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遵宪,他可是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只是多年来,我们只局限地了解他在诗界的地位。 黄遵宪不仅是晚清诗歌创新的代表人物,还是近代中国有作为的外交家与维新改革思想家。 香港“黄学”专家怡然先生接受专访时说:“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就开放意识而言,如果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话,那么黄遵宪是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了!”的确,对于黄遵宪,我们应该更为全面地认识他的历史地位。 ![]() 黄遵宪(1848-1905) 历任清廷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尽力保护华侨权益,如于美国抵制排华,于新加坡请开海禁,创立南洋护照制度等政绩,广大华侨至今仍感念不已。 1848年,黄遵宪生于书香世家,黄遵宪的高祖父黄润修建了禄善堂,这里成为黄氏子孙求学上进的书香之地。在四代人间,禄善堂走出了一位进士、八位举人。 高祖父黄润的儿子黄雪陶、黄学锦为贡生,黄遵宪的曾祖父黄学诗为国学生,父亲黄鸿藻是举人。遵宪四岁时,入家馆读书,十岁学诗。 ![]() 黄遵宪故居人境庐 李鸿章竟当着别人的面称道黄遵宪为“霸才”。以李鸿章当时权势和地位,能如此推重黄遵宪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后辈,使黄遵宪大有“知遇”之感。这是黄遵宪和洋务派发生联系的开始。1876年,参加顺天考试,被录取为第141名举人,并以五品衔挑选知县用。 1877年,他放弃了科举正途,怀着了解世界的热望,以参赞官的身份随同何如璋赴日,开始了他长达十数年,足迹遍日、美、英、新加坡等国的外交官生涯。在驻外期间,他留心观察所在国的事物,取其认为可资中国学习仿效的东西加以介绍。 清驻日使臣照(左四为何如璋,右一为黄遵宪) 在日任职四年来,黄遵宪广交朋友,参加各种聚会,积极倡导中日睦邻友好。日本友人称誉他“有清一代最有风度、最有教养之外交家”。 ![]() 黄遵宪(图中中立者)与日本友人合影 直至甲午战争前夕,薛福成为此书作序时称此书为“奇书”。甲午战争后,此书出版,袁昶对张之洞说,此书如过早发行,可以避免战败赔款两个亿。这是对这部书的高度评价。 1882年春,他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美国官史借故,逮捕大批华侨入狱。黄遵宪立即到监狱探望华侨,叫随从丈量监狱,据理驳斥官员说:“难道这里的卫生条件比华侨住所更好吗?”美官员无词以对,释放被关华侨。美洲华侨领袖司徒美堂称赞黄遵宪为“中国历来驻美外交官中唯一能做保护华侨工作之人。”此外,黄遵宪动用国际法,争得了总领事给华工签发执照的权利。从此,华工来往中美两国,就有法可依了。 ![]() 黄遵宪画像 经黄遵宪多次力争,清廷终于颁布一些保护归国华侨的规定。接着他又首创为华侨颁发护照的制度,有力保护华侨正当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 1895年,黄遵宪自捐千元,创办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时务报》,聘梁启超为主笔。黄遵宪竭力宣扬维新变法,受光绪皇帝赏识,特旨召见,任他为湖南长宝监法道。 在湖南,黄遵宪协助巡抚陈宝箴,与梁启超等维新志士一起推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变革,如设立湖南南学会、保卫局、时务学堂、不缠足会等。黄遵宪还拟定多项章程,发表演讲,以国际视野讲述维新主张,从此声名大振。值得一书的是,在湖南推行新政期间,黄遵宪所创立的湖南保卫局是中国首家警察机构,黄遵宪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警察之父”。 ![]() 黄遵宪画像 1903年创设“嘉应兴学会议所”。1904年办起嘉应地区首间,也是当时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东山初级师范学堂。由于黄遵宪的极力倡导与实践,嘉应相继办起了数百所中小学校,对后来梅州地区的教育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1905年3月28日,他病逝于家乡,终年58岁。 |
开国元帅叶剑英,值得尊敬!... >>
对胡耀邦来说,叶剑英是一位革命的长者、智者,所以胡耀邦对叶剑英十分敬重。对热情开朗、精力充沛的胡耀邦,叶剑英一直赏识器重、关怀支持,而且爱护有加 ...... >>
客家籍“国宝级教授”邓子基逝世!著名弟子有何立峰、刘昆等人 ...
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邓子基于12月22号11时38分去世,享年98岁。... >>
史上最年轻的翰林,曾受孙中山委托,享受过党的至高礼遇,是咱客家人 ...
在这历史的重要关头谢远涵选择的是民主政权。他的作为对当时赣州政治局势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冯剑南(1911—1961),泰国华裔作家,笔名苏南,祖籍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大铜盘村。... >>
李火德传奇:唐高祖裔孙,生于客家祖地,子孙繁衍昌盛,后代名人辈出 ...
李火德是个传奇人物,具有非常的民间色彩。... >>
走在时代前列!这位客家人曾被日本历史学界誉为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 ...
黄遵宪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一员推动改革的干将,一个诗界革命的巨子。... >>
在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张民达、叶剑英率领第八旅赢得了言岭关大捷的胜利,并参加围攻惠州战役。... >>
学成报国,教书育人;热心公益,爱乡爱家,这个客家人值得敬佩 ...
潘汝瑶教授一生淡泊名利,以教学收入养家糊口,可谓两袖清风,毫无积蓄。... >>
梅州籍乡贤黄浩逝世,曾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
王利亨(1763—1837),家名襟量,字汉衢,号竹航,又号树山、寿山。广东梅县松源镇园岭村人,在当地王氏中排行第十七世。清朝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西广灵县知县、襄陵县知县、忻州知州。政绩卓著,诗歌、绘画 ...... >>
曾与林风眠同一时期饮誉京华,这位梅州籍画家在家乡却鲜为人知 ...
陈缘督(1902年3月—1967年12月),原名陈煦,字缘督,号梅湖,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辅仁大学美术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讲师、教授。中国美术家 ...... >>
林风眠,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州人。他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筹办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林风眠是中国近现代 ...... >>
黄遵宪,客家人的骄傲,近代中国诗界领袖,走向世界第一人 ...
黄遵宪是小溪唇的“魂”。“达则兼齐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黄遵宪出使国外,竭力维护华侨在权利;返回故里,学陶渊明结庐人境,但终于做不成“田园诗人”。他写的“己亥杂诗”,处处流露出忧天悯人的伤感与慨叹 ... ...... >>
李九香家训中有两句:“读书穷理,志圣经世。”警勉子孙读书要追求真理,做人处世要效法圣贤。...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