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第一个百年征程。百年风雨,百年磨砺,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粤港澳三地唱响山歌,献礼建党100周年。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抒发情怀的特有表现形式,蕴含中华民族优秀民歌精髓和独特艺术风格与魅力。 潘倩,广东兴宁人,从艺近20年来,客家山水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了她质朴奔放的艺术气质,赋予了她清澈透亮的歌喉;勇于创新、博采众长的艺术追求使她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感染力。先后在《山魂》《桃花雨》《客魂·家风》《血色三河》等多部大型歌剧中饰演女主角,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曾在中国第九届艺术节上获得中国戏剧界国家最高奖项“文华表演奖”。2010年她凭主演大型山歌剧《桃花雨》中的主角桃子,夺得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广东省第十届艺术节“一等奖”以及“十大新人奖”。大型山歌剧《山魂》中饰演女主角“阿美”,获得广东省第九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山歌剧《风从中原来》中饰演女主角“阿月”,获得广东省第十二届“表演奖”。独唱歌曲《客家情歌》获得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奖。复排传统山歌剧《彩虹》中饰演“彩虹”。复排大型山歌剧《等郎妹》中饰演女主角“润月”。在大型山歌剧《白鹭村》中饰演女主角“王小米”,深受广大观众一致好评。在广东省首部民族歌剧《血色三河》中饰演女一号“欧阳朵朵”,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好评。2014、2015年与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音乐厅以及梅州成功合作两场个人演唱会,在歌坛奠定了自己的位置。2016年与太平洋公司合作出版《倩影歌声》个人专辑。歌曲《天下乡亲》荣获梅州市百歌颂中华歌唱大赛“金奖”。2019年10月与世界各地德艺双馨的客家歌唱家、歌手共同演唱世界客属第30届恳亲大会主题曲《Hakka客家》。 ![]() “国家与社会养育了你,你有能力的话则一定要尽力去回馈国家与社会。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艺术专长回馈社会,是义不容辞的事。只要我能安排时间,就一定会去参加文艺志愿服务。”她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向文艺工作者提出“把最美的文艺作品送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指导方针,坚持为人民群众歌唱。潘倩是一名中国文艺志愿者,担任梅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在协会志愿服务会员项目活动中处处可见她充满活力的身影。近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跟随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队伍,深入边远山区、学校、企业园区、军营等基层地方,开展惠民演出、文艺培训、挥春送福等志愿服务活动多达3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多个小时。 ![]() “天下乡亲亲如爹娘,养育之恩不能忘,高天厚土永不忘,永不忘……” 2019年1月16日、12月27日,她连续两次跟随市文艺志愿者组织的“到人民中去”梅州文联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省定贫困村大埔青溪镇祝丰村参加惠民活动。舞台上,潘倩一袭军装英姿飒爽,高歌一曲《天下乡亲》,把心中的感恩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深情清亮的歌声赢得了台下老百姓的欢呼和不断的掌声。对家乡、对亲人的爱,对人民、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交织在一起,正是潘倩对文艺志愿服务精神最好的诠释。 在她真情流露的歌声里,更让人敬佩的是潘倩的敬业精神和对待志愿服务的热情。作为一位文艺志愿者,潘倩还常常跟随文艺志愿队伍到基层开展文艺汇演,为人民群众带去欢乐,带去精神粮食。每次惠民演出,无论什么样的演出场合,无论有没有穿戏服,哪怕观众不多,她都会用心对待,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台前酝酿好演唱的情绪,让自己完全进入演出状态,力求把最完美的效果呈现给观众。 ![]()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2020年初协会发出“抗疫阻击战”文艺作品征集时,潘倩也是最早行动起来,用歌声传递抗疫正能量的文艺志愿者之一。她说自己虽不是一线抗疫工作者,但也希望能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2020年春节刚过,在协会组织和策划下,她和同为文艺志愿者的作曲家陈的明、作词家巫南昌一起合作发布了《托起明天》,用歌声祝福那些前往战役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平安健康,鼓舞大家携手战胜疫情。随后她又参与演唱了《逆行的光》等多首感人至深的音乐作品。作为一位文艺志愿者,她认为用歌声抒发家国情怀,为人民群众带去希望和美好,用实际行动践行文艺志愿者的精神,是自己责无旁贷的担当和使命。 艺术造诣的提高,需要文艺工作者直面时代要求,心怀人民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为,艺术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潘倩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体现,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更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一路走来,潘倩正是抱着艺无止境的谦和上进态度,心怀感恩,践行文艺志愿精神,用歌声传递公益力量,唱响文艺志愿服务主旋律,谱写她如歌的青春。 潘倩介绍 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中国文艺志愿者,梅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
王增丰也有这种魔力,他用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赋予每一件作品灵魂,传达出对生活与理性的思索。... >>
画出独一无二!他从梅州大山里走出,破茧成蝶,最后创作出大师级的艺术作品 ...
从梅州大山里走出的曾德新,如何一步步地破茧成蝶?如何从自学成才,到不断精进,最后创作出大师级的艺术作品?... >>
陈善宝获梅州市“最美文艺志愿者”称号,及“双精”工程奖 ...
据悉,此次梅州市最美文艺志愿者、嘉许优秀文艺志愿者等获得者是从全市范围内经市文联、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审议先进典型推选名单,在初审的基础上调整修正了个别先进个人和集体,经报送市文联审核同意 ...... >>
在20世纪初,梅州在书画艺领域涌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本文介绍的是梅县另一位画家陈缘督,他在少年时代从梅县山村北上北京,从学徒成长为杰出的人物画画家,坚守传统而不乏创新,成为北京绘画界的一位名流,先 ...... >>
采茶戏的主要特点是走起来,手跟扇子舞起来,比较轻快。多数以轻喜剧为主,讲的客家话,唱法多样,这是它最大的魅力……... >>
客家人从北方迁徙而来,不少都身怀绝技,带来客家武术百花争春景象。... >>
2月18日,梅县区宪梓中学初一学生、梅州市优秀少先队员获得者、梦之星艺术培训中心明星学员赖梓杰同学赴粤东最偏远的山区学校梅县区松口镇松东三塔小学举行了“爱心托起梦想、歌声唱响希望”的活动 ...... >>
“坚守客家戏剧阵地是我不变的初心”!他,是第四届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林文祥 ...
在梅州,有这样一位文艺工作者,“写出了好剧本、带出了好队伍、做出了好成绩”是他从事文艺工作二十余年来的真实写照,他身先士卒带领团队传承、弘扬客家戏剧,披荆斩棘,负重前行。这位享誉文艺界却仍怀有一颗赤诚 ...... >>
清朝和民国时期,剪刀、菜刀、切刀、火钳、火钩等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特别是在成都,手工业以家庭作坊模式为主,妇女们织袜纳鞋、刺绣、裁衣、缝补、糊纸制品,许多手工活都会用到不同的刀剪,市场需求量很大…… ...... >>
她叫钟彩媚,被誉为“最美客家妹”,一位淳朴善良乐观坚强的客家妹子。...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