33岁。
  在东源县叶潭镇叶潭村,有一排粉墙黛瓦的小平房,它虽经岁月的沉淀,依然浸润着脚下的这片红色革命沃土,这就是中共河源县委员会旧址。黄慈宽就是在这里就任中共河源县委首任书记的。
  用歌声和戏曲唤起民众抗日救国
  黄慈宽,又名黄志英。1914年出生于广东龙川县一个贫农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黄慈宽自幼勤奋好学,爱憎分明。1936年,他借助祖堂贴补,勉强完成中学学业。初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莲塘小学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以莲塘小学为阵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发动进步师生,捐款购买了《大众哲学》《中学生杂志》《列宁主义问题》《世界知识》等500多册进步书刊,在校内“文昌阁”办起一个图书室。该图书室不仅吸引了全校师生和附近的进步知识青年前来阅读,而且邻校的进步教师也经常来此借书阅读,寻找革命真理。
  黄慈宽还利用文艺特长,经常向学生教唱《大刀进行曲》《延安颂》《黄河大合唱》等抗日歌曲,还组织宣传队深入村镇,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戏剧,唤起民众抗日救国。
  1938年4月下旬,广东省委派麦文到龙川重建党组织。麦文在莲塘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建党工作。5月,经考察后,麦文首先吸收黄慈宽入党。黄慈宽成为龙川重建中共组织后最早加入党组织的人。
  成立龙川青年抗日先锋队
  团结上层爱国人士
  1938年8月,黄慈宽参加中共广东省委举办的党训班学习回来后,向支部成员传达了省委关于大力发展党员的指示,并讨论筹建龙川青年抗日先锋队、培养抗日干部等事宜。1939年2月,龙川抗先队总队成立时,他被选为总队的领导成员之一。1939年春,龙川抗先队在佗城老隆区、鹤市区和铁场龙母区分别建立了四个区队,抗先队员发展到近3000人。
  黄慈宽等人以龙川抗先队的名义,在全县各地普遍建立了“读书会”“姐妹会”“妇女夜校识字班”“青年读书小组”等群众组织,将整个龙川的抗日救亡运动搞得有声有色,抗日的歌声响彻高山深谷,救亡的墙报、标语贴遍圩镇、乡村。在此期间,黄慈宽还主持了“龙川青年自我教育班”的训练工作。通过办班考察,黄慈宽从中吸收了一批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后来龙川开展武装斗争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黄慈宽联系群众面广,善于做统战工作,团结了一批国民党上层爱国民主人士。他通过在医院内举办战时救伤班,培养了一批医务人员,并团结了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当时的龙川日报社就设在平民医院内。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龙川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团结了一大批上层爱国人士,孤立了顽固派。
  沉着冷静应对
  为党保存了一大批优秀干部
  时任龙川县长邓鸿芹下令停办《龙川日报》,解散龙川抗先队,强令中山大学战地服务团和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龙川分团撤离龙川。
  面对反共逆流,黄慈宽主持中共龙川党组织沉着冷静应对,一方面通过以“快邮代电”的形式,发表了《告龙川各界人民书》,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罪行,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气焰。同时,他安排抗日团体撤退到抗日前线的敌后坚持斗争,将身份已经暴露的共产党员转移到邻县工作,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则就地分散隐蔽,从而为我党保存了一大批优秀干部。

中共河源县委员会成立旧址纪念馆
  1940年6月,中共河源县委员会正式成立,黄慈宽任中共河源县委第一任书记。
  东江纵队北撤后调任香港
  为革命积劳成疾病逝他乡
  1941年下半年,黄慈宽调任中共博罗县委书记,妻子严慧玲则负责县委妇运工作,夫妇俩深入石湾地区抗日前线,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沉重打击了日军。
  1943年至1946年,黄慈宽夫妇调到东江纵队工作,黄慈宽任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统战科长。1945年夏,黄慈宽和严慧玲奉命随东江纵队邬强部队从罗浮山向粤北挺进,途中与国民党顽军等遭遇。由于日夜行军打仗,部队面临重重困难,士兵有时靠吃野菜、喝山泉水充饥,伤病员日增。后来,严慧玲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光荣牺牲。黄慈宽强忍悲痛,带领部队继续英勇战斗。
  1946年春,东江纵队司令部派黄慈宽率电台组到九连山工作,并向坚持武装斗争的九连山人民自卫总队传达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双十协定》。黄慈宽到达佗城老家时,由于身体非常瘦弱,关节炎病发作,双腿肿得不能走动。这时,佗城又驻满敌军。危急之际,黄慈宽便派人与地下党员叶惠南联系,找到地下党员刘振光,带着电台组人员暂时安顿下来。第二天,黄慈宽待腿稍有好转,便雇了一顶轿子,率电台组人员平安到达目的地。由于电台组的到达,九连山人民自卫总队才得以通过电台与粤北指挥部保持联系。后来,除留下部分人员坚持斗争外,部队由彭沃率领与粤北兄弟部队会师,于6月30日北撤山东。
  东江纵队北撤后,黄慈宽调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统战部任科长,具体负责工运工作。1947年夏,他因长期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患了胃瘤,在香港玛丽医院医治无效,于1947年8月病逝,年仅33岁,可谓英年早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叶子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