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港澳大桥 是世界建筑史上历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 也是最长的跨海大桥 堪称交通界的“珠穆朗玛峰” 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而这个“世纪工程”的背后 有着数量庞大的建设者 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而能够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也是建设者们的骄傲 不仅有位的工程师 是梅州大客家人蔡应广 ![]() 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港珠澳大桥建造总工程师 卢永昌 是梅州梅县区的客家人 ![]() 卢永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1981年松口中学高中毕业,1985年,他从天津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毕业,进入中交四航院工作。2006年,在职取得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学位。1999起,开始担任四航院总工程师,同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担任总工以来,先后参与国内的广州港南沙港区系列工程、湛江港系列工程、汕头港系列工程、华南地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系列港口工程等,以及国外“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工程、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工程、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项目、喀麦隆克里比港口项目等。 ![]() “年少时的艰苦生活,磨炼了我的意志” 卢永昌出生于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显朝村,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哥哥和妹妹。在村里念到初二后,便到桃尧中学念初三,由于不符合住校条件,每天他都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达到学校。“6点左右就得起床出发了。”卢永昌说,学习之余,还要帮着家里干些农活,生活充满了艰辛。 “印象很深的是,有时候还要早上2、3点起床干农活。”回忆起往事,卢永昌笑着说道,也正是年少时的艰苦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教会了他吃苦耐劳,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激励他前行。1978年,他升入松口中学,3年后,他以全校最高分425分考入天津大学,并选择了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水运大师之路也就此开启。“我是幸运的,虽然在小山村,但客家地区向来崇文重教,我的父母都也很支持我读书。”卢永昌说。 如今,卢永昌每年都会回乡看望父母,谈及家乡的变化,卢永昌表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村子的卫生环境也不断改善。作为金柚种植大镇的家乡,他希望当地政府能进一步引导柚农加强金柚种植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推广标准化种植,从而提升金柚品质,打响梅县金柚招牌,带动家乡人民致富。卢永昌说,自己也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多为家乡建设出力。 ![]() 带团队创新求实,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卢永昌带领着中交四航院的技术团队主要负责两个人工岛和沉管隧道的建设。这是世界级难度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也都是史无前例的。首先是外在条件带来的难题,在外海建两个人工岛,任何国家都没有先例,一切都要靠团队自己摸索;海域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分布范围广,软土层厚;东人工岛还处于中华白海豚核心保护区,环保要求非常高;建设海域位于珠江口,是我国乃至世上方预留出30万吨级的航道,必须创造性地建设世界上第一条深埋沉管隧道,同时也是界上交通最繁忙最复杂的水域之一。 还有技术上的难题。一般来说,沉管隧道的建设都是为了降低工程难度,沉管就铺设在海平面以下,埋的深度非常浅;而港珠澳大桥工程,由于要在沉管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沉管最深处达到了-50米,平均深度也达到了-28米。在深槽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工程计划时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比如沉管下会有大量的淤积、珠江口也会不时出现2到3米的异常波浪,对施工的影响都很大。 钢圆筒快速沉岛多项方案世界首创 “在外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次我们也完成了!”这一个个首次和首创,彰显的不仅仅是卢永昌团队的成绩,更是不屈不挠的工匠精神。他带领设计团队数年奋战,在无前车之鉴,无经验积累的不利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攻坚克难。突破了港珠澳珠大桥快速成岛多项技术瓶颈,多项技术世界首创;攻克了大超载比深井降水联合堆载预压加固人工岛及多种组合复合地基加固沉管隧道软土地基的技术难题。 为客家人卢永昌点赞!
|
“世界球王”唯一客家人,曾踢死过日本人,踢哭英法,称霸亚洲9连冠,令日韩恐惧30年 ...
他是上世纪20年代最出色的球员,一生共计有1860个进球,被选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
这个不平凡的客家村庄,出了300多位教授,还走出了上将熊光楷 ...
不管他们古时候留下的传奇,还是当代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熊氏留下的每一笔印记都有力的印刻在时光史册上!... >>
广东足坛的“杨家将”,是“南派足球”的开拓者和传承者,他们见证了广东足球大半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他们为越秀山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
这个客家人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本有望获授元帅,可惜因飞机失事遇难 ...
叶挺虽然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但他留给后世的“不怕牺牲,不屈不挠,坚持信仰与真理,视死如归”的叶挺精神将永不磨灭并永远传承下去。 ... ...... >>
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让汉字起死回生,凸显客家人对汉字的热爱! ... ...
1945年出生在河南南阳的王永民,从小就和当地孩子一样讲的是客家话。... >>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杰出乡贤许应裘先生在县委常委、留隍镇党委书记张晓山的陪同下,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
中国好人巫金星——廿四载慰问丰顺家乡,真善美谱写人生华章 ...
从1993年至今,巫金星在修桥铺路、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扶贫敬老等社会公益事业上捐资金额超过一千多万元。... >>
“同桌两院士”,人生各有精彩!这段兴宁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你知道吗 ...
两个人,同班同桌,双双当选院士!可谓是举世罕有!... >>
许应裘老先生,1935年出生于丰顺县 ,许应裘是一位老兵,童年时代历经坎坷、饱受苦难,青年时期扛过枪、打过仗,为祖国国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 >>
亚洲第一人!这位客家人被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
在他长达50余年的外科生涯中,他挽救和延长了6000多例患者的生命,并成为亚洲第一位、中国唯一的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
厉害了!这位广东梅州籍院士,上海东方明珠总设计师,当年每天骑单车赶工地 ...
江欢成,1938年11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结构专家、中国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英国注册结构工程师、“江欢成设计事务所”所长 ...... >>
梅州首富的创业路,曾靠娘酒开路,妹妹的一句无心之语启发了一个新产业 ...
欧派家居的创始人姚良松,客家人,1964年生于广东梅州平远,是一位曾经连续创业、屡败屡战的企业家。“有家,有爱,有欧派”,欧派家居创业二十三年,2017年3月28日在主板上市 ...... >>
她是客家妹,三次患癌,91岁依然站在舞台上,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 ...
91岁时,你会做什么?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或者在家安享晚年?91岁时,郑小瑛还在工作。日前,她带着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来到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指挥了音乐会的下半场,曲目是长达5个乐章、40 ...... >>
这两位客家院士,你都认识吗?... >>
叶迪生,原籍梅州市梅城望杏坊月影塘联科第叶屋人,1937年出生,归国华侨,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著名半导体专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天津市原副市长,全国工商联第 ...... >>
作为一名体操运动员,她是成绩优异的全国冠军;作为一名老师,她是深受学生们爱戴的教授;作为一名裁判员,她是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前辈,她就是 ...... >>
提到口罩,平时你不会觉得稀罕 ,但在疫情面前,它却是生命的保护伞。你也许不知道,中国的第一个口罩是客家人发明的。...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