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是造物的文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客家先民在孜孜矻矻劳作中,创造和留存了众多手工技艺。十指灵动之间,成就了匠心独运之作。![]() 河源广播电视台播出六集人文系列纪录片《南粤瑰宝》第一季《非遗传奇》。 第二集《匠心独运》 [video]https://v.qq.com/x/page/w08320lua84.html[/video] 和平泥鸡 和平泥鸡,也称“松埙”,是客家地区常见的一种玩具,因其形象像鸡而得名。传统的泥鸡有四个孔,可以吹“哆”“咪”“嗦”三个音调,音色似埙,能吹奏简单的民间小调。 ![]() ![]() 年过七旬的陈少波,祖上世代以制作陶器为生,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做泥鸡,依靠走街串巷售卖泥鸡来贴补家用。 ![]() ![]() 取一团泥土,捏成碗状,两个相似的碗状泥坯相扣,黏合,形成中空,再黏上底座,经过几天的自然阴干,1400℃的炉火淬炼下,一只栩栩如生的泥鸡便诞生了。 打席 ![]() 打席,是和平县乌石村人曾引以为傲的手艺,打出的草席做工精细,质地柔软,冬暖夏凉,畅销客家地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草席替代品的出现,打席手工艺渐渐沉寂。 ![]() ![]() ![]() 赋闲在家的黄文学找来他的老伙计曾强希,搬出了曾经朝夕相伴的打席工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黄文学就再也没有打过草席。重新打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串纲、辅厚、过草......15道工序,一天的劳作,两位老人才将一张草席编织完成。 客家金狮 ![]() 80岁的丘俊是客家金狮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经他制作的客家金狮造型精致,远近闻名。 制模、粉浆、打磨、上色、绘图、装饰,一个狮头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最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手工制作。工艺虽然繁复,但年过八十的丘俊,仍沉醉其中,常常在狮头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紫金铁锅 ![]() 紫金铁锅,一门需要集体协作配合的手艺。 ![]() 何家世代以铸铁锅为生,传到何兴杯手上已经是第五代。传统铁锅以当地优质生铁和特有的传统技术铸造,韧性好、不生锈。手工铸造的做法虽费时费力,却是对传统的坚守。 ![]() 从生铁到成品,十道工序,1400℃高温冶炼,数十人的通力配合,每一道工序都是对铁最有力的历练,更赋予铁锅以生命。 心手相连,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艺人的心血与智慧,留住手艺,创新手艺,就是传承匠心,就是留住文明的印记。
|
烟熏火燎炙烤出娘酒的芬芳,米香四溢爆炒出唇齿留香,甜糯筋道重温记忆中的味道,这些朴素而专注的传承,无不透露着客家人的生存智慧。... >>
在几代花朝人的传承接力下,花朝戏,这朵“山沟里的山茶花”不但没有凋零,反而绽放地更加美丽。... >>
舞蹈,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据《山海经》记载:“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客家先民筚路蓝缕、手胼足胝,在漫长的迁移过程中,在文化的交汇和文明的交融中,创造形成了具有独特形态和神韵的舞蹈艺术形式,舞动 ...... >>
一方水镜,一池清影,千百年来围屋外云卷云舒,天井内花开花落,围屋用它厚重的身躯,筑起了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8月11日下午,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在前往香港、深圳、南沙调研考察后,立即赶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洛带镇 张氏是该镇第二大姓,有1600余人。入粤始祖张清贵和张参。张参后裔于明嘉靖2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中央为了表扬港澳各界为国家改革开放40年作出的贡献,2018年11月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