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景亮先生,生于1935年1月,福建上杭人,现居北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导弹总体设计专业,一直在航天部门工作,先后在型号研究设计院任院型号组组长、付处长、处长;1981年调任航天工业部型号处长;1985年调任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自始至终负责型号方案、设计、试制、实验、定型、生产、管理工作。 曾获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为国防科技事业献身荣誉奖章“,航天工业部“为型号研制作出贡献荣立二等功",航天三院“先进工作者”称号等 。原北京上杭智力支乡会会长、原闽西旅外乡亲联谊会名誉会长、原北京闽西老促会常务理事、原北京海外客家联谊会副会长。国际客家研究院2020年为其颁发“全球百名客家精英奖”,以表彰林老作为客家人在祖国航天航空领域做出的卓越成就与贡献。 ![]() ![]() 应国际客家研究院执行院长梁瑞凤博士之邀为“福建省上杭籍人物“收集材料,要我写写自已,本人是平民百姓,不是什么名人“人物“,且因从事工作性质不便多述,但我愿趁此机会,将一生简要经历回顾一下。老朽属鸡,按老家虚岁计算已近九十了!我出生在才溪乡的贫农家庭,吃过旧社会的苦,更享受到新社会的甜! (下文主要内容由林老先生所写,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林景亮 大地当纸、树枝为笔的童年 我家族中没有读书人,但父母很鼓励孩子学文化。我上小学时尽管吃不饱穿不暖,从来没有穿过袜子,放学后打赤脚挑粪框边放牛边拾粪,总是带本书在念。我喜欢写字,但又没钱买纸笔,我就把大地当纸,树枝为笔,经常随拾树枝或小石在地上写字,所以大人们都夸我!由于肯学习成绩好,得到老师鼓励,当时才溪小学的校长还特将我原名林化城(我是城字辈)改为林景亮,表示我前途光明! 小学快毕业时我向父母提出要上中学,父亲虽同意但说没有钱上不了,但我仍坚持,父亲无奈地说:你小学毕业第一名就让你去考!1947年小学毕业时学校来人送喜报,我果然第一名!父母既高兴又无奈只好同意我到县城考中学,结果我考上了“省立上杭中学“(筒称“省中“即后来的“一中“)。我的初中日子也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回忆二个真实的故事共享。 每天更衣二次。解放前中学生规定要穿“童子军“装,尤其在上午升旗和下午降旗时必须穿,我家没钱买,好在我父亲农闲时做裁缝工,他就用最便宜的粗白布仿制童子军装一套,然后到山上挖树根煎水把衣服染成童子军装颜色,但只一套,只能在升降旗时穿,然后立即去換上带补丁的乡下服,天天如此习惯了,也不怕麻烦、不怕别人笑我穷!全校绝无二人如此! 第二个故事是床下公鸡啼人笑。为保证我上学吃饭,我母亲每月一次挑米30斤走一天山路到学校。有一次实在没有米,就把二只公鸡挑来换米,天黑了卖不掉无处放,我就把鸡放床下,快到天亮时公鸡就啼叫把大家吵醒了,有的同学指责我,大多数同学就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这也是成为学校绝无仅有的大笑话。 难忘恩师 我尽管家贫衣食不保,但我始终坚持认真学习不甘落后,深得老师的鼓励与支持,特别是班主任语文老师赖元冲先生(大画家袁文彬的父亲)。因我的作文绝大多数都被评为甲等,对我关照尤加。常叫我到他宿舍去玩,指点我学习,送我衣物,给我另钱买煤油(当时晚自习要点煤油灯)。恩师关怀我永记心中。因他年纪大,听力差,喜欢写信,所以前几年我每月给他写信,而他收信必回,一共给我写了20多封信,我一直保存着。考虑到他年纪太大,为减轻他负担,已改为同他家人的微信联系。而且我们的师生友谊早已传到第二代了。 第一屆学生会干部 上杭一中第一屆学生会成立于1950年,这在当时是学校的大事。 学生会干部由全校学生投票选举产生,记得有好几个竞选团队,规定初中部只有一个名额,选举结果是邀请我参加的竞选团获胜,我成了一中第一屆学生会唯一的初中生干部,分工我负责学生风纪,记得有几次礼堂开大会,下面喧哗时我就上台吹哨喊“大家安静”!台下就无声了!我成了全校人人都认识唯一的初中生干部!可见尽管我是穷学生,只要自己上进,就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关心支持! 第一份工作 1950年初中毕业后曾报名抗美援朝参军,但因年小未准,我就参加了县里的土改工作队,为南下的解放军土改队当翻译、带路,工作队进驻蓝(溪)太(拔)乡,这是我真正走向革命道路的开始,使我能深入群众更广泛地了解社会,更多看到百姓的疾苦,在解放军的帮助下提高了阶级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常得领导表扬! 1951年初春土改结束,因政府紧缺会计人员,龙岩专署举办会计训练班,我被选入学习二个月,因结业成绩我第一,被留在专暑机关当会计,其他学员都回各县了。专署机关我年纪最小但办事认真负责,深得专暑秘书长余克霖的赞尝,我曾向他说过还想上学,他表示从培养我的前途出发可以批准!而且正好又有了好机会! ![]() 退休后的林景亮先生积极参与乡贤联谊工作,1998年担任第三届北京上杭智力支乡会会长。图为原长城工业总公司副总裁林景亮(87岁,右二)、原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林其辉(88岁,左二)、原机械工业进出口总公司财会师赖瑞玉(右一)与梁瑞凤先生于2019年12月29日在北京聚会时合影。(赖晓红拍摄) 到南京上学,改变我人生的起点 因我是红军烈士子弟,1951年10月时任南京华东空军政委的老红军王集成叔叔以对革命烈士的深厚感情,趁在才溪招聘农民工到南京参加空军基建的机会通知我随赴南京。由长汀航空站派了一位排长带我们乘火车到了南京,一路由我给排長当翻译!到迏南京后我就住在集成叔家,他们一家待我如亲人!记得我还帮排长实现了见到集成叔的愿望,离开时排长对我说:真没想到那么高级的首长那么亲切、那么平易待人,非常感动、永世不忘! 我也很注意学习老红军叔叔们的言行举止。到达南京后在集成叔叔引导下,第一个认识的就是才溪老红军刘忠叔叔,他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部长,他一家也对我非常亲切。1952年集成叔和刘忠叔共同将我以烈士子弟的身份送入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南师附中)读高中,这是一所至今也是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我从穷山沟的一个苦孩子一下就到了大城市,还具有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如同地面飞上了天,从此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在中学、大学直到工作成家之后,叔叔们一直对我及家人非常关心,所以我的一生是在老红军叔叔们的言传身教下奋斗成长的。 在南师附中学习的三年里,星期天、寒暑假均同叔叔在一起,并且认识了不少其他老红军叔叔,他们不仅关心我的物质生活,更注意培养我的思想品德,经常给我讲革命经历、战斗故事,他们舍已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我不断前进!因此我不仅努力学习,而且思想进步很快,高二时担任全校共青团委书记和学生会主席,1954年入了党。1955年高中毕业后考送到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被选入导弹工程系的导弹总体设计专业。 为国家航天航空事业增添一块坚实的砖瓦 最艰难的阶段是第一个型号的研制,我担任院型号组组长,在林毅院长及航天技术元老梁守槃副院长领导下,组织总体、分系统方案论证、技术指标的审定、任务落实定点、不断的技术协调、以及多次带队赴试验基地进行实弹打靶、一直到最后的定型试验,均是在毫无先例借鉴的情况下进行的。我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最后亲自编写了“海防型号研制管理办法”及“海防型号定型工作条例”,经院领导批准后实施,为发展后续型号的组织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文革时期在军管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全院的“科研生产领导小组”,由军管会主任当组长,我为副组长,保证了全院各厂所的研制生产任务顺利进行。 ![]() 林景亮先生(右二)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次广交会上与外商洽谈业务 我有了上述的工作经历,尽管在航天工业部任职期间上马的型号众多,管理协调工作更加繁重,但众志成城工作顺利,深得领导好评,还给予了立功受奖! ![]() 1988年林景亮副总裁率团参加澳大利亚国际航展时,接待澳大利亚霍克总理并向霍克总理介绍公司产品 我在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任职期间主要负责航天工业军民品外贸,多次率团与多国进行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并多次率团参加国内外航展及广交会,为航天工业产品出口创汇开拓渠道。还编写了航天部“民品出口管理办法“,为推动民品外贸有章可循! 我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完成任务的同时,还注意积累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除上述为部、院编制有关制度条例之外,就有关型号研制管理、体制改革、市场调研等,前后共写了12篇文章,得到领导好评并在有关报刊上发表。 难忘乡情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在任职期间未能给家乡做点滴工作,但我一直心系故土,我牢记家乡领导、父老乡亲对我的关爱,我曾将长征火箭模型及载人飞船模型分别送给才溪小学和毛主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作为纪念。1996年退休后积极参与有关家乡的工作,出任北京上杭智力支乡会会长、闽西旅外乡亲联谊会名誉会长、北京闽西老促会常务理事、北京海外客家联谊会副会长等职,直至我75岁时才全部辞退。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我一生在老红军的言传身教下,在革命烈士精神的鼓舞下,一直把努力完成国家任务牢记在心,并正直为人,踏实做事,乐于助人。对个人名利如立功受奖、出国机会、职位晋升等个人之事能让则让,从不计较,甚至在1989年评委会已全体通过我晋升为研究员(技术上的教授级),我都同意让别人,名利之事从不放在心上。 但在写此文查自己档案中,发现有在哈军工学习时我被评为“优秀学员”;1963年在航天三院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评为“高级工程师”;1984年在航天工业部以“为型号研制作出贡献荣立二等功”;1988年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以“为国防科技事业献身“授予“荣誉奖章“。这些可从一个侧面说明自己为国防建设奋斗过,为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奋斗过。 ![]() 林景亮先生荣获航天工业部二等奖的立功证书 我和爱人俞春芳(哈军工空军系空气动力专业毕业, 2009年去世,享年68岁)一生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深感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奋斗的目的在于做好利国利民、助人为乐的有益之事,而不为个人名利。我们仅为祖国的航天大厦增添了一块坚实的砖瓦,如今看到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国防力量不断强大,国强民安,感到无限畅快!我奋斗的旅途始于祖国的解放,我永远铭记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 ![]() 林景亮先生一家三代合影,摄于2018年,北京。从左到右:儿媳赵小娟,孙子林佳隆,林景亮,儿子林挺,孙女林佳傲。 |
在南方航空现任领导团队中,广东梅州人罗来君任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 >>
客家阿妹肖海棠:屡挑大案的“铿锵玫瑰”,获全国最高荣誉 ...
肖海棠,女,汉族,广东大埔人,197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7月参加法院工作,现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审判员。曾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 >>
林风眠画过很多以“宝莲灯”、“白蛇传”为题材的画,“救母”是他一生不能解脱的情结。... >>
被习近平点赞的“00后”客家妹,也被钟南山点赞了,还送了一幅字 ...
她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的00后护士,也曾是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她的一句“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感动过无数网友。她就是来自惠州的护士刘家怡。 ... ...... >>
叶细权,1955年7月生,广东梅县人,中共党员。... >>
竹稻产业化仍前路漫漫,年轻时“愿天下粮满仓”的理想,仍在支持着钟章美的竹稻梦继续走下去。... >>
丘应桦是丘逢甲嫡孙,父亲丘瓒,系丘逢甲第三子。曾于2015年回蕉岭寻根,并于2016年携子回乡认祖归宗;2018年12月25日,再次回家乡蕉岭县参观访问。... >>
“世界球王”唯一客家人,曾踢死过日本人,踢哭英法,称霸亚洲9连冠,令日韩恐惧30年 ...
他是上世纪20年代最出色的球员,一生共计有1860个进球,被选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
这个不平凡的客家村庄,出了300多位教授,还走出了上将熊光楷 ...
不管他们古时候留下的传奇,还是当代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熊氏留下的每一笔印记都有力的印刻在时光史册上!...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